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三百二二章

第三百二二章


  761王镇北的精确打击

  爆炸过去十分钟后,灰头土脸的叶林斯基终于出现在了卡汗总理眼前,他的军装上全是尘土,一只耳朵还在流血,炸弹爆炸的威力十分巨大,远远超过他以前在伊拉克应付的那些用155榴弹炮弹改装的路边炸弹,很显然敌人的精确制导武器先于他们的飞机钻进了新德里的防空网。

  中校与同样憔悴的卡汗握手时,感受到眼前这个小老头的手在发抖,他突然觉得这个顽固的老头或许会改变主意。他的左侧耳膜受损,暂时无法与总理交谈,只能用文字进行交流,于是他迅速拿起一张纸,写道:“总理阁下,中国人已经撕掉了伪装,他们很快就会对政府设施投弹,鉴于目前严重的情况,我代表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建议您赶紧撤离新德里。”

  卡汗看了看纸条,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叶林斯基是今天第3个向他提及撤离的外国人,但是卡汗知道只要自己一走,守城的军队就可能失去抵抗决心,他们会像克什米尔的军队那样不战而降。他的内心仍然寄希望于自己的军队可以获胜。

  会议在沉闷的气氛中开始,谁都知道新德里已经被包围,而20公里远的机场正在进行战斗。

  会议本身也没有什么值得双方共同探讨的,以反败为胜为中心的议题。以往总是有一些可以振奋精神的文字游戏,让与会者看到希望。即使在2天前,当阿格拉的坦克部队截断敌人时,这里的大部分人还都沉浸在同仇敌忾的气氛中,而现在,唯一可以讨论的话题,大概只剩下新德里还能坚守多久。会议正式开始前,有人将角落里的收音机关掉了,杰米伦正好谈到他的新政府欢迎印度军队和警察加入。

  对卡汗的政权而言,城外的外国援军经此一役,已经不成气候,短期内也没有增兵的可能性。相反的,最坏的局面正在出现。

  尽管他不想知道,***堡周围以及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部队什么时候会开拔,投入到这里,他也不想知道通过边境的铁路什么时候会修通。但是理性告诉他,装作不知道,不等于事情不发生,那些齐装满员的师,目前正在路上。他恨自己看错了梅内亚姆这个叛徒,现在看起来,陆军都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卫军是忠实的。

  如往常的会前通报一样,一名中校走到前面,开始照本宣科地,逐条念最新的军情。会场一片愁云惨雾,与以往不同,没有人打断或者追问细节。以往很多官员会关心敌人的确切位置,现在不再有这样的疑问了,也许敌人很快就会到街对面了。

  “……早上6点的情报,巴基斯坦军队已经进入***堡,我们驻守的2个师向敌人投降,白沙瓦的巴基斯坦政府宣布,会在几天内回到***堡……”

  “根据可靠情报,中方人员已经进入斯利那加,他们与梅内亚姆将军的指挥部建立了联络,目前我们与梅内亚姆将军的无线电联络仍然畅通,但是其指挥部已经不再向我们发送例行的报告,也不回应任何呼叫,我们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

  “2天前,由美空军破坏的旁遮普边境铁路大桥,预料可以瘫痪敌方运输一个月,但是今天早上的卫星情报显示,似乎已经被修复了。”

  “在昌迪加尔西南,新发现了一座防空阵地,而该机场的的起降密度有所下降,敌人正在改变主要运输模式。而我们得到的消息,中国上月的坦克和飞机的产量,均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与俄国新的运输机协议已经签署,用以补充运20的产能缺口。”

  辛格不动声色地坐在原地,他知道中国主动公布的这个用来吓唬全世界的产量数字,基本是真的,与之对应的是,本月印度的坦克和飞机产量都是0。

  “中国人在昌迪加尔北方的铁路中转区,新建了一座坦克修理厂,卫星拍摄到堆放场上250辆坦克,有些是我们的,预计会用来装备巴基斯坦军队。”

  辛格默默听着,他发现情报军官巧妙地回避了一些实情,比如修复的坦克会用来装备印度叛军,以免激怒总理。他希望敌情通报赶紧结束,可是今天的坏消息简直没完没了,情报军官翻过一页,继续念了下去。

  “截止一个小时前,首都四周的敌情都有所缓和,大规模的战斗都已经结束,”情报军官终于念到了一条稍微能让人喘口气的消息,“除了一个地方。”他转过身,指了指新德里地图的南面。

