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在相遇的地方等他来 > 第5章 Chapter05

第5章 Chapter05


陶笛盯着手机地图预估时间。如果路途顺利,他们应该在中午到。

        于是就去厨房准备午餐。

        她一边切菜,一边听着窗外雨声。雨势变大了啪嗒啪嗒敲打在窗户上。她不自觉地哼起小曲,心情似乎完全不受这阴霾雨天的影响,反倒有些清爽明朗在。

        大概这就是给自己打工的乐趣。她这么想。

        中午十二点半,雨刚停不久。

        山里空气也愈加湿润,沁人心脾。

        易书晨还是将车停在树旁。

        易建强是第一次来,下车后映入他眼帘的首先是那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山群,以及山脚下村户人家的洋气小二楼,原来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封闭与落后。

        而且这美不胜收的风景,蒸腾飘渺的白雾,像是误入了某个世外桃源。

        “别说,这地方还真不错。”他深呼吸几下,不夸张的说,浑身都舒畅了不少。

        易书晨正从后备箱搬行李,听到他爸如此评价,心里自是高兴。

        他说:“爸,您先待一段时间,要实在不习惯,我随时来接您回去。”

        易建强没应声。目光与心思都还在眼前美景上,一会是崇山峻岭,一会是潺潺河流,一会又是田间金黄,一下子拥到眼里,看都看不过来。

        易书晨也不催他,静静在一旁等。

        易建强注意到跟前的皂角树,不由感叹:“这树可是有些年头了。”

        易书晨也看过去。

        树上枝条轻轻摇曳,叶子被雨水冲刷的更加鲜绿。

        “应该。”他说了句。

        “我要去住哪一家?”

        易书晨抬手指了指:“那一家,院子里有棵桂花树的。”

        “不错不错。”易建强兴致满满,“那走吧。”说着,拿过易书晨左手拎的网兜,里面包拢着脸盆毛巾牙杯牙刷等日常用品。

        易书晨则一手提行李箱一手提蛋糕,与老头一前一后往她家走去。

        门照旧向外敞开着。这里家家如此,夜不闭户。

        “陶笛?”易书晨站在门口喊她名字,声音不大,像是怕惊扰到这一番岑寂。

        陶笛那时正在厨房炒菜。油烟机开着轰隆隆响,一点没听到外面的动静。

        “在厨房吧?”易建强往里探身看。

        易书晨将行李箱靠墙,拎着蛋糕径直往里走。

        厨房门关着,他轻轻推开,看见她的背影正忙碌着。

        “陶笛。”

        这一声,她听到了。突如其来,有点被惊吓到。

        她没有第一眼就认出他,起码反应了有三秒钟。也不能就此怪她记性差。眼前的男人穿一身休闲装,头发也顺直飘逸,实在与上次见面时的形象判若两人。

        “看样子又不认识了。”易书晨摸了摸额角,半开玩笑地问,“这没间隔几天吧?”

        “没有没有。”陶笛回头将头顶油烟机关掉,火也关小。

        一下子变安静了,只剩下锅里滋啦爆油声。

        “你们来了?”陶笛低了低头,“不好意思,我都没听到,叔叔呢?”

        “在厅里。”

        陶笛就要往外走,易书晨提醒她:“关火。”

        “没事,”她笑了下,说,“我跟叔叔先打个招呼。”

        易书晨还挡在门口,他将礼物往上提起来一截。

        陶笛垂眸看,顿时惊住了。

        那蛋糕上,蓝色的天,绿色的树,黄色的花,三色奶油勾勒出一幅熟悉的画。

        他说:“开业大吉。”

        陶笛挠着头:“怎么会?”

        易书晨浅浅一笑:“跟店员大概描述了一下。”那天他在墙角看到她的油画,便记在了心上。

        陶笛连声说了好几句谢谢。

        客厅里,陶笛第一次见到易建强。

        老人家微腆着肚子,脸上慈眉善目笑呵呵,说话也热情友好,一听便是社交达人。

        她相信接下来的六个月他们可以很愉快的相处。

        那一顿午餐,她发挥了六个菜,一个汤。

        是她怀着接待贵客一样的心情,忙碌了一个上午的成果。

        下雨天气凉,她特意煮了两道咕嘟咕嘟一直加热的小火锅。锅里冒着热气,肉香飘散,再涮进些新鲜时令蔬菜,美味极了。

        易建强吃的开心,夸道:“没想到小姑娘厨艺这么好,你今年多大了?”

