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提刀客 > 第十二章 道家人

第十二章 道家人


  凤仙台。

  都说万法集成于道家之长,谱天下而汇聚道家之理。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凤仙台之中汇聚道家三长,分别是凤仙台孙家,主张于天道自然为一法,其盛名更是百年不衰,力压凤仙台中其余二家。

  而以人道为主张的张家,则是昔日受那云千秋云王一邀而出山做法的张温古一脉,其势力影响虽不如孙家一脉,但是也算得上是江湖中最为人盛知的一脉。再其次的陈家,常年混迹于朝野之中,他们不同于其余二家,主张依法治国而在朝野中占得一席之地,门下弟子大多都是朝政之人,比起其余两家便是没了那空灵之味。

  山中岁月一千年,山下风光几光阴。

  山中石路蔓延整座的山峰,其中弟子常见于山林之中,他们虽是不同派家的弟子,但终究还是道家一脉的人。

  “怎么,这就累了?”

  张温古闭目养神坐在一块青石台上,那站在他一侧的少年挠了挠头,将那略微有些侧斜的道冠摆正。

  “倒是没有。”

  少年喏喏的应了一声,却是又松垮下双肩。

  他们已经是在山下等了好几日的功夫了,可是那云王云千秋所提到的那个人却还未露面,若是换做了旁人,他们定然是不会如此恭候多时,可每当他一想到那个人会是云王云千秋身边的人……

  那种作呕的感觉,就顺着自己的胃腔不停的翻滚着。

  那血淋淋的一幕,依稀的浮现在自己的视线里。

  “山下的岁月虽然并非你我所想,但是多见识一些总归是好的。以后若是你承得起凤仙台张家掌教一位,定然是要见识过这个江湖才行,人心人面人前人后,万不可一辈子都混迹于山中。”

  少年应声点头,只是心中仍有几分的不情愿一般。

  他自小便是在山中长大,见识的范围永远只是拘禁在这个小小的凤仙台中,即便是之前下山一回算是见识过了一面的江湖,可对于这个人心叵测的江湖而言,实在是还太少。

  张温古不想多说下去,他只是觉得这个孩子或许天资足以胜任凤仙台张家掌教,但是在他历练过红尘之前,是万万不可以承继于他的。

  “等到日后时机合适,你就去江湖里走一遭吧。”

  可是这个江湖,真的就适合于每一个人吗?

  少年只是低垂着视线不停的点头,喉咙里咽不下去的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他已经不太想要继续的询问下去了,只是因为远处那个卷起了飞尘的人影已经是靠近了过来。

  她骑马的姿势有些的奇怪,看上去好像是男儿一样挺直了腰杆。

  可她明明是一个女人而已,却非要把自己装作是一副男儿郎的样子。

  腰间裹着的长鞭像是染了花瓣的汁液,却又好像是用他人的鲜血,生生的染成了这种刺目的血红色。

  而她那携带在腰间的两把佩刀,上面镶嵌着一块看上去没有任何价值的石头。

  “她来了……”

  张温古忽然的睁开了双眼,他起身迎了上去不敢有任何的不敬,并非因为眼前这个人是那云千秋云王身边的人,而只是因为眼前的这个人是她自己而已。她那丰满而又细腻的身躯,若不是那一身精致盔甲的衬托,怕是也看不到如此的完美。

  可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近乎完美,让她那并不出众的面孔显得格外迷人。

  “奉义父云王之命,此次前来凤仙台求道,另外义父嘱托我的《三道黄心经》和《九宫参心录》已是一同带来。”

  李静儿的话不多,但是眼神分外的少。

  冷冷的瞥了一眼站在张温古身后的少年,稍作逗留便是收回了自己目光,她像是没有看到那少年羞红了的面孔,也没有看到眼前这人收拢在神色最底方的老练和狡诈。

  即便他们是道家的人,即便他们自认为道心稳固。

  她甚至是没有在这两个人身上多做逗留,便是抬起头来,望向眼前这座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种浑然于天地之间的气势,已经是将那其他的势力压下一头。

  天门中断楚江开。

  像是仙人一指劈开了这座原本孤零零的山峰,横冲而下的瀑布也不知到底是从何处落下,像是一展无法卷起的帘子,将这座孤傲的山峰遮掩在一片朦胧不清之中。

  山中弟子不常见,但以那李静儿的眼力,依旧是一眼便看到了行走在山道之中的道家弟子。

  他们的装束大多相同,只是每个人的面容都是不同的。

  “沿着哪条路是通往孙家的?”

