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之非常规宫斗 > 第179章 时移势易谋定后事

第179章 时移势易谋定后事


  第二天早上,徒述斐还没出门就被宗正徒怀慎家的帖子拦在家里了。徒述斐知道这是关乎北疆安全的大事,二话没说就打发人去了刑部给自己告假,然后让车夫调头去了太叔爷爷徒怀慎家里。

  到了地方,徒述斐才下车就被徒明迅领了进去。徒明迅是徒述斐的堂哥,是圣人亲兄弟的儿子,如今也快三十岁了。听说太叔爷爷徒怀慎一直属意他来接自己的位置,他在这里倒是不奇怪。

  “六弟,你这回说的事情可够大的,今早上可把太叔爷爷吓了一跳。”徒明迅和宗正一起进宫去,听到皇伯父说的那番话之后,心里的震动不亚于平地惊雷——这个才十六岁的堂弟竟然已经有这般的智慧沟壑了!

  “小弟还是嫩得很呢,不然也不会不着前不着后的还要去求父皇帮忙。”徒述斐自谦了一句,兄弟俩就到了徒怀慎的书房。

  这书房很是宽敞,两面二十四扇窗户两扇门都大敞四开的,院子里除了些低矮的花卉,就只有几缸荷花。那缸是为了防止走水用的,养上荷花也就是为了好看而已。

  对于这么一个冬天半点不保暖的书房,徒述斐是槽多无吐。以前他还提出过要给太叔爷爷换上玻璃窗户,却被拒绝了。

  他隐约猜测这里面的缘故可能不单单是因为守旧之类的缘故,毕竟太叔爷爷家里其他的地方可都换上了玻璃,就是宗正衙门也是如此,偏偏这书房例外。

  “来啦?”如今已经过了花甲年纪的徒怀慎听见脚步声,把手里的茶盏放下,脸上带着点笑意看向了徒述斐。

  “给太叔爷爷请安。”徒述斐进来站定之后就躬身行礼。

  徒怀慎笑呵呵的看着徒述斐给自己行了礼之后,就指着自己下手的位置示意徒述斐坐下:“今早上你父皇都和我说了。你这小子年纪不大心不小啊!”

  徒述斐“嘿嘿”笑了两声,算是认下了。

  以前徒怀慎也没少和徒述斐打交道,像是以前这小子犯了错,像是之前他砍了过继出去的小八的手臂的事情,就是圣人示意让自己从轻处理的。

  从那时候他就知道,这小子是个杀伐果决的。可今天看来,他看的还不够深。他捋了捋胡子,眯着眼睛开口:“你实话跟我说,你对那个位置就没个想头?”

  如今开国才百年,他们老徒家可不敢内耗。圣人可能心软,这时候就需要他这个宗正了。

  徒述斐一愣,有点惊讶。过了足有三息,徒述斐才吐出了一口气,坦荡荡的说道:“没有。”

  想了想,徒述斐补充了一下,“若是有一天我想当皇帝了,绝对不在国有皇帝的情况下去争夺,而是另外找个地方。”他掰着手指头算到,“像是东瀛、朝鲜,或者顺着丝绸之路往西方的大陆去。只要给我一支军队,我就能打下来自己当皇帝。”

  这话天真的很:有现成的不要,偏偏要自己劳心劳力从有到无的去争抢,其中的变数太大了!但这话让宗正很满意,好男不吃分家饭,这孩子有志气,看来圣人的放心不是没道理的。

  “这生意不会让你吃亏,放心,西北那头交给老夫,生产这些东西的环节还是给你的云晴庄。至于销售,你的店铺就不能独一份了。只有做大了,才能更好的控制北地的经济。”

  徒述斐也不知道老宗正到底是个什么心思,直接就跳到另一个话题上来了。不过他知道轻重,一开始囤积也是为了最快速度的打开市场。如今情况有变,他也没有二话。反正他庄子上有他玻璃和香洗的补贴,庄子上的百姓总不会吃亏就是了。

  大体的事情都说好了,中间还有一些细节也不是一时半刻能说的清楚的,徒怀慎带着徒明迅留了徒述斐吃过午饭,就把人送走了。

  等徒明迅送了徒述斐回来,正看见徒怀慎慢悠悠的喝消食茶呢。他带着点担忧的说道:“六弟虽然现在无意,可未必将来还会这样想。”

  这说的是徒述斐一进来就被问的那个问题——他是否有意江山宝器?

  徒怀慎摇头:“你看得不够清楚。你来说说,他不声不响的做了这些事情,可在朝中可有朋党依靠?”