        “不小了,马上二十六。叔叔,您叫我陶笛就行。”

        “哦,”易建强伸筷子从小锅里夹起一块鸡肉,“有男朋友了吗?”

        易书晨这时咳嗽了两声。

        易建强毫不在意,还是那样笑呵呵地看着陶笛,嘴里念叨:“没事。”

        陶笛抿嘴笑,低头吃饭。

        没过一会,易建强慢悠悠说:“这么美味的佳肴,要是能喝一杯就好了。”

        “我去拿酒。”陶笛起身,却被一道力量拉回。

        是坐她旁边的易书晨,他面无表情说:“他不喝酒。”

        易建强对着陶笛挤了下眼睛,也说:“我不喝酒。”

        “吃饭吧。”易书晨说着,松开她的手腕。

        陶笛只好坐下。

        心想这父子两还挺有趣,儿子管父亲,父亲倒像个小孩时不时要搞些小状况出来。她想起自己与父母的相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她永远长不大,父母永远迁就她。

        吃饭期间,易建强一个接一个提起新话题,陶笛配合着回答,与他聊天。他儿子话不多,也不多参与。

        午饭后,陶笛去洗碗。

        易书晨到房间里去铺床。是一楼的一间卧室,带独立卫生间,方便些。

        易建强往衣柜里挂衣服,带的不多。他儿子说了,后面需要什么再随时送过来。

        他当然不相信他儿子声称的“随时”,不过好歹也是个借口。

        “我看这姑娘话不多。”易建强说。

        “跟您比是差点。”

        “有几个能跟我比。”易建强略有些不服气,“那不是你跟我说,她话很稠吗?”

        易书晨直起腰,想了想说:“也许是长大后变文静了。”

        “什么?”

        “没什么,”易书晨打岔,将话题带过,“又不是说相声,您别那么多事。”

        易建强故意长长叹了口气。

        “您就当作来旅游。”易书晨哄人的口气,“陶笛不是说了么,会带您到处逛陪您玩。”

        易建强不出声,手在裤兜里摸着烟盒与打火机。烟瘾早就犯了,一直忍到现在。

        易书晨盯着他手里小动作,语气变得严肃:“医生的话您不是没听到,这么抽下去,身体要完。”

        他在床沿边坐下,拍了拍刚罩好的被子,手心里满是蓬松绵软。

        窗外,雨声渐起。

        他说:“爸,我工作忙,实在没有办法每天跟在身边照顾您。这里环境很好,您也看到了,就在这安心住一段时间吧。我有空就来看您。”

        儿子说的真诚,做父亲的也不好再摆脸。

        下午过三点,易书晨准备走。

        陶笛留他:“要不,你在这住一晚?”

        易书晨客气道:“下次。”

        易建强喝了口热茶,替儿子解释:“他明天要去参加婚礼,不好迟到。”

        “那就下次,”陶笛打包票似的说,“叔叔在我这里,你就放心吧。有什么事,我会及时告诉你。”

        易书晨点头致谢。

        陶笛送他出门,正巧孟家琪和孟芸一高一矮打着伞过来。

        孟家琪直接将手里雨伞递给陶笛:“用这个吧。”

        陶笛把伞又转给易书晨,说:“我用孟芸的儿童伞。”

        孟芸仰着脸说:“叔叔,再见喔。”

        易书晨愣了下,笑着说:“再见。”

        孟家琪牵着孟芸进了屋。

        易书晨本来不想让她送,但还有些话要说。不过无非也是他爸住在这里的一些琐碎事,多少还是不放心。

        陶笛安静地听,一一记在心上。

        他很客气,一口一句添麻烦了。

        她总是笑笑,说没关系。

        等陶笛回去,客厅里气氛正热。

        孟芸开着手机,短视频一个接一个地放,屏幕里外都乐得咯咯响。

        孟家琪和易建强聊着什么,很投机融洽的样子。

        陶笛在家琪旁边坐下:“易叔叔,这是我同学,孟家琪。”

        孟家琪笑着说:“已经介绍过了。”

        易建强突然问:“你们年轻人待在这山里,时间久了会觉得无聊吗?”

