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欢乐颂之灿烂阳光 > 第36章 不速之客 2

第36章 不速之客 2


  茶室里安安静静的,茶香四溢,关雎尔贴着门边站了很久,偷偷打量着茶室里不说话的人们。

  外公苍劲的手稳稳端着茶杯,细细品着。而外婆一直笑眯眯的,不说话,可手上动作不停,她熟练地把过滤一遍的茶水浇在关雎尔送的小金蝉茶宠上,紫砂做的金蝉身子瞬间被茶水打湿,越发透亮。

  “噗噜噗噜”的声音响起来,打破了茶室的寂静。

  外婆放下茶杯去端开了水的水壶,谭宗明怕老人家被沸水烫到,连忙要去接,外婆手一挥制止了他。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外婆的声音响起来,面上仍然笑眯眯的。

  谭宗明心下一动,似是有几分明白外婆的意思。

  用壶烧水,快要沸腾的时候水会发出连续不断的高音调声音,但是到了真正沸腾的时候,就会变得“噗噜噗噜”,音色低沉,而后渐渐平静下来,不再发出任何声音。

  然而半瓶子晃荡的人,总是恨不得让所有人都听到他的喧嚣,真正有分量的,总是润物无声,细水长流。

  在感情上,也是这样的,日子总是要淡淡得过,才能将味道持久,因为越是激烈的情感越是无法持续下去,终有一天,再炽热的爱也会消散,唯有平淡的陪伴,才能相守一生,

  稍候一会儿,开水平静了下来。外婆头正身直,目不斜视,右手提起了开水壶,手腕有力,稳稳得将水沿着茶壶内壁缓缓倒入,茶沫渐渐浮上来,溢满壶口。

  接着又执起茶壶沿着茶托逆行转圈,关雎尔看着外婆的动作,在心里默默背诵接下来的动作。这一步是刮去茶壶底部的水滴防止四处洒落,紫砂茶壶从热气腾腾的茶池里提上来,就像威风凛凛的关公带兵巡城,这个动作也叫“关公巡城”。

  可心又提起来,谭宗明能够意会到外婆动作的含义吗?她紧紧盯着外婆的手,看着那磨壶的方向,是逆时针。

  松了一口气,这是欢迎喝茶的意思。若是送客,方向可就是顺时针了。

  还好还好。

  外公背脊挺的特别直,就这么欣赏着老伴行云流水的动作,看着她为谭宗明添了一杯七分满的茶,后者恭敬接过,点点头,似乎有点满意,又冷不丁开口道:

  “小谭,今年35周岁?”

  说罢,耳朵却灵敏地捕捉到外孙女小小的抽气声,这傻囡囡,是趴在门边偷听吗?

  带着点笑意,外公看向谭宗明。

  谭宗明想着这一刻总是来到了,总是要面对,心里却忐忑着生怕年纪这一关就被两位老人家卡死了。

  “是的外公。”

  其实今年36岁了,可他不敢说,能少一岁是一岁。

  外公“唔”了一声,没有接着问话,而是看看老伴,晃了晃已空的茶杯。

  老太太嗔怪得看了他一眼,执起茶壶为他添了茶。

  “小谭啊,这茶如何?”

  “外婆,这茶很不错,可是杭州龙井?”

  谭宗明品完,将茶杯放下,又主动起身为两位老人添茶。

  他看到老太太烧水,沏茶的过程熟练无比,想来茶道工夫必定过深。先烫茶壶,再往茶壶里放茶。放茶叶看似简单,其实学问无数,若是口感不好,喝不出茶叶的甘甜味道,问题多半出现在放茶这一步上。

  先放小叶,再放茶末,最后放入大叶,没有几年的历练,光放茶这一关就过不去。关关的外祖家,有着书香门第的底蕴,从他一踏入这小镇,便能感受到浓浓的水乡大家之风。

  谭宗明回忆着刚刚外婆冲完第一泡茶水便倒转了茶壶,手法相当利落又滴水不漏,为的就是不积茶水苦涩之味,在这个时候,茶香积于壶底,所以,第二冲的茶才是最佳的口感。

  他当然懂得“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含义,外婆请自己喝了第二冲的茶,又是逆时针的磨壶动作,自是有几分承认他的意思了。

  “甘中带甜,香气馥郁持久,清高隽永,灵妙鲜爽,怕是我今生喝过的,最好的杭州龙井。”

  谭宗明添完茶,放下茶壶,话语真心实意。他认真地看向两位老人,端坐面前。

  “外公外婆,宗明自知,年龄比关关大了很多,但是年龄在两个人的感情里,从来都不是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

