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提刀客 > 第四十一章 关外人

第四十一章 关外人


  夜色撩人,最为动人。

  而边塞永远都是那样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每年的兵荒马乱,那些死在战场上的卒子,总会有提着几壶老酒,怀里揣着几叠黄纸的老旧新卒,隔着远远的凭吊几番。

  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边塞,孤苦如寒山一般,那些百里的枯骨百里的断刀,那些新旧的离别人。

  燕关,雁门关。

  永远都是那副死气沉沉模样的老地方,也不知是有多少人的血,染红了脚下的泥。

  才落了雨,整片的大地都是粘稠的模样,脚下粘着的新鲜泥土,那种刺目的血红色,实在是让人不舒服。

  兵荒马乱,白骨成堆。

  六国并立时,楚江河以一道燕关而雄踞这一代,立下楚国。

  三十六年啊,一晃还真是岁月唏嘘,那个曾经繁荣的国度,终究还是败在了后秦的铁骑下,冰冷的长枪刺穿了那些人的胸口,将他们所有的希望,抛向了更远处的北方。

  北蛮。

  匈奴。

  雁门关内,已是有了驻扎边界小城。

  每日每夜里,都会有负责巡逻的士兵。

  “今天晚上可真他娘的冷啊。”

  站岗的小哨呼了一口热气,使劲的搓了搓有些僵硬的手指,虽然他们已经换上了的厚厚新衣,但在这百里平原的边塞处,自打入了秋日,呼啸的冷风就像刀子一样,舔着他们的裂开口子的血肉。

  秋刀风,燕关生。

  此去一别百十八里。

  看似是简单的百十八里路,却是彻底的将这两个雄起的国度分割开来,每个人都学会如何活下去,每个人也都学会了如何将敌人的头颅割下来,他们能神色平淡的,望着这片吞没了无数人性命的死地,在那凄凉的苍茫与肃杀中,交错着冰冷与呼啸的寒风里,所有人的意志,都被一点点的消磨殆尽。

  江湖无平日,天下有乱世。

  “你他娘的是憋坏了吧?看你最近这脸色,啧啧。”

  与之同行的那个小哨面色有几分铁青,大概是被那冷风吹得身子骨有些消瘦,一双凹陷下去的眸子分外明亮,就像是一只年轻的秃鹫一样。

  前个小哨翻了翻白眼,道,“要不你凑活凑活,给兄弟我尝尝滋味解解这火?”

  后者嗤笑一声,眼神反复的打量着前者胯下。

  “就你那小虫子?”

  人影越是消瘦,越是显得精神。

  他们不知日夜和岁月的在这前线上死守着,也大概是将一辈子最好的年纪都浪费在了这个地方。

  他们没有太多可以消遣的东西,整日里只能靠这些荤段子打发时间。

  可有些东西过的久了,也就多少的有些变味了。

  他们吃不上最香的肉,喝不上最烈的酒,玩不得最美的女人,却要做着最可能会死的事情。

  “夜里露水重,记得多穿一点。”

  那个瞳孔凹陷下去的小哨神色古怪,犹豫了一下还是不太确定该的开口问道了一句,“你他娘的不会真的看上我了吧?”

  驻扎燕关前的城楼高达百丈,一眼望去竟好似是入了天上一般,那些冰冷的巨大铁弩被擦拭和打磨的发亮,纵然是上面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点燃的火把,是驱散黑夜最好的办法。

  孤行的人,似乎永远都不会太过害怕黑夜。

  那人高高的站在城墙上,一声不吭的望着远处的燕关,他的面孔看上去已经不再年轻,甚至是多了几分依稀的皱纹,也或许是因为他站在一个无人能够企及的高度上,任凭那孤傲的风吹动着他的碎发。

  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位将军,倒有些像孤身的散客。

  那身洗的有些发白的衣袍,恰好合身。

  “要变天了吗?”