        孟家琪只笑不语。

        她回来山里,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比起无聊不无聊这种奢侈的精神感官,眼下她更操心生存问题。

        陶笛却在认真思考。

        她从小长在山里,后来在小城大城都生活过,毕业后还在国外待了三年多。她觉得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内心是否足够充盈和强大。

        独处是一门需要修炼的技艺。

        当下她只是说:“习惯了就好。”

        接下来两天,雨还是时断时续的下。

        陶笛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变,早晚还是习惯与爸妈视频聊几句,当然还是绝口不提民宿收人的事。

        因为下雨,也因为易书晨交代的营养丰富,早餐她也不去镇上买了,一律在家做。

        易建强初来乍到,总归有些不适应。又赶上连阴雨,无聊的只剩看电视和睡大觉。

        偶尔也会到院子里抽根烟,烟头随手扔在菜地里。

        陶笛看见过一次。

        “别和书晨说。”易建强倒先拉拢起她。

        她不好说什么,笑一笑就过去了

        到了第三天,雨还是没停。

        下午易建强实在憋闷,问陶笛:“村里有没有棋牌室?”

        陶笛知道他的意思,踌躇半晌,点了点头。

        “那?”

        “呃……”

        两人打哑谜一样。

        易建强看出她的心思,说:“书晨他不管这个。”

        陶笛笑:“那我带您去。”

        姑婆家就开一棋牌室。

        在一楼一间十几平的房间里,摆着两张麻将桌。

        农闲时或是下雨天,村里人也能凑出一两桌打牌的来。

        陶笛带易建强往姑婆家走。

        路上,她介绍着说:“在我们这边身强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剩下都是些年老的或是有家累出不去的。”

        “挣了钱就回家来盖房子,”易建强一语道破,“一家比一家盖的有排场。”

        陶笛嗯一声:“是这样。”

        她爸妈虽然很早就在市里买了房,可那只是为了她上学。多年后他们还是在老家盖起新房,也时常念叨将来要回山里来养老。

        对他们来说,在外面那是谋生,而这里才叫生活。

        “叔叔。”

        “嗯?”

        “您是不是觉得很无聊?”

        易建强干笑了两声:“还好。”

        “看得出来您儿子他很孝顺您。”

        易建强有些不好意思,还是说,还好。

        “您要自己保重身体。他应该挺忙的吧,有时可能确实顾不到您。”

        “嗯,我知道。”

        牌桌上,除了姑丈和易建强,还有村里另一位陶姓叔叔家的婶婶,可还是凑不齐,三缺一。

        姑丈说:“那小笛来顶缺。”

        “我?”陶笛看看那三人,正眼巴巴瞧着她。

        “对对对,小笛加入。”易建强附和。他手里把玩着麻将牌,早就迫不及待了。

        陶笛无奈下只得加入牌局。

        她心里嘀咕,所幸在座几位都不抽烟,不然怎么和易书晨交代,二手烟也是烟呢。

        四圈牌,不知不觉很快打完。

        易建强心满意足,输了好几十。

        陶笛是新手,规则也是现学现用,但架不住手气好,最后一吃三,赢了将近两百块。

        陶家婶婶说:“小笛,有空再来玩啊。”

        陶笛“好好好”地应和着。手里攥着一把钱,竟有种意犹未尽的新鲜感。看来这玩意果真会上瘾。

        晚上在房间里看书,手机“叮”地一声有信息进来。

        易书晨:“听说你们打牌了?”

        陶笛斟酌着该怎么回复他,马上又一条新的信息来:“听说你还赢了钱?”

        她发了个捂脸尴尬的表情。

        易书晨:“每次不要玩太长时间。”

        他这是默许他爸可以打牌的意思吧。陶笛这么理解。

        易书晨:“年轻人也不宜久坐。”

        好吧,还捎带着说她。她回复两个字,明白。


  (https://www.biqudu.com/71092_71092634/9268625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