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三百六十七章扫荡阿拉伯半岛

第三百六十七章扫荡阿拉伯半岛


  嘉靖皇帝乘坐特快马车,从埃及开罗一路向东,在七千精锐骑兵的保护下,穿过已经被平定的大明埃及行政大区、叙利亚行政大区、伊刺克行政大区、波斯行政大区、中亚行政大区,到达大明本土的西域省。

  之后,稍作停歇,就直奔大明的京师而去。

  在嘉靖皇帝回到京师,挥斥方遒的时候,何无敌正对战士们做着战前演讲,他的讲演之所以那样有煽动性,是因为他学到了一条伟大的真理,要感动别人,演说家、领袖自己首先要受感动:在他的头脑里,一切都应当是活生生的。

  所以,何无敌经常将他讲演的内容先演说一遍。何无敌对着他手下的士兵们说:“士兵们,我们大明已经打下文明世界的绝大部分土地,现在还要征服的只有黎巴嫩、也门、阿曼和北非地区。一旦这些地方被我们大明完全占领,那剩下的地区就是动物园与保留地,我们就可以解甲归田,再也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了。你们是想回去大明本土,和留在大明的海外行省安静的享受财富,还是永远神经紧张的准备战争呢?”

  士兵们都在呐喊:“我们要和平,我们要享受财富!”

  人这个东西,不止向往诗和远方,还有与生俱来的欲望。战士们之所以奋勇拼杀,除了爱国主义热情外,主要还是心中的欲念在作祟。

  何无敌亲率的六万骑兵,与何宁远从海上登陆的明军迅速会师,明军的队伍第一次遥望见黎巴嫩青葱肥沃的田野,士兵们不禁联想起祖国的田园。

  何无敌许诺让将士们能够在此得到每人一百亩土地,这让战士们充满了干劲。山峦和绿洲,让大明的士兵暂时使人忘却了远征的辛苦。

  明军包围了美丽的城镇推罗,当地人也称古城为苏尔。这本是一座古代腓尼基南部奴隶制城邦,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初。位于地中海东岸,由大陆沿岸地带和一个小岛组成,作为航海殖民民族腓尼基的良港和工商业中心,推罗和附近的塞顿城一样,是公元前500多年里东地中海最繁华的城邦。历史上。它在公元前16世纪成为埃及属国。

  公元前14世纪臣服于赫梯帝国。

  公元前11世纪以后国势强盛,公元前969至公元前936在位的推罗王希兰,扩大并加固了城市,进军塞浦路斯和北非。

  公元前9世纪,从东地中海向西地中海发展,还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在海峡以西建卡迭尔城,这座城市就是大明西班牙行政大区的加的斯。

  推罗王的领土北及不列颠岛,南至亚速尔群岛,并在北非突尼斯建立迦太基城邦。

  公元前332年,这里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率军占领。

  作为腓尼基人的优良海港,推罗一直为古代东方世界著名的商业城市。推罗用船只接触到的地区,比巴比伦所征服的地区还远,甚至到了印度洋和当时还是洪荒之地的英吉利海峡。推罗人相信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会为城邦带来繁华的商业和丰厚的利益,所以,船只成了推罗征服世界的利器。

  为什么推罗这么不招上帝待见呢?圣经中的旧约时代,绝对是一段烽火连天腥风血雨多民族互相械斗的时代。

  圣经初次提及推罗,说它是一个“坚固城”,从未给以色列人占领。推罗主要是商业中心,与地中海一带的城市以海道往来,也经由陆路与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岛互有联系。在大卫和所罗门的王国时期,推罗是以色列强大的商业盟友。推罗给以色列提供木材、建材以及技工;以色列则为推罗提供农产品。以色列国分裂成南北两个后,推罗仍有一段时间和以色列保持友好关系。北边的以色列国王亚哈的妻子耶洗别就是推罗人。

  后来,由于亚述的压力和巴比伦的野心瓦解了这个联盟,以致在撒玛利亚失陷时,推罗和以色列关系破裂不久,更反目成仇。在王国末期,推罗成了犹太教先知强烈谴责的焦点,先知肯定觉得当时的推罗“重商轻义”,是个有奶便是娘的无耻商业城邦,同时可想而知,商业带来的社会繁荣,也带来崇拜偶像和行邪-淫的“娱乐活动”。最严重的罪行,是因其拥有财富和有利的地理位置,而产生骄傲。以西结谴责推罗时曾把它和撒但的反叛上帝相提并论,可见推罗在上帝眼中的形象。

