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我是大赢家 > 第三十三章投稿明报,《悟空传》

第三十三章投稿明报,《悟空传》


  原本的《悟空传》虽说它是网文神书之一,但是它却不太符合成熟的网文,所以季宗有着自己的想法,把它完善!

  修炼等级!

  季宗首先想到的便是给书里的人鬼神佛都设定一个等级。

  西游记原著中没有具体的等级,好在吴承恩的描写细腻,虽然没有说明,但是读者都能知道,谁比谁强,谁比谁弱。

  然而这个时代没有人写出过类似网文的东西,脑洞是有的,可惜他们却没有那样的格局,这样一来会出现实力都分不清的情况,划分了具体等级,更能让读者适应。

  “再多加点小怪啊,boss什么的……”季宗一想到自己正在改编《悟空传》,心里就有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不知疲倦的写了五万字,已是第二天中午了。

  简介: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第一章

  四个人走到这里,前边一片密林,又没有路了。

  “悟空,我饿了,找些吃的来。”唐僧往石头上大模大样一坐,说道。

  “我正忙着,你不会自己去找?……又不是没有腿。”孙悟空拄着棒子说。

  “你忙?忙什么?”

  “你不觉得这晚霞很美吗?”孙悟空说,眼睛还望着天边,“我只有看看这个,才能每天坚持向西走下去啊。”

  “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找啊,只要不撞到大树上就行。”

  ………………

  季宗把写好五万多字的《悟空传》整理好,出发来到了明报,季宗所以直接拿着稿件上门投稿,而不是投到《明报》的邮箱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邮箱投稿都是听天由命,亲自上门投稿的话,有了当面交流的余地,稿件被录用的机会要大许多。季宗可不认为自己写的是《悟空传》,《明报》这边就一定会喜欢,甚至跑上门求着他写稿。

  其二,《明报》的小说是刊在其副刊上的。而《副刊》上的约稿工作,是由金镛和总编辑潘岳生亲自主持,其他副刊编辑不过是负责催稿、校对等工作。金镛和潘岳生自然不会把所有的稿件都看一遍,他们只看那些被普通编辑筛选出的稿件。万一自己邮箱投稿,遇到哪个不长眼的编辑,直接当废稿扔进垃圾桶,那才是欲哭无泪。

  季宗入明报大楼,没有去副刊编辑部,而是直接问总编办公室在哪儿。

  大楼内人来人往,加上各个办公室里的职员都在紧张工作,这种现代的办公气氛让人感觉到了时间的流逝。

  迎面过来的一个穿着西装、年约六旬的眼镜男拦下他们,问道:“你找谁?”

  季宗见这眼镜男头发花白,身上带着些威严,多半是《明报》的小头头,便冲他笑道:“你好,我找潘岳生潘总编。”

  眼镜男皱眉问:“你们找潘总编有什么事?”

  季宗道:“我写了一部小说,和潘总编约好了,要把稿件给他过目。请问总编室在哪里?”

  “你确定是和潘总编约好了?”眼镜男笑问。

  季宗感觉他的笑容有些不对头,硬着头皮道:“确实是这样。”

  眼镜男摆手说:“不用找了,潘总编今天没空见你们。”

  季宗追问道:“为什么?他今天不在吗?”

  眼镜男冷笑一声,甩下一句话就离开:“因为我就是潘岳生!”

  季宗面面相觑,不过季宗很快反应过来,追上去说:“潘先生,这是我创作的小说,还烦你过目,帮忙斧正斧正。”

  “你不是说和我约好了吗?”潘岳生冷笑道,“我最讨厌说谎欺骗的人。若是人品都不行,你还指望他写出什么好的小说?”

