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抓鬼奇闻 > 第三百零五章 他们最后的生活

第三百零五章 他们最后的生活


  这一夜的月亮都隐在黑漆漆的云层里,所以夜看起来特别的黑。李初九坐在自己的小屋里没开灯,想就着这样的夜色去看窗外的夜景。

  李初九出了半天的神,这时小屋的门开了,李初九没回头,听脚步声也知道是盖盏。

  一想到盖盏他就觉得又是煎熬又是内疚,自己的命是盖盏救的,可他倒好非但不领情还整天对着盖盏乱发脾气,可如果不对着盖盏发脾气他心里又窝火的很,如此纠结矛盾之后,李初九觉得自己很快就会发疯,疯的六亲不认。

  李初九坐在轮椅上背对着盖盏,面子上虽不愿意同盖盏说话,心里却很想转身去看看他,对他说声抱歉。可面子上始终放下不,李初九强扭着没转头,他不说话盖盏也不说话,一来二去这屋子里除了黑就是静,越发死寂了。

  李初九低垂着眼睛又坐了半天,觉得自己还是应该主动开口,毕竟他现在什么都没了,唯一有的只是身边这个不离不弃的好兄弟,要是连他也没了,那自己倒真的不如去死了。

  心念一动,李初九就要调转轮椅去看盖盏,就在这时李初九忽然听见身后的盖盏念了一句怪里怪气的话,他心头有疑,转头去看却发现盖盏被一团绿莹莹的光包裹起来,双手的手掌间各捧着一团白惨惨的火。就在李初九要开口询问的时候,盖盏将手里的两团火朝自己抛了过来。

  李初九大吃一惊喊都没来及喊,就没了神志。

  漫长的一夜终于过去了,第二天的清晨依旧是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李初九的窗外有一株长得极盛的法国梧桐树,没了窗帘的遮挡,阳光劈头盖脸的照了进来,泼墨般的洒了李初九一声。

  他用手捂住眼睛,恍恍惚惚半眯着眼睛。他轻叹口气觉得自己困得厉害,还想再闭着眼睛休息一会,这时脑中忽然转了几转想起自己昨夜看见的一幕,吓出一身冷汗。他慌忙坐起,想这盖盏是要做什么妖,怎的对着自己抛火球呢?

  可是,脑中还没将火球这事想清楚,李初九就又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发现自己身下的棉被不是平平坦坦的,却是有了两条腿的痕迹。他双手杵在身旁死死盯着棉被处看,看的眼睛发酸,他不确定的伸手去碰了碰,等碰到了实物,他又有几丝不信。试着活动了双腿,惊奇的发现棉被处的双腿也动了动。

  李初九再也忍不住,他一把掀开棉被,发现自己两只空荡荡的裤腿处赫然是一双修长的腿杆子。他又慌了,“啪啪”往脸上狠打了几个巴掌,发现不仅不是梦脸颊还疼的很。这下李初九蒙圈了,他自言自语道:“这,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那些日子都是一个梦?

  李初九不信,“噗通”一声跳下了床,想验验自己这双腿的真假,他先试探性的走了几步,发现一切无常之后又跑了起来,连跑带跳之后,他起了想要一跃冲天的兴趣,等在屋里蹦跶出一身热汗时,他有些发狂,腿长回来了!

  他激动非常想冲出去将这件惊天好事同盖盏讲上一讲。他猛地拽开房门也不穿鞋,开始沿着姚振邦私人住所的楼道狂跑起来,盖盏的房间就在楼道的顶端,他带着几分欣喜若狂要将这件事跟盖盏好好说道说道。

  才狂奔了一半,就迎面撞上了姚振邦的新任管家,因为李初九飞扑而去的力度过大,两人一撞之下都往后滚了半米。那管家连吆喝带尖叫的喊道:“哎呦呦!我说盖盏,你火烧P股的干什么?”

  李初九从地上咕噜噜的爬起来,听了管家这句话心头很是奇怪道:“什么盖盏,我是李初九,你瞎叫什么?”

  那管家扶着腰站起来对着李初九做了个严肃脸:“你才是大清早说什么梦话,你这张脸我天天见,还能跟坐在轮椅上的李家少爷混起来?你大早上的干嘛在这楼道里疯跑,没事穿鞋下楼吃饭去,别跟我逗趣。”管家说完扶着自己的腰下了楼。

  徒留李初九愣在原地,什么?这管家说的什么胡话?他伸手摸摸自己的脸颊,是觉得有些不对劲,随即又呼呼转身冲回自己房间,将整张脸往镜子前面一凑,差点吓丢了半条命,盖盏的脸出现在镜子里!

