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素染桃花 > 第130章 辰宴 上

第130章 辰宴 上


  腊月已过,屋外冰雪消融,初春将至,整个汴京城里都显得勃勃生机。

  琳琅自打服了水溶的丹药之后,情况稍有好转,苏染虽仍旧繁忙,却把公文都搬到府邸里边处理。

  阿垣在汴京城里过了一整个冬,定远侯夫妇甚是挂念,差人过来接他回琅琊郡,自打那小家伙离开以后,府中一时间又冷清了许多。

  转眼又至上元佳节,琳琅下山已满两年。

  犹记得前年上元节,阿雨拉着她和苏染一道去看花灯,那时的阿雨在她眼中只是个长不大的小丫头,他们走在繁华的街头,看着年轻的姑娘们聚在护城河前许愿放河灯,玲珑塔在月色的映衬下显得幽冷凄怆。

  如今一想竟觉时光飞逝,转眼之间物是人非,令人唏嘘。

  汴京的上元节应是极为热闹的,琳琅本欲出门看看,可苏染近来总是整日整夜地守着她,哪里也不让她去,琳琅无奈,只能随他。

  府里的嬷嬷们都说上元节需得吃元宵,吃了元宵方能团团圆圆,琳琅兴致颇好,亲自下了厨,她知苏染喜欢甜儒的食物,便循着他的口味,以桂花、枣泥为陷,做了许多元宵。

  待元宵出了锅,她亲自端着热腾腾一小碗送到苏染面前。

  苏染含笑接过碗勺,他垂下头来一口一口吃得颇有食欲,琳琅坐在他身侧,托腮望着他,觉得甚为满足。

  一碗元宵渐渐见底,苏染忽抬起头来望向琳琅,他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你怎么不吃?”

  她摇了摇头,轻皱着眉头道:“我不喜甜儒的东西,吃着太腻味了!”

  苏染闻言,蓦地想起上年在覃忻城时,他们从燕皇宫里出来,天蒙蒙亮,他拉着琳琅一道坐到街边,一人要了一碗燕国民间极有特色的“麟糖粥”,里边浇了豆沙,拌了桂花,吃起来甜甜糯糯的,甚得他心。

  可琳琅却是轻蹙着眉头,只吃了一两口便就停住了嘴,也是如此时这般望着他,想到那时的情景,苏染唇边笑意愈深。

  “今日上元节,或多或少该吃一些的。”

  琳琅拗不过他,敷衍着少食了一些。

  待吃完了元宵,苏染又抱着她坐到纱窗前的四方软榻上,案上摆着一壶清酒,窗外月色皎洁,月华透过纱窗垂落到地面,琳琅就倚在他的肩上,赏月、酌酒。

  苏染酒量浅,喝得并不多,倒是她一杯接着一杯,饮得微醺之时便靠在他怀里,听他吹奏萧乐。

  月色如华,箫音婉转,鼻尖萦绕的都是独属于他的气息,如梦如境,琳琅觉着有些恍惚,便又把他抱得更紧实了些。

  一曲奏罢之时,苏染放下手中玉箫,他低头望向怀中之人,见她已垂着眸,轻蹙着眉头,迷迷糊糊入了梦境,只是两只手仍旧把他拽得紧紧的,就是在睡梦中也不大安生。

  苏染瞧着心疼,伸手抚上她的眉梢,漆黑的眸底俱是柔情缱绻。

  **

  上元节夜,汴京城的街头极为热闹,人来人往,灯火交相辉映,夜深之时,荣华散去,却也更显清冷寂寥。

  护城河上浮着各色的花灯,花灯随着水流的方向,愈飘愈远。

  这个时辰姑娘们多已许完心愿,离开此处,河畔只稀稀疏疏站了少许人。

  阿雨剑伤初愈,比起原先清瘦了许多,她的肩上披着厚实的裘袄,正蹲在护城河前摆弄着手上的河灯。

  沈璃垂手立于她的身侧,目光落在她的身上,看她满脸虔诚地合掌许愿,待得放完花灯之后,唇角笑意渐渐漾开。

  她偏过头,两眼弯弯地对上沈璃的视线,继而起身走到他的跟前,指着不远处巍然而立的玲珑塔,笑着说道:“上回来时,因着天色太晚,我和阿姐还未来得及登上塔峰,今日沈叔叔你陪我上去一躺好不好?”

