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五阴 > 第54章 回忆

第54章 回忆


  手里的电话突然震动了起来,我低头一看,是个陌生的号码。

  刚买的手机和手机卡,除了猴子,还有谁能给我打电话?

  “喂,哪位?”

  那话那边很安静,半天都没有人说话,我有些不耐烦,“不说话我可挂电话了啊”。

  “小弟,出院了?”,电话那边是个浑厚的男声。

  而我立刻就不淡定了,猛地站起身来,有些激动的说道:“坦克哥?你在哪?你是怎么知道我电话号码的?”

  “你的一切活动,我都知道......听哥的话,回家去吧,外面太危险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跟富贵叔到底在搞什么?”

  “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的,但不是现在。你只要记住,我跟爹,是不会害你的”

  “不行,我需要知道真相,你知道这一趟死了多少人吗?”,我抓着电话,不依不饶的问道。

  电话那头的坦克沉默了一下,说道:“回家去吧”。

  说完,电话就被挂断了,听筒里传出了急促而又单调的“嘟嘟”声,我立刻又把电话回拨过去,却被提醒对方已经关机了。

  我黯然的放下电话,心知这个号码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开机了,但还是固执的把号码存了下来,希望也许有一天,他还会响起。

  在河堤的长凳上独自坐了一天,面前的松花江水波涛涛。我点燃一支烟,无声的吸着,哈尔滨这么大,却没有我一处安身之地。

  夜幕渐渐降临,华灯初上,这个以某个伟人命名的江畔公园渐渐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笑意盈盈的人们。有下了班的父母带着孩子,有太极拳的老人,有跳着广场舞的大妈。

  这种欢乐的场景让心思沉重的我显得格格不入,我捱不过这种气氛的渲染,连忙掐灭了烟,落荒而逃。

  中央大街繁华依旧,人群汹涌,接踵摩肩,我走在方石铺就的大街上,感受着脚底古朴的质感,好似又走在了幽暗的地宫之中。

  距离我上一次来这里,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那时我还是一名在哈尔滨就读的大学生,带着年轻的朝气与理想,在这个新奇的世界里徜徉。

  现如今我已胡子拉碴,手上夹着永不熄灭的香烟,经历了地狱一般的遭遇,见证了许多人的生死,肩负着连我自己都解不开的秘密。让我当真有些唏嘘,原来人生际遇,真的是玄妙无比。

  等我走下地铁,看着那隐没在夜色中的校门,有些沉默。

  我不知道为何会来这里,但实际上除了这里,我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去,毕竟在这儿,我度过了4年的青春,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这是我的母校。

  从毕业开始我就没有再回来过,因为富贵叔不让我出来,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过日子,安心种地。

  我从小就是个不叛逆的孩子,或者说是个很想叛逆,但实际上总是很乖巧的孩子,对富贵叔的话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可能我觉得自己是个孤儿,在养父家就要听话一点,因为我没有撒娇耍赖的资本。

  平心而论,富贵叔对的确我不错。

  在我们小山村里,男人是主要劳动力,一般上到初中毕业就算仁至义尽了,要赶紧辍学种地,结婚生子,养家糊口。

  但是他力排众议,送我上了高中,又再次力排众议,将我送入了大学。

  当时他说的一句话是,别人可以没文化,但你不可以。

  我当时没觉得怎么着,但如今想起来,这话里似乎是有话的。

  专业是他给我选的,我没有任何意见,乖乖的就来上学,其实上不上大学对我来说并没那么重要,但既然富贵叔肯供我,我就不能对不起他。

  于是我一路拿奖学金拿到手软,不但没因为学费给家里添负担,反而能时不时的贴补家里一些。

  所以村子里的人都说我有出息。

  后来我毕业,有一家单位有意录取我,是我的老师推荐的,当我征求富贵叔意见的时候,他“啪嗒啪嗒”的抽烟,足足过了半小时才缓缓开口道:“回家吧,跟我一起种地”。

  我毫不犹豫的就点头,辞别了惋惜的导师,坐上北上的列车,回到了这偏僻的小山村,一直呆到小老头他们来。

  全村的人都觉得我富贵叔疯了,好不容易供出来个大学生,竟然又他妈让他回来种地,这不是扯淡吗。

  富贵叔面对众乡亲的劝说,只说了一句你们懂个屁,就将此事盖棺定论。

  我倒是没感觉有任何可惜,我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有饭吃,有房子睡,有烟抽,就可以了。至于在哪儿生活,生活的是不是粗俗,生活的是不是艰辛,又有什么区别呢。

  反正人总要过完一生,然后死去的。

  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像书里讲的那种隐士。

  夜里的校园熙熙攘攘,广场上是滑旱冰的男男女女,小路上是戚戚我我的青年情侣。这一切的朝气也使我迟暮的心好了许多,暗道年轻真好。

  在校园里七拐八拐,我拐进了一个幽静的小区。厚厚的树叶被扫的干净,堆在一旁,路边有些昏暗的路灯照亮了幽幽的路,让我不禁停住了脚步。

  这里是我大学恩师所住的小区。

  他是这所学校里唯一的一名古汉语教授,对历史、文学、古物都有广泛的涉猎,但是他一共只收10个学生,导致学校的古汉语系也只有10个名额。

  不过这种冷门专业报考的人也不多,学校也就听之任之了,我来报道的时候一度认为我们的老师会是个不好伺候的怪老头。

  但事实证明我错了,他是一个十分儒雅和蔼的先生,一头银发总是梳的一丝不苟,说话温润,风度翩翩。

  我们暗地里说,老师年轻的时候,一定特别招女孩喜欢。

  他经常叫我们到他家吃饭,师娘是个心灵手巧的贵妇,连在家里做饭都喜欢穿着一身得体的旗袍,这一对老夫妻印证了一个成语——神仙眷侣。

  如今我站在楼前,往昔的一幕幕都从脑海中涌出,有着一抹温情萦绕在心头,我知道这是我急需的一种治愈。

  于是我缓步上前,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缓缓按响了门铃。


  (https://www.biqudu.com/69_69495/376920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