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一百三十六章莫斯科大公国的偷袭

第一百三十六章莫斯科大公国的偷袭


  陈棐在克里米亚留下了九万大军,同时对克里米亚半岛的南部只是勘测,并送给了奥斯曼帝国驻克里米亚的帕夏5000个金币。对于已经拟定开发计划的克里米亚半岛的两个港口,在大明帝国军队没有解决莫斯科公国之前先无限期的推迟。

  同时对绿教徒们小心翼翼的进行着安抚,这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不像喀山和阿斯特拉罕汗国那样实行严格的去绿教化。

  陈棐在克里米亚半岛设立了一系列防护措施,他在沿着奥斯曼帝国的半岛修建了一系列堡垒,壕沟。防止奥斯曼土耳其苏莱曼一世的大军忽然横扫整个克里米亚。

  为了解除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对克里米亚汗国的戒心,已经被大明帝国军队看守得连小编都要被人跟随着的克里米亚可汗萨尔达特.格莱任旧尽着对奥斯曼帝国的义务,甚至比以前还要殷勤。

  陈棐刚刚安顿好克里米亚汗国的一摊子事情,就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莫斯科大公国出兵进攻喀山汗国,15万大军云集喀山城下。

  根据克里米亚汗萨尔达特.格莱的讲述:莫斯科公国是13世纪末期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从14世纪初起,该公国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国势渐强。14世纪20年代后,接受兴起于亚洲草原北部的金帐汗国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到40年代成为全罗斯最强的公国。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分裂后的金帐汗国,使得俄罗斯从金帐汗国独立出来,到这时的瓦西里三世,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其后亦宣称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弗拉基米尔大公国绰号长手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1125-1157)在位时,于1147年建莫斯科城。

  莫斯科大公国的主要民族是罗斯人,他们的祖先是成长于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罗斯民族是一个善于流动的民族,索洛维约夫称之为具有“液态因素“。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罗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东到第聂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广袤的东欧平原上。这块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与沼泽交错、河流纵横、土质以砂质黏土为主,同时远离海洋、与大草原连接。

  在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

  古罗斯国家形成于公元9世纪末的欧洲东部内陆平原和森林地带。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哥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钱袋)靠溜须拍马获得替蒙古人征税的权利,依靠金钱、蒙古人和教会的支持,击败劲敌特维尔大公国,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开始领导罗斯诸侯。

  到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1359-1389)在位时,莫斯科公国达到极盛时期,而这时金帐汗国却日益削弱了。德米特里继续与邻近各公国作战,击退立陶宛人的入侵。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队。但不久后,脱脱迷失再次突袭莫斯科,被迫再次纳贡。

  1438年鞑靼贵族兀鲁·穆罕默德在伏尔加--卡马河畔的保加尔地方建立起喀山汗国,首府喀山城。

  1439年,他率军包围莫斯科十日,由此拉开了莫斯科大公国与喀山汗国的战争序幕1444年,兀鲁·穆罕默德的军队攻占下诺夫哥罗德,并向距离莫斯科以东约300公里的奥卡河畔的穆罗姆城发动攻击,瓦西里二世组织军队在此将其击败。取得胜利的瓦西里二世以为喀山只是再一次对下诺夫哥罗德发动进攻。

  不料,1445年,喀山军队抵达距离莫斯科东北220公里的苏兹达尔城下。在圣叶夫菲米耶夫救世主修道院的围墙外,瓦西里的部队与喀山军队展开激战。在初次战斗中,瓦西里率领1500人击败了鞑靼人。正当他们准备追击的时候,突然遭受鞑靼人的反击,鞑靼人直扑瓦西里所在的卫队而来,击败并俘获了瓦西里二世,这是莫斯科的统治者第一次被外族俘获。由于无力征服莫斯科,在包围弗拉季米尔一段时间后,喀山军撤离了莫斯科大公国领地。为了赎回瓦西里二世,莫斯科大公国的居民们用了14个月筹集了20万卢布的巨款。而在1408年,金帐汗国勒索莫斯科的赎城费不过3000卢布。此外莫斯科大公国还割让出了1343年从脱脱迷失汗手上购买到的土地,产生了作为两国之间缓冲的卡西姆汗国。

  1446年,释放后的瓦西里二世被加利奇王公德米特里·舍米亚卡贬黜并刺瞎了双眼。在遭受了世间最痛苦的打击之后,瓦西里二世否极泰来,依靠贵族和城市居民支持者的力量,非但重新夺回莫斯科大公之位还于1453年攻陷加利奇,迫使舍米亚卡出走。在其执政期间几乎全部废除了莫斯科大公国内部的独立封建领地。为尔后莫斯科大公国的中央集权扫清道路。然而,此刻的莫斯科大公国的整体形势恶劣:名义上依旧是金帐汗国的附庸;同西边的立陶宛也战火不断;在军事上此刻的莫斯科大公国仍然显得弱小,时刻面临遭受外敌入侵兵临首都城下的危险。

