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和洲志 > 第十九章 铁流(2)

第十九章 铁流(2)


  公布解除尸瘟的“秘方”,给聂清风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但他此刻无暇顾及此事。他正与广目町五百多僧俗军民踏上漫漫征途,前往和洲最北边的虾夷地。

  队伍离开广目町,沿町外大路向东北方缓缓前进。头三天,风平浪静,到第四天,队伍走到护国忠王山附近,麻烦来了。

  “启禀主公,中队接敌!”

  这次长途行军,咫尺、张长云和上田哲三这三人领导小组把队伍分成前、中、后三队,前队和后队是战斗队,负责开路和断后,分别由楯冈一铁和荒木梅负责;中队是辎重与保障队,百姓和民夫主要集中在这里。

  听到斥候的报告,聂清风有点诧异,现在瘟疫还没有完全解除,自己队伍又这么庞大,哪家不开眼的盗匪会找不自在?而且前队没有报告敌情,中队反而报上来,难道是被打了埋伏?

  “是哪里的敌人?”

  “从护国忠王山冲下来的净心宗恶僧!”

  张长云道:“自樱内诚亮死后,净心宗龟缩山上,全力防守,与东海道暗通款曲。他们下来骚扰,是想拖住我等脚步,为岛村直伸献一份投名状。”

  咫尺道:“看来,他们并不知道岛村直伸走了南边那条路,这一番做作,可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上田哲三叹道:“关东变成今日的局面,与这些恶僧脱不开关系,现在居然对百姓队出手,亏得还是一群出家人!现在迎敌的是谁?”

  “左副先锋安井。”

  上田哲三对聂清风笑道:“他对净心宗可是憋了一肚子火,让他杀上一阵也好。”

  “可要支援?”

  “不必,净心宗挑百姓队下手,分明没有与我军正面交锋的勇气,些许宵小,安井足矣。”

  上田哲三判断得不错,此刻,净心宗下山骚扰的一众恶僧已经被安井砍散了!

  安井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不如楯冈一铁那般少年成名,声名鹊起,好歹也是沉稳老练的老道将领,因为是上田哲三的家臣,长期担任亲卫一职,所以净心宗对他并不了解,只道是个家养的奴才,会两下刀枪。结果一交手,被打得大败!

  聂清风的队伍只有五百多人,数量不大,调动比较灵活。其中将近一半都是上过战场的可战、敢战之兵。战兵的骨干由黑衣队、拔刀队精锐充当,有楯冈一铁、荒木梅这样出色的战将统御,又有小林和夫这样出色的斥候哨探巡查,再加上聂清风的赫赫威名,区区一群恶僧,还真没放在眼里。

  眼看一群恶僧气势汹汹冲来,安井指挥若定,先一轮箭雨三叠射泼上,敌军队伍顿时被截为两段,首尾不能呼应,后军畏首畏尾,前军心惊胆战;不等带头恶僧惊魂稍定,安井带着原樱内家的老部下发动了反冲击!

  自樱内诚亮一死,原本樱内家的士兵成了天下笑柄:主将被人杀了,小兵却一个个活得好好的。他们心里憋了一股火,投效聂清风,也多少有些与净心宗重新一较短长的打算,现在逮住洗刷耻辱的机会,无不奋勇争先。这是天赐良机,要让安井取这东进路上第一功。

  一个反冲击,净心宗前军全军覆没!后军肝胆俱裂,丢下刀枪逃跑,安井岂能放过?又一轮箭雨,留下二十多具尸体。安井没有头脑发热去追击,下令收兵,放出警戒,打扫战场。

  此战净心宗损失六十多人,广目军三人轻伤,中队的伤兵营开张了。

  望着收缴上来的净心宗军器,聂清风皱起眉头,除了带倒钩的狼牙箭一类军国之器,还有未来得及发射的火器!

  “这净心宗,真是野心不小,私藏这些东西,等于谋反——连火器都有!”

