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绝塞狼烟西辽传奇 > 章一百二 进入西域

章一百二 进入西域


  耶律大石看众多辖戛斯人的眼光都望过来,此时李天晟走来插言:“各位,大王适才说过,大辽同辖戛斯交手是万不得已,是头领要把我们看做来抢地盘的敌人,大辽为了各部族的安危,只是对他和一些当我们是敌人的人才拼死相抗。你们若把我们当朋友,那我们可以起誓,决计不会再刀兵相见!”大石听了道:“不错,今日我可与各位立下盟誓,从此契丹人和辖戛斯人成为朋友兄弟一如当年,双方互相通好,买卖,如有强敌欺辱,大家互相救助,而我们双方再不互相伤害,如我耶律大石背信弃义,上苍神明不佑,所有牺牲的两军勇士英灵为鉴,教我有如此箭!”说着取过一只羽箭,在众人面前折为两截。辖戛斯人听完,望着大石,半晌,众人徐徐行礼参拜。

  大石命人相助辖戛斯人治疗,达密里人和梅里急人提供酒肉,然后安排他们重返旧部。李天晟见辖戛斯人重新展露笑脸,大多上马回家,也有近千人听闻契丹人意欲立足西域,想要另谋生路,就此加入辽军,心中也有些感触。大石过来看他,李天晟道:“大王,我没、没事……”大石淡淡一笑:“你我有如兄弟,不用这般。好了,我们也该上路了,他们都在乌山西面的水草之地等候,耶覩刮部距他们很近,派了人前来会盟。对了,完颜姑娘一直都在担心你,塔不烟身子不好,也不知该如何劝慰,现在你总算回来了。”李天晟心里一动,“都三个多月没见她了,我真是对不住她,曾答应好好照顾她,结果让她时时在替自己担心。”看到这草原上掩埋了多少的尸骨,原来即便对旁人承诺再多,梦想得再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维系其实这般脆弱,稍有不慎,留下的就是永久的遗憾和伤怀。

  辽军继续向西进发,一路上李天晟言语不多。耶律大石和众将只道他因为狄勇之死,也没有打扰他。过了五六日越过乌山,来到辽军营地。早有哨兵远远前去通报,萧塔不烟和完颜海娜均前来迎候。远远望见海娜一身汉装,长发飘飘,立在众人之外。李天晟奔过去,跳下马笑着迎上去。海娜见他满脸胡茬,一身血污,模样甚是吓人。但只要安好无恙,心里自然是高兴多过忧心,不过,笑着笑着眼圈就红了。李天晟笑道:“我回来了,我再也不离开你,对不起……”其实想紧紧抱着她,怕自己一身弄脏了她的衣衫。大营外,萧查剌阿不、耶律铁哥、耶律燕山等众将都高声欢呼。大石举着兵刃,众将山呼“万岁!”当晚设宴犒赏三军,这一番收复辖戛斯人并收编了近两千降兵,耶覩刮头领听闻耶律大石举族西迁,又有众多部族结盟相随,也征募不少相从之人。因此,尽管大辽军马士卒损失了不少,但一来消除了心腹之患,二来人员也得到补充,还从耶覩刮部募得不少粮草。这一番征战耽误,看着就要入秋。陆续接到从西域返回的探马消息,前面将进入粘八葛部盘踞之地,已算是西域之门户。

  真正进入西域则将往南翻越金山,这一带常有粘八葛人游牧。这粘八葛部渊源可谓久远而复杂,汉时属于铁勒人,隋唐之际属于突厥人,真正强大起来当是辽国这二百年间,与辖戛斯人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经过漫长岁月变迁,独立的粘八葛部究竟属于何种族群,倒不甚明了。总之,当融合有突厥、萌古、辖戛斯几大族的血脉。

  不过,粘八葛人在契丹人称霸大漠建立辽国后,一直受到礼遇。辽道宗寿隆三年,粘八葛首领突骨撒号召集合漠北阻卜部、梅里急部甚至西域康里部一同前往上京为皇帝贺寿献礼,受封于越。他们起初和辖戛斯一样尊奉珊蛮,不过从唐末到辽朝二百余年间,粘八葛部族中许多人慢慢开始信奉大秦、波斯西传而来的一种外教,中原称之为景教,发端于大秦国,也就是后人所知的东罗马帝国。

  大秦当年有一个教士聂斯脱利,生活于中国的两晋时期。他修行于安提阿,被皇帝狄奥多西封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但他的教义后来在大秦国最具实力的阿瑞安教会中被视作异端,尽管有皇帝支持,他还是遭到流放。因此,这一教派不得不辗转他乡。在大食、波斯慢慢流传,渐渐往东扩散。唐太宗贞观年间,教士阿罗本从波斯辗转来到中原,在长安受到优待,兴建许多景教寺院,被称为波斯寺、十字寺或大秦寺。他还译有《序听迷诗所经》、《一神论》,流向整个大唐。同时,唐朝以来中原佛教兴隆,西域也是佛国之地,因此粘八葛部族中,也有不少人信奉佛教。总之,粘八葛部族相比漠北草原其它部族而言,较为开化,令人诧异。

