笔趣阁 > 在相遇的地方等他来 > 第4章 Chapter04

第4章 Chapter04


那天早上狄兰芝的视频电话迟迟没过来,陶笛就主动发信息报早安。妈妈回复说,知道你们昨晚一定闹到很晚,早上就想让你多睡会。

        那时的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来,洒在床上温暖又柔和。

        她的妈妈很唠叨偶尔还世俗不讲理,但她一直都知道,妈妈是无条件爱着她。如果她遇到家琪同样的难题,她相信妈妈一定会为她挡在前面。

        想到家琪,又为她忧心该怎么办才好。若是出去搬砖就没人带女儿,在家带女儿就没有钱进账。

        生活实属两难啊。

        起床后到院子里刷牙洗脸,回忆起昨晚的聚会竟还有些断片。她抬眼,远远看见孟家琪正往她家方向来。

        等她走近了,问句:“孟芸呢?”

        “在陈姨家跟她小孙子玩。”孟家琪拎起手上的塑料袋,“葛粉,解酒的,你泡一点喝。”

        陶笛慢半拍,正要伸手去接,孟家琪又抽回:“我帮你泡吧。”她说着就往屋里走,去烧热水。

        陶笛也跟着进屋。也许是昨晚将自己不堪的一面摊开给了对方看。此时面对孟家琪,她更觉不自在。

        孟家琪在桌子前坐下,手上摆弄着杯子,缓缓道:“小笛,我记得你小时候挺调皮的,上蹿下跳像个男孩子。但我感觉你现在过得不开心,话也不多,整个人看上去闷得很,没一点生气。”

        陶笛刚想说,有吗。

        被孟家琪抢话:“你别不承认。诶,是不是书读得越多人就想得越多,想得越多就越容易不开心。你看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生活也乱七八糟,可每天过得乐呵呵。还是说,我这种人太没心没肺了?”

        陶笛被她逗笑。

        孟家琪问:“你是不是从小没遇到过什么挫折?”

        “怎么会,”陶笛在家琪对面坐下,“前几年考研就没考上,打击还挺大。”

        “又是读书的事。”孟家琪叹气,“看来我家孟芸得让她少读点书。”

        “你这什么歪理。”

        “歪理正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活在这世上过一天就少一天,所以得开开心心过。”

        陶笛受教:“你说得对。”

        水咕噜咕噜烧开了。孟家琪先用凉开水将葛粉泡开,再将开水倒入杯子里,用勺子搅拌了会再递给陶笛。

        “谢谢,”陶笛双手交握着手里杯子,试着问,“家琪你有没有什么打算?”

        孟家琪愣了会,后来说:“我想开个美发店,你知道我以前就是干这个。”

        “想法不错,”陶笛问,“想开在哪里?”

        孟家琪挺了挺背,表情有些为难:“再说吧,还没想好。”

        陶笛轻轻点头,大概也能猜到她的难处:“有什么困难,你就跟我讲。”

        孟家琪低着头,没说话。

        陶笛歪头看她:“千万别客气。”

        孟家琪笑:“知道。”

        两人沉默了会,陶笛又问:“你不送孟芸去上幼儿园吗?”

        “九月份再说吧,咱这的幼儿园也学不到什么有用的。”

        “家琪,”陶笛支支吾吾,“我觉得,还是要培养孟芸让她好好学习。”

        “我知道。”孟家琪强调,“我当然知道了。可不能让她像我一样。”

        “那就好。”陶笛反应过来这话说的不合适,“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也挺好的,哎呀,我的意思是,开心就好。”她不好意思,哈哈笑起来掩饰尴尬。

        “别解释了,”孟家琪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我们说话都很随意,没那么多事,你看我跟孟江,有什么说什么。”

        陶笛想起家琪和孟江的相处,每次不出两句两人就能杠起来,但谁也不生谁的气,怼完还是好朋友。

        孟家琪嘴角突然挂上一抹神秘的笑:“跟你说个有趣的事。”

        “什么?”

        “孟江那家伙,他小时候喜欢你。”

        陶笛正喝着水,被她这一句呛到,咳个不停。

        “你去城里上学,他伤心了很久。你每次回老家来,他都眼巴巴去你家看你去。还记得不?”