  “甘地机场的战斗还在进行,但是人民自卫军表现的很顽强,打退了敌人至少10次进攻,摧毁了大量的坦克,敌人在这一带还损失了6架飞机。”

  军官说话时,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卫星拍摄的照片。从照片上看,跑道上横七竖八地停着大量飞机和坦克残骸,有一些还在燃烧,航站楼则显得七零八落。

  国防部长可以看出来,大部分残骸都是印度战车,从平炮管的指向就可以看出端倪,实际上所有被击毁的坦克都是印度的,根据他的情报,攻击机场的中国军队并没有投入坦克。

  卡汗总理终于颤巍巍站了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看来我们的军队还是能打的?”

  总理罕见地使用了疑问句式来征询旁人,他环顾左右时,大部分印度官员都点头同意,外籍军团指挥官和美军顾问团成员(坐在了一起)则一致面无表情。

  “我说过,只要人民在我们这边,敌人永远无法攻克新德里。”

  “是的,比照这样的损失,他们很快会就会在废墟间,消耗光所有的有生力量。”财政部长附和道,他似乎觉得战争胜负的计算,其实和收支平衡的加减法差不多。

  “没错,我需要给与自卫军嘉奖,他们的指挥官是谁?”

  “是拉里少将。”

  “我在拉贾斯坦见过拉里少将,是个意志坚定的人。敌人很快会陷在这里无法自拔,他们会后悔染指新德里。中国只是外强中干的国家,这一点我从来不怀疑。更别提巴基斯坦了。”总理干笑几声,看到美国顾问们继续面无表情看着他,似乎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中国的国力会在一场持久的消耗战耗尽,到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各怀鬼胎的国家会走向公开的分裂,他们的矛盾会爆发出来。历史总是会一再重复,睿智者总是可以得到借鉴。”

  “是的,他们之间的分歧已经很明显了,实际上,巴基斯坦人更想向南收复卡拉奇,他们的目的是不合拍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辛格说道,他有一些情报支持,表明中巴在战略上确实存在分歧,但是显然无从得出中巴必然会分裂的结论。

  叶林斯基抱着坐在第一排,他不想参与印度人的讨论,实际上同声翻译人员站在了他受伤耳朵的一侧,他根本听不见卡汗说了什么,他只是紧张地坐在原地,不时看表。

  “阁下空军参谋长来电,俄国厂商要求我们提供硬通货来支付飞机零件,”情报军官插上一句话,“俄国人对我们将外汇优先支付给其他国家很不满,他们要求我们先将拖欠货款还清,才能继续提供零备件。”

  “看来彼得罗夫这个小人要背叛我们了。呵呵,要是我输了,他一样拿不到钱。”

  卡汗恨恨说道。

  “但是……杰米伦在门迪的叛乱政府,今天刚刚承诺,他会部分承认政府遗留的战争债务,以换取国际社会认同。”一名不识相的官员突然提及了杰米伦,这使得会场陷入了一片死寂。辛格用责备的眼光扫射了那名官员,他知道触怒总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及那个叛徒。

  “这个狗崽子,他以为他是谁?他竟然要接受我的债务?他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世界的承认?”

  卡汗愤怒起来。但是这件事确实是他一手造成的,他将印度海外资产全部抵押给了西方,由美国来管理和支配这笔钱,这确实惹恼了俄国人,因为他们无法继续从印度的战争中分到一分钱了。

  “但是我们的部队需要俄国的零件。我们已经没有硬通货了?”官员继续发问。

  卡汗来回走了两趟,突然想到了办法。

  “不,谁说印度没本钱了?告诉人民自卫军,接管辖区内的印度教寺庙,我需要他们的黄金。我想我们的神庙里,应该还有成千吨的黄金,可以用来支持战争。”

  众人面面相觑,这本是一件不该在外国人面前讨论的事物,而且触及了印度最敏感的宗教问题。

  “这恐怕……非常不妥吧!”辛格不顾一切地站立起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老师会昏了头想出这样一个办法,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到目前为止,人民确实还站在政府一边,但是如果有一根稻草可能最终压垮这种均势,一定就是这样的蠢招。这也一定是杰米伦那个草台班子求之不得的。尽管门迪的伪政权的宣传策略,一直是破除就迷信,但是一旦卡汗开始搜刮庙宇黄金,对手一定会转而利用宗教来进行反击。