  难得看她有如此兴致,沈璃自然不忍拒绝,他轻轻点了点头,随她一道往玲珑塔的方向走去。

  此塔有八十一层之高,是这汴京城里至高之处,阿雨和沈璃踏着木阶一步一步往上走,木阶极陡极窄,又因月色渐黯,爬起来愈发艰难。

  沈璃见她气息稍喘,已然十分吃力,却仍是抿着唇,倔强地往上走。

  他欲劝她停步,可这小丫头的性子他也是知晓的,执着得不得了,哪里会听他的话。

  未来得及犹豫,沈璃已不自觉走到她的身旁,伸手握住她冰凉的掌心。

  阿雨的身子稍稍一怔,倒也并未说话,只任由他牵着手,借着他的力道,继续往上爬着。

  沈璃的掌心很宽很厚,因为常年用剑的缘故,他的指腹虎口都磨了厚厚一层老茧,却又偏偏给人一种异常踏实的感觉。

  阿雨自小拜了沈璃为太傅,沈璃待她一向严厉,又因长她许多岁,她虽时常调皮玩闹,却果真敬他重他,待他如父如师。

  长大之后,她渐渐明白许多事情,对沈璃无形之中又多了一份惧意,可沈璃待她反倒不似幼时那般严苛,时常容忍她的任性胡闹。

  待爬到塔顶之时,阿雨周身已是出了一层薄汗,凉风一吹,又觉得浑身冷得一哆嗦,她稍稍缓了缓,往前走了几步。

  自塔顶几乎能够俯瞰一整座汴京城,风吹得衣衫猎猎作响,阿雨抽出手跑到扶栏前,望着无际的夜空、起伏的屋舍,脸上的笑容愈发璀璨,她张开双臂想要拥抱住什么。

  沈璃站在她的身后,看她一袭红衣在这月夜高塔之上翩然起舞,笑声清脆,如同山间自在无忧的精灵。

  待得一曲舞毕,她脚步一转,竟是倾身越过扶栏要往高塔之下坠去。

  沈璃见状心中一惊,他忙大步上前,拉住她纤细的手腕,将人拉到怀中,紧紧地禁锢住。

  他有些惊魂未定,双手按住她的双肩,低声喝她:“你疯了是不是?从这样高的地方坠下去,你会粉身碎骨!”

  哪知阿雨抬眸望着他,噗嗤一声笑着道:“我是在同你开玩笑的,你不要这么严肃,你看你,整天板着个脸,眼角皱纹都要出来了。”

  她的神态言语都如同一个天真稚气、不谙世事的小姑娘,那么地单纯、娇俏。

  可沈璃的面色却愈发难看,他紧紧盯着她,一字一句同她说道:“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阿雨,你不要再胡闹了…即便再闹,也不要把自己的性命当作儿戏!”

  阿雨仍是轻笑着,眼中散发着别样的神采,“你看这个地方多美,我刚才跳呀跳,忽然觉着万物有灵、天地广阔,若能乘风远去,那该多好…”

  “阿雨…你清醒一些!”

  阿雨未及说完,便被沈璃硬生生打断,看她如此模样,他的心中慌乱越多、无措越多。

  那一日,他的剑硬生生刺穿了她的胸口,几乎要了她大半条命,她昏迷的那些时日,他无时无刻不在自责忏悔。

  可如今,差一点点,她便如同一阵风一般,从他面前飘走、消散,最后无踪无影。

  阿雨望着他,笑吟吟说道:“沈叔叔,我一直都很清醒…”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痛恨这份清醒。”

  沈璃不知她此言何意,可他分明在她的目光之中看到了些什么,是痛苦、是执着、是对命运的控诉斥责、也是对未来深不见底的绝望…可再度抬头之时,又仿佛什么都没有看见。

  **

  清河公主离宫多年,新帝颇觉亏欠,初春时节,公主生辰将近,新帝欲为之大摆盛宴,宴请贵族百官。

  此次宴席由虞太后亲自主持,一大清早,各宫侍女宫人们便开始忙碌,自打新帝登基,这楚皇宫里已经许久未曾这样热闹。

  虽是打着公主生宴的名声,可众人皆晓,新帝此举是要给这位公主甄选驸马。

  公主正值十八年华,生得貌美娇艳,又是金枝玉叶,尊贵得很,若可与之结亲,当是天大的尊荣,适龄的贵族公子们都欲得到公主青睐。

  天刚暗下,明承殿里就已聚集诸多朝臣,宫女们提着酒壶餐盘在席间穿梭侍候着。

  莫诀一席深色绘纹龙袍,头带冠旒端坐在正殿龙椅之上。

  两侧各摆一偏位,虞太后已然入座,华裙垂地,头上插着鎏金凤尾步摇,一举一动都显端庄威仪,而另一侧的座位犹还空着,清河公主还未入席。

  这位公主回宫虽回得声势浩大,可大半年来都不曾露过面,每日只呆着凤澜殿里不大见客。

  遍野皆传,公主生得貌美,性情端雅,可终究都没有亲眼见识过,朝臣们都已迫不及待欲一堵公主容颜。

  殿中奏着曲乐,可殿外却忽得传来一阵尖锐的声音:“清河公主到!”


  (https://www.biqudu.com/50_50351/263234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