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篆香录 > 第011章 疑云再生

第011章 疑云再生


  这话说得院中众人都是一愣。

  严氏本没把这当回事,王氏是自杀还是他杀,她不曾放在心上,既然已经抓到人,依她的性子,当下发落了就了结了。

  可万万没想到,招出来个尉氏,让她心中一颤。

  她当初为了阻挠安二老爷抬尉氏进门,是用了不少阴招,包括暗中买通一个当地屠户,强抢尉氏准备生米煮成熟饭。

  可惜后来被尉氏那贱人识破,提前跑了!

  难道尉氏知道背后主使的人是自己?还是说她嫉恨自己冷落于她?

  “你方才说,菊芳是在王氏进佛堂之前,去放置毒针的吧。”

  这是灵芝的说法,安二老爷照搬了过来,他点点头。

  严氏虽在病中,脑子却还清醒。

  “菊芳怎知王氏要去上香,怕是她本来要害的人,是我!”

  严氏的语气瞬间转厉!

  安二老爷并应氏等人都扑通跪下来,黑鸦鸦跪了一院。

  “母亲这是何话?怎会害您呢?”

  灵芝也跟着跪在地,心中却也将这最后一环想通了。

  她本也不明白,菊芳害王氏做什么,原来,她本来的目标是祖母严氏!

  只不过王氏突然提议去上香,点燃了香炉下的炭盆,将蜡融化,成了替死鬼。

  可怜的姨娘!

  严氏的眼神似冰一样,早年间丰腴的脸已凹陷进去,干瘪的病容上添了几分森寒,肃然的脸色扫过院内众人,用似诅咒的怨毒声调道:“想我死是吗?瞧着吧,想我死的人,都会比我先死。”

  她说完,便颤巍巍站起身,让刘嬷嬷扶进屋里去了。

  安府安逸闲散的气氛瞬间变了,姨娘之死变成了主母临危,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

  从朝堂回来的安大老爷亲自部署,封了正门并三个角门,内宅垂花门更是严防死守,连只耗子都崩想溜过去。

  每个院子,包括晚庭,都被里里外外翻箱倒柜清查一遍,所有可疑之物,统统清缴。

  丫鬟婢妇,小厮随从,门丁护卫,就是姨娘们,也都一个个被叫去问话,这番架势,不知道得折腾几天。

  姨娘无辜替死,灵芝心痛之余,又惋惜惆怅,却顾不得安府如何鸡犬不宁了。

  如今在她心里,已和这个家划出深深鸿沟,迟早有一日,她会离开这里。

  回到晚庭,简单拾掇一番,换上小令拿来的素麻孝服。

  一日之隔,菊芳与王氏都不在了。

  灵芝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庭院,想起早上与王氏重逢时的欣喜,几息功夫,却又再度天人永隔,眼眶又忍不住发酸。

  早知道,就一直赖在她怀里,说什么也不起来。

  这便是命运吗?

  虽然重来,她还是失去了她想要守护的人。

  是夜,王氏的灵前,只有扎起白绢,跪地烧纸的灵芝。

  屋内念经的和尚偷懒闭了口,看纸钱的两个小丫鬟不知躲到了何处,小令倚靠在墙角打起了盹。

  四下寂然,初凉的晚风啸啸而过,素白丧幡翻飞如练,雪色灯笼摇曳着烛影,让周遭的明暗都随之晃动起来,只有香灰盆上的浮屑,不知疲累地在空中打着圈儿,似九天幽冥之下采魂吸魄的墨蝶。

  远处偶有惊呼或惨叫声传来,想是又清查出颇有嫌疑的婢仆,上严刑受拷打。

  银汉迢迢,星河漫漫,夜色中的人间,如虚似幻。

  灵芝心中那个念头犹如春芽遇水,茁壮而长,渐成大树。

  离开这里!早就该这么想了!

  前一世,她不知道,这天地间,原来可以如此广大,如此自由!

  上天怜惜,让她回到小时,从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

  离开这里,离开这个金玉牢笼,去西疆大漠,踏沧海明月,追碧野千里,还要去找无迹哥哥!