  “没有什么不妥的,神灵会理解的,我们可以打一个欠条。”

  早上10点。英迪拉甘地机场,中国军队仍然在缓缓推进中,突击炮已经退到次要位置,而步兵战车则肩负主要攻击任务。

  王镇北高度重视这次城市战的演练,尽管机场比城市开阔得多。

  他没有急着占领这里,而是在这一带与敌人展开反复较量,某种程度上,将城里的敌人诱到开阔地歼灭,也是他的计划之一。

  较之贺凡或者其方向的部队,他仍然有足够的油料和弹药基数,可以好好练练手。而步兵战车正是他设想中,城市战的核心。步兵战车上的100毫米炮以及并列的30毫米机关炮,是他目前掌握的,仰角最大的直射火炮。这门低初速的火炮在对抗坦克的战斗中十分差劲,但是支援炮兵则具有相当的优势。

  敌人的火力,正从建筑物中的每一个角落喷射出来,似乎新到的部队补充了一些反坦克导弹。他们正在迅速地适应战争,几个钟头来,那些傻乎乎不转移的敌人全部已经被消灭了几遍,而生存下来的,则变得狡猾起来。他们充分地利用手上的武器与地形优势与中国军队交锋,除了发挥火力将掩体犁平,没有更好的办法。

  步兵战车使用瞬发引信的步兵杀伤弹药,对坚固掩体后的敌人展开攻击,随后又使用一种新补充的,使用延时引信的空爆弹药,用来压制破碎废墟下面隐藏的敌人,无人机监视着敌人后方,防备敌人坦克突然窜过来。

  6架无人机低空接近敌人顽抗的区域,这些察打一体的无人机肩负着摸索战争规律的重任,中国军队在这一领域的经验不多,如果无人机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城市战意味着重大的伤亡。

  无人机看到了在废墟后移动的敌人ZSU-23-4自行高速炮,炮管指向南方,似乎潜伏着准备平射。王镇北判定,印度正规军又回到了战场。

  一架无人机将激光束对准目标,同时逃离敌人的火力。另一架无人机迅速投下50公斤炸弹,将目标炸毁。扔掉炸弹的无人机继续停留在空中,发挥侦察作用。那些躲在遮挡物后面的敌人火力,不容易从地面看到,但是无人机可以一览无余。

  无人机发现了敌人自行榴弹炮的踪迹,他们正躲在废墟后面不停开火。无人机将目标位置信息发送到指挥部,保持监视,同时等待指挥部的攻击。数据分发系统立即将情报转发到炮兵部队,不巧的是,轮式底盘的122毫米榴弹炮没有弹药。于是指挥系统循序将目标分配给了新的反击节点——一辆ZBD04型步兵战车。这种战车原本不具备攻击掩体后目标的能力,但是现在今天早上有了。

  步兵战车迅速开到可以射击的位置,利用数据链掌握了目标方位以及距离,虽然无法看到掩体后的目标,但是仍然可以以上数据,对目标进行计算,这门深受诟病的火炮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它装填上了一发使用延时引信的云爆弹。

  实际上它并不需要曲射才能打到目标,它可以通过准确的定时,在敌人头上爆炸。中国军队在这方面的战场实践并不多,而在城市战中,这种技术似乎大有用处。

  一声炮响,炮弹飞向目标。炮弹在废墟上空爆炸,火球上方形成巨大的气团,这是无人机看到的情景。步兵战车迅速装填上第二发,等待无人机侦察数据。

  烟雾散尽,敌人的自行迫击炮还在原地,似乎还没有完全被摧毁。也许爆炸时间过早,大部分能量被前方瓦砾吸收了。这次指挥部将修正意见直接传达战车,由车长手动调节延时引信时间,就如同修正表尺一样简单。

  第二次开火后,炮弹多飞了20米爆炸,这次彻底摧毁了目标,无人机可以看到目标燃起了熊熊大火。

  王镇北坐在2公里外的指挥部内,通过无人机目睹了整个攻击过程,他很确信,这就是他想要的方式。他一直担心有人会用焦土策略来进行抵抗,这向来是有效的策略,机械化部队在城市区的惨败战例,实际上远远多过成功战例,尤其在新德里这座拥有大量平民的城市,空军会因为投鼠忌器施展不开。但是现在,他已经有把握,用10米级的精确打击和敌人好好周旋一番。