  徒明迅摇摇头,又觉得哪里不太对。

  “他手底下有人,都是陛下和娘娘给的,要么也是太子殿下给的。除了两个才中了举人的子弟,和几个弘文馆的同窗,再没有要好的了。我之前还有些疑虑,但今天彻底明白了,他这是一开始就自己把自己的念头给断了。”

  徒明迅立刻明白过来了,也对这个堂弟更加的重视了。易地而处,他可不认为自己能抵抗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诱惑,偏偏这个堂弟在圣宠加身、心智足够和野心匹配的情况下断了自己的念头,由不得他不佩服。

  “你今后要好好和这孩子相处,虽说你们的辈份一样,可我记得你大儿子也就比这孩子小了一岁?要是后辈没有看得上眼的,你之后这宗正的位置就是他的。”

  徒明迅知道这是太叔爷爷的双保险,免得中间出了什么岔子,宗正被有私心的人弄去,到时候就不好制约宗室了。

  -----------------

  八月秋闱放榜之后,靖安侯因为高兴自家孩儿高中了亚元多饮了几杯酒,结果第二天就起不来床了。

  大夫说是偶感风寒。这要是放在一般人的身上,稍微吃上些苦汁子,好好将养一下也就没事了。

  可偏偏靖安侯本身身子骨就不太利索,年纪也大了,这一病竟然把沉疴旧疾都给激出来了。后来服了些虎狼药来做急症救命,总算把命给抱住了。

  但大夫也说了,他本就元气不盛,如今又伤了根底,到底对寿数有碍。

  靖安侯可怜自己的独子林海如今不过十五岁的年纪,若是自己去了,恐怕人走茶凉,今后便要一个人在宦海钟沉浮挣扎了,便想着要给孩子找一个强有力的岳家。将来把自己的人脉交给孩子,再加上岳家提携,孩子自身的才华也不差,总能不让林家五世而斩就是了。

  这一天里,他就把林海叫到了自己身边,说是要给他行加冠礼。

  林海听到父亲竟然这么早就打算给自己加冠很是不解:“父亲,儿子才十五岁。现在加冠是不是早了些?”

  “不早了。”靖安侯把林海那是当眼珠子一样的疼的,自己寿数有碍的事情也并未告诉他,而是叫了老妻上京来。“如今我儿已经中了京师的亚元,出门行走总不能连表字都没有。可有了表字不加冠也不太像样,索性这次就一齐办了。”

  林海是个至孝的,听靖安侯的话有理有据,自然是同意了。

  于是乎金秋九月里,林海就被靖安侯带着开始参加一些宴席宴会的。等到十月里头靖安侯老妻进京了,便打着赏菊的旗号开了宴席,请了各家的夫人带着姑娘们前来。

  都是差不多的人家,谁会不明白这是要给靖安侯家的公子相看呢?有意向的自然就去了。

  可又有另外一件事,靖安侯的身子骨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偏偏不知那个嘴不严的,竟然把靖安侯寿数及限的事情给捅出来了。

  林海人是不错,家里簪缨出身,五代列侯。可架不住三年孝啊!谁家姑娘的花期经得起消耗的,哪里能空等你三年呢?

  靖安侯夫人也知道自家这事做得拿不出手,别管是那个碎嘴的传出去的,和林海年龄相当的姑娘是相看不成了,只能往年纪尚幼的姑娘家里去看。

  只是连着看了几家,都差强人意得很。不是人品不行,就是家世不行。不是靖安侯夫人势利眼,实在是出身决定了眼界手腕的高低。不是说小门小户里就出不来大气的姑娘了,可那几率太小!

  在靖安侯夫妻俩因为独子林海的亲事发愁的时候,荣国府里的贾代善心思却动了——

  秋闱之后贾赦被贾代善领会家里设宴,自然要邀请同年前来。都是开国老亲,靖安侯自然也带着林海前来了,多少也有些把人脉逐步交给孩子的意味在。

  贾代善虽然在对贾赦贾政兄弟二人上难免偏颇,可也不是没脑子的。如今天下承平,最多二十年,武勋也就走到头了。除非开疆扩土,今后的朝廷就是文官的天下了。

  为子孙后代计,贾家由武转文势在必行。

  但是单靠自家两个小子,真的没问题吗?贾代善神志清醒,觉得有必要把族学组建起来了。家里头唯一一个读书人就是他那个庶出的弟弟,索性就让他管着族学好了,多少给贾家的子弟开个蒙吧!

  贾代善的想法很好,可有一个问题: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教学,更何况贾代儒这个万年老童生本身也不是多会读书。

  不过此时他想过族学的事情之后,就把心思转到自家两个孩子身上了——老大托着当年老爷子的福入了祚郡王的眼,如今也有了举人的名头了;老二自小就是个沉得下心的读书种子,虽然之前有些小波折,可在科场上得到名次也是早晚的事,他们荣国府已经很不错了!

  可就靠着这两个孩子,真的能打入文官的天下吗?


  (https://www.biqudu.com/47_47229/316237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