        陶笛摇头:“不记得了。”

        孟家琪脸上很快又恢复平静:“记得不记得又怎样。我们跟你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别这么说,家琪。”这也是陶笛不自在的另一个原因。她害怕自己被划到圈子外。

        “嗯。”孟家琪说,“我不知道你会在家里待多久,但只要你在,我们就像小时候那样相处好吧?”

        陶笛点头。

        喝完葛粉后,她去厨房洗杯子,孟家琪靠在门口等。

        “对了,家琪,”陶笛突然想起一事,“你要不要试一试拍视频,发到一些平台上,慢慢积累粉丝,有了流量就能变现。”

        “就像你发在朋友圈里的农家乐广告吗?”

        “对,差不多。”

        “嗨,”孟家琪一下就泄了气,“我哪有那本事。”

        陶笛往洗碗池里甩甩手:“你有啊。”

        孟家琪摊手:“我有什么?”

        陶笛正要详说,门口传来一道声音,喊小笛。来人是姑婆,是陶笛妈妈的姑姑。

        她往身上擦了擦手:“回头我跟你细说。”然后笑容满面迎了出去。

        姑婆颤颤巍巍进门来,手上端着一盆粽子递给陶笛:“昨晚蒸的,你热一热就能吃。”看到孟家琪也在,老人也和她打招呼:“家琪也在啊,你们两一起吃啊。”

        孟家琪点点头,笑了笑。

        陶笛让姑婆坐,姑婆便在沙发上坐下,看着家琪问:“那小伙怎么样?”

        陶笛看眼孟家琪,知道姑婆这是在问家琪处对象的事。

        孟家琪倒大方:“不知道啊,还没见过面,就网上聊了聊。”

        姑婆说:“那你们找时间见见面,年纪不小了,差不多就赶紧定下来。”

        孟家琪点头,嘴里说着听您的。

        陶笛生怕这种人生大事的话题也绕到自己头上,一直缩着脑袋不敢搭话。还好姑婆问了家琪几句就回去了。

        孟家琪这才把姑婆给她介绍对象的事告诉陶笛。

        男方是姑婆的远房亲戚,二十八,离异,没孩子,在外地城里做厨师。

        孟家琪叹息:“这就是乌鸦对乌鸦,我离异,给我介绍的也都是离异的。”

        她心里无奈,但看得开。人家陶笛就算分了手,将来再找另一半也得是才子佳人的心动线。她想起了昨天见过的西装男。

        “穿西装的帅哥是下周六来吗?我昨天听他好像是这么说。”

        陶笛木讷地点头。她还在想刚才家琪那句“乌鸦对乌鸦”的话,这种时候她往往不知道怎么回,就只好沉默着不说话。

        “那没几天了。”孟家琪站起身,“你收拾收拾吧,我先回去了。”

        送走了家琪,陶笛想确实得提前准备一番。首先卫生得仔细搞一遍,趁天气好被子晒一晒,床单被罩也洗一洗。

        不知道他爸爸喜欢住一楼还是二楼。要不给他发信息问一下?想了想还是作罢,等人来了再定也不迟。

        上午孟江在进城前来了家里一趟,说过几日他有朋友要来看油菜花,到时就推荐他们住“笛之家”。

        陶笛心里开始七上八下,也觉得不可思议。民宿就这么开起来了?她怕自己理想主义,也担心做不好,完全不清楚真要做起来会遇上哪些难题。

        昨天没来得及细想,现在想来还是草率了。糊里糊涂带着玩的心态,也像是被谁推着就走到了这一步。

        也还没有跟爸妈报备。若是说了,狄大人肯定得炸锅。但转念又想,其实爸妈花巨资建这大个房子,也是为了日后往民宿的方向走。

        那么就权当帮他们打头阵,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毕竟已经有人付了半年的费用。

        接下来几天,陶笛除了忙活自己的事,还抽空给孟家琪准备了一个自媒体培训包。她也是略知皮毛,但还是熬油点灯为家琪找了好些学习资料,还帮她列出可以尝试的方向。

        她把u盘交给家琪,先口头做了些简单讲解。

        孟家琪惊呼:“天哪。”

