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后明帝国 > 第六十五章 南京之争 三

第六十五章 南京之争 三


  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放火好时节!

  当夜寅时,小教场内大家熟睡之时,突然帐篷被人点火,四处不断有人高吼道:“不好啦!清军放火杀降啦。”

  “兄弟们跟建奴拼了,杀建奴啊!”

  杀喊声彼此起伏。

  睡梦中的明军,不明真像,朦朦胧胧听闻后,面露惊恐之色,衣服裤子都来不及穿,急忙向四处逃窜。

  看守十万降军的是孔有德心腹将牛录章京刘氏,孔有德只给了他五千汉旗军看守,在刘勇看来,这十万降军软弱得跟女人一样,给他们吃猪食都不敢反抗一下,五千大清勇士足够了。

  此时刘勇正在大营里搂着一名抢来的一名女子啪啪,正兴起之时,突然听见教场大乱,吓得小弟一软,接着侍卫帐外禀报说“啸营”。刘勇气得急忙穿上裤子,提着一把大刀出营,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气势汹汹的领着一营人马急忙向教场平乱去了。

  见校场内已乱成一锅粥,高弘图和韩赞周、金吾卫指挥使王德武、羽林卫指挥使旻演带着八百多信得过的手下,趁乱悄悄来到太平门,因太平门里朱宜仁的大营很近,这里四周有五千多清军把守。李二牛见此,立即把手中的响箭对着太平门上空发射出去,一阵耀眼的红光在太平门上空中炸开,随后接踵而来就是一阵炮响,一枚枚火炮落在了城墙上,城墙上的汉旗军顿时被火炮压得抬不起头来。王德武和旻演见此清军都趴在城墙下,二人迅速领着手下向太平门杀去,守城门的清军一时被王德武等人杀得丢盔弃甲,节节败退。把守太平城门的是汉旗军牛录章京马氏,指挥作战很是了得,只是不善于溜须拍马,不如刘勇吃香,这才派来一线守门。

  当王德武和旻演两人带着手下和汉旗军交战后,在城墙上多炮击的马远彪见城门被一伙明军夺取,立即对身边的梅勒章京大吼道:“快带人堵住大门,不要让明狗打开城门。”

  两名梅勒章京领命,迅速带领一千多人下去堵截。刚打开的城门又被关闭了,攻门的明军顿感压力倍增,死伤的明军也越来越多,汉旗军战斗力比这些平日守城的金吾卫要强很多,王德武和旻演两人带着弟兄渐渐有些支撑不住了。站在明军身后墙角处的高弘图见此急的团团转,李二牛也跟着狠抓头发,眼看城门就要被打开了,关键时刻又被清军杀退,这城门如不速速拿下,今日之事恐败于此。

  高弘图转来转去突然临机一动,双目看向不远处小教场内,里面有十万京营官兵,此时正打得欢。高弘图二话不说,拉着李二牛迅速奔向小教场内,两人来到小教场,高弘图要李二牛跟着一起对着教场内的明军大吼道:“太平门已打开,兄弟们速速从太平门逃命去吧!”

  本已绝望的明军,突然听到有生门,大伙想也不想就迅速聚拢向太平门奔去。

  太平门,汉旗军马氏见下面这股明军马上就要被消灭殆尽了,心终于要放下来了,还好这伙明军人不多,要是被这伙明军打开了城门,自己死一百也不够承受王爷的滔天怒火。

  就在马氏准备给下面明军最后一击时,突然前方涌现大量明军,如潮水般的冲击着清军,马氏的心一下子又沉入湖底了。惊吓之后,马氏迅速把城墙上所以的清军派到下面阻挡明军。

  王德武和旻演见清军阵脚大乱,心中一喜,如今只有打开城门才能由一线生机,见清军主力都在围剿身后京营明军,二人迅速组织几十名人手,从清军薄弱之处穿插过去,趁清军还没回过神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城门,顺势打开了太平门。城外明军见太平门被打开,大军迅速攻入城内,领头的是第三军团副军团长周忠,周忠入门后迅速绞杀清军,命人收拢京营官兵,并派出一万火器兵和刀剑兵沿着城墙夺下朝阳门、光华门、中华门,阻挡城外清军进城。

  周忠命人给收拢来的明军每人都发放一把武器,这时聚集在太平门的京营官兵才知道明王大军已打来了,很多京营官兵已是热泪盈眶,也有一些京营官兵想起这几日种种遭遇,心中一股无名火怒起,提起大刀跟着前面明军一起追杀清军,以发泄这几日来的仇恨。有了这十万明军,朱宜仁大军更是所向睥睨,把孔有德的汉旗军杀得节节败退。

