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隋唐之激情神枪 > 第83章 薛举巧施连环计

第83章 薛举巧施连环计


  “给夫人道喜,主公来了!”门口有两个丫鬟,看见杨勇来了,一个小丫鬟赶紧往里给萧美娘送信,另一个小丫鬟飘飘万福,“奴婢见过主公。”

  “免礼吧。”杨勇说着径直进了萧美娘的房间,此时的萧美娘被一个丫鬟扶着来迎接杨勇,看见杨勇进来,两眼含情一瞥,赶紧跪倒施礼道:“将军来了,妾身恭迎将军。”

  “美娘不可多礼,怎么样,身子好些了吗?”杨勇扶起她一脸关切地问。

  “谢将军挂怀,好多了。只是时有头晕目眩,寝之不安,食之无味。”萧美娘有气无力,但那种娇美更加诱人,堪比林黛玉。

  “按时吃药,多休息下就好了。来,勇哥扶你里边休息去……”杨勇说着,眼睛盯着萧美娘迷人的躯体,禁不住心神荡漾了。

  萧美娘面色酡红,玉梗微垂:“将军,这些天妾身身体欠安,让将军挂念了。”

  “美娘不用客气,这是应该的。倒是这些天,勇哥太忙了,又是练兵又是打仗的,山寨上的事太多了,没来得及亲自照顾你,深感歉疚。”

  “将军哪里话来,将军金贵之躯,志存高远,日理万机,妾身岂会不知?等妾身康复了,再好好伺候将军……”

  说着两个人又靠在一起,杨勇又安慰了她几句,当晚,二人同榻而眠。

  一觉醒来,天已四更。想到今天晚上就要和薛家父子共谋金城郡了,杨勇睡不着了,思前想后,脑子里一片翻腾,最后未到五更他就从萧美娘的香身娇躯旁边起来,到了前山演武场,此时小杜义已经在那里骑马练刀了。

  杨勇兴致也来了,和杜义打过招呼,练了几趟拳脚和单刀,又飞身上马,舞了一顿大枪,然后又飞马练了几次射箭,天光才放亮。

  这时,公冶长集合山上的义军也到了演武场,一看杨勇和杜义这么早就这里演武了,义军大受鼓舞,包抱公冶长在内,都为杨勇的勤勉为折服,于是一声令下,指挥着这些义军功杀战守,排兵布阵,又开始了一天的练兵。

  为了迎接晚上的大战,下午杨勇让弟兄们休息,养精蓄锐。

  晚上,杨勇特意叮嘱伙房多加了一道菜,义军们饱餐战饭,到了定更时分,在众多火把的照耀下,二百名义军集合完毕,一个个像刀砍斧剁的一般整齐。

  杨勇来到队前进了战前动员,把早已琢磨数遍的一套词端出来了:“军兵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检查我们忠勇的时候到了。今天晚上这一战非常关键,城内有我们的人策应,今晚三更一鼓作气,拿下金城,每人赏纹银十两。

  如果有哪位兄弟光荣了,你不必担心,一定会有人给你收尸的,而且你的兄弟姐妹、家中老幼也会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抚恤金;如果我和大伙一块光荣了,你也不必担心,我杨勇言必行,信必果,这一承诺由留守山寨的公冶将军负责兑现。所以今晚的战斗大家一定要不怕死,我杨勇还是那句话,功必赏,过必惩。”

  存活下来的给银子,战死的给收尸,还给家属抚恤金?这些在一千多年前的战场是不可想象的,就连公冶长跟着那么开明的靠山王杨林干了这么多年,也从没有听说过有这种事儿。

  那时流行的说法就是吃粮当兵,当兵说白了就为了填饱肚皮,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死了怪自己倒霉命短,活下来算是捡个便宜。这些带兵主将活人的事都管不完,谁还管死以后的事儿呀?

  因此,杨勇这番话一出口,义军交头接耳,一个个磨拳擦撑,群情振奋。

  接着,公冶长和杜义带头大喊道:“必胜!”

  这二百名义军群情振奋,都振臂大喊:“必胜!必胜!……”喊声如潮,响彻云霄。

  杨勇一摆手,现场又肃静下来,杨勇继续道:“报数!”