  “我知道关伯母介意的不仅是我的年龄,还有我的身份、地位、家庭环境。我只能说,我不会让这些成为对关关未来的威胁和障碍。我年纪不轻了,可也不老,年轻人有的,我也有,而年轻人没有的,我都有。没有差别的,只是正正好好就遇到了她,在她最青春洋溢的年纪里,在我最成熟的年纪里,一切都是恰到好处。”

  外公对谭宗明的开门见山感到一丝诧异,随即还是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思索了一会儿,慢慢开口,声音苍老却不失威严:

  “小谭,我女儿是我最小的孩子,囡囡也是我孙辈里最小的孩子。我女儿担心的问题,我何尝没想过,谭家水深,的确不适合囡囡那样一清二白的孩子,她根本应付不来。现在是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女孩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独当一面,继往开来,有毫不逊色于男人的勇气和气概,我老头子是相当佩服的,可也知道现在的社会对于女孩来讲,好好生存下去是多难的一件事情。”

  “我曾经很希望我有一个外孙而不是外孙女,男孩总是能承担更多女孩不能承担的事情。尽管如此,我还是很爱这个小小的丫头,囡囡她从小被她爸妈保护的很好,也深受我和她外婆的宠爱,她性子淡,不争不抢的着实让我们担忧很久。我和她外婆一年没有看到囡囡了,可今天看到,却觉得她真真是不一样了,变得成熟了很多。”

  “小谭,我很欣赏你的直接,我也认为我的外孙女,是配得上上海谭氏家族的。”

  谭宗明面色一怔,他没有想到外公如此直接道明了他的身份。

  而此时外婆却开口了,她摘了那副镶着金边的老花镜,即便使用的时间长到那金边都失去了光泽,她还是轻轻摘下,放在茶桌上,旁边茶水氤氲出来的热气立刻扑到镜片上,泛起一片白雾。

  她的声音依旧饱满透着清亮,丝毫不见沙哑,眼神清明,炯炯有神。

  “小谭啊,说起来我们家,倒也和谭家有几分渊源。可真要细细论起来,你可能还要称我一声‘姨祖母’。我和你的祖母是手帕交,从小一起长大。可到她嫁了人,却失去了联系。”

  “到后来,我辗转打听到,她嫁去了上海,嫁给了一个姓谭的军阀,也就是那个清末起家的谭氏家族。那个年代,结婚早啊,她才十几岁的年纪便嫁了人,到二十几岁生了四个孩子,可只有最小的男孩和最小的女孩活下来了,也就是你父亲和你姑姑。”

  八十五岁的老太太眯起了眼睛,鬓边的白发稀稀疏疏,可保养得极好的面容,如何让人看出她已是耄耋之年。

  此时老人陷入了回忆,声音平稳,娓娓道来。

  “国家最动荡不安的那几年,上海也是人心惶惶,那个年代能不能保命,能不能保住全家的命才是最现实的问题。谭家出了很大的事,你祖父意外离世,你的祖母只身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要在谭家那样盘根错节的家族里闯出一条生路。你祖母的身体当时已经很不好,时日无多,我得到消息却已经来不及。你父亲正值新婚,可身不由己,才离开了你的母亲,当年我也是照拂过你的母亲,她是一个极好极好的孩子,就是性子太柔软。可我终究是,有心无力……留不住她啊……”

  老太太脸色沉沉,喃喃着说着。她眯着眼,虽然有神,可视力其实已经很差了,面向怔住的谭宗明,又变得笑眯眯的样子。

  “孩子啊,你长得浓眉大眼,可真是像极了你的母亲。”

  说到此处老太太微微颤抖,叹了口气,又看向了关雎尔的外公,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笑容。

  接着开口道:

  “小谭,我不会看错人的,你一进门,我就知道你是适合囡囡的那个人。你会一直护着她,关心着她,对不对?我老婆子,年事也高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了。若是能够看到你和囡囡在一起,不仅我乐见其成,你母亲若地下有知,也是欣慰的。”

  谭宗明感到震撼,觉得后背都湿透了,他张了张口,竟是没说出话来。他并没有想到,能在这里听到与谭家有关的消息,甚至与母亲有关的消息。

  关雎尔整个人早已完全站在门口呆立不动,关家父母也将谈话听去了大半,而关母更是一副震惊的样子,她从未从母亲那里知道过这些事情。

  一时竟是无人再开口。

  院子突然响起几下叩门声,关母反应过来急忙走去开门。

  “你是?”

  谭宗明看到来人一脸难以置信,未等答话便出声打断:

  “父亲?!”


  (https://www.biqudu.com/53_53766/327749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