  她的声音听上去有些的空灵,像是一只讨人喜欢的鸟雀。

  但是她的叛逆,却又让人恨恨的不能束缚在金丝雀笼中。

  “从这里入山,共计三百三十三步处有一石碑,从那里径直上山便是凤仙台孙家的太和山,向左是我们张家的青城山,向右则是凤仙台陈家的褚云阁齐云山。”

  手中被甩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张温古先是惊愕一愣,旋即便是嘴角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

  “这是义父叮嘱我交给你的,另外若是有人来到此处找我,你就告诉他们我去了孙家的听仙殿中。他们若是等得起就让他们在山下等我一年半载,他们若是等不及,就告诉他们随时可以离开这里。”

  还未等张温古出声询问,那少女便是翻身下马一跃而出,只见她身形矫健的像是一头引人着迷的小母豹子,她的轻功的确不错,脚尖才踏在那青石板的青苔之上,便是见她的身影掠出几分,似是有缩地一般的神功,眨眼只见便是消失在了眼前的密林里。

  倒也不是担心这人会搅动凤仙台中的风云,只是张温古在担心那个人。

  万一他怪责自己……

  “这人也太无理了……”

  少年忍不住的出声埋怨道,但是他那绯红色的面孔上依旧浮动着几分古怪的神色。

  像是平静已久的心海被荡起的涟漪,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年忽然遇到的一大片紫色的花海,像是许多年未见而依旧怀念着的那些人一样,他忍不住的想起了那个人的面孔,不知道为什么的就映入了脑海里。

  可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而已,即便是他看起来个头已经很高,身子也已经是很结实了。

  可放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小孩子而已。

  “换做是你呢?”

  少年有些不能理解的抬起头望了一眼师傅,又沉默的低下头去不停的扳动着自己的手指。

  他知道师傅说的话肯定有他的道理,但是他从来都不懂的。

  他宁愿随着师傅一同下山,他宁愿浸淫一生活在道法中,可他就是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更不要说是这个复杂到了极点的江湖了。

  “她有她的活法,你有你的想法,她能够活成她想要的样子,你也能够想到你想要去想的想法,而她不能去改变你一时的想法,你也很难去改变她一辈子的活法。”

  少年依旧是不太懂的挠了挠头,他忽然觉得山下的红尘太过麻烦。

  可有些事情理当如此麻烦。

  他忽然又想起了方才那个女子的面容,他已是觉得此人是世上最为姣好的美人了。

  “算了……”

  无奈的张温古也不再继续的纠结此事,他翻开手中的背包望着那两本古籍,心中沉甸甸的包袱忽然的就轻了许多。

  山中岁月再好,也并非都是他们想要的。

  凤仙台虽被称之为世外道家,桃园之乡。

  可有些事实并非听到的那般真实。

  三年一会,山中甲子,凤仙台三大道统汇聚山中亭午阁前,以道法而评定下一个三年的凤仙台当头。

  他们虽道法不同,可大道终究归于一处。

  只是这些年里,张家的势力依旧是被孙家给稳压一头,至于那不愿再隐世的陈家,也是出入于朝野之中少有他们往来。

  张温古心中叹了口气,忽然觉得手中着两本古籍重若泰山。

  “师傅……”

  少年握了握手指小声喊道,眼前这人却是将思绪落入了远处的地方他,他一动不动的望向那绝尘的道路,心中的茫然忽然就扩大了起来。

  只是那李静儿早已登入山中,她沉声冷哼,大步迈开便是朝着那凤仙台孙家走去。

  她知道自己是一定要去一趟的,不管是早晚。

  而且她并不喜欢这个地方,她甚至是很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所以她连那张家正眼都没有多瞧,因为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我们也回去吧,留下来也没什么意思了。”