  耶律大石听闻粘八葛部首领那赤必是一个豪杰之人,派出使者声明途经之意。那赤必亲自前来相会,也赠送大量马匹、粮食和水,还表明他们远离大辽,讯息不通,本想等秋季收获之时前往京城拜会大辽皇帝,没想到皇帝已经落难。得知大石举族西迁西域,那赤必深为欢喜,从此约定在金山一带和契丹人相邻为伴。他还派出向导带着大石翻越金山。

  金山山势较高,路途难行。山中时常会下雪,行程缓慢。粘八葛部人建议各族轻车简从,否则很难过去。李天晟与大石等集合商议,之前绕行乌山之时,已丢弃不少厚重之物,眼下这里别无他路,若过东南阴山,前面是大漠瀚海,只有金山这条路途最近,因为前面就是翼只水和也米里绿洲。

  这一路,有即将生产的萧塔不烟和众多各族扶老携幼,大军翻越金山足足耗时一个月,深秋的金山一派金黄灿烂的景象,迎着凉意的秋风,踏着高长的秋草,终于进入了西域,开始往南行。

  众人见到这里和原来漠北的大辽之地也较为相似,也是壮美的雪山草原,只是这一路感觉往西走,白天都很漫长,而夜间较短,一路几乎荒无人烟。待下了金山,众人消耗很大,人困马乏,加之萧塔不烟快吃不消了,海娜一直守在她身边照应。大石根据探哨引路,终于带着大军到达翼只水畔,靠着水源,各自安营扎寨,这一带四周延伸开去全是广阔的草原,适宜休整放牧。

  大石安顿大军先驻扎下来,等候了四五日,先前派往西域各处打探的哨兵陆续返回,告知早年流落回鹘地界的约一万六千余帐契丹族人得知大辽西迁,纷纷要起程归附。大石听了欢喜不已,众人也群情振奋。大石在四处观察了一番地形,然后询问了西域各处路况,叫来李天晟商议下一步行动。

  西域眼下共有大小几方势力。与过去的大辽关系较好的是西州回鹘,也称和州回鹘,占据西域东部原高昌国地界。南部本有一个李氏于阗国,国人钦慕唐朝文化,宫室建筑大多都是中原汉式风格,而且均面向东方。原本国姓尉迟也改为李氏,正式国号为金玉,因为当地自古以来就生产金石宝玉。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西域曾爆发过一次怛逻斯之战,唐军被大食国联军打败,没多久引发了安史之乱。这安禄山、史思明和众多的蕃兵蕃将多为西域胡人后裔,只不过自小长于中原专门设立的羁縻州府,如安禄山、史思明就来自位于辽东的营州。安史掀起的这一番动荡,致使唐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李氏于阗国被乘虚而入的吐蕃骚扰,直到回鹘人大举西迁才慢慢恢复安宁。

  在唐肃宗宝应年间,回鹘牟羽可汗从东都洛阳请回四位摩尼佛师以后,举国改奉摩尼为正教,可国中众多昭武九姓部族因西域深受火祆教、佛教和此前回鹘遵奉的珊蛮为由,对此大为争议,但回鹘人多年来也深受大唐影响,胸怀宽广,尽量包容不同习俗。多位回鹘可汗曾受到大唐嘉奖和敕封,还出兵相助唐军平定安史之乱。正因有种种的渊源,回鹘人进入西域后,对李氏于阗这个以佛教与汉儒为宗的邦国也较为亲近,于阗国人和回鹘人互相杂居。其中一支回鹘还越过于阗国迁往极西之地,后来成为黑汗国的主体,他们与割禄部、康里部、吐谷浑诸羌和黄头回纥人混杂。当时于阗人对此并不在意,统统接纳。

  然而一番好景不长,黑汗国立国多年后,因大食人所兴起的大食教已经通过波斯东传过来,黑汗国逐渐接受。对此,中原宋朝以来多称回回,北方辽金后来多称移习览,民众遵奉摩诃末,号称顺民,也称木速蛮,影响到于阗境内民众。李氏于阗反对黑汗国在西域传播教义,双方从时有摩擦演变为大动干戈。李氏于阗坚持为中原王朝藩属,曾几次向大宋派出使者和加急文书求助。但大宋在太宗后期和真宗继位后,早因连番征战屡遭败绩立下所谓“家法”,从此偃武修文,既无心也无力对远在西域的于阗施援。于阗国小兵弱,抵挡不住背靠黑衣大食和塞勒术克王朝的黑汗国多番侵袭,坚持长达四十余年后最终被攻占,一度成为黑汗国属地。在西域,除了这几大邦国外,另外有众多散居部族,有的风俗相近,也有风俗迥异。自张骞奉汉武帝旨意出使以来,至辽宋已经一千二百年,西域从过去三五十个小国,随着各族来往,冲突和发展,已大多有了王朝政权意识,要么攀附强权寄生,要么辗转游牧,其民风虽不乏武勇,但随意散漫也较为显著。


  (https://www.biqudu.com/70_70844/38101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