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庶女观音 > 第 39 章

第 39 章


  第39章

  凤藻宫里。

  观音对着铜镜发呆,头发梳到一半,手上还拿着梳子。

  曼珠轻声轻脚的走进来,脸上带着一股愁意,悄声的对观音道:“小莲身下血流不止,太医的意思,怕是以后都生不了孩子了。”

  不仅生不了孩子,连能不能熬过这一关留住性命都是未知数,就算熬过去了,以后也会体弱多病,不会是长寿之名。

  但这些她并不敢跟小姐说,怕小姐会被吓倒,那天皇帝让人给小莲灌下红花汤时,明明小姐也是吓住了。

  本来小莲是死是活都不关她们的事,可是想到皇帝对待小莲的态度,却绝对够让人感到刺骨心寒。不管怎么说,小莲都是与皇上有一夕欢愉的女子,可是皇上却完全不在乎她的性命,肚子已经五个月了,就这样一碗红花汤灌了下去……

  她不由想到小姐,皇上对小莲这样狠,以后对小姐会不会也……

  曼珠连忙将心里的念头甩开,安慰自己道,不会的不会的,皇上对小姐是不一样的,一定不会这么对小姐。

  何况小姐进宫这么久了,皇上也从来没有说过不许小姐生孩子。

  观音听完后,则是将梳子放回了桌子上,叹了一口气,道:“让太医勉力医治她吧。若是能活下来,等身体好些后,送她去皇觉寺。”

  皇觉寺是皇家寺庙,犯错的宫妃或是先帝留下来无子的宫妃,一般都会被送往那里落发修行。

  曼珠道了一声是。

  这个时候,萧琅从外面走了进来。

  曼珠见到他,慌忙的屈膝给他行了个礼。

  观音从昨天的惊吓中还没彻底缓过神来,坐在妆台前没有动,只是眼睛一直看着他,他动眼睛也一直随着他动。

  萧琅走到榻上坐下,挥了挥手让屋里的宫人们下去。

  等曼珠领着宫女们下去后,看着坐凳子上一直眼啾啾看着她的观音,皱了皱眉,道了一句:“怎么,傻了?”

  观音垂下眼来,想起了什么,突然问起道:“听说皇上以前每次让宫妃侍寝,过后都给赏给宫妃一碗补药?我进宫这么久了,怎么一直没有见过?”

  萧琅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道:“怎么,你想喝?明日让魏公公端一碗给你。”

  观音撇了撇嘴,转过身去,她才不想要。

  萧琅靠在榻上,突然对她招了招手,道:“过来。”

  观音本不想理睬他,但想到他那天的狠劲,最终还是站起来,走到他身边坐下。

  萧琅环住她,鼻子放在她的脖子上嗅了嗅,又道:“今天倒是挺乖,看来果然还是要吓一吓才会听话,省得每天还跟朕甩脸色。”

  他说完,亲了亲她的脖子,伸手将她身上的衣服挑开,伸腿一踢,将踏上的小几连带上面的茶碗一起踢到了地上。

  小几和茶碗摔在地上,发出“碰”“哐”的两声,外面的曼珠吓得“呼”的一声转过头来,看着前面紧闭的大门,有些担忧里面的观音,却不敢推门进去。

  过了好一会之后,才绰绰约约听到里面观音有些半恼的声音:“到床上去行不行?”

  而萧琅也说了一句什么,曼珠并没有听清,但听得出来心情颇好。

  曼珠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皇上对她们小姐发脾气就好。

  万寿节后不久,越王在藩地突然举旗起兵。越王打的是“诛暴君,锄奸妃”的名义。

  观音在凤藻宫听到时,不由笑了笑,她进宫不过半年,除了杀了一个小孩,还来不及做祸国殃民的事呢,就能在越王起兵的旗帜之列了,她倒该敢到荣幸

  大约是萧琅声名狼藉在外,行事过于暴虐乖张,魏王除了自己藩地的军队之外,竟然还真的纠集了一帮普通的豪强和百姓,跟着他起兵叛变,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可对朝廷形成影响的压力。

  皇帝派了柱国将军明谙领十万兵马出兵平叛。

  明谙原是先帝的宠臣,尚了先帝唯一的胞妹永和长公主。

  明谙原是殷家抚养的孤儿,长大之后投身于殷家军中,是殷家门中信重的勇将。后先帝于微末之时娶了殷后,得到殷家的兵权支持,一步步创下新朝。

  先帝登基之后,对殷家想要良弓藏,欲废殷后及殷后所生的太子,赶杀殷氏一族。殷家提前得到了消息,意欲逼宫谋反,终因明谙告发而事败。

  殷家族灭,殷后自裁而亡,殷后所出的太子、二皇子、四皇子和嘉兴公主全部死于这场宫变之中。

  这件事情之后,明谙得到先帝和郦后的信重,加官进爵,直至骠骑将军。

  而在先帝晚年,萧琅起兵谋反之时,明谙却又再一次叛变,帮助了萧琅。

  萧琅登基之后,对当年背叛过殷后和殷家的人杀的杀贬的贬,唯有明谙,不仅没有处置,反而加赏了他为柱国将军,另一边却又将齐王妃明氏由嫡妃变成了最末等的宝林,而明谙对此不敢有任何的微词。