  他去了西疆吧?所以才那么多年都没来找她,所以才出现在楼缮深宫之中。

  但是在那之前,她必须完成两件事,一是找出自己的身世,二是找到能靠自己活下去的办法。

  有脚步声从身后传来,灵芝嗅到了一丝墨香。

  “灵妹妹,去睡会儿吧。”苏廷信道。

  这是他第三次来看自己了。

  安怀玉担心母亲,特意与廷信廷雅留宿在安府。

  灵芝依然摇摇头:“信哥哥回去吧,我没事。”

  苏廷信执着地在她身旁跪下:“你不走,我也不走。”

  灵芝冰凉的心中涌起些微暖意,这个人,不管前世还是这一世,都这么真心地护着自己。

  她诚恳道:“信哥哥,你若真想帮灵芝,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件事。”

  苏廷信一愣:“什么事,你尽管说。”

  “安家的婢妇中,有哪些是在安家待了十年以上的。”关于自己的身世,她还有很多疑惑。

  那日应氏说到宫中贺礼,是什么意思?安家既然不喜欢自己,又为何要当成嫡女写入族谱养着?

  要找安家家仆中的老人,这件事并不难,难在要有一个熟悉安家、又能替自己保守秘密的人去查,苏廷信显然是上佳的人选。

  苏廷信不太懂,茫然看了灵芝一眼,见她眼神殷切,不由自主先答应下来:“好,我想办法打听。”

  “不要让姑姑知道。”灵芝又补充一句。

  苏廷信觉得自己和灵芝之间多了某种奇妙的联系,那种感觉让他打消了追问缘由的念头,只要她想,他就会去做,遂点点头:“放心。”

  守灵三日,很快过去。

  九月初十,寅时三刻,王氏的灵柩便已从安府西北的小角门抬了出去。

  灵芝不能再跟去扶灵,送走姨娘最后一程,带着小令回到晚庭。

  廷雅早命秋歌端着热菜热粥在屋里候着,见她小脸又瘦了一圈,下颌尖尖如纤,心疼地拉她到桌前坐下,以命令的语气道:“快都吃了,这是加了老山参的五珍药膳煲,这是八宝素粥。”

  灵芝也不客气,虽没什么胃口,但要吃饱了才有力气,遂乖乖拿起小巧精致的莲柄银勺。

  见她吃得差不多了,廷雅方道:“菊芳死了。”

  灵芝一愣,探询地看过去。

  “喝了鹤顶红,死在关她的柴房里。”

  “哪儿来的鹤顶红?”灵芝不解道。

  廷雅摇摇头。

  王氏的事既已了,安家其他的事情,灵芝便事不关己了。

  前一世,王氏的死,只怕也没那么简单,但那时候那件事就这么悄无声息下去,菊芳后来也离开了晚庭。

  日日被困于晚庭中的灵芝,根本不知道安家在发生些什么事,只知道她被送出和亲之时,安家已陷入麻烦之中。

  这次的事情实在蹊跷,灵芝有种感觉,王氏的死,只是刚刚开头而已。

  用过早膳,还未到卯时,廷雅催着她补了一觉,方带着去给祖母请安。

  松雪堂外至少有二十个护卫,沿着围墙排开,院内也多了不少婆子,个个眼神阴兀,盯着来来往往的人。

  灵芝暗叹:若这样有用的话,菊芳也不会死了。

  安家像是小时候她们玩瞎子摸鱼的那个瞎子,蒙上眼,气势嚣张地在空中乱抓一气,那鱼却躲在一旁暗地偷笑。

  严氏依旧那副淡淡的样子,让灵芝暂还在晚庭住着,除了小令,再指派了一个婆子一个小丫鬟去晚庭。

  也没提打理院子归置屋子,便不耐烦地让灵芝退下了。

  廷雅又陪着灵芝呆了半日,午后随着安怀玉回了苏府。

  灵芝独自躺在王氏房中宽大的梨木架子床上,冰凉的白瓷孩儿枕和绣着百鸟闹春的锦衾薄被,还留有王氏的余香,她闭上眼,沉沉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忽然惊醒。

  隔扇半开,烛盏半明,窗外是沉如深水的夜。

  那夜息中,竟传来隐约可闻的咿咿呀呀声。

  听仔细了,是徽州时下最流行的黄梅调,句句残词如敲金击玉,在寂静的夜中分外清晰:

  ……

  旧时多喜庆,今日多悲伤?

  命运作弄人,沉沉夜未央。

  腰若流纨素,著上绣裙装。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口如含朱丹,耳垂明月珰。

  ……

  一咏三叹,如戚戚碎箫之声,在夜色中如泣如诉,听得人身冷心寒。

  忽又安静下来,那声音消没得和乍起时一般突然。

  灵芝豁然坐起身:“小令!”

  小令就歇在外间简榻上,也惊醒过来,忙应道:“姑娘!”

  灵芝下了地:“是月桂苑,走,去看看。”


  (https://www.biqudu.com/60_60760/331820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