  眼看着潘岳生要进自己的总编室,季宗趁机跨前一步拦住他,拿出稿子说:“潘先生,我觉得不管我人品如何。您作为《明报》的总编,总有义务看看作者的来稿吧,这是您的工作职责。”

  潘岳生不给季宗留丝毫情面,说道:“抱歉,我有我自己的一套审稿标准,对作者人品的判定也是其中之一。”

  季宗没想到自己这么倒霉,潘岳生居然连他的稿子都不看,就直接给枪毙了。

  见这老头太固执,根本没法说通,季宗拿起自己的稿子转身就走。《明报》副刊的稿件,只有金镛本人和潘岳生能做主,既然找潘岳生行不通,那就只好找金镛本人了。

  然而,季宗心里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这稿子多半不会被《明报》录用了。潘岳生作为总编辑,如果《明报》缺稿的话,他绝不会因为季宗说了几句谎话而拒绝看稿件。既然潘岳生这么做了,那么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明报》不缺稿,香港有无数作家抢着把稿件送到《明报》刊登,新作者很难在《明报》上露脸。

  季宗打听清楚金镛的办公室,直接敲响了办公室的木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季宗推门而入,正在伏案写社评的金镛抬起头来,见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问道:“你是?”

  “查先生,我是一个小说爱好者,这是我写的一部小说,想请您过目。”季宗笑着捧着稿子放到金镛的桌面上。

  金镛眉头一皱,他写东西时很讨厌别人打扰。而且这种新作者的稿件,交给下面普通的编辑审就好了,若是人人写了稿子都找他,他岂不是得每天看稿忙死?

  金镛不善言辞,而且既然季宗已经把稿子拿来了,他也不好直接赶人出去。当下也不和季宗说话,拿过稿子就翻看起来。

  出乎金镛的预料,不是文言文,而是类似于散文,其中有很多的感叹,也有很多很好玩的句子,令人发笑譬如——

  “问世间情为何物。佛曰:废物!!”

  “如果上天知晓我心诚,就让石头也发芽吧。”

  “佛在心中,你说它作甚,不如放屁!”

  还有《悟空传》之中的孙悟空,虽然书中有搞笑的意味,但更多的是顶天立地的霸气就好像“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若天压我,劈砍那天,地若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孙悟空是一个英雄,顶天立地的英雄,这是金镛看完之后的感想。

  金镛的眉头时紧时松,看了大概五万多字后,他在一张便条上写了几行字,然后将《悟空传》的稿件和便条一起交给季宗,挥手示意他离开。

  这是金镛的习惯,由于他口才不好,许多时候都写便条表达,连平时管理《明报》也是如此。

  季宗接过便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重说西游,立意颇为新颖。然行文太过轻浮,且情节奇俗不堪,望今后予以改正,君于小说一道大有可为。”

  季宗看了便条哭笑不得,金镛先是肯定他,接着又点出他的缺点,最后鼓励他改正了缺点后前途无量。

  肯定、不足、鼓励,面面俱到,果然不愧是敦敦长者之风。

  但这都是场面话,真正的意思是:你文笔还不够看,而且有奇文也不符合时代的倾向,不符合《明报》的风格,所以本报不收此稿。

  季宗突然想大笑,他第一次抄袭后世大卖的小说,居然被《明报》给拒稿了。

  也算是季宗倒霉,此时的《明报》有倪框等一批作家的稿件,《明报晚报》有温瑞桉等一批作家的稿件,两边的稿源都非常稳定,且销量不俗。因此除非作品质量上乘,否则新作者的小说很难在《明报》上刊登。

  如果换做几年以后,那时香港武侠小说界人才凋零、好作品难寻,季宗再拿出《悟空传》的话,《明报》绝对会抢着要!

  季宗拿着稿子走出金镛的办公室,走到门口时回头对金镛笑道:“查先生,我们后会有期!”

  金镛一愣,随即礼貌性地冲季宗笑着点点头:“再见。”

  目送季宗离开,金镛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可惜了,日后等到《悟空传》风靡香江时,他们两个才后悔莫及!


  (https://www.biqudu.com/58_58753/321862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