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汴京旧梦 > 第57章 锲而不舍金石开

第57章 锲而不舍金石开


  等两人真的跪于皇帝面前,元俨将一切都交待清楚,皇帝不出所料否决了元俨的请求,只不过没有太妃那样过激,但是说的话也实在是严厉:“元俨,她就是永宁候家的女儿顾明月?她既是待罪之身,你为何不早日向朕通禀?你当日竟还向朕请命,封她做你府上的侍卫,实在是胡闹,你难道就没想过这件事情的后果吗,你一向谨慎,为何这次如此糊涂!”

  “臣自少时便衷情于她,与她分离的六年里,无时无刻都挂念于心,好不容易相见,实在是怕她再次离去……永宁候府的事与她又有何干,如今她只是个孤弱女子,臣隐瞒实情,也不过是为了保护她,并不是想要欺骗陛下,还请陛下明查!”

  “你可知道,不是朕容不下她,是世人容不下她,明日朝廷里若是议论开来,这件事将掀起多大的风波,你刚刚受封,本就在风口浪尖上,多少人嫉恨你,你难道不明白吗?”

  “臣全都明白,臣也明白陛下的好意,不过,我既已决意带安宁来到这里,便没打算退缩,生也好,死也好,我俩都在一起!”

  “朕同你说了这么久,你为何就是不体会我的苦心,世上好女子多的是,你为何非要选她!”皇帝失了耐心,有些暴怒地道。

  “陛下说的对,世上好女子多的是,但我心里偏偏只有她一个,请陛下成全!”

  皇帝见说服不了他,怒其不争,随手将案几上的笔墨纸砚砸了过来,元俨护着安宁没有躲开,被一块石砚正打中额角,一时血流如注,安宁痛呼一声,元俨摇摇头,示意她不要紧张,安宁一时心碎,眼泪不住流下来。

  宫门外只听的里面“哗啦啦”“咣当”阵阵回响,似乎殿里的不少东西都摔到了地面,宫人趴在门口听了一会,也跟着瑟缩了一下,皇帝登基以来,从来没有发过这样大的脾气。

  闻听了动静的后宫诸人等都赶了过来,因着柴茂的大肆喧染,大概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都有些惊诧,奇怪一向沉稳的八王爷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宛玉心下了然,见一旁云殊神情黯然,上前挽住了她的胳膊,云殊勉强一笑,两人皆相对无言,不知说什么才好。

  向淑妃在殿外听的“……顾明月……永宁候……”一时心神俱震,似乎有些站立不住,还是一旁的宫人扶住了,才不致于被人看见,宫人问她是否要回去休息,向淑妃摇了摇头,眼睛却紧紧盯着宫门。

  李太后赶了过来,令人上前通报,宫人战战兢兢地推门而入,出来时脸上多了一个红掌印,显见得挨了皇帝一掌,虽如此,仍陪笑着将众人请了进去。

  屋内一片狼籍,皇帝喘着气坐于龙坐上,地下跪着的两人眼中都含着泪,双手紧紧交握,似乎表明了决心。

  众人之中,唯有李太后最有资格发言,李太后心如明镜,叹气道:“元俨,你这又是何苦,你看看官家被你气的,听说德太妃也被你气的晕倒了,你向来是个最争气的孩子,怎么今日如此糊涂。”

  “并不是元俨不识趣,我与安宁的婚事,除了是两情相悦,这其中还有一份孝安太皇太后的旨意,当年她老人家一眼便相中了她,临终前还嘱咐我长大后务必娶了她作王妃,连聘礼都交给了元俨。”元俨见后宫来了许多的人,若此时提到太皇太后,自然会令她们哑口无言,怕众人不明,又将当年的事仔仔细细的讲了一遍,又拿出了一枝东海明珠碧玉钗,并请陛下派人将老太后当日身旁的梅娘过来,为他做证。

  孝安太皇太后虽已仙逝,但在皇宫内一向受人尊敬,先帝当年对着孝安老太后尚且不敢说半个不字,更何况是当今的皇帝呢。这下别说是皇帝一干人等了,连安宁也有些傻眼,这件事她当然有印象,不过只知道自已年少无知,敢当面拒绝了孝安太后的好意,却不知孝安老太后却一直念着她。当下心中全是感动,她何德何能,受人青眼有加而不自知。

  皇帝面色稍霁,一边令人去唤梅娘过来,一边半信半疑地道:“元俨,此事当真?”