  李初九发了狂大叫一声冲到了盖盏房内,仔仔细细里里外外找了一遍不见盖盏的身影,李初九觉得自己已经疯了。

  恢复了健康后的姚振邦跟打满了J血一样,重回政坛。涅槃重生的姚振邦行事作风就颇具手段,这几日和南京政府交锋下来,他发现这皇甫束昀也不过尔尔,几番交接之后,他在武汉算是站住了脚,可往后该怎样打算,他就有些发愁,每天都忙的晕头转向。

  这一日偶得空闲,姚振邦早早处理完一大堆复杂的公务回了家,想要静静休息一番。就在他揉着太阳X想要清净时,却听管家跟他讲了一件稀奇古怪的事:盖盏这一天发了疯,一直在自己找自己。李初九也离奇的不见了,大家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李初九,倒是盖盏一直嚷着说自己是李初九,跟我们说是盖盏不见了。说完之后管家忧心忡忡的问了一句:“您说他们是不是都疯了?要不要请个洋大夫回家看看?”

  姚振邦皱着眉用手扶着脑袋半晌没出声,随后道:“带我去看看盖盏。”

  姚振邦见盖盏颓废的坐在李初九的屋子里,他清了清嗓子道:“小师父。”盖盏猛地从床上蹦跶起来,冲到姚振邦跟前拉住他的领子,将一张惊恐的脸凑到他鼻尖下面道:“大帅!我是李初九!我不是盖盏!盖盏不见了!”

  姚振邦看着自己眼前的盖盏,拉了拉他的手道:“小师父,你这是怎么了?”“盖盏”疯狂的摇了摇头:“我是李初九,我能证明我是李初九,你记不记得我们的密码,那个只有内部人员才懂的密码!”说完“盖盏”就噼里啪啦说出一长串数字。

  姚振邦看着眼前这个近乎癫狂的“盖盏”也起了疑:“这些密码是不是令文告诉你的?”

  “盖盏”急的跳脚,嚷呼呼道:“不是,不是,我就是李令文!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灵魂、我的意识跑到了盖盏的身体里!”

  “盖盏”连说带比划和姚振邦反反复复说了一晚上,两人才将这件事说清楚。姚振邦眯着眼睛不可置信道:“这世上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事?”

  “盖盏”点了点头,他痛苦的捂着脸,对姚振邦道:“我现在只想知道小师父去了哪?他好不好。”

  姚振邦没接茬,却是一圈一圈的围着“盖盏”转,他真被今晚的一幕给惊住了,就连今天的疲累都一扫而空了,这世界倒是真的疯狂,要是这盖盏能将这一手把戏帮自己弄死几个人,那倒是挺不错的。

  “盖盏”这一夜注定无眠,他抱着手臂坐在床上一遍一遍的想,翻来覆去之后越想越精神,他心里烦闷在床上翻腾起来,一扫一挥将床上的枕头打翻在地,“盖盏”愁苦的一瞥看见了自己枕头下一个绣着“福”字的锦囊。

  “盖盏”手脚一哆嗦,慌忙将锦囊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张用黄表纸写的信,信一看完,“盖盏”彻底丢了魂,他坐在床上憋了半天吼出一句:“盖盏!你个傻瓜!老子才不要你的身体!老子要你!”

  “李初九”坐在轮椅上看着三清圣观的废墟。这片废墟上建了很多简易的破帐篷,里面有些污糟邋遢的流浪汉和乞丐躺在里面。

  “李初九”对浮在自己身边的一团若隐若现的黑气说道:“死妖精,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你我二人在此搭伴。”汪连生化做一团黑气,显然懒得搭理盖盏,许久才憋出一句:“要不是你不放我走,我他娘的会跟你这乡巴佬来这种地方?他娘的,这地方怎么住?”

  “李初九”却不以为意,他伸开双手深深呼吸:“回家真好,我要在道观后面的那座山上盖一间屋子,嘿,昨个我遇见了王守财的孤魂他将他埋老财的地点告诉我了,现在咱们手里有了钱,能在山里好好盖上一间。我现在不想出门了,就想过几天舒坦日子。”

  汪连生在“李初九”周围上下浮动:“你这么做当真不后悔?你跟李令文那小子换了身子,你只怕活不得几年。”

  “李初九”一脸笑嘻嘻道:“我活不得几年岂不正好,等我死了你就自由了。”汪连生哼了一声,表示很满意。

  “李初九”划着轮椅朝前走了,汪连生在原地停留了片刻还是跟了上去,浮在“李初九”的身后。

  “李初九”最后几年的生活过的倒挺好,虽然腿脚不方便,但他还是开垦了一大块菜地圈养了一大群野J野鸭小兔子,后来他和汪连生在山里闲逛的时候,竟然遇到了自己以前的那个鬼朋友谷子,原来谷子没被那厉鬼吃掉却是躲到了深山做了孤魂游鬼,每天过的也好不自在。