  1451年7月2日,诺盖人渡过奥卡河兵临莫斯科城下。瓦西里二世带着长子伊凡(日后的伊凡三世)逃之夭夭,留下妻子与小儿子尤里指挥军队。莫斯科军队粉碎了诺盖人妄图占领克里姆林宫的企图,在烈焰与浓烟中在克里姆林宫的城墙外厮杀。之后,守城者撤回城墙内,准备第二天再进行新的反攻。在第二天早上,却发现诺盖人已经带着掠夺的财物离开了莫斯科。尽管在此之后的岁月里,诺盖鞑靼人的入侵始终被阻挡于奥卡河附近,而其他地方的鞑靼人如克里木鞑靼人的身影在以后两百年里还将多次出掠过克里姆林宫的城头。

  莫斯科军事力量的改观发生在伊凡三世统治时期。伊凡三世时期的莫斯科武装力量依靠一支强大的职业贵族军队发展壮大起来。由于随着单独的公国在瓦西里二世时期逐一被莫斯科大公国吞并,各个地方的贵族骑兵队只能通过为莫斯科大公服役获取封邑,在伊凡三世时期,莫斯科的武装力量人数最多达到了18万。也正是在伊凡三世时期,喀山汗国和金帐汗国也因为自身的原因衰落下去,给予莫斯科打击与取得独立国家地位的机会。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纵横于诸国之间,利用各汗之间的矛盾,极尽所法,逐步兼并其它国家。

  1478年,伊凡三世停止向金帐汗国缴纳贡赋。

  1480年,金帐汗阿合马率兵讨伐。伊凡三世怯阵准备退却。在莫斯科市民压力下,才陈兵乌格拉河,与蒙古军隔河对峙。不久形势发生变化。蒙古军因天寒粮缺,波兰援军未到,又听说都城萨莱受到克里米亚汗的袭击,被迫撤兵,伊凡三世不战而胜。

  不久,阿合马在内讧中被杀。这样,结束了蒙古人对俄长达-1480)的统治。

  诺夫哥罗德自古即为罗斯与北欧各国的贸易中心,从12世纪中期起形成自己独特的共和制政体,最高权力机关是市民大会(维彻),决定一应大事,选举各种官吏并推选大主教。实际掌权的是贵族会议,由城市中的大贵族组成,大主教主持。它也有王公,王公多由维彻邀请其他地区的王公来担任,负责防务,统率军队,但他必须遵守当地古老的习惯,如果与维彻发生冲突,则被黜退。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拥有巨大领土,从芬兰湾一直到乌拉尔山脉。

  12世纪末,瑞典已征服芬兰部落,占领了芬兰海。1240年7月,瑞典舰队从芬兰海侵入涅瓦河。诺夫哥罗德王公大败瑞军于涅瓦河口。同年,立沃尼亚骑士团(又叫日耳曼骑士团)也侵入罗斯,占领普斯科夫,1242年4月,诺夫哥罗德王公在楚得湖大败骑士团,史称楚德湖战役,或冰湖之战。

  1456年,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二世(1425--1462年在位)带兵讨伐诺夫哥罗德。147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正式吞并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这是俄罗斯走向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重大步骤。伊凡三世1472年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为后,自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伊凡三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先后吞并了特维尔公国、普斯科夫共和国(俄罗斯-爱沙尼亚边境)、梁赞公国,1514年占领立陶宛大公国的斯摩棱斯克。雅罗斯拉夫尔和罗斯托夫自己的法律被废除,只是在服从莫斯科大公的前提下保留了一点自治权。至此,莫斯科统一国家基本形成,其疆域北达北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

  东北罗斯和西北罗斯广大地域的统一向集权化的行政管理制度迈出了第一步。1497年颁布了推行于全罗斯的法典,在各地和各城市任命了大公的地方长官。从此,莫斯科大公国的地位完全改变了。过去,它只是东北罗斯许多公国的一个,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莫斯科大公权力的性质也改变了,过去只是“几个平等王公中的最有权势的一个“,他成了整个俄罗斯唯一的君主,其他王公都为他来服务、成为他的臣民。罗斯东正教会作为一个统一组织,即使在封建分裂时期都一直是罗斯共同体思想的体现者,因而也是罗斯国家统一的坚决拥护者。从1328年起罗斯主教常驻莫斯科,并且成为传统。其次,金帐汗国对罗斯长期实行野蛮统治的反作用。为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莫斯科大公国需要集中全部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罗斯民族要形成高度的向心力、凝聚力。另一方面,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罗斯人的领导者莫斯科大公也接受了东方蒙古人的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到瓦西里三世时期,莫斯科大公国开始走向了大肆扩张,这时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面积二百八十平方公里的欧陆国土第一大国。

  这样在普通欧洲国家眼中的野蛮强国,所面对的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文明程度超过莫斯科大公国千百倍的文明国家。

  不过,它因为想吞并和报复自己垂涎已久的喀山汗国,还是忍耐不住出手了。

  陈棐带领六万骑兵日夜兼程赶往喀山城,为了发挥新式步枪的威力,他让两万蒙古骑兵将站马让给火枪手,十五天后,大军赶赴喀山城下,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https://www.biqudu.com/58_58788/322854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