  元俨直视皇帝:“太奶奶在天上看着,元俨不敢说谎。”

  宫女唤了梅娘过来,梅娘当年曾服侍过老太后,因此太皇太后虽已仙逝,在宫中过的也不算差。她听了元俨一番细说,仔细地回想了片刻,亲口证实了此事,又说这枝碧玉钗是太皇太后当年闺阁之物,一同随了嫁到赵家,这些都是有记录可查的,绝不会有假。

  皇帝不忍忤逆孝安太后的一片心意,似有所松动,贵妃见此上前道:“虽然孝安太后曾作主欲成此姻缘,不过她老人家哪料到她身故后这顾家便连同宸妃犯上作乱,意欲颠覆朝廷,作了乱臣贼子。如今这顾家之后竟然堂而皇之跪在皇宫,陛下虽心存仁慈,不忍计较,但是天理昭章,国法难容,且不说此女还是待罪之身,又不顾体统,女扮男装,与男子厮混,还勾引皇子,这哪一桩哪一件是有教养学识的女子做的出的,这样的女子又怎配做王妃呢?”

  因元俨刚已向皇帝说明了事情了来拢去脉,因此皇帝听了并不吃惊,反而是后宫嫔妃都吓了一跳:“还有这样的事?”

  皇帝摆摆手道:“贵妃还是少说两句罢。”

  刘贵妃道:“妾也是担心陛下识人不清,这位顾姑娘实在是作风大胆,不知道还有没有其它的事是连八王爷也不知情的。”

  众人皆未料到刘贵妃语出惊人,竟加了诸多罪行于安宁身上,皇后先道:“贵妃何出此言,当年的事,有罪无罪,陛下自有圣断,这个顾明月虽不堪为王妃,做个妾侍也是可以的,陛下莫伤了手足之情,兄弟之义,令先帝心寒啊。”

  安宁早已不堪受辱,若非元俨牢牢地握住,只怕她早就逃出宫去了。

  皇帝沉吟道:“皇后说的对,若她只是给你做个小妾,朕也并不太想为难她……”

  元俨叩了重重一个头道:“元俨此生只会娶顾明月做臣的王妃,任何人都不能阻止臣的这份决心,元俨也早就打定主意,若是陛下不许,臣这就与她浪迹江湖,这个王爷臣不做也罢。”

  皇帝刚刚平息的怒火又升腾起来:“你这是威胁朕吗?朕已答应你保她性命,不去追究她的罪责,你竟然还不知足?”

  “臣不敢,只是臣记得当日陛下与贵妃娘娘,不也是一见钟情,纵使先帝不允,纵使岁月如梭,陛下也从未曾放弃过,陛下对娘娘的情深似海,天下人都感慨动容。陛下曾对我说过,婚姻大事,不可草率,若能寻得一生良缘,一定要把握住,切莫让自已后悔。”元俨举起与安宁交握的手道,“臣如今已寻到了,因此臣也会紧紧握住,绝不令自已后悔。”

  皇帝见他提起当年的一段往事,看了一眼刘贵妃,刚升起的怒火因这一番感慨早已平息,抚了抚额头叹道:“你明知道她于你并没有任何好处,并且还有可能成为朝中之人的借口,对你口诛笔伐,这些你都不顾吗?”

  元俨道:“臣是大宋的皇子,是陛下的亲弟弟,臣的所有富贵都是仰仗陛下,所以臣无需为了利益与世族大家联姻,臣所行所言不过是身为赵家子孙的义务,自问心怀坦荡,一心为公,又何须在意那些风言风语。”

  沉黙了许久的向淑妃突然跪地求情:“陛下,难得八王爷痴情一片,还请陛下成全他。陛下也曾对妾说过,当年的事并非陛下所愿,顾家原也是忠心一片,只是受宸妃所累。如今事过境迁,顾家当年也曾为了大宋立下汗马功功,如今诺大一个永宁候府就剩了这一点血脉,还请陛下体恤,赦免明月。”淑妃向来不问世事,今日竟难得替两人求情。皇帝虽曾说过这话,一半也是为了讨好她,让她心甘情愿嫁进宫内,时间一长,早将这话忘了个干净,不妨淑妃突然说起,脸上不免有些讪讪然。