  拂袖离去的人,人影渐远。

  斜落的夕阳,惨淡的像是血一样。

  那匹被遗落在原地的枣红色也不离去,只是安静的在凤仙台山下站立了许久,然后迈动着细小的碎步走入了山中。

  有些时候,人的智慧甚至是比不得一匹骏马。

  可那凤仙台上的人,真的还是人吗?他们掐动手指便是能够演算风云,甚至是被人所吹捧羽化登仙而入仙门之中,取东海长生不老丹而与天同寿。

  “人就是人,他们妄想自己能够得到想所能够想到的一切,可事实上到了最后,他们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还会失去很多的东西,无论这是否是他们所想的,都无从选择。”

  李静儿忽然放慢了脚步,她已经是不再急着赶路了。

  夜色开始逐渐的笼罩了下来,漆黑黑的山中看不到太多的光亮,野兽的咆哮声在林间偶尔的响起,只是那遥不可及一般的声音,听上去却更像是一条落魄的野狗。

  再往前走,还要往前走。

  少女没有停下脚步,就好像是她走得很慢很慢的,甚至是连她的双手都是忍不住搭在了腰间那两把佩刀上,她的额头不知道何时溢出了几滴的汗珠,顺着她那高挺的鼻梁滑落了下来。

  但是她依旧没有停下脚步,好像是没有什么值得她停下脚步。

  没有人不会害怕黑暗,即便她已经是不会畏惧任何的人,可她还是忍不住的颤抖着手指,迈出去的脚尖从那湿滑的青苔上擦落。

  她的身影动了动,旋即便是调整了过来。

  可是她还在走。

  直到那个远处的人提着一盏昏黄破旧的油灯,一步一步的从山上走来,竟好似是真的不应该是这个世界的仙人一样,宽厚的白色袖袍下,孩童俊朗的容貌里带着与世隔绝的天真和单纯。

  岁月唏嘘。

  曾几何时她也如此的单纯过,可直到那一天开始,她就已经是不再是自己了。

  “小道童有礼了。”

  少年眉眼初张开,噙着一抹极为干净的笑容,纵然眉角上有着岁月留不下的痕迹。他的一身道袍十分的干净整齐,甚至是他的脚步看上去都是那样的轻盈。

  他像是有活力的,还活着的人。

  而李静儿本身,其实已经死了。

  “你是谁?”

  可话才出口,李静儿忽然就后悔自己多言了。

  眼前这人无论是谁,自己都已经是明白他的身份了,只是名字这种东西无关痛痒,她大可以不去在乎这些出家人很少提及的东西。

  “小道童名孙秋眉,师从凤仙台孙家道长孙长生。”

  面色一惊,视线抖动,那紧握这的十指不由的松开了几分,也不只是因为那个人的名字让自己放松了警惕,还是因为那个人实在是已经不需要自己去警惕起来了。

  李静儿虽然很少行走江湖之中,可江湖中的风云她可是知晓不少。

  比如这凤仙台中的孙家孙长生。

  “你师父要你来接我的?”

  视线低垂三分,目光落在了那盏昏黄的油灯下,少年消瘦的身影不高,只是看上去十分的年轻,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孩子而已。

  为何凤仙台中多见这些年少无知的孩童?

  她隐约的应该是知道的。

  可她有分明是什么也不知道的。

  “师傅早就说过今日有贵客登门,若是不好好接见怕是我们要遭罪的,所以我便是早些下山想要接到姑娘,只可惜山中路太长我又走不快,赶了一天的路这才在子时夜半找到姑娘。”

  李静儿这才注意到小道童的眉头上滚动着豆子大小的汗珠,虽然他裹得有些严实,可如今毕竟是入了深秋,夜班子时更是萧瑟寒冷,若不换做一些普通人来,定然是不愿这个时候在山中晃动的。

  可他还是来了,孙秋眉很是开心的笑着。

  他全然不在意自己全身已经湿透,只是提着手中的灯盏侧过了身子去,那身后的山峰像是一头已经蛰伏了的怪物,一旦等它苏醒过来,就一定会用它尖锐的獠牙将这个江湖给彻底的撕碎。

  撕碎所有的人。

  “还有谁在等我?”

  李静儿问道。

  可孙秋眉却是没有接话,好似是看到了什么好奇的东西一样,忽然的低下身去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是一只看起来古怪的飞虫。

  它飞的很慢,甚至是飞起来的样子都很好笑,就好像是一个跛子一样,摇摆不定的身子随时都可能坠落在地面上。它的翅膀不知道为何只剩下一只,飞起来的时候总是显得格外可怜。

  孙秋眉愁容满面,却始终只是望着那只摇摇欲坠的飞虫。

  他看上去格外普通,只是那李静儿却是疑惑了起来。

  “灯光昏暗,你又是如何看到这只飞虫的?”

