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甄汉子家的贾媳妇 > 219章 才怪

219章 才怪


  最后还是甄大姐去拉架,钱德亮才松开了儿子。  贾好好就借着和人说好要回去的借口,离开了钱家。  钱老娘也说尽好话,还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回礼,一袋红糖和一块够做一件外套的绿色布料。  她原本的打算是看的不顺眼就给一袋红糖把人打发了,要是顺眼就给一块布料。  现在自家孙子把人家女儿弄哭了是小事。  就怕这对象吹了,这才忍着心疼给两样回礼。  但是现在甄大姐已经打起了退堂鼓,觉得钱家这后娘不好当,自然不肯收了布料。  两人推迟来推迟去,最后还是贾好好说时间来不及了,让大姐收了一包红糖才肯让她们离开。  等她们赶到了供销社后面的时候,一起来的婶子和两个嫂子就蹲在角落里吃着窝窝头聊着天,看见她们来了赶紧起身迎上来笑呵呵的打招呼。  一般来说,家庭妇女们更舍得给自家男人和儿女花钱。  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工分挣得多,不能倒下。  儿女是自己生出来的,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舍得委屈儿女。  却心甘情愿的委屈自己。  就像她们就是都舍不得在外面买馒头吃,干脆带了点早上剩下的窝窝头垫垫肚子就算了。  “对不起啊,我来晚了。”贾好好敲门进去,运气好,开门的就是仓库里的李姐。  “李姐,我们又来麻烦你了。”贾好好顺手就从箩筐里拿出钱家给的那袋红糖塞给李大姐:“这是我婶子和两个嫂子还有这是我男人的大姐。”  一脸期待的看着她笑:“我们乡下人舍不得买好布料,李姐你给我们弄几块次品布成不成?”  哪怕贾好好自己口口声声的说自己是乡下人。  但是李大姐现在可不敢小看乡下人了,就这个冬天,自己就帮人卖了不少贾好好男人送来的炭,起码得有三百来块钱,  自己一年到头上班的工资也不过是人家这几个月的钱。  要是知道别人这样挣钱,那李大姐心里肯定不痛快。  凭什么你们能挣这么多呢?  但是,甄宥钦和贾好好特别会做人,笑脸迎人就不说了,每回见到自己也不会空手,给过自己萝卜白菜鸡蛋海带这些。  像她当仓库管理员,活倒是不累,还有点小权利。  次品布其实不愁卖不掉,一般人她们还拿乔不肯卖。  现在看贾好好这么热情,她自然是愿意给她这个面子的,有点不好意思的推辞了一会儿,还是收下了那袋红糖。  很热情的招待她们:“要是别人那可不能进去挑,都是我们拿出来什么算什么,你们是和好好一起来的,那就进去随便挑,等下拿出来我带你们到会计那里去结账就行。”  甄大姐她们不住的道谢,等她打开门,看见里面堆了不少的各种颜色的布料,眼睛发亮的冲进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  贾好好并没有进去,而是在门口和李大姐聊天说闲话。  李姐忍不住八卦的低声问:“妹子,这几个月你们卖炭挣了不少钱吧?”  “就是挣点辛苦钱。”贾好好肯定不会在外面炫耀:“我们是五家合伙的,又卖的比外面便宜,摊到手上其实也没多少钱了。”  她是故意把五个人合伙,说成了五家合伙。  现在每家都有四五个人,这样就不会太招人眼了。  等到她们挑好了不少布料跟着李姐去结账的时候,面对着优惠的价钱都是忍不住笑的露出了牙花子来。  只恨自己还是挑的少了,毕竟这价格只是好布料的三分之一,实在是太划算了。  等离开供销社后,大家不住地向贾好好道谢。  其实她们也明白,贾好好自己去买布的话,肯定不用送给人家一包红糖。  就是因为她们去了,这才给人家管理员送了礼。  