  762城市战手册

  与曲射榴弹炮相比,这种通过前线侦察单位精确定位,来确定延时的攻击方式,精度要高得多,无需试射和修正或者大量炮弹修正,自然有利于避免平民伤亡。

  而另一方面,这也是适应了王镇北一直思考的城市作战特点,很多情况下,敌人的火力点会暴露在房屋顶部,而这些房屋很难确定是否还有平民存在,直接的曲射攻击,无疑会摧毁整栋房屋,而这种弹丸不落下的攻击,造成破坏程度相对较小。当然以上利用步兵战车和无人机,驱逐敌人游击小组的战法,还不是王镇北用来应对城市作战的全部。

  实际上,在1天前缴获的,由美军顾问提供给人民自卫军的手册中。美军顾问已经将城市地带形容为,必然克制机械化敌人的理想战场。

  手册的第一页开宗明义,它这些息道:街道和房屋是灵巧的步兵能够主宰的有利战场,相反的,却是那些躲在装甲后面敌人的地狱。当装甲车辆隆隆驶来的时候,你应该很清楚,它们除了看上去可怕别无太多优势,他们的视野有限,能过后看到的部分很少,火力射界十分有限,你可以居高临下打击它们的顶部,绕到后方攻击其发动机,在路边布置地雷摧毁其履带,或者从侧面打击那些薄弱的装甲……

  王镇北读到这部分的时候,难免感受到了背后的凉意。显然印度人背后的势力没有闲着,他们才不在乎印度的城市打成废墟。

  人民自卫军这样疯狂的武装集团,应该接受过类似的训练,这是美国派出几千人顾问团的一个目的。他们应该正在等待着在街道和废墟中大显身手。

  他草草翻看了手册后面,美国顾问提供的大量的,使用火箭筒、地雷、狙击枪甚至燃烧瓶杀伤进攻部队的战术,图文并茂,几乎可以在短时间内教出一个巷战老手。

  手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了从格罗兹尼到伊拉克的影子,其中不少来源于美军自己的败仗。而新德里这样的超大城市,似乎远较那些小型城镇,更适合这样的战斗。

  好在王镇北想到这一层,一点儿都不比对手晚,他在发起攻击前,就预料到了合围后敌人不会束手就擒。亲人民党的准军事力量一定会顽抗下去,在贺凡追着林淮生要求各种野战武器的时候,他没有争锋相对。

  他知道野战的主要压力在贺凡那边,他只是要求得到林手上唯一的一支数字化部队,尽管参战的很多中国军队,都已经或多或少装备了单兵作战系统,但是装备数量,以及训练保障还都嫌不够,他希望能通过这支部队,迅速摸索出一套和城区中的散兵游勇对抗的战法,然后向更多的部队推广,而独立突出于市区外的英迪拉甘地机场,就是他的练兵场。

  花了一个小时,大致将机场航站楼附近敌人驱逐干净,步兵战车渐渐推进到残破的航站楼的附近,争夺战到了关键时刻,王镇北必须将杀手锏扔出来。检验这次战术成功与否的标志不是攻占航站楼或者将其炸成平地,唯一的标准是伤亡对比。

  他看着屏幕上大量的步兵战车将航站楼呈扇形包围,突击炮占据高地,监视北方可能驰援的敌人,这个半包围圈仍然有很多疏漏,还有大量敌人的狙击小组散落在跑道附近的角落里。

  “赵营长,你们可以出动了。主要目标为候机大楼,但是必须当心周围的狙击手,我们还无法肃清周围300米外的敌人散兵。切记。”

  “明白,我会留一些兵力监视附近敌人的。”

  一个连的士兵们纷纷跳下战车寻找掩护。他们携行装备和头盔,略显臃肿,因为每个班都携带者新式单兵的信息系统(c4I)、可编程的武器和电池。其价值远远高于普通部队的单兵装备。

