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乡村养猪 > 第七十八章:来自镇上的关注

第七十八章:来自镇上的关注


  “刘老板,我给你讲一下我以前工作酒厂的做法吧。”

  “您说.....”

  “买上一些塑胶酒桶,就是那种每一桶一百斤装的。

  然后,你送到一些商店里面。现在,市场上的散酒五十三度的在六块一斤左右。

  如果是四十八度,基本上在五块一斤。

  咱们最好多酿一些五十三度的。毕竟,粮食酒到了五十度以下,酒就会变的浑浊了,这种酒必须要放一段时间才能贩卖的。

  五十三度的出锅之后,立马批给商店,口感还能不错。”

  “这样啊,那行,您是老师傅了,就按照你说的办。不过商店看来还要去联系啊。”

  “嗯,这个必须的,你可以找一些熟人帮忙介绍。批给商店的价格,一般都是在五块二左右。”

  “好,今天多谢徐师傅了。”

  “没事,这是应该的。现在咱们先开工,厂子里面有酒了,刘老板你就可以联系批发了。而且,周围的村民也会上门来打酒的,这也是一笔收入。”

  回到猪场,刘小明感叹今天这一趟没有白跑,到底是一辈子和酒打交道的,清楚所有的弯弯绕绕。

  刘小明知道自己现在不懂,但是不妨碍他学习啊。

  回到家,刘小明便又开始翻电话薄。

  这两天,还有其他忙的。酿酒用的煤炭还没有买回来,还好酒曲有徐安国帮忙。

  “向师傅,我是前段时间找你运沙子水泥的刘小明。”

  “对对对,就是打水坝的刘小明。”

  “是这样的,不知道你拉不拉煤炭。”

  “可以拉,那实在是太好了。我需要几十吨煤炭,您能不能帮忙拉一下。”

  “嗯,需要五吨大碳,其他的用一般的就行。”

  “好,明天最好了,运费您说。”

  电话打完,刘小明便急忙联系招的几个工人。说来好笑,刘美全的哥哥刘美斌竟然想来刘小明的猪场打工。

  这点小事,刘小明自然是要卖刘美全一个面子的。

  一番电话,已经交代好了。

  随后,刘小明来到刘美全家。

  今天来,刘小明是有事情和刘美全商量的。

  过来之后,刘美全一家正在吃饭。朱美玉看到是刘小明,急忙到厨房拿一副碗筷过来。

  刘小明也不客气,接过碗筷就吃起来。

  “刘支书,今天来是有事情跟你说的。”

  刘美全拿出烟来,一人一支点上之后才开口。

  “刘老板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我这几天就要开始上猪了。沼气池很快就能用了,村民应该快点将管道和沼气池连接起来。沼气我免费给大家使用,但是买管子的钱可要大家自己掏。”

  “这是应该的,我明天就召集村民开会,这两天就会将事情落实的。”

  “那就好,还有我希望刘支书帮忙动员一下大家。”

  “动员什么??”

  刘美全疑惑的看着刘小明,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是这样的,村里的这几条河流,我希望刘支书帮忙动员一下。大家不要在里面用药捉鱼。

  毕竟,我的猪场在下游,这样一来很危险的。

  还有,有几家在河里养鸭子,我也想刘支书帮忙劝一下。

  毕竟,鸡鸭身上的传染病是最多的,一个不好就是麻烦。”

  闻言,刘美全答应下来,毕竟刘小明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没问题,这件事情我明天会在大会上提出来的,肯定帮刘老板解决好。”

  闻言,刘小明心中松了口气。

  实话说,刘小明还真怕河里的水被这样的糟践。

  虽然有消毒池,但是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保险。

  得到答案,刘小明就离开了。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刘小明去做,那就是猪场的专业兽医,兽医对于大型养猪场,还真是不能缺少,而且是最重要的。

  吐祥镇,说实话想要找一个专业的兽医还真找不到。

  对农村人来说,儿女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谁会让自家的孩子跑去上兽医学校啊。

  至于村里或者是镇上的兽医,直接便被刘小明淘汰掉了。

  一般的小病之类的,他们或许会有办法。

  但是,一旦遇到一些罕见的病症,那就两眼抹黑了。

  不过好在,很早之前,刘小明就拜托别人帮忙打听了。

  专业的兽医确实比较难找,打了好多电话都没有任何的收获。对此,刘小明很无奈。

  就在刘小明无奈的时候,此时的吐祥镇镇政府里,却是有一场关于刘小明的讨论。

  吐祥镇的镇长姓刘,没办法谁叫刘姓是个大姓。

  不过,这个刘镇长是从外地调过来的。来到吐祥镇两年了,虽然没有多大的建树,也是平平稳稳的没有错误。

  镇长叫做刘清,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一头茂密的黑发,加上有点消瘦的身形,让他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威严。

  此刻,会议室里面有五个人。都是一些老烟枪,烟雾缭绕。

  “各位看看这个刘小明的资料,这是去年咱们吐祥镇最大的一个传奇人物了...”

  说完,刘清就将手中的一张资料递过去。

  “没想到,还真是少年英雄。年纪轻轻,竟然在龙河投资这么大。”

  “不错,这是咱们镇里今年最大的投资了。这份资料,是龙河村支书今年交上来的。刚开始我也不信,最后张村长也交上来同样的一份资料。”

  这时,下面的几个人都看完了资料。

  “这个老刘,投资建厂应该去年就敲定了。没想到,他竟然藏着掖着,到了今年才将资料交上来。这是怕咱们抢了他的成绩啊。”

  说话的是一个微胖的男子,满脸的油光,微微有些秃顶。

  闻言,坐在上首的刘镇长开口了。

  “好了,这件事情没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将这件事情作为榜样,你们大家知道去年县里面下发的文件吧。”

  “知道,鼓励回家乡创业。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办起来难啊。”

  “是啊镇长,我们镇里一没有什么特产,二没有值得开发风景。”

  说完,这人还苦笑一下。说话的人,叫张世民,是吐祥镇的副镇长。土生土长的吐祥镇本地人,在家里的疏通下做了吐祥镇的副镇长。

  “我知道,所以这个刘小明就是一个契机。用得好,自然可以鼓励很多人回乡创业。”

  在场的都不是笨蛋,自然知道这位镇长的意思。无非就是大力宣传这件事情,然后做一个典范。

  “黄主任,你是宣传办的主任,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还有,抽个时间,咱们去龙河村考察一下。”

  闻言,坐在刘镇长右手边的第一人急忙应答。

  “放心吧镇长。”

  随后,这个简短的会议就散了。回到办公室,刘清叫过来一个科员。

  “小李,你去通知一下,下月一号,乡里开大会。通知各村村长和村支书。”

  闻言,一个带着眼睛的年轻男子出门安排去了。

  小李离开之后,刘清再一次拿起资料看起来。

  “还不错,年纪轻轻就这么有魄力。”

  说完,刘清放下了手中的资料,然后开始思考。


  (https://www.biqudu.com/56_56727/38256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