  明谙于柱国将军府接下圣旨的时候,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去了元妻永和长公主的牌位前,在那里留逗留了许久许久。

  在出兵的前夕,明谙于萧琅登基后第一次请求进宫探望明氏。

  萧琅准。

  春和宫里。

  明谙看着面目苍白,毫无生气的女儿,在门口站了许久许久之后,才声音有些微哑的问道:“阿媛,你还好吗?”

  明氏讽刺的看着他,笑了一声:“由齐王妃变为明宝林,日日与佛相伴,你说我过得好吗?”

  明谙没有说话,女儿如今所受的一切苦难,皆是她一手造成的。

  明氏回转身,点了一炷香,插在观音前面的香炉上,背对着明谙,然后才道:“听说父亲要领兵平叛了,祝父亲旗开得胜。”

  明谙没有说话,过了许久许久之后,跨着门槛走进来,看着女儿的背影。

  他走过去,握住女儿的肩膀,想要将她扳过来,再多看一看女儿的脸。

  明氏却站着并没有动。

  明谙叹了一口气,也没有再勉强,放下手,然后顿了下,才沉着声音道:“这一次,或许是我与你最后一次见面了。”

  他知道皇帝的性子,他背叛过殷后,背叛过殷家,他不会放过他。

  这次领兵平叛,他回不来了,或许还会遗臭万年。不仅是他,或许整个明家也不会长久了。

  殷家当年是怎么族灭的,现在他也要尝一遍了。

  明家将会面临的命运,明氏不会不知道。哪怕她再心凉,也忍不住流下两行清泪来。

  明谙再道:“你的母亲当年与殷后姑嫂和谐,你与皇上少时也有情分,皇上因会留你一命。但是明家,终是走到头了……你我父女缘薄,父亲欠你的,下辈子再还你。你以后,好好照顾自己。”

  他说完这些话,转身欲走。

  明氏这时候却叫住他道:“等等。”

  明谙顿下脚步,回身看着她。而明氏也转过身来,脸上落郁的看着他。

  “既然是最后一次见面,有些事,我也想问一问父亲。”她看着他,眼睛不眨的看着他,问道:“父亲当年为什么要背叛殷家,为什么要背叛殷后?”

  他是孤儿,是殷家将他抚养长大,教他武艺谋略,给他前程。他和殷后一起长大,殷后当年一直将他当成亲弟弟一样。当年殷家被逼谋反,也是因为相信他,才会让他参与到计划中。

  殷家对他有大恩,但是最后却是他将殷家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遭致族灭。

  明谙说不出话来,脸上只有愧疚。

  那个明艳张扬,性格似火的女子,那个教会他骑马射箭,真心将他当成亲人的女子。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想起她了,不是已经忘记了,而是不敢想。

  每一次想起来,都是她声声泣血般的质问,问他为什么要背叛她,为何要背叛殷家。

  他永远都忘不了,她用一把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自戕于太和殿前的眼神,带着轻嘲和讽刺,带着失望,然后那样决然毅然的闭上了眼睛。

  她一定恨他呢,他知道。

  不过很快了,很快他就可以下去给她请罪了,给殷大哥和殷二哥请罪,给大将军请罪,给整个殷家请罪。

  明氏见他不说话,却仍是看着他,一字一字责问道:“郦后真的有这么好吗?值得你背叛从小对你有大恩的人?”

  明谙惊慌的抬起头来,不可置信的看着女儿,道:“你……”

  明氏道:“父亲是不是想问我怎么知道的,知道你这么多年来一直心里藏了郦后,知道你为了郦后背叛了殷后和殷家,知道我的……母亲永和长公主也是因为郦后死的?”

  明谙整个人都颓丧起来,仿佛瞬间老了十几岁。

  “原来你知道,原来你一直都知道……”难怪这十几年来,她对他这个父亲的态度一直冷淡。

  他一直以为自己瞒得这样好,他一直以为自己瞒得很好,原来到最后他瞒住的,只有自己而已。

  其实当年永和长公主也知道了,所以才会绝望而亡,最后死的时候,连见他一面都不肯。


  (https://www.biqudu.com/67_67359/37772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