然后贾好好又发现自己的空间系统里多了300个金币。  好吧,这下自己不亏了,三百个金币,能从系统里换七八袋红糖了。  她们去约定好的地方找到了甄老叔的牛车。  甄大姐把自己给甄老叔挑的两块布料递给他:“叔,蓝色的那块布料四尺三,灰色的那块布料五尺二,就是都有几处是漏针的,让婶子裁剪的时候注意点。”  “没事,只要结实便宜就好。”甄老叔接过布料摸了摸,很满意的点头:“不错,很厚实,多少钱来着。”  甄大姐腼腆地笑了笑:“这两块料子总共七块六角钱。”  甄老叔有点不敢相信:“你说七块六角钱?真这么便宜啊?”  倒不是甄老叔有钱,而是他经常赶着牛车来回跑,也听多了大家唠叨现在买布贵,好点的料子几十元一尺,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就是普通的劳动布,都要三四块钱一尺,还要布票。  现在的人穿的衣服又大都是比较宽松的,一件衣服起码得二尺七八左右。  现在布票紧张,像他们南山坞,分到手的布票每人一年五尺,就最多够做一套衣服。  可是一个人不可能一年只穿一套衣服吧?而且大家这干活会出汗,要经常换洗就很费衣服。  因此平时只能穿缝缝补补的旧衣服,但也有节俭的少部分的家庭的布票每年还用不完。  不,应该是舍不得用,可以换给有需要的亲戚邻居们用,如结婚或办丧事都要超额用布。  像甄宥钦之前,都是穿甄宝强的旧衣服时候多。  反正一般人家都是老大不能穿的衣服给老二穿,老二的给老三穿。  而且冬天的棉衣很少有穿新的,棉衣大都挂满补丁,面子破了改作里子继续穿。  实在不能缝补的,挂不住针线了,还不舍得丢,留下当抹布或者尿布用。  大家平时去买布的时候,只有一匹布卖剩到最后的布头可以不要票。  现在甄老叔听到这价格,比自己预想的少了一半了,能不惊讶吗?  边上的大婶笑着道:“这都是好好和人家熟啊,要不怎么可能这么便宜的价格买到这么好的布料呢,你看我这三块料子也就花了八块多钱,要是去前面买,这些钱就只能买到一块布料,这还不用布票呢?”  另一个嫂子赶紧附和:“可不是嘛,今儿真是多亏了好好啊。”  甄老叔也从裤兜里摸出钱给甄大姐,笑呵呵的道:“不错,是挺实惠的,走了,回家了。”  习惯真的是很可怕的东西,之前贾好好还暗暗发誓再也不坐这颠来颠去的牛车。  可是现在她坐在颠簸的牛车上,闭着眼睛靠着甄大姐,听着她们说些家常里短,都忍不住睡着了。  而且这一觉就睡了一个多小时。  快到村子里的时候,甄大姐才拍了拍她的肩膀,像是深怕吓着她一样,温声细语的开口:“好好醒来,快到家啦!”  “啊?”贾好好迷迷糊糊的醒来,发现甄大姐早上给小綉包的大外套披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小綉也被对面的大婶抱着,一脸迷糊的揉了揉眼睛,很乖巧的看着她们笑了笑。  自己怎么就变得这么能睡了?和小孩子一样,千万不要被她们误会自己很懒啊。  贾好好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现在要去镇上的头一晚上,就容易失眠,睡不着。”  边上的嫂子给她找到了理由:“哎呀,你肯定是操心蒜黄的事情才睡不好。”  “就是,换成是我要收蒜黄送蒜黄,那肯定是整晚上都睡不着。”  “可不是嘛,现在真的是多亏了你在,我们大家才多多少少能挣到点钱补贴家用。”  她们这么善解人意的为自己找到了合情合理的借口,贾好好都不好意思告诉她们,自己昨晚一点都没担心蒜黄的事情,睡得可香了。  “是这样的。”贾好好笑着和她们聊了几句后,这才让甄大姐挑着箩筐先回家,自己去外面露个面。  毕竟贾好好现在就算是出去了,也能算公差,给记公分的。  去外面溜达一圈,就看见大队长带着人在外面干活。  哪怕现在天气只有十几度,挥着锄头的男女们也都热的只剩下单衣了。  