  可少年似乎没有听到她说的话,七八岁模样的年纪,大概是最懂事而且最单纯的年纪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甚至是那李静儿都是忍不住想要拔刀去砍了那只飞虫,她并不是夜眼,可这些年她所经历的,已经让她学会了如何在黑暗之中去分辨事物。

  活的还是死的。

  “师傅总说我傻,可我明明就只看到了这只飞虫而已,他说这就是道,可我从头到尾都不明白这道究竟在哪里。所以我经常想要去询问这些飞虫鱼兽,我的道究竟是什么,可我好像听不太懂它们要说的话,不过它们却是能够听懂我要说的话。”

  孙秋眉一板一眼的说道。

  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有多么的好笑,好笑的让人根本笑不出声来。

  若是不能让人笑出声来,这个笑话就太没意思了。

  “姑娘可知道?”

  李静儿柳眉倒竖,狠狠地给了孙秋眉一个响亮的脑瓜崩。

  她气急了一样的撑着腰,装出一副额狠狠地表情来。

  “我比你大,你应该叫我姐姐才是。”

  可孙秋眉并不介意,在他眼里这就不过是一个代号和称谓罢了,他只是一脸无奈的揉着自己的小脑袋,吃痛的唉声叹气着。

  “可是这姐姐和姑娘,不都是说的你吗?既然都是说的你,我本就不在意究竟是喊你一声姑娘还是喊你一声姐姐了。”

  只是被反驳了的李静儿并没有动手。

  她忽然抬起头来,望着那座依旧是遥不可及的山峰,忍不住的出声问道。

  “是不是山中人都和你一样无趣不讨人喜欢?是不是山上的人都和你一样是一群只知道求仙问道的呆子?”

  答案依旧是出乎预料的。

  可是李静儿反而觉得孙秋眉的回答就是对的。

  “小道童只求道而不问仙,仙人这种缥缈的东西也不是我能够问的不是,所以他们都说我傻,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一心求道为的好像就是长生不老,可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他们又何必如此看不开?”

  李静儿的心中忽然的松了一口气。

  她忽然庆幸这凤仙台中只有一个孙秋眉,倒只是这一个,却也已经是让她忍不住的对这凤仙台越发的好奇了起来。

  孙秋眉的确只是小孩子,可有些大人都不能理解的大道他却是能够彻彻底底的看透,只是他还只是小孩子,哪怕是连这些最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

  “凤仙台中有你一人足够了。”

  可李静儿说错了。

  孙秋眉也未曾听懂后者究竟说了什么。

  这凤仙台出了一个孙秋眉,此后百年必然是要被那孙家占尽风头。可凤仙台不知是一个孙家,那张家的人,虽然比不得这孙秋眉这般仙才,却也是人间少有的鬼才。

  “我们快点走吧,我有点饿了。”

  一句话堵住了欲言又止的孙秋眉,李静儿忽然就觉得这凤仙台也没有自己所想的那么不堪。

  只是山中岁月漫长,最不肯饶人。

  孙秋眉提上了手中的昏黄油灯,不紧不慢的走在了李静儿的身前,小小少年步履阑珊,可他每一步都走的很稳,即便是他走得很慢。

  夜深露重,打湿了他们的眉毛。

  李静儿忽然的露出了难以捉摸的笑容,她那僵硬的面孔上带着几分生气一样,活灵活现的像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女。

  她才知道,这凤仙台中道家人,果然是玄机参透半边天,云里雾里摸透了大小道理,可偏偏有时候连最简单的事情都搞不懂,一味的认为别人一定能告诉他们。

  倒真是庆幸还有这样一群呆子。

  若是真的没了他们,这个江湖该是多么的了无趣味啊。

  李静儿忽然的叹了口气,捏紧了手指快步的跟了上去。

  她已经不需要光亮也能行走在黑暗里,甚至是连脚步都是快了一些,她收起了手中所有的颤抖,回过身去望向那云家的地方。

  然后她轻轻的点了点头。

  转身消失在了黑暗里。

  (本章完)


  (https://www.biqudu.com/77_77993/412143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