  “1!2!3……”二百名义军鱼贯大喊。

  报完数后,杨勇让报单数者出列站在左边,胜下的站在原位不动,重新整队,二百名义军便均分为二。

  杨勇道:“左边的弟兄跟着我和杜义兄弟下山攻取金城,右边的弟兄留下来,跟着公冶将军镇守山寨。”

  杨勇话音一落,右边的一百义军不高兴了,纷纷道:“主公,我们也不怕死,我们一点也不比他们差,为什么把我们留下?我们也要跟随主公攻城杀敌……”

  杨勇把手一摆,现场又静了一下来,杨勇劝道:“谢谢弟兄们的热情和忠勇,我当然知道你们人人英勇,我杨勇的兵没有熊包!但是弟兄们,保卫山寨更重要,因为这是我们的辛辛苦苦建起的家园,绝对不能有失,千斤重旦就落到你们的肩上了,今晚上的军功,你们也占一半!执行军令!”

  这一下,没一个人言语了。公冶长心中赞叹,这杨勇看似什么都不懂,其实比我高明多了,只是深藏不露而已,要不然人家能当太子吗?你看他打消将士顾虑、鼓动军心的招数多新奇,我想破脑袋怕是也想不出来!

  杨勇一看兵也分完了,气势鼓起来了,时间也差不多了,等义军喊声停之后,提枪上马断喝一声:“出发!”

  杨勇和杜义带着一百名赶死队离开山寨,直奔金城郡而来。

  害怕战马弄出声音,临行之时,公冶长让杨勇和杜义战马衔枚,四蹄裹布。

  今天天气不错,虽然寒冷异常,但没有风,满天的星斗眨着眼睛。除了行军的声音外,四周一团寂静。

  这一百名义军尽管不是骑兵,但三十里地的路程,小跑不消一个时辰,远处黑乎乎的城头便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

  杨勇传令让队伍慢下来,注意隐蔽,一刻钟后,这一百名义军便人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金城郡的东城门附近。尽管天气寒冷,但义军们这一路小跑,现在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有的还微微出汗。

  城里一点动静没有,四外静得可怕。杨勇和公冶长等人盯着黑乎乎的城头,不知道里的薛家父子此时准备得怎么样了。

  此时,二更天早已过了,剩下的是等待,令人心焦的等待。

  时间这东西就是怪,你越盼望它快点过,它还越慢;但是你要嫌得过得太快,希望它慢下来,它还像贼一样,一不小心便从你的手心屁股下,悄然无声地流逝。

  杨勇、杜义和这一百名弟兄也不知等了多长时间,等得军兵们身上的热气早已散尽,等得一阵寒意袭来直想打哆嗦,等得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突然,城头上燃起一堆大火,喊杀声随之破云而起,接着城门大开。

  杨勇一看,喜出望外,对杜义道:“小兄弟,我带人先往里冲,你带十名弟兄在后面督阵,不要急着进城。机灵点,如果我们中了埋伏,你要抢守城门,实在不行了就退出城外,找公冶大哥去。”

  “主公不可,你是一家之主岂可冒进犯险,还是末将带人先往里冲。”

  “不要争了,这是军令。”杨勇说完,对这一百名义军道,“留下十名弟兄和杜义兄弟督战,后退者杀无赦,其他人随我冲!”杨勇说完,一马当先向城门冲去。

  杨勇这是第一次单独指挥军队作战,身先士卒,带头往里冲,这些义军一看,主公都不怕死,我们的命算什么?就算是战死,也比被后面的督战队杀死强。

  “冲啊!杀呀——”义军齐声呐喊,以慷慨赴死之势随着杨勇就杀入城中。

  守城门的军兵大乱,有不少军兵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做了刀兵之鬼,那些没死的,被杨勇杀得四散奔逃。

  正在这时,城门守将于和闻报,惊得魂不附体,慌忙执刀披挂上马,带着一百多名隋兵隋将岂图阻击义军入城,迎面正遇上杨勇,只一合,被杨勇一枪把头盔挑落,吓得于和亡魂皆冒,抹头就跑,这些隋兵隋将一看主将跑了,也跟着逃命。

  杨勇把大枪一举,随后掩杀过来。

  于和带着人正跑呢,迎面一员大将带人截住了他的去路。于和一看这员大将人高马大,正是薛举的大儿子薛仁果,大喜道:“小将军,义军来了,那使枪的贼首好生的厉害,于某不是对手,快拦住他们!”

