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山寨神医 > 85 施药

85 施药


  一时间,还真让李穆竹为难了,虽然大夫是现成的,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小村子太偏僻了,自然没有药铺,到最近的镇子上,也要骑马大半天的时间,一来一回就得一天,镇子也是个小镇,药全不全也不好说。

  “我先给你扎几针,然后咱们借一架马车到镇上去,可以休息得舒服些,也好买药。”

  李穆竹本来这样打算,可是当看到这家人的马车时,立刻觉得这办法不可行了。

  这农家的马车,就是一个平板,别说没有车棚,连围栏都没有,如今已经入冬,虽然还没到特别严寒的季节,可是冷风已经吹得人骨缝凉,这样的天气,绿婉已经烧成那样,若是坐着这样的马车赶上大半天路,便是小病也会变成大病了。

  李穆竹想了想,便与那刘姓的农人道:“可否拜托大哥到镇上去给我买些药材来?”

  李穆竹愿意付钱,那农人哪有不愿意的,可是要开药方,才发现这家人不识字,连笔墨都没有,又一问,整个村子里怕是都找不出笔墨来,只好找了烧黑的碳条,在粗草纸上写下需要的药材,因为不知道那小镇上有什么药材,怕是方子凑不齐,便一气写了好多药,种类和数量都不少。

  那农人不会骑马,只有架车去,这又要比骑马慢上几分,李穆竹再三拜托他尽可能快些。

  此时的绿婉,躺在那农妇的床上,虽然农妇在李穆竹的吩咐下,给她拿温水擦了半天额头和手脚,还是烧得小脸通红,眼睛微合着,不知道是不是睡了。

  他们这次出来,走得匆忙,李穆竹到是随身带了一包银针,那是绿婉特别为他配的,拿小羊皮做的皮卷,一打开,一排闪亮的银针,有长有短,有粗有细,一端法细,另外一端制成竹节形状,最顶端是小小的圆环,环上系着红丝线,环里刻着一个小小的“竹”字,一整套,九九八十一根。

  这半年来,这一套针也用过几次,如今第一次,要用在它真正的主人身上了。

  还好液门、合谷这种平常处理发热的穴位都在手上,也不至于太不方便,

  绿婉的手指,在女子中谈不上美,她常年握剑,手上有薄薄的茧,指节也比一般只弹琴绣花的姑娘略微突出一些,只比常年做惯粗活的手纤细一些而以。

  头一次有机会这么细细的看她的手,虽然心里知道,她练剑,是她的喜好,她练得开心,舞得开心,却仍忍不住感觉有一丝丝的心疼。

  额头滚烫,手心冰凉,是高烧又血流不畅通的症状,又是一阵心疼。

  从前,病人便是病人,该怎么治便怎么治就是了,该吃什么药,便开什么样的方子就是了。

  如今却已失了身为医者的平常心。

  施了针,虽然烧还没退,但手上终于算是稍稍热了起来,想是血流已通。悬着的心才略略地放下。虽然也明知不过是一时的气血郁结,加上劳累,并无大碍,却仍觉得挂心得不行。

  那农妇端来一碗草根汤来,说是他们这里的人,平常病了都喝这个。

  这里离他熟悉的幽州太远了,所生植物也有所不同,李穆竹尝了尝,却也尝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时间也没旁的办法,便叫绿婉起来喝了。

  喝了那草根汤,又请那农妇帮绿婉拿温水擦擦身上降温。

  绿婉却摇头,低声喃喃道:“就这样吧,我想躺一会儿。”

  声音又轻又软,带着浓浓的鼻音,李穆竹认识她这么久,还从未听她这样说话过,好像羽毛在心尖上略过一般。

  “你烧得这样热,又没有正经的药,总要擦擦身上才好。”

  “就这样躺一会儿吧,我想和你说话。”

  那样软的话,说得人心都要化了,可是又怎么能任她胡来,“有什么话,等病好了再说就好了……”

  许是病中的人总是最脆弱吧,又或许不过是这些天积压的情绪在这个当口突然发泄出来,李穆竹话还没说完,便看一大滴泪从绿婉眼角流了下来。

  李穆竹只觉得心中一颤,好像有一根细细的丝线,一下子穿过心房,然后被拉扯着,虽然是那样细的丝线,可是一寸寸地在心房穿过,却透着无法忍受的疼……

  “是我错了吧?怎么可能所有的人都错了只有我对呢?如果大家都说我错了,想是我错了吧?”