  在坐的人除了皇帝,也只有皇后知晓内情,当年若不是她瞧着陛下对向淑妃有意,她又何必做出那样的事……转念又想到,若元俨执意要娶这样一个女子,将来仕途一定会受到影响,如今如日中天的声望也会大大折损,对她的祐儿也是好事一桩,她内心生出一丝喜悦,因此也在一旁推波助澜:“是啊,陛下,顾家当年也曾是开国大将,如今只留了这一个女儿,淑妃难得求一次陛下,陛下何不成人之美。”

  淑妃这半年以来都对皇帝冷冷淡淡,皇帝内心本就有些不舒坦,此时见了淑妃求情,虽然知道淑妃此番行为是因为曾经与顾家定过亲,还念着旧情……不过那个顾明璋已死,皇帝也不想介怀,皱眉道:“可这身份……毕竟关乎皇家颜面。”

  皇后道:“就算恢复了她的身份,也没有什么不可,世人只会说是陛下仁慈。”

  因元俨刚刚赞扬了自已与皇帝的深情,贵妃一时也不好说些反对的话,在旁笑吟吟地道:“这倒也不难,不如寻个二等大臣家充作养女,世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顾姑娘流于江湖,恐怕连规矩礼仪都忘的干干净净,我听说王爷常带了顾姑娘去些酒肆歌坊,实在太过招摇,毕竟男未婚女未嫁,总是不妥,还请陛下将顾姑娘留在宫内,请一位德淑兼备之人悉心教导才是。”贵妃原本一力阻拦,转眼又说了这样一番话,云姝在一旁不明,疑惑地看着她,贵妃朝她笑了笑,眼中仿佛有别样深意。

  皇帝抚了胡须道:“宫内德淑兼备之人自是皇后了,不知皇后是否应许?”

  皇后突然收了这么大一个包袱,心下有些不快,盯着贵妃一字一句道:“臣妾身为皇后,哪有不为陛下分忧之礼。”

  皇帝看了两人,叹了一口气:“既然元俨坚持,那朕就下诏恢复顾家的名誉,只是这候府的爵位无人承继,便也只能做罢了。元俨,朕如了你的心意,你也要有所收敛才是。顾明月,你身为女子,确实很有些不象话,实在是要教导一番。先在家中等着宗正寺的人上门,再到宫中由皇后亲自教导,你身份不同,该小心学习才是。”

  元俨看着安宁道:“臣谢过陛下隆恩,只是这教导一职,可否请宫内的女官上门教导。”

  贵妃道:“陛下浩浩天恩,顾姑娘自然是明白的,哪有不许的道理,况且顾姑娘也明白皇子纳妃的仪礼,这三书六礼是一样都不能少的,天下人都看着呢,顾姑娘可不能让陛下,王爷难做啊。”

  安宁对着元俨摇了摇头,俯首叩于地面:“明月谢过陛下,一切都听陛下及各位娘娘的安排。”

  贵妃笑道:“顾姑娘果是识大体的。”

  元俨头上血迹还未干,安宁想要替他擦拭,找来找去,也不知帕子遗失到了哪里,斜地里一方紫帕递过来,安宁接过,见是向淑妃,两人一时无言,向淑妃转身向殿外走去,安宁方才道:“谢谢你!”

  向淑妃回头道:“不过是一方帕子!”

  “不,谢谢你方才在殿上为我们求情,我铭感于心!”

  向淑妃苦笑了一下,转身离开了。

  昭和宫里,贵妃抱着哭成泪人的云姝道:“你放心,只要顾明月一日未嫁到王府,你便还有机会,如今她只要进了宫,我断不会让她如意!”

  “不,”云姝摇头道,“王爷既然衷情于她,我又何必去抢夺了,反正王爷也不会喜欢我,母妃还是不要操心了!”

  “你错了,这世间的事,如果你不去争取,便永远也没有机会!”

  “那么,当初,娘离开我们,又是为了争取什么,为了爱情,还是富贵?”云姝突然问道。

  贵妃吃了一惊,慢慢坐了下来,一时无言以对。


  (https://www.biqudu.com/67_67352/37768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