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不朽虫神 > 第一章 天书碑文

第一章 天书碑文


  苗疆。

  东南部的雷山县。

  有一山,名叫雷公山,山势巍峨挺拨,雄伟壮观。

  其内,森林苍翠,溪水晶亮透明,瀑布垂直飞泻,气势夺人,乃当今世上保护最完好的一块“世外桃源”。

  雷公山山脉绵延千里。

  雷山县东南这一段,从山岭半坡到山下,到处分布着半坡苗寨。

  一座座苗寨村落,点缀在群峰众岭之间,独特的苗族风情尽显其中。

  众多苗寨群之间,有一处独南苗寨。

  举目望去,独南寨中,一栋栋的房屋依山而建,屋瓦相连,密密麻麻,鳞次栉比。

  正是初夏季节,村里村外,处处鸟语花香,田垄、道边,葱绿的草丛之中,红、白、紫的玉兰和杜鹃花盛开怒放,争奇斗艳,一目之下,美不胜收。

  然而,雷公山的山体,却终日白雾缭绕。

  虽近响午,苍茫的薄雾依旧不见散去,山体形态朦胧模糊,不得细见。

  蜿蜒山道,穿越在山体之上,犹如云雾中穿梭的蛟龙,忽隐忽现。

  薄雾笼罩的山道之上,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在半山腰往上行走。

  近午阳光,透过云雾和道边大树的树叶,变得温暖柔和,斑驳的光线,投射到少年身上,在山道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随着少年脚步移动。

  行走中的少年,身穿粗布衣裳,背着藤编大背篓,肩上斜挎一个军用旧壶,右手提着一个竹篮。

  被雾水和汗水微微浸湿的头发之下,是一张清秀脸庞,看上去略显瘦弱。

  少年名叫于凡,天蒙蒙亮,就从寨子出发,一路上山。

  上山之后,采草药、捡蘑菇、摘栗子忙乎了大半天。

  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去雷公坪,他几乎毫不停歇、高效率的做完这些事情,然后,继续往山上赶。

  山道是一条砂石土路,一直通往雷公坪,两侧树木丛生,高不可攀。

  雷公坪的位置,未到山顶,而是在山峰北面,四分之三高的地方。

  于凡此刻行走的山道路段,位于雷公山半山腰。

  山腰以下路段,砂石路面清晰可寻,显然日常踩踏行走的人不少,靠山吃山的寨民们,经常行走。自半山腰往上,山道上的杂草腐叶,逐渐增多,可见至此,行人渐少。

  此时,于凡虽行走略显匆急,面有微汗,但神色坚毅,呼吸均匀,步履节奏并未凌乱,握着竹篮的胳膊,依然稳定有力。

  如此一路向上,经过一片青竹林,穿过一段树木丛生的小道,走了一个多小时,于凡方才赶到雷公坪。

  此时,他已然筋疲力尽,胸腹起伏可见,呼吸稍显急促。

  附近寨民所说的雷公坪,其实就是一处高山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南侧一处青石山体之上,顺流而下一条小溪,横贯整个盆地。

  葱绿青草和矮小灌木形成了一块草甸,绿毯一般铺满整个雷公坪。

  草甸之中,有一条青石路,通往北侧一个土台。

  于凡站在青石路上,稍稍调整了片刻呼吸节奏,随即,取下军用旧壶,在小溪里打了水,便顺着青石路,走到土台前站立。

  他盯着土台之上,北侧部位的一个石碑,喃喃自语道:“点将台......天书碑.......爷爷说,这里有机缘,可都已经三年了,机缘到底在哪里呢?”

  眼前的土台,便是雷公山上的点将台!

  点将台上的石碑,就是天书碑!

  登上点将台,于凡径直走到天书碑前,驻足观摩。

  虽然以前观摩了无数次,一直无所收获。

  但这次,他仍如往常,静默站立碑前,仔细观看碑文。

  天书碑,青石质地,碑高2米,宽1.5米,厚0.2米,其碑面阴刻碑文,字形如虫爬蚁行。

  碑体经岁月侵蚀,但,其上字形、笔画,仍清晰可见。

  然,其中含义,至今无人识译!

  ...................

  自十岁起,于凡便每周来此一次,无论刮风下雨、烈阳霜雪,从未间断。

  对天书碑,他再熟悉不过,碑上,只有四十二个字形,别无他物!

  观看临摹碑文几年,现在,无论何时,于凡都能在脑中,浮现四十二个字的笔划钩形,也曾在废弃的作业本上,运笔临摹不知道多少次,却依然不知其义。

  此时,于凡正隔空临摹,手指随着碑文线条而行,良久,四十二个字形临摹完毕,一如以往,未得到任何信息。

  无奈摇头,轻叹一声,他放下竹篮,取下背篓,搁置地上。

  继而盘膝坐下,从背篓里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些干粮,两个糍粑和一些红薯干片。

  这些吃食,是出寨前就准备好的。

  采草药、捡蘑菇、摘栗子、赶山路,于凡消耗颇大,需要补充体力。

  时已正午,他腹中早已空荡,喝着军用旧壶里的水,吃着干粮,且作休息,恢复体力。

  草甸、溪流、薄雾、山峰、白云,风景如画,一览入目。

  这些美景,于凡已见多年,最熟不过,毫无观景兴致。

  虽是初夏正午,烈日阳光,经过山体周围的云层薄雾过滤,变得柔和,照射在身上,于凡感觉暖洋一片,加上疲惫后的放松歇息,极度舒畅。

  吃食喝水,休息片刻。

  忽然,他拍拍脑门,像是想起了什么,起身来到天书碑一角,掀开地上一块石板,双手一阵扒弄,覆土去掉,露出一个黑泥小罐。

  将黑泥小罐取出,放在背篓边的地上。

  此时,于凡体力稍有恢复,想念起溪水里美味的青花鱼。

  起身走向坪中溪流,他准备抓几条青花鱼,回去给爷爷和妹妹尝尝!

  踩在草甸之上,甚是绵软舒适。

  草甸上,青草丛生,一簇簇矮小灌木,夹杂在青草之间,其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山林生物。

  突然,不远处的一簇灌木,枝叶一阵晃动,映入于凡眼帘。

  他随即停下脚步,屏声静气,凝神感知。

  须臾,便有所发现!

  于凡脸露喜色,悄然靠近晃动的灌木丛。

  突然,他伸手往灌木丛里,一探一缩,缩回手后,一条青蛇,缠绕在手臂之上,而他的手指不偏不倚,掐在了青蛇七寸之上。

  苗疆气候湿热,草树茂盛,山中蛇虫鼠蚁,种类众多。

  外来人见之畏惧的爬蛇,在此地不是稀罕之物,常是寨民口中打牙祭的美味。

  这条青蛇,长约一米半,少儿胳膊般粗,此刻,它的蛇头不停晃动,吐着蛇芯子。

  青蛇七寸被制,于凡手指用力掐按,它浑身劲力全无,缠在手臂上的蛇身,顿时萎靡不振,耷拉下来。

  好东西啊!

  回去炖锅蛇羹,美味极了!

  于凡提着青蛇,往山溪边走去,心中欢喜。

  到了溪畔,将青蛇按在砂石上,随手捡起一个石块,将蛇头砸的稀巴烂,又顺手从一旁的灌木上,别下一根枝条,用尖尖的枝头,给青蛇去皮,清理内脏。

  溪水就在脚下,清理起来也是方便,于凡漫不经心的忙乎,熟练老套。

  很快,内脏清理完毕,折了一根细藤,将蛇肉系上就算完事。


  (https://www.biqudu.com/64_64225/337642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