  听她这样说,李穆竹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有伸出手指,轻轻的拭干她眼角的泪。

  “我这些天,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应该回去,听大家的话,嫁给子程,所有的人都会高兴。”又是一大滴泪,涌出眼眶,“可是我好怕,一想到要住在王府里去,一想到要在那里过一辈子,就好怕……”

  “那就不去吧。”以食指,接住那滴泪,李穆竹低下头,轻轻的说:“你不想去那里生活,就不去吧。你想去南洋,正好我也想去呢,到了那里,想来是我的仇人也找不到我了,我觉得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正好与你结伴。”

  “可是,我让所有的人都生气,所有的人都不痛快,不欢喜。我想,只我一个人不欢喜,总好过人人都不欢喜……”

  “胡说!”李穆竹拿起那个给绿婉降温的巾帕,给她擦干眼角的泪,又沾了些水,擦她的额头,“谁说人人都不欢喜了,我便很是欢喜,你要是一开始就乖乖的嫁进敬王府,我上哪去赚这三千两的银子?你要是现在回去嫁给世子,就没人陪我去南洋了,我才是真的不高兴呢。”

  绿婉吸了吸鼻子,“那……那……可是,我还有一件事,一直想跟你说……”

  “嗯——你说。”

  绿婉有点不好意思的撇了一眼李穆竹,“原来没想到那一晚上就这么直接出来,虽然也带了些银子可以花一阵子,可是要是坐船去南洋,怕是还不够花呢,不知道你能不能把你的三千两先借我一千……或者五百两?加上我现有的钱,也差不多够花上一阵子。”

  “那可不行!”李穆竹轻笑,轻轻的低声说,“我这人穷怕了,好不容易有点钱落到手里,怎么还能放出去?”

  绿婉白了他一眼,“那我要是去不起,你自己去南洋好了。”

  “一下子给你那么多我可舍不得,你跟我一起走,花多少我帮你付,你记着帐,将来再还我好了。”

  “好麻烦……”

  “你记帐,我又不麻烦。”

  绿婉已不再流泪,额头上一直被李穆竹反复拿温水擦着,好像头脑也清楚了一些,“那我要是记少了怎么办?”

  “怎么会呢?绿婉姑娘最讲信用了,你总不会让我这么信任你的人吃亏吧?”

  躺在那里的小姑娘终于破涕为笑,“那可不好说呢!”

  李穆竹笑她,“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的,好像小孩子。”

  *****

  一整天,绿婉时好时坏,热度时高时低。

  一直到天黑,那姓刘的大哥才终于赶了马车回来,带回来不少药材,李穆竹一一辨认,让那农妇帮忙煎了,喂绿婉喝了。

  绿婉到底是底子好,到第二天中午就退了烧,没有再发烧。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当第三天绿婉感觉身体好了很多,出来走动的时候,她发现有些事情似乎有些失控了。

  起初是这个小村子里一般没什么医生,谁家有人生病了就按老人流传下来的土办法治治,真正能去镇上请大夫的很少。

  昨天李穆竹帮绿婉开药以后,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便有人传出来,说大刘哥家住着一位大夫,这些村民平日里生活清苦,又缺医少药的,便有人问李穆竹可否也给看看?

  李穆竹到也没什么意见,结果看了一个就会来两个,看了两个就会来三个……

  等大刘从镇上回来,买的药也多,绿婉也用不了,李穆竹便把这些药分给那些村人。

  到了第二天,开始有临村的人也听说这里有一位相貌俊美宛如仙人的大夫在这边给人看病还施药,也过来看病了……到了傍晚,更有镇上的人过来,还提到了玉面神医的名字!

  这实在是让李穆竹始料未及。

  此前绿婉就一直琢磨着要把玉面神医的事编成故事,让各地说书的帮着传扬,这些故事添油加醋的在茶馆里讲一讲,吹得更玄一些,想来也有人愿意听,对于说书人和李穆竹来说,算是双方受益。

  只是后来发生了很多事,这个计划没有进行太多,没想到或许是玉面神医的故事太有趣,或许是最近一段时间江湖上也没什么新的故事,那些说书人竟然自发的把玉面神医的故事越传越广,就宿州周围一带,已经广为流传了,此处虽然地处偏僻,可是到底是距离宿州到也不远,镇上也有些去过稍微大点城镇的人,听说过玉面神医李穆竹的故事。

  那天大刘哥一个穿着简朴的村民去镇上药铺买了那么多药,还有不少是挺贵重的,有些想要买的甚至是镇上没有的较为昂贵的药材,便问他是怎么回事。


  (https://www.biqudu.com/50_50071/260478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