  公元前年年,圣经中的以西结书二十六章:说道: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我必与你为敌,使许多国民上来攻击你,如同海使波浪涌上来一样。”

  他们必破坏推罗的墙垣,拆毁他的城楼。我也要刮净尘土,使他成为净光的磐石。

  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使诸王之王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马匹、车辆、马兵军队和许多人民,从北方来攻击你推罗。

  他必用刀剑杀尽你城邑的居民,也必造筑垒,举盾牌攻击你。

  人必以你的财宝为掳物,以你的货财为掠物。破坏你的墙垣,拆毁你华美的房屋。将你的石头、木头、泥土都抛在水中。

  我必使你成为净光的磐石,作晒网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因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我必叫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人虽寻找你,却永远寻不见,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古巴比伦即大明伊拉克行政大区的尼布甲尼撒王在以西结书预言三年后,果然前来围攻推罗城。公元前年这位两河流域最伟大的国王围攻推罗城达十三年之久,推罗城终于降服,任凭巴比伦统治,并接受其保护。当尼布甲尼撒王终于攻破城门之后,却发现推罗似乎已是一座空城,城中大多数的人早已乘船搬至半哩以外的小岛上,且在那里另修造了一座新城。

  原先的推罗城在公元前573年完全被毁,但小岛上的推罗城却继续存留了好几百年,始终保持着他强大的势力。

  圣经的灾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结的,恰如上帝所说,“我使许多国民上来攻击你,如同海使波浪涌上来一样。”继尼布甲尼撒王之后,对推罗最著名的征服者就是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3年与波斯的以苏士战争中击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又继而向南进军直抵埃及。同时规劝沿路各个腓尼基城邦自动归降,但是恃“财”傲物的推罗城却拒绝这位天之骄子的要求,于是亚历山大开始围攻推罗。可笑的一幕发生了,要知道,当时的亚历山大军队是没有水军舰队的,每次大军攻打推罗的时候,海上的民族推罗人就驾船弃城逃跑,到近海的小岛上暂避,留给亚历山大一座没用的空城,之后再驾船袭扰亚历山大的大军,而后者只能望洋兴叹,一路上攻城略地摧枯拉朽的亚历山大大帝本以为几天就可以直捣黄龙到埃及和波斯王一决雌雄,却在这个小水洼里不得翻身,大战了7个月才攻陷推罗。

  亚历山大大帝是怎么做的呢?他首先命人摧毁陆上的推罗城,然后用老城的石料和黎巴嫩盛产的雪松木造了一道两百尺长的防波堤,横跨新旧两城中间的海峡,又在防波堤的远端建造了守望台和其他一些军事设施。虽然有推罗人的重重干扰,但是最后这座大陆到海岛的跨海大道终于还是完成了,推罗城墙终于被毁,亚历山大大军进城大肆扫荡。城内八千人被屠杀,三千人被沦落为奴隶。

  推罗在这次兵燹后也被重建了一部分,但却始终不能恢复先前的繁荣。根据先知的预言,推罗终归要变成一个渔晒网的地方。今天黎巴嫩地图上的推罗,已非推罗古城,只是沿着海岸在推罗旧址附近重建的新城。作为游客,我们现在能在地面上看见的,只是一条引水的沟渠,零散的石柱子,和礼拜堂的废墟,而且肯定也是罗马帝国之后的建筑了,据说在这些公元500年左右的建筑下面,还有一层层的更古老的建筑,但是问题棘手就在这里,要是想发掘下面的,就得把表层的古迹先拆除掉,但是孰轻孰重取舍上是个问题,在地中海沿岸的这片人类文明发祥地上,这种考古伦理学的矛盾恐怕到处皆然。

  时至今日,恐怕上帝的诅咒还是没能完全从推罗这座小城市身上化解。今天的推罗是一座有着大约12万居民的滨海城市。

  大明的军队在这里与推罗的守军交战,何无敌向城中居民宣布道:“若是投降,可保全身家性命。若是顽抗到底,一旦推罗被攻占,城中居民一律杀光。”

  推罗没有投降,明军开始猛攻。明军的炮火很猛,黎巴嫩的守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最后还是被明军击败,明军冲进城中,见人就杀,推罗百姓鬼哭狼嚎。

  (本章完)


  (https://www.biqudu.com/58_58788/382058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