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权臣娇宠假千金 >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刚下朝,不等周砚景踏出金銮殿,太后身边的小顺子就上来禀告,恭恭敬敬地说太皇太后请景王去过去谈谈心。

        为了避开兴致勃勃要为他选妻的长公主,是有些日子没去慈宁宫了。

        沉思片刻,周砚景沉声让身边的徐昂去勤政殿通知一声,让各位大臣先散了,有事明日再议。

        慈宁宫内温暖如春,周砚景进来就脱了外袍,太皇太后看到轻哼了一声,不满地说:“你也知道热啊,天天让赵嬷嬷看着我,这儿不许受风,那儿不许减衣,难受得紧。”

        太皇太后年近过六十,育有二子一女,周砚景是她年近四十才勉力诞下,身子底子差,禁不起病痛,冬日里更要细心呵护。

        这样的话,周砚景每次来慈宁宫都要听一遍,耳朵已经磨出茧子。

        充耳不闻,扫视一圈殿内,坐到一旁的圈椅中,手持热茶轻抿,一言不发地听太皇太后絮絮叨叨说着抱怨的话。

        太皇太后知道满宫里都是为着她好,说完心里舒坦多了,看周砚景云淡风轻地在品茶,想起乐平差人来传话,说宴席后送了些世家小姐们的画作诗词去景王府,他假意留下,转身就让人都给毁了。

        气不打一处来:“前几日你姐姐摆宴,怎地不去?”

        “年前事多,儿子脱不开身。”

        太皇太后才不理他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今年宫里的年宴,你说什么都得呆上一整晚,不许再像往年一般,露个面就走。”

        到了腊月二十六,皇帝停笔,百官休息,宫里每年这日都会办一场年宴,邀请四品以上官员及其家眷入宫,齐贺新春。

        看周砚景放下茶盏,要说什么的样子,太皇太后接着说:“不许找旁的借口,就当陪母后过节,也碍不到你什么大事。”

        长叹一口气,面露哀伤:“先帝走得早,只留下年幼的桓儿,乐平家也只有清和一个女孩,你再不成婚,母后心里不安啊。”

        先帝子嗣不丰,乐平公主成婚十几年,仅有一个女儿,这些是太皇太后心中一根刺。如今周砚景年近三十,再不成婚,万一与他兄姐一般,子嗣艰难,太皇太后不知死后该如何面对泉下的祖宗先辈。

        太皇太后真情流露,屋内的宫女太监皆屏息静气,垂下头偷偷用余光看景王的反应。

        “区区小事,母后不必伤神,儿子答应便是了。”周砚景神色淡淡,似乎没被太皇太后的情绪影响。

        果不其然,太皇太后得到想要的回应,脸上的哀色即刻转变为笑容,乐呵呵地询问起周砚景近日的吃穿小事。

        没问几句,太监来传,太后过来了。

        太后是幼帝亲母,从前是先帝宫中一个不甚受宠的妃子,后身怀龙裔,母凭子贵。周砚景与她年岁相当,需得避嫌,起身向太皇太后告辞。

        太皇太后难得跟儿子聊得开怀,可是她一来,就破坏了她娘俩的谈天,有些不满:“她这时候来做什么,没眼力见。”

        太后出身不高,只是凭着皇帝儿子才坐上高位,太皇太后和她说不到一处,连晨昏定省都省了,只让她每逢初一十五来一趟便可。

        可是今日既不是初一十五,又不是节日,她来得确实突然。

        赵嬷嬷看太皇太后脸色不虞,景王都走了还没缓过来,轻声提醒:“人来了。”

        慈宁宫外,周砚景离开时遇到等在宫外的太后,行了个礼便离开。

        太后孙月灵盯着周砚景离去的背影,直到太皇太后遣人来请她进去,才堪堪回神。

        李氏派人来要温池雨从前写的一些诗句文章,温池雨呆在小书房里整理了许久。

        白玉看姑娘面色平静,神色如常,不甘心地说:“我当昨日老夫人是真心疼姑娘呢,原来是要哄姑娘把写的诗词都送给那位,估计两日后的诗会上,这些诗安上她的名字了吧!”

        “白玉,不得无礼。”温池雨是真的不在乎。

        昨日祖母在温菀瑶面前和她如此亲密,她心中本就奇怪,只是当局者迷,她心中有对亲情的眷恋,一时没有想通其中关窍。

        刚母亲让把一些没宣读过的诗词送去她房里,温池雨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昨日种种。