  应天府衙门,当孔有德得知小教场内叛军啸营,急忙带兵出门,刚出府衙大门,又一骑兵急忙跑来禀报说太平门已被攻下,牛录章京马氏战死,此时明军已攻入城内。孔有德听闻大惊,急忙命人赶快打开朝阳门,通知豫亲王入城杀敌。孔有德刚吩咐完,就见前面大量明军往自己这边跑来,孔有德立即骑马往光华门方向逃去。

  城外清军阵营中,炮击声把正在睡梦中的豫亲王多铎惊醒了,多铎急忙招来戈什询问情况,戈什不知,又派人去打探,半柱香后探马回报,多铎这才得知明王夜袭太平门,如今已攻下太平门,大军已全部入城,此时对面营帐全是稻草人作掩护。多铎听闻大怒,一刀劈死了前来禀报的戈什,提着血淋淋的大刀上马,迅速点齐兵马来到朝阳门,多铎骑在马上大吼开门,结果大门紧闭,无人开门,突然一面大清旗帜被丢了下来,一支象征大明的龙王旗被竖了起来,骑在马上的多铎额头上布满了青筋。

  多铎冷脸吩咐道:“怀顺王,你带领人马,迅速给本王把光华门夺下,夺不回来,你也不用回来了。”

  “是,小王领命。”耿仲明恐慌答道,迅速退回阵营点齐兵马往光华门奔去。

  今夜孔有德想死的心情都有了,现在正被明军堵在正阳门口,四周都是黑漆漆的鸟统对着自己,这里离光华门只有一箭之远,出了光华门就能活着回去。而现实是身边只有区区两百多人在护卫,四周足有上万人。

  这时前面明军一将领打扮的人出来问道:“前面的建奴可识得一个叫孔有德的人?”

  孔有德听闻,心中一喜,立即开口答道:“正是小…王…不认识,不认识。”孔有德突然觉得不对,立即改口辩解道。

  显然明军军官并不买账,开口说道:“不认识没关系,本团座也不想认识。”

  周忠盯着前面誓死抵抗的清军,幽深的对身后的明军说道:“王爷有令,众将士听令,对建奴格杀勿论,动手!”说完一挥手。

  四面手持火器的明军迅速扳动扳机,砰……砰……!

  一杆杆鲁密铳冒着火光和青烟射向孔有德,祸乱大明十四年之久的叛将,清廷的恭顺王孔有德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城外,当怀顺王耿仲明被城墙上的明军用手雷炸伤抬了回来时,多铎知道这一战已败,南京城在自己手中丢失了,孔有德多半已死,对于汉人奴才,死了就死了,多铎没有多大的心里压力。但是南京城在自己手中丢了,内心中多铎是不甘心的,随即命令刚投降的明军去攻城,清军在身后督军,有逃跑者立斩。占据了地利的朱宜仁迅速组织京营官兵一起守城,双方一直交战到天明,当多铎再一次组织大军攻城时,清军大军背后传来喊震天的杀声,这时一名戈什急忙跑来禀告:“启禀王爷,我军身后出现了大量明军,足有五六万人之多。”

  “可探明是那只明军?”

  “启禀王爷,是…明王麾下第四军团。”戈什说完把头低得更朝下些,不敢看多铎杀人的眼神。

  豫亲王多铎听完,脸色刷的一下变白,这意味着多罗贝勒尼堪战败了,两万汉旗军和三千满八旗就这样没了,多铎把手中的皮鞭狠狠朝戈什甩了过去,只听到啪的一声,戈什背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血迹。发泄过后,多铎立即指挥全部兵马退守镇江。

  朱宜仁站在高耸的南京城楼上,看到清军如潮水般的退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再接再厉把多铎赶回多尔衮怀抱里去。

  朱宜仁下了城楼,骑马来到应天府衙,就见府衙四周站满了身穿红袍紫袍的官员,足有四五百人,亲卫营的官兵正在努力维持着秩序,当这些官员见到朱宜仁后都情绪激动,高呼道:“臣等叩见明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宜仁神色一震,心中已有些明白这人为什么急着见自己了,这些人前一天准备见风使舵投降清廷,没想到接着峰回路转,南京又变回了大明手中,现在不立即表态,到时候怕等着自己大概就是一尺白绫或一杯毒酒了。明朝这些文人最恨的就是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之辈,但是遇到不可违的时候,这些文人又比谁都怕死。朱宜仁来到明朝快有三年了,对这些文人身痛欲绝,只会打嘴仗,不会办人事。