        “别着急,”陶笛拍拍她肩膀,“慢慢来。”她还将一个手持摄像机送给了家琪。那是去年在原单位领到的一个小奖品。

        孟家琪推脱不要:“这高端的东西给我用就得糟蹋了。”

        “不高端,”陶笛将鬓边头发捋在耳后,“不过我也没怎么用过,我们一起学。”

        孟家琪低着头,眼前开始变模糊,她假装认真看着手里的摄像机。

        陶笛想了想又说:“不过,这种事吧也不好说。我们还是不要抱着功利心去做,就当是学习。”

        孟家琪点头。

        “有什么问题你就随时问我,”陶笛说,“虽然我也不精通,但我们一起研究嘛。”

        孟家琪强忍着泪,抬头看陶笛,她一直在说,我们,一起。以前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过这样的话。

        突然间,像是有了主心骨,面对生活不再是孤军作战。

        周六那天,下起了小雨。看天气预报还是场持久战。

        陶笛一早就担心,他们还会不会来。上午窝在房间看书,可心不在焉的看不到两行就丢在一边。三番五次拿起手机犹豫要不要发信息问一问。

        最后,还是人家先发了信息来。

        易书晨:“我们现在出发。”

        陶笛回复:“今天我们这里下雨,开车注意安全。”

        在车上,易书晨看到她的信息,回复了个“好”。

        易建强正闭目靠在座椅上,一声不吭。等半天不见动静,闷声问:“怎么还不走?不是着急把我送出去吗?”

        易书晨也不解释,直接启动了车子。

        路过一个蛋糕店,在路边停下车,进店里取两天前订好的蛋糕。

        再回到车上时,易建强还是一脸闷闷不乐。老头喉咙发痒,干咳了两声,酸他儿子:“对别人倒是挺周到。”

        易书晨无奈地喊了声爸。

        “别,我可不敢当。”

        易书晨看着旁边这个倔强的老小孩,无声叹息。车开出去好一会,他说:“我会听您的,去相亲,见姑姑介绍的那一个。”

        易建强眉开眼笑:“真的?”

        “真的。我们那天说好的,您去山里休养,我在城里相亲,如果顺利,等您回来,就直接参加我的婚礼,如何?”

        易建强冷哼:“我可没有逼你。”

        易书晨笑了下:“是我自愿的。”

        上个月,他姑姑陪他爸爸去体检,除了睡眠问题,医生说肺也不好,烟肯定得戒。他这才动了送他爸爸进山里的念头。他爸待在家里,每天只有两件事,抽烟,和小区里一帮老头子胡侃。

        刚巧就看到周宇洋转发的那条朋友圈。又碰巧是那个地方,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但作为交换条件,他得去相亲,他的个人问题是老头子现在的头等大事。

        父子两一聊,老头倒也同意了,只是心里还别扭,也不怎么相信他儿子,多半以为是在哄骗他。

        “你说你也真是的,”易建强又抱怨起来,“给我找那么个地,我跟一小姑娘待在一起,不得闷死我。”

        易书晨笑:“不会,她话很稠。”但又觉得哪里不对,皱了皱眉。

        “那姑娘怎么一个人在山里?”

        “我不知道。”易书晨也纳闷。

        “是不是没好好读书,在外面没出路只好回家待着?”

        易建强开了一辈子出租,此生最大的骄傲就是他儿子。读名牌大学,进体制内,后辞职进了名企做高管。所以在他认知里,那一定是个学习差劲也没有眼界的山村女孩。

        “偏见。”易书晨说。

        “我怎么偏见了?”

        “她之前在国外工作,跟周宇洋在一个系统。”

        老头疑惑:“那怎么不干了?”

        “不知道。”易书晨交代,“去了以后,别人的私事您不要瞎打听。而且,每个人的人生选择不一样,不要拿普世那一套价值观去衡量每个人。”

        老头烦他儿子的教条。哼了声,不再说话了。


  (https://www.biqudu.com/71092_71092634/9268625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