  谷子现在是认不出盖盏来了,却愿意和他们搭伴,汪连生着实看不上谷子,三天两头就要欺负谷子一番,有时候两个鬼闹得过分了,“李初九”还要好好的发顿脾气震慑震慑他们。

  好日子没过多久“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中华大地上又起了波澜。所幸盖盏这深山老林一时半会不易被侵,倒是汪连生看了许多的报纸之后忽然长了志气,说要出去闯一闯,那时的“李初九”有几分奄奄一息的样子了,他再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去他管束汪连生了,他轻描淡写道:“你去吧,把你身上的手段对日本鬼子耍去。”

  前些日子“李初九”在报纸上看见了小安的名字,他觉得小安越来越出息了,既有了主见还有了英雄情怀,以后这世界若是真的太平了,那一定会有小安的一份力。

  他从皇甫束昀家离开的时候曾去找过小安,可那时的小安竟然成了赤色分子的地下一员。小安说他想替爷爷和曼芳报仇,就只有将国民军打倒才算,所以他积极投身到了赤色分子一边,做了一名地下党。

  对于小安的这番壮举,汪连生很是不屑。后来这不屑慢慢开始转变,汪连生也有了几分蠢蠢欲动的心思,但看在“李初九”时日不多的份上他忽然发了“善心”,嬉皮笑脸对“李初九”道:“我非要亲眼看着你死了,才走的安心。”

  “李初九”笑笑没说话,他知道自己时日真的不多了。

  姚振邦和李初九找过盖盏很长时间,永庆镇也去多很多次却丝毫没有任何线索。盖盏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此再也没有任何音讯。

  再后来国内局势大变,日本人来了。姚振邦和他的部队开始跟随国民军抵御外敌,因为时局动荡的厉害,李初九联系了自己在国外的朋友,在姚振邦的帮助下出了国。李初九就着盖盏的容貌,靠着自己一身的本事在动荡的国外谋的一份稍微稳定的工作,然后组建了一个新的家。

  这一避难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后的李初九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在自己家人的陪伴下回国探亲。探亲?探谁?李初九心知肚明,他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地,他去到一个曾经叫永庆镇现在叫改叫凉庆县地方,想去哪里找找自己曾经没找到的故人。以前三清圣观的旧址早就不见了,那里变成了一座电影院,每天人来人往。

  李初九花了很大的精力想找找以前留下的蛛丝马迹,可是丝毫没有找到半点线索。李初九不甘心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凉庆县住了几天,几天后依旧无果。

  李初九预备回国的前一晚,他让孙子陪着他回到了三清圣观的旧址,李初九杵着拐杖看着那座新建的电影院,他伸手探进自己的大衣口袋,将那只一直戴在身上的锦囊拿了出来,眼泪模糊了眼睛,他看着手里的锦囊出了神。

  李初九的孙子上前去安抚李初九,很想将他带回去。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群孩子从他们身边路过,几个小孩叽叽喳喳的冲撞了李初九,那中年妇女忙转身对李初九赔不是,就在这时那妇女忽然用奇怪的眼神盯着李初九手里的锦囊对李初九道:“老人家,你这锦囊的款式颜色和我从小带到大的那只很像。”

  李初九觉得自己找到了希望,他慌忙上前打探,那妇女却说那只锦囊是小时候一个事务所的道士送给她娘和她的,她说小时候的自己长得跟小豆芽似的,总容易看见些不干胶的东西,自打戴着这个锦囊之后就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活到了现在。

  李初九又问道:“你小时候是不是曾在上海住过?”那中年妇女道:“没什么印象,不过我跟我娘却也是从上海搬出来的,我小时候因为长得太瘦营养不良,我娘怕我不好养取得小名都叫小金豆。”说完那妇女自己就哈哈笑起来,几个围在她脚边的小孩也围着她喊:“小金豆,小金豆!姨娘的小名叫小金豆!哈哈哈”

  就在李初九返回国外的那天夜里,他在梦中梦见了盖盏,盖盏还是年轻时候的样子,穿着一身玄色的道袍手上抬着一柄拂尘,精神百倍的站在三清圣观的门口对着李初九招手道:“嘿!初九!你回来看我啦!”

  全文完

  2017年6月9日23点29分

  本来准备了一大段结束语,但最后却发现自己又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说谢谢一直努力坚持的自己,谢谢能一直坚持看下去的读者,谢谢带给我欢笑泪水的盖盏,是你们让我再一次发现自己的潜能,让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我自己。最后谢谢亲爱的自己!未来的我一定会很欣慰的……


  (https://www.biqudu.com/57_57557/337210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