  薛仁果冷笑一声:“好,我这就拦住他,不过先得送你上西天,去死吧!”言毕,一戟刺入毫无准备的于和腹中,于和大叫一声,扔刀落马,临死还不解道:“啊?你……你……”话没说完,口吐鲜血,绝气而亡。

  原来,薛家父子以搬兵为名,离开皋兰山,他们带的这一千人马没急着回城,而是在半道先把这一千人马给策反了。

  他们是主将,这一千人马都是薛举的部下,没有***,跟着谁都是混饭吃,不答应当场就得被诛杀,因此,全都答应跟着薛家父子造反起事。

  薛举大喜,为了不引起城中的怀疑,薛举让儿子薛仁果带领三百五十名部下,扮作“残兵败将”绕走南城门,谎称薛举被困山中,要搬兵救父,从南城门混入城中。而薛举则带着六百多名军兵也扮作狼狈不堪的样子,谎称儿子被困山中,要搬兵救子,从东城门混入城中。

  天黑之后,这两路人马几乎是同时来到城门外。守城门的将官一看,的确是薛家父子,一点也没怀疑,恭恭敬敬地把二人接入城中。

  薛仁果进城后,带着这三百多名军兵回了薛府,把军兵交由薛举的心腹爱将吴守仁负责,让这三百五十军兵将偷偷地把薛的家小保护起来,薛仁果进宅院找到母亲和兄弟,把薛举的密令给偷偷地说了。

  夫人刘氏一听,老爷要倒反城池,举大旗成大事,吓玉体乱颤抖。二儿了薛仁越一听高兴了:“好,反的好!这些狗官早就该杀,娘,别怕,有我和大哥在,保你平安无事。”

  哥俩怕母亲害怕,又安慰了几句,他们把大门一关,在家里等着父亲薛举的消息。

  由于时间紧迫,薛举顺利进城后马不停蹄,连夜来带着“残兵败将”直接找郡守赵开。

  赵开闻听薛举败回,吓得魂不附体,亲自接了出来,一看薛举头盔都没了,脸上连泥巴带灰土都分不原来的面貌了,再看来手下这些兵将,去时的一千兵马,眼前也就五六百人,丢盔弃甲,更是狼狈。

  薛举也会演戏,赶紧跪倒磕头,痛哭流涕地请罪,把早就编好的瞎话,滴水不漏地端了出来,大致意思是自己带兵到了山下,和反贼遭遇,把杨勇杀得大败退入寨中。自己求胜心切,紧追不舍,不慎中了反贼的埋伏,自己奋斗拼杀,总算闯出重围,但儿子薛仁果被困山中,朝不保夕,请求赵大人多派兵将抄山灭寨。

  赵开对薛举的话一点也没怀疑,一咬牙又给薛举派出一千五百兵马,让他务必救回儿子,铲平皋兰山的反贼。

  薛举心中暗自高兴,心说,城中总共五千兵马,又给要回来一千五百人,现在等于一半的兵权在我手里。城中还剩下两千五百兵马,每个城门五百兵将守把,这样算来,赵开身边只有五百名军兵,明天晚上的大事万无一失。

  薛举领命谢恩,当即表示要带二儿子薛仁越一共进山平贼,赵开点头应允。

  就这样,薛举连夜点齐一千五百兵马,加上自己原来这六百余人,合在一块有二千一百余人马,辞别了赵开,堂而皇之地把这两千多人马带到薛府附近,再加上薛仁果的三百五十人,共两千五百名精兵临时扎下营寨。

  新来的一千五百名兵将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说连夜要进山救人平贼吗?怎么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但主将没有命令,也不敢不多问。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薛举传令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百人长以上的将官都参加了,大帐里坐得黑压压的,能有四五十号,点过卯后,全部到齐。

  薛举命心腹大将吴守仁带二百名刀斧手守在大帐之外,然后命人把两个儿子叫进帐中。

  薛仁果一出现,多一半的将官感到傻眼,心说,不是说薛大公子被困山中了?怎么在家呢?这不安然无恙吗?都糊涂了,只有一部分将士明白其中的原委,但也不敢多言。

  ;


  (https://www.biqudu.com/18_18648/134768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