  在下车前,指挥官们已经通过各自的战场计算机和战车潜望镜,大致了解周围环境。离开战车后,他们仍然可以依靠战区网络获得必要的作战信息。这种将信息化作战能力覆盖到步兵班的新式战斗实践,正是王镇北的部队肩负的重任。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必须先干一件事,就是剥夺敌人原本已经微不足道的信息能力。一辆顶着奇形怪状天线的履带遥控车辆停到附近一个制高点上,从外观上没人能看出它是否已经开始工作,但是附近的敌人显然是知道了,他们携带的日本制手台突然间失去了作用。在美军的城市战手册中,这些简单的通讯设备是与火箭筒、炸药和狙击枪一样必要的设备,现在王镇北捏断了敌人小组之间配合的能力,使之各自为战。当然这并不是全部能力,如果敌人试图使用遥控起爆装置,这部干扰系统将使其承受相当的风险。

  代号银狐的连队最先进入战区,这个连的编制略大于一般步兵连,除了用于火力支援的步兵车,还有保障通讯和小型无人机发射的支援车。

  单兵数字化装备的第一重作用,在于指挥员能够精确定位他的每一名士兵位置,并向其发布指令。当然仅仅知道自己的态势是不够的,接下来的能力才是决定性的。

  连长秦川率部伏下身子向前推进,四周不时发生保障,但是他可以获得上级的信息,了解将要接触的确切位置,而现在,附近的爆炸只是敌人后方盲目炮击造成的弹幕,不必过多的应对。

  部队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进到航站楼外墙体后面进行隐蔽。

  连长开始调取信息并查询路线。无人机观察到的每一个敌人之前曾经开火的位置,都被用特殊标记标示。他可以俯瞰前进路线上的每一个弹坑,发现或者添加一些新的变化。但是需要担心的不仅仅是候机楼里的敌人,还有周边的敌人狙击手,步兵战车只是控制了周围三百至四百米的范围,但是敌人新得到的12.7毫米狙击枪,将威胁范围扩展到了600米外。

  “灰狼,银狐已经就位,可以实施行动了。”

  “一切按计划执行。”

  300米后方掩体后方大约十辆步兵战车开始佯动,几架大大小小的无人机盘旋在目标头上米的空中,其中有1架携带着炸弹。

  果然,那些通过错误信息自以为可以轻松对抗瞎眼装甲车的敌人,纷纷爬了出来,大部分带着火箭筒,但是没有看到反坦克导弹,人民自卫军的装备是他们的一个短板。

  秦川以广播模式向每一位士兵下达了不要先动手的指令,当然不动手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闲着,这期间,每个排长都可以调动友邻部队或者无人机的视频设备,看到一些死角内的信息。

  敌人沉不住气开始射击,他们使用RPG7以及另一种非超口径的火箭筒开火,后者的精度要好一些,但是步兵战车控制了距离,使得这两种武器都很难命中。手册要求他们从尽可能近的距离攻击装甲车来辆,显然敌人还来不及充分掌握。

  现在不是秦川动手的时候,他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并解决无处不在的狙击手。他估计附近的狙击手要出动了,他们会通过射击步战车表面光学设备的方式来支援其他人马,这中战术也出现在了敌人手册中。

  450米外,一个浑身绑着草的敌人,从废墟旁的草地中爬出来,他远离主要战场,加上高度伪装,第一时间躲过了无人机侦察,他开了一枪,试图射击步兵战车顶部观瞄设备,这暴露了他的行踪。

  无人机跟踪到了这个目标,这显然是一名超越人民自卫军平均战术素养水准的老手,事实上人民自卫军很少有将自己隐藏得如此专业的。

  射手摧毁了一辆战车的观瞄设备后,迅速退了回去,躲到了直射武器射界外。尽管他无法确定暴露与否,仍然大范围地转移试图逃避打击,不过在遮挡物后面移动仍然躲不过头顶的眼线。

  秦川指示自己的2个狙击小组就位,等着这个老手自投罗网。

  这一次的狙击对抗与以往不同,副射手不再探出身子,使用望远镜观察,那样无法看到遮挡物后面的敌人,自然无从指示。

  相反的副射手完全躲到瓦砾后面,使用显示器俯瞰目标。看着那个家伙自以为得计地转移,很快跑出了35毫米榴弹可能压制到的范围,尽管射手看不到这个老手,但是他可以根据副射手的目标指示,将枪口始终瞄着正确的方位上。

  那个家伙喝了几口水,然后跪下祈祷了一会儿,当他重新把头伸出来观察的时候。秦川否决了用一颗5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解决战斗的提议,如今占尽优势,似乎没必要浪费头上唯一的一颗炸弹。