  朱宜仁下了马,心中虽有不喜,但还得努力表现出极大的亲和力,大明最终还是得靠这些文人治理的,马上能取天下,但是不能马上治天下。

  朱宜仁面露微笑的走到人群中说道:“诸位都是国之栋梁,这几日受难了,快快请起。”说着双手虚扶众位大臣,百官又是诚惶诚恐的道谢后,顺势爬起来整理了衣帽就立在明王左右,准备聆听后续。

  朱宜仁见此,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前日南京被刘良佐,刘泽清等小人引清兵入,致使陛下和南京诸位臣工受难,如今万岁被俘,本王甚是哀痛,好在诸位臣工无事,现如今我等需齐心协力营救万岁,还望诸位臣工先暂时回到衙门安心办好差事。”

  这时衙门里的高弘图走了出来,见门口围了这么多官员,脸色一垮,指着几个身穿红袍带头的大臣不高兴道:“听到没有,明王叫你们先都回去,该做什么去做什么,先把南京城里的治安管理好再说,不然休怪老夫不客气了。”前阁老毕竟有几分威势,再加上如今他是请明王勤王的功臣,说话自然有几分威信,为首的官员立即给高弘图拜礼,然后纷纷告别回衙门办事去了。

  朱宜仁见高弘图宝刀未老,竟比自己这个带兵的王爷更有几分威势,一声喝下,就下退了几百官员,不禁笑了笑了。朱宜仁和高弘图进了衙门内院,里面又有二三十个穿着蟒袍和红袍的官员跪在大堂上,朱宜仁见了,心里就有些明白了,拉长了脸色直步走到堂上坐下,高弘图怕朱宜仁不认识这几人,见朱宜仁主位上坐下,就一一介绍起来,前面第一个是魏国公徐弘基,第二个是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忻城伯赵之龙,驸马齐赞元,大学士王铎,尚书钱谦益,侍郎朱之臣、梁云构、李绰等等,这些都是前几日投降清军的主要大臣。今日清晨南京城内的士子得知南京又被明王收复了,这可高兴坏了的士子们,就在士子举手欢庆时,不知道是谁突然想起了那些投降清廷的大臣勋贵,士子们心中一阵怒火烧起,大伙碰头简单商议后,迅速聚拢了上千人跑到这些大臣勋贵家中,把这些投降清廷的大臣一个个捉拿到了府衙门口,高弘图刚开始见这么多勋贵和以前同僚被扭送到这里,感到很吃惊,后来这些士子把情况跟高弘图一说,高弘图也很生气,立即吩咐士兵把这些人全都绑起来,等候明王发落。

  这些勋贵大臣虽然被绑着跪在堂下,但是一个个都不出声,也不求饶,好像自己没做错什么。这么一来,让朱宜仁也很是头疼,如今刚打下南京,正是人心惶惶之时,如一下子顺应民意杀了这些勋贵,虽可以暂时稳定南京局面,但是身后福建,浙江,广东,云贵,四川的藩王勋贵和大臣又会怎么想,自己还只是个王爷,万岁生死不明,现在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处理勋贵和大臣的。高弘图冷静下来了也觉得此事辣手,看向明王的眼神也有些愧疚,还是自己太鲁莽了。

  这时一卫兵迅速奔入堂内急忙禀报道:“启禀明王殿下,剧细作探得,建奴豫亲王多铎准备调集淮扬兵马十万于镇江,合计三十万兵马反攻南京。”

  “什么?……!”高弘图吃惊站了起来。

  朱宜仁面无波澜,看着下面这几十号人,有的幸灾乐祸,有的震惊难过,有的无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以说千人千种表情,这时朱宜仁是真心感觉太累。

  片刻后,朱宜仁才慢慢开口说道:“本王知道了,通知艾能奇,刘文秀,王振远,周忠等几位将军后衙议事。”

  “是,领命。”卫士叩拜后迅速离去。

  朱宜仁站起身来,缓步走到通往后衙旁门才开口说道:“万岁如今生死不明,各位勋贵大臣之事等万岁回来再做处理,都先回去闭门思过,无本王手令,不得踏出府门一步,否则定斩不饶。”

  又对高弘图说道:“南京之事,还望高阁老多多费心,本王只懂军事,治民还得仰靠阁老。”

  “王爷请放心,老夫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保大明江山永世不倒。”

  “都退下吧!”说完,朱宜仁拖着疲倦的身躯缓缓向后衙走去。

  ;


  (https://www.biqudu.com/21_21868/149523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