  张长云拿起一支狼牙箭,细细端详,道:“事情不止于此,这是华夏的军国之器,您看这箭杆,白蜡木,再看箭羽,雕翎!这东西,纵是有钱,也没处买去。”

  上田哲三将另一支箭递来:“这支也是一样。这些箭十分沉重,虽然射程不过百步,却能破甲!”

  聂清风点点头。广目军的标准配备是竹甲。竹甲都用小渊净发明的浸泡液处理过,十分坚韧,寻常弓箭很难穿透,这次的三个伤兵就是被这种重箭射伤。

  咫尺递来一张弓:“您再看这张硬弓,握把很有意思。”

  聂清风不懂这个,直接问道:“有什么门道?”

  “和洲弓道,多是跪姿发射,握把大多在弓身下部;这张弓握把在中,很明显是华夏弓。”

  “三位的意思是,净心宗是故意送这些东西来给我们看的。”

  张长云道:“不错,奠源那厮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他在华夏,有靠山!叫我们做事三思,不要把事情做绝。”

  聂清风冷笑一声:“谁在朝中负责和洲事务,谁就与此脱不了干系!这肯定又是那位拉走和洲援护队的皇太孙所为!这扶不起的阿斗!这群该死的恶僧!”

  上田哲三笑道:“我等当务之急是赶路,不是跟这些恶僧怄气,聂大人若是咽不下这口气,不妨将这些军国之器送给岛村直伸看看。”

  聂清风一愣,旋即暗道一声这老儿好毒!

  净心宗现在声名狼藉,只有卖身投靠,倒向东海道一途。东海道要安抚关东人心,总不能请一本道出山,除了净心宗没得选择。双方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是板上钉钉的事。然而,若是让岛村直伸知道净心宗暗中与华夏来往,两头下注,会如何?

  东海道南海道两藩大战已不可避免。净心宗有华夏支持,一旦东海道受挫,可以立刻倒向南海道!若是鏖战正酣,内部出现一个心怀叵测的内鬼,哼哼,樱内诚亮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岛村直伸可不是养虎贻患的樱内诚亮!

  见聂清风默许,咫尺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上田哲三道:“大师何必如此?一群恶僧,伤天害理,坏事做绝,这是上天欲借聂大人之手除之,有何放不下?”

  “净心宗开宗立派数百年,于教化人心建树颇多,就这样毁在一群不肖宵小手中,真是可惜。”

  张长云笑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等还是励精图治,专心走路吧!”

  接下来一段路程,净心宗和广目军都保持了克制,没有再发生冲突。

  一天半后,广目军队伍离开了护国忠王山,下一站是归义城,那个局势混乱冲突的地方。

  出发前,就如何平安穿过归义城,大家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不外乎两种观点,一,绕城而过,不与城中任何一派势力发生关系,免得横生枝节;二,入城,在城中进行短暂的停留与补充。

  随着樱内诚亮死,上田哲三被排挤,原本蛰伏的家老重臣们纷纷沉渣泛起,兴风作浪;而樱内诚亮原本那些夫人们则各自选边站队。现在的归义城,已经成为一个狂乱的漩涡。

  聂清风不想跟这些寡廉鲜耻的家伙扯上关系,更何况有身孕的樱内家六夫人和上田哲三还在队伍里。但是上田哲三提出,各派势力互相牵制,不一定敢对广目军出手,而且,聂清风完全可以用不干涉归义城内政作为筹码,换取一定数量的补给。

  归义城是北陆道境内最后一座给养比较充足的城市,再向东,就是一片残破的乡村,支撑不起补给的重任,刚刚走了百余里,前面还有漫漫长路,上田哲三认为不应该过早的消耗队伍宝贵的粮食。

  再三考虑之后,聂清风还是选择放弃归义城。这里面不确定因素太多,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数百里外,东海道军正全速赶来,己方行军速度又太慢,一旦不能及时避开东海道兵锋,这五百多人能平安逃脱的,或许只有寥寥几人而已,不能冒这个险。

  于是,队伍在归义城外进行短暂休整后,又一次踏上了征途。

  ;


  (https://www.biqudu.com/19_19155/321073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