  与此同时候机楼内被击退的敌人躲到了掩体后面,透过被摧毁的航站楼房顶,可以看到有一些缺乏经验的敌人只是躲到了普通砖墙后面,这些掩体根本挡不住30毫米火力。

  机关炮根据指示,对着看不见的目标喷射火力,那些期待着在游击战中发挥非对称优势的自卫军,突然间发现自己仍然难逃被宰割的命运,敌人好像并不是手册上预示的那么笨拙和近视。

  另一个方向上,那名老练的印度狙击手再次爬了出来,他有理由认为自己的耐心为自己赢得了又一次安全开火的机会,他希望这次能射杀一名军官。

  中国精确射击小组的副射手开始念出测距数字,无需借助激光测距,他可以从单兵系统显示器上的网格,读出这个数字,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主动测距带来的不必要的暴露。

  敌人小心翼翼地将他的12.7毫米反器材枪架了起来,他祈祷能够射出决定性的一枪,如同在安巴拉附近战斗中猎杀的巴基斯坦少将那样。但是迎面而来的7.62毫米子弹,准确地打中了他精心伪装过的,插满草的头盔。狙击手仰面朝天向后跌落,通过无人机可以看到他脑后的一滩血。无人机的操作员很确定,这个人不是人民自卫军,因为他穿着一件印度第50空降旅独有的山地迷彩服。该部队在协同斯潘加进行了最后一次作战后就消失了,看来回到了新德里布防。

  敌人被压制住,银狐连的步兵们开始冲击航站楼,秦川则继续观察整个战场。2辆印度坦克正从北方的新德里兵营开过来,试图支援这里的敌人,已经到了1公里外。他决定使用钢材节省下的那枚炸弹。

  他在显示器上,对领头的坦克做了一个优先攻击的标记。这个红色的方框伴随着浑然不知的敌人坦克在显示器上慢慢移动着。

  炸弹从天而降精确摧毁坦克,地面上之剩下了部冒烟的底盘,后方100米的第二辆坦克被吓坏了,几名成员跳车逃走,将坦克丢在了路中间。

  中国军队迅速占据航站楼外部,并没有急着冲进去,而是等待步兵战车赶过来。据监听到的敌人通讯,这座巨大的建筑内,至少躲藏着1000名敌人以及一名自卫军少将。

  5辆步兵战车迅速冲过来展开队形,一起破墙闯入航站楼。敌人从各个角落涌出来,疯狂地展开反击,大部分火箭弹没有什么准头。

  步兵战车利用5门30毫米机关炮以及并列机枪对疯狂扑上来的敌人展开扫射,这些机关炮威力强大,航站楼内大部分利用倒塌的废墟形成的掩体,都无法阻挡它的火力,20秒内一个试图冲上来的连就被消灭殆尽。残存的敌人躲在厚重的,从顶部塌落混凝土断层后面,开始发射榴弹和投掷手榴弹,企图继续顽抗。

  秦川的步兵这才进入航站楼,他们的每个班都有两支先进单兵突击步枪,这些武器除了标准子弹,还可以使用可编程弹药,可以对掩体后目标展开精确打击,而敌人使用的美制榴弹发射器,只能概略射击,完全不具备可以匹敌的精度。

  士兵们通过精确测距,对弹药延时起爆进行设定,然后发射,弹药飞过掩体,在敌人头顶引爆,形成的破片对人员造成了严重的杀伤。

  自卫军被精确火力压制,又失去了通讯能力,很快开始溃退,

  很快中国步兵以及步兵战车,就占领了航站楼的西南一角,而损失非常有限,只有一辆步兵战车被火箭弹击中,这次攻击至此才首次出现了伤员。

  士兵将伤员抬上担架送到后方,一辆轮式装甲车开过来将伤员送走。同一时间,另一辆步兵战车靠近,卸下一辆多用途无人侦察车,这辆小型的遥控车俩个可以在战场上担任侦察和排爆的工作,与外军的同类系统相比,没有安装遥控武器,这使得其成本大大下降,成为了可消耗的标准装备。

  电磁压制、火力掩护,部队推进,伤员后撤,一切显得有条不紊;而此次攻击中,敌人已经抛下了超过200具尸体,另有大约100名伤员在地面上爬行哀嚎,如果他们能坚持到中国军队推进到身边,还有得救的可能。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8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