  他呢喃的说道,抬起头有些失神的笑了笑。

  都说乱世出英雄,可谁又知道,他们为了能够走到这一步,他们为了一辈子的富贵荣华,他们为了功名利禄又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一颗头颅百两银子,可谁又知道这让人垂涎的背后,又有多少的人为之付出代价?

  “报告将军,燕关外似乎有人正靠近……”

  身着黑衣的死士恭敬半跪在冰冷的石面上,丝毫不敢抬起头来望着那眼前的白衣男子,那嘶哑的声响里透着无法抹去的寒意,将他内心所有的恐惧,一并的抖动了出来。

  这个几乎与云千秋齐名的大将军,这个追随云千秋平定天下的男人。

  “多少人?”

  他神色看上去依旧平淡,一双豹子一样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只有两人……”

  死士有些不太确定的答道,安静的等待着眼前这人的吩咐。

  他不敢起身,但是浑身已经被汗水浸透,冰冷的风从他的脸上刮过,像是被狼的舌头给舔舐过一样,浑身的汗毛都不由的倒立了起来。

  “去打听打听看看,切记不要急着动手。”

  死士领命迅速退下,一刻也不想继续的留在这里,他生怕是眼前这人会忽然的发怒,那双异于常人的红色眸子会死死的盯着自己,那几乎是无法承受的气势,浑然天生一般的可怕。

  边塞十几载中,无数人曾出人头地,以一刀斩断这个动荡的王朝。

  以及它的子民。

  云千秋算一个,能够统御云家三十万铁骑横扫六国而开辟大离王朝,且不说如今这主国大将军的封号是否配得起他的身份,单是那皇室一句但凡大离一日,这主国大将军便可罔替,无论是谁世袭下去,只要能够紧握云家三十万铁骑兵权,就让无数的朝中臣子红了眼。

  世袭罔替啊,当真是不可多得的东西。

  “约莫也快到他归来的日子了吧?听说镇武活着回到云家府中,倒真是让人唏嘘。只是不知道,这日子还能过多久,那人还能活多久了,云千秋啊云千秋,你当真是下了一手好棋啊,这个天下都是被你给瞒过去了。”

  男子轻笑了几声,背过身去缓慢的走下城头。

  守夜的士兵匆忙半跪在地,面色恭敬而又神往一般的望着这个军中地位仅次于云千秋的男人。

  “夜里露深,你们且莫要染了风寒才是。”

  几名士兵犹豫了一下,颤抖而又欣喜若狂的挺直了自己的身子。

  雁门关外

  红衣的少女正神色倦意的拖着身子,紧跟在了那一身青紫剑袍的老人身后。

  “我们还要走多久啊。”

  一马两人,孤身前行。

  少女走在后方,眼神一直留意着那老人有些跛的左腿。

  这个穿了一身青紫剑袍的老人眯眼而笑,掐算着手指算了算光阴岁月。

  “约莫是快了,过了眼前这座燕山,便是那后秦王朝的地界了,到时候咱们就找个地方好好的休息一番,然后就去一趟那剑宗山上,替你去问一问,你那个梦中的夫婿到底是一个如何了不得的少年,竟然是能够让我家的小姐如此的魂牵梦绕。”

  被调侃几句的少女也不脸红,反而是有些期待的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这主仆二人一路风尘仆仆,倒也不说是吃过了多少的苦头,只是一路上吃喝实在是苦了这个从小便是娇生惯养的小姐,那原本都能掐出水来的皮肤如今变得有些发红,倒是逐渐的接近了那种让无数男人向往的古铜色。

  可若是放在一个本应小家碧玉的女孩身上……

  “我要骑最快的马,持最锋利的刀,然后把他给抢回家里去。不管他愿不愿意,这辈子只能够做本小姐的……嗯……禁脔!对,就是禁脔,本小姐要他一辈子都只能看到我。”

  还没等少女痛快的把心中闷气发泄出来,那青紫剑袍的老人便是阴阳怪气的讽刺了一句,“一辈子只能够看到这古铜色皮肤的大小姐吗?”