大家看见她都很热情的招呼,关心的问她蒜黄有没有卖掉。  贾好好很和气的点头,让大家放心,自己没把蒜黄剩回来。  就连甄大队长看见她也操心的问了一遍,等知道都卖完了,就冲她挥了挥手:“行了,你也辛苦了,回去歇着吧?”  就算是让自己挑着这么多蒜黄去国营饭店和几个厂子里送,那也不是轻松的事情。  不仅费力,和那些人打交道,还很费心。  因此,他是真的觉得贾好好也挺能干的。  贾好好都怀疑他在取笑自己,自己都没觉得自己辛苦啊?  等他再催着自己回去休息的时候,贾好好才顺势同意了。  其实会计确实比较轻松,特别是南山坞的人少,相对来说事情也少,贾好好这几个月里已经熟悉了各种事物,倒是很轻松胜任了会计这职位。  她又去教室那边溜达了一圈才回到家,就闻到了肉香味。  进去厨房一看,甄大姐已经在用大锅卤猪头了。  现在天气渐渐热了,这肉菜也不能久放了。  而且家里都开始馋肉了,弟妹也说了让大家吃顿好的,甄大姐回来就忙活上了。  想到弟妹爱吃大米饭,她正在米筛上挑大米里的碎泥巴和小石头这些。  贾好好来到厨房,就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哇,大姐你煮的好香啊,我闻到这味道都觉得肚子饿的呱呱叫了,我们先吃个苹果吧?”  说完,就去洗了三个苹果,给乖乖烧火的小綉一个,塞给甄大姐一个,自己也咔嚓咔嚓的开吃。  还不忘点评一下:“这次买的苹果个头不大,但是吃着味道不错,香,也有水分。”  甄大姐趁着现在弟弟妹妹还没回来,看了看弟妹的脸色,有点担忧的低声开口:“那个,好好啊,我觉得钱家好像不太合适,你说我请二叔推了这事行不行?”  她主要是担心弟妹觉得自己太挑剔。  毕竟自己带着女儿离婚在家的条件确实不好,能找到一个有工作的,还是镇上的男人不容易。  “行啊,”贾好好却一口答应下来,看着她很认真的道:“我也觉得钱家不太合适,虽然陈同志本身还不错,但是他太娇惯儿子了,后娘难当,我原本也想等宥钦回来,和他说一声,到时候让他劝劝姐姐。”  她眼神明亮如水,眼也不眨的看人的时候,显得特别真诚:“我是担心我说了,姐姐不好意思拒绝,也担心姐姐自己满意钱同志,会为难。”  才怪,她是担心自己里外不是人,这得罪人的事情,她可是不愿意做的,才想推给甄宥钦。  听到弟妹的话,甄大姐暗暗松了口气,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一脸感激的看着她:“好好,谢谢你为我着想。”  “大姐和我说这话就见外了。”贾好好看着她笑,很亲昵的道:“姐,其实我真是舍不得你嫁出去,你在家我多享福啊,做饭洗衣你都包了,你待我,比我妈还好。”  甄大姐被她哄得眉开眼笑:“只要你不嫌弃我,那我就不嫁人了,在家多好啊!”  嫁人做什么呢?  还不是换一家去当牛做马。  要是男方一家子和气,自己也还有个奔头,但是看钱家人对亲孙女都是不冷不热的,还指望他们能对自己带去的女儿好?  钱家小子霸道,自己这要是真的嫁到钱家,后娘绝对不好当,到时候夫妻会有矛盾不说,还会连累自己的女儿。  就算自己在弟弟家也是要干活,但是吃的好穿的好,一家子和和气气的,再苦再累她也愿意呀。  “我也舍不得大姐,”贾好好正色道:“不过要是有好人家,那大姐也不能错过。”  “但是,我们也不能将就,过日子,那就是要过的舒坦,才能算是舒坦。”  甄大姐含笑着点头,觉得她的话说到自己心里去了。  一直竖着耳朵听大人说话的鲁綉从灶后露出小脑袋,人小鬼大的道:“我也觉得他们家不好,还是舅妈就最好了,等我长大了,也挣工分,还干活,让舅妈享福。”


  (https://www.biqudu.com/136_136491/702452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