        怪不得昨天母亲面上带怒,温菀瑶眼角泛红。

        怪不得祖母不顾温菀瑶的想法,在她面前对自己嘘寒问暖。

        长公主请人煎茶赏雪,此等雅事,少不得有诗词助兴,温菀瑶初回皇城,怕是惹了笑话,故而母亲才要以她名义在府内再办场诗会,为温菀瑶正名。

        温菀瑶刚回来,诗词方面有欠缺,她愿意帮她一同学习,只是不太赞同母亲此等移花接木的行为。

        不过转念一想,她的学识本该是温菀瑶的,给她也无可厚非。

        只是这般,祖母与母亲果真全心念着温菀瑶,丝毫不顾她的感受,温池雨心中还是有失落。

        温池雨一点不藏私,把这些年写的写诗和文章尽数翻出来,再把其中一些在诗会宴席上传阅过的挑出来。

        想着正值冬日飘雪,诗会上的主题定离不开这些冬日景物,细心地将颂雪赞梅相关的诗词放在最上面,以便温菀瑶挑选。

        收拾完,珍珠上前:“姑娘,我帮你送去吧。”

        姑娘看着镇定自若,可是是不是的愣神,和眼神里的失落,她都看在眼里。

        这些诗句看似不过薄薄十数张纸,可也代表着姑娘在温府的境遇。只要那位新主子需要,姑娘所拥有的一切,都需拱手相让。

        好在姑娘聪慧,早几日便想通了,准备离开温府。

        “不必,我亲自去。”她对珍珠白玉不必藏着心思,把想法细细解释给她们听,“母亲差人来要,没亲自来,应是不想看见我不乐意的模样。既然我对此毫不在意,自然要让母亲亲眼看看我的态度。只让你们代为转交,母亲暗自揣摩,若是想多、想偏了,于我也不好。”

        ……

        温府诗会如期举行。

        这是日子选得好,风雪俱停,阳光明媚。

        温菀瑶前几日在长公主府吃了亏,这次穿着搭配全由李氏安排,不敢再提意见。

        上次她执意要戴的金镶红玉耳坠,被长公主之女郑以筠当众奚落,说她一身金黄俗物,与洁白无瑕的雪景不搭。

        李氏也有歉意,上次一心想着要让瑶瑶在众人眼中惊艳亮相,忘记了大家主要是为了赏雪,害得瑶瑶失了面子。

        这次李氏记着上次的教训,挑了一条素色锦纹裙,配着青玉簪子,简单大方。

        温菀瑶换上衣服后,对镜自照,觉得寡淡无味,悄悄拿了一对鎏金镯子,戴在手腕上,再用衣袖掩住。

        穿戴好,李氏问温菀瑶:“瑶瑶,可把那几首诗背熟。”

        温池雨准备了不少诗,可是诗会上也不能把那些纸带在身上,随时拿出。所以不管今日是要手书还是吟诵,皆需要温菀瑶自己先将那诗句是熟记在心中。

        寻常诗会,诗词主题皆是选几个眼前景物,写在纸上,放入签筒,抽签决定。

        李氏照着温菀瑶送来的诗,写下了几个主题,嘱咐下人在抽签的时候,只放这几个进去。

        是以,只要温菀瑶把这几首诗背熟,诗会上自然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门房差人来报,赵府夫人与千金已经来了,李氏要去前面招呼,匆忙又叮嘱了几句边走了。

        今日诗会只邀请了各家夫人与小姐,没有外男,故而规矩没有那么多。

        温池雨穿着一袭碧色长裙陪着温菀瑶,在各位夫人小姐面前走了一圈,帮着介绍完,就主动退到一边,不抢风头。

        眉眼低垂,若有所思。

        忽地肩头被人一拍,回过神一看,是学士府的千金王元清。

        “池雨,长公主宴会上怎么没来,我递帖子你也不接,怎么回事?”

        王元清是温池雨的手帕交,与她情同手足。

        前世她被沈府拘着,只有王元清一直锲而不舍地往沈府去,可惜一直被沈夫人挡着,待沈峥归来,她又早已嫁做人妇,去了江南,是以三年了,她们一直未得相见。

        这几天她思绪繁乱,想规划好日后生活,再见故友。

        果然是心里想得太多、太乱,连今日她也在受邀之列,会登门拜访都忘得一干二净。

        乍见故友,千头万绪,眼尾泛红。

        王元清看温池雨情绪不对,拉着她冰冷的手去假山边上说话:“被吓着了?”回头看看四周,低声说,“受欺负了吗?我就说你怎么不去公主府,肯定是受欺负了,我去找那温菀瑶算账。”

        王元清是王府独女,备受宠爱,因而性子火辣,不受拘束。

        温池雨赶紧拉住她:“没有,刚巧起风,吹得我眼睛疼。”

        “你有事可别瞒我,出了事大不了去我家呆着,我娘不知道多喜欢你。”

        “没事,没去是因为……”

        “清儿、池雨,快些过来,用膳了。未时便要开始作诗,你们快些。”有人喊她们,打断了温池雨的话。

        王元清拉着温池雨跑过去。

        温池雨一时听不清外界言语,耳朵里萦绕着刚才那句话。

        未时……


  (https://www.biqudu.com/33273_33273517/9466315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