  被噎了一句的少女愤愤不平,一脸悲痛欲绝的捂着自己的脸颊。

  老人呵呵一笑,似乎是很喜欢看到这小姐吃瘪的样子,他宠溺的目光里是一种老人的温柔,纵然是风花雪月已经让他开始沾染着半截入土的味道,但他一直想着,只要自己还活着一日,就一定会陪在小姐身边一天。

  只要她不嫌弃就好啊。

  “夜深了,露重了,人远了,灯亮了,提马声,孤虫声,夜来声,当年声。”

  青紫剑袍老人轻轻唱着,脚步颠簸的在这条不知何处才是尽头的路上,不停的走了下去,十年二十年又何妨?五十年六十年方才不过是一眨眼而已,一人一岁月,也禁不住弹指一唏嘘。

  那匹枯瘦的黑马很合时宜的打了个响鼻。

  枯瘦的几乎只剩一副骨架,也不知跟上了这样一对主仆,到底是遭了多少的罪。

  “何人敢夜闯雁门关?”

  十几匹高头大马临近二人,骑在马背上的十余名士兵抬头而望,目光警惕的扫视着这两个忽然出现的人影。

  那为首的伍长还算平静,神色里虽是透着几分警惕,却仍是面无平静的打量了几眼这两个奇怪的人。

  再看他身后那十几人,个个望穿秋水般的瞅着身材窈窕的小姑娘,恨不得把两颗眼珠子给挖下来凑上前去好好的瞧一瞧才是。

  手中提着灯盏,摇曳的火光像是幽鬼一般。

  “各位官老爷,我们主仆二人是那燕关外的流民,家徒四壁实在是没了安宁的去处,我一个老头子倒是无所谓,一把老骨头埋在哪里也就不多计较了。可我家小姐还年轻的很,总不能让她一辈子留在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北蛮啊。”

  老人嘲弄的轻笑几声,有些伛偻的身子骨似乎一吹就倒。

  他自言自语一样的说道着,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家小姐那变换的脸色,嘴中也不知道到底是嘟囔了些什么,神色倒是看上去有些傻傻的,咧着一口黄牙不住冷笑着。

  这伍长本名刘秋,在军中混迹了十几年才熬到这个小小的伍长位置上,说大实在是不大,可说小也算不得是太小了。他身后的这十几个稍稍年轻的家伙们,就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新兵蛋子,这些年的磨砺下来,倒是越发的开始呈现着他们骨子里的一些峥嵘。

  “那燕关有百里,你们二人就这样徒步走了过来?”

  狠狠瞪了一眼身后这几个不太老实的家伙,刘秋转过头来望了一眼老人身侧的瘦小女孩,那双秋水眸子倒是十分的惹眼,尤其是他们手中撑着明亮的火把,在这片茫然而又孤独一样的黑夜里,嘶吼而来的北风吹起那再也不能平静下去的火苗。

  她温柔的笑了笑。

  像是让人有些心疼一样的低了低头。

  “我们也想活下去啊。”

  老人深深的叹了口气,大概是想到了昔日的一些事情,神色有些惘然的失神了好一会儿。

  纷争的战火下,永远也不缺流离失所的人。

  国破山河在,可山河犹在,亡国女可曾尤唱后庭花?

  “你们是北蛮来的?”

  大抵也是心中有所担忧,刘秋还是小心谨慎的询问了一句。

  “我们本是这胡阳城的人,只是后来战乱逃亡到了北蛮去,大人若是不信我们也没办法,只是这荒山野岭的,我们也已经是无路可退了,只希望大人能够大发慈悲,让我们主仆二人赶去那胡阳城前,也好烧上一刀的黄纸,总归不算是客死他乡。”

  老人不住的愁眉叹气,眼前这几人却仍旧是不打算让道。

  尤其是那走在最前方的刘秋,更是疑惑的望着眼前这两个古怪的人,不由的握紧了手中的长刀。

  倒是一声鹰唳响起,猛然扭过头去的刘秋神色不解的望着那头城墙上的苍鹰,那个模糊不清的人影似乎是点了点头,望着边塞处的十余人。

  刘秋犹豫了一下,还是翻身下马以军中铁律行了一礼。

  不轻不重,倒也是让开了一条通向后秦王朝的道路。

  “爷爷……”

  少女嗫喏的扯了扯后者的衣袖,面色透着惊喜的望着眼前这些人,轻轻的行了一礼。

  有人面色潮红了起来,怕是省不下要回营中好生扭捏一番。

  这些个正值血气方刚年纪的儿郎啊。

  “你们过去吧,路上小心些恶狼也出没的野兽。”

  老人含笑的匆忙谢过,本就伛偻的身子骨越发的低微了起来,可他还是吃力的撑着自己的身子,小心而又谨慎一样的弯了弯腰。

  刘秋这才注意到那老人背后的一把油伞,破旧的已是有些不像样子。

  大概是他们能够带上的东西已经实在不多,哪怕是这样一把根本无法遮雨的油伞都是要拴在了后背上,少女面黄肌瘦的样子分外可怜,尤其是看着她那身已是有些破旧了的衣衫。

  刘秋忍不住叹了口气,只是心中暗暗恨着老天爷。

  “这点银子你们带着,我的军饷也不算多,省吃俭用的也算是自己积攒下了一点。不过像我这样一个孤家寡人,怕是以后死了这些银子也就没什么用了,你们带上吧,路上若是饿了也好弄些吃的。”

  身后那几个跟随刘秋的士兵面色古怪,张了张嘴却是没有说出话来。

  他们始终不敢也不能啊,这个暗地里称呼他们小崽子的老男人,一辈子都在这萧瑟的军旅中度过,他砍下过敌人的头颅,生唾过敌人的血肉,也为他们这些毛头小子扛下过大大小小的罪,更是差些因为他们被北蛮军一刀砍死。

  这个命大的已经快要年近半百的老头子啊。

  少女犹豫的伸出了手指,小心的将那块算不得大的银子收了起来。

  “我会记得你的。”

  少女抿着嘴角淡淡的笑了起来,侧着头小声的说道。

  人影渐远,手中火光摇曳不定。

  冰冷的长戈刺破了黑夜后的第一幕黎明,摇曳如白鲸将所有的黑暗吞吐其中,孤行的人忽然抬头,望着远处燕过萧瑟声的燕关,眉间锁着的仇恨一并注入冰冷的血流里,让他们踉跄的脚步一点点变得结实了起来。

  少女孤零零走在老人的身后,忽然别过头去望着那座逐渐消失在视线中的城楼,那张模糊在记忆之中的人面。

  “这就是江湖吗?”

  她呢喃的问道,却没有人能够给她一个确定的答案。

  老人拍了拍身侧那匹随时可能断气的瘦马,呵呵笑道,“你才走过多少年头?这个江湖之大,得走过那甲子年才能真正看透啊。”

  少女翻了翻白眼,只是手指紧握着那块小小的碎银。

  忽然小声的问道,“这些人……有些人其实也不是很坏啊。”

  她小声而又不确定一样的说道,却没有注意到那老人面色上细微的变化,像是被深秋打落的树叶,终究在摇曳的风中坠落在地。

  老人撑着疲倦的身子,扶了扶身后的那把破旧油伞。

  “江湖啊,每个人都是生不由己的,他们在许多人眼中是万恶的魔头,可他们在一些人眼中又是那当之无愧的英雄。每个人都有他活下去的理由,无论他是诡辩还是确有其事,大概是每个人都想要活下去,或者说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懂得活下去的意义。”

  少女依旧是有些的不太懂,她只能是用袖口抹了抹额头上的露珠。

  很快的,又开心的笑了起来。

  “我不管,反正我一定要那个家伙陪着我,陪我一辈子。”

  (本章完)


  (https://www.biqudu.com/77_77993/412146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