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扫把星 > 第985章 ?我只说一次

第985章 ?我只说一次


  崔建在吏部郎中这个职位上太久了。


  他想过使劲,但吏部乃是要紧的地方,没见皇帝都把尚书换成了忠犬李义府吗?


  崔建也想过调离吏部,去别的地方任职,说不得早升官了。


  可家中却不答应。


  士族们也不答应。


  他们需要这个吏部郎中来为士族保驾护航。


  但崔建却时常阳奉阴违,为此崔晨不时来长安教训他一顿。


  但崔建不能这么蹉跎下去吧?


  没人管这事儿!


  他也麻木了。


  家族不管,士族们无视,那我能如何?


  崔建渐渐变成了一个老油条,能省事就省事,能不惹事就不惹事。


  他觉得自己会在这个职位上做到致仕的那一日。


  “行军长史?”


  大军之中,副大总管是大总管的武事助手,而长史就是大总管的文事助手。


  有了这个经历,崔建归来后就能叫板侍郎之职!


  要紧的是贾平安的征辟会落入帝后的眼中。


  这是一个暗示:崔建不是咱们的对头。


  但帝王猜疑心重,小贾此举就是在冒险!


  崔建回身,平静的道:“我不知自己在吏部厮混了多久,我说过在郎中职位上做的太久,以至于我宁可去下面的州县任职,也不肯留在吏部……可家中却让我坚持,这一坚持就坚持了数年,其间我多次请求,家中总是推搪。叔父,谁对我是真情实意?”


  崔晨:“……”


  崔建突然怒了,咆哮道:“小贾为了我而冒险,家里却要我和他割席断交!你让我该如何?你告诉我该如何?!”


  崔晨:“……”


  崔建挥舞着双手,多年的憋屈都喷了出来。


  “小贾当年救过我两次,若非他,我在地方早已陨落,那时候家中做了什么?只是一番好话,却无视了小贾,无视了那一切!”


  “看看,当初我做了郎中,那些人家都在暗示,说这是世家的手段,恨不能让我牢记这个郎中不是自己在做,而是世家在做。可小贾救我两次,他什么都没说。此次他征辟我为行军长史……”


  崔建的眼珠子都红了,“小贾为何不肯事先和我商议?因为他知晓我会拒绝!我为何要拒绝?只因他这般举荐会让帝王猜疑!”


  你和士族的人关系好到了这等地步,说不得啥时候你就能转向士族那边。


  帝王的猜疑起于微末的痕迹,一个念头埋下去,兴许十年二十年不会萌芽。但当那个念头再度冒起来时……


  崔晨垂眸,“老夫……错了。”


  ……


  “行军大总管?”


  卫无双叹息一声,“苏荷,赶紧了。”


  “啥?”


  苏荷支支吾吾的过来,腮帮子微微鼓起。


  这个憨婆娘又在偷吃东西!


  贾平安满头黑线,“再这般吃,回头那张床可还有我的地方?”


  苏荷拍拍小腹,“没有胖呀!”


  吃不胖的体质真让人羡慕。


  “夫君要出征,收拾行李。”


  “出征?去哪?”


  苏荷端起桌子上的茶杯灌了一口。


  “倭国。”


  苏荷嘟囔道:“好远呢!”


  是不近。


  不过尖底船的存在让贾平安充满了信心。


  “阿耶。”


  贾昱来了。


  “为父要去倭国一趟,很快回来。”


  兜兜也进来了,“阿耶,你去倭国做什么?”


  “去打地鼠。”


  “地鼠?”


  “是啊!”


  兜兜好奇的道:“地鼠能吃吗?”


  糟糕!


  贾平安恨恨的看了苏荷一眼。


  看看闺女被你带成什么样了!


  “不能。”


  “可惜了。”


  兜兜一脸惋惜。


  贾平安好奇的问道:“兜兜是想吃地鼠吗?”


  兜兜摇头。


  “那你为何问?”


  兜兜指着在边上寻东西的苏荷说道:“我帮阿娘问,阿娘说四条腿的除去板凳之外她都能吃,我想地鼠也是四条腿的……”


  苏荷会干呕!


  贾平安和卫无双齐齐看去。


  苏荷寻到了东西,缓缓抬头。


  “烤来吃!”


  那双杏眼分外的明亮。


  ……


  贾平安真的很忙。


  第二日他就进了宫中。


  “陛下,大军左右十二军各两千六百人,加上中军八千人……十二军需要十二名将领……”


  该谁上?


  这个事儿由皇帝来拍板,但大总管也能说上话。


  李治用那种朕已经看穿你的一切的眼神看了贾平安一眼,“李敬业?”


  “是啊!”


  虽说那个铁憨憨不靠谱,但有我盯着,好歹也让他过一把瘾。


  否则以后怎么升官?


  没有谁是无私的!


  李治颔首,“朕许了。”


  十二军,除去李敬业之外还有十一个名额。


  皇帝看来也颇为头痛。


  “让任相进宫。”


  这等时候兵部就该为皇帝提供人选参考。


  李治看了贾平安一眼。


  事情都说完了,你怎地还不走?


  武媚皱眉,“可是想看看太平?”


  我不想看那个小丫头片子!


  贾平安干笑着,“陛下,臣……臣昨夜做梦,梦到了几个将才。”


  武媚举起手中的茶杯,贾平安马上从心,“是臣打听到的。”


  李治满意的对武媚颔首,“谁?”


  “王方翼。”


  皇帝的眸子里多了冷厉。


  武媚深吸一口气,“那是王氏的堂兄。”


  王方翼就是王皇后的堂兄,但也只是堂兄。


  可架不住这人牛笔,连贾平安在后世都知晓。


  李治的眸色渐渐柔和。


  对于贾平安来说,王皇后就是他的死对头,而王皇后背后的王氏同样如此。他举荐王方翼,这便是为国荐才!


  “朕知晓了。”


  你该走了。


  王忠良看了贾平安一眼。


  贾平安磨磨蹭蹭的就是不告退。


  武媚终于忍不住了,喝问,“还有谁?”


  李治也颇为好奇,但大总管举荐人才正常……比如说程知节等人出征时都会举荐自己看好的人才。


  “程务挺。”


  李治莞尔,“程务挺乃是程名振的儿子,朕早有耳闻,你不说朕也会提拔此人。”


  呵呵!


  贾平安真想呵呵,但不敢。


  可武媚何等的熟悉他,堪称是撅起屁股就知晓他要拉什么。


  于是那双长眉微微一挑。


  贾平安一脸老实的模样,“还有……裴行俭。”


  裴行俭……


  李治想了想,“知晓了。”


  裴行俭是苏定方的弟子,贾平安这个举荐就是从军方的角度出发,没有问题。


  贾平安告退,武媚叫住了他。


  “你征辟了吏部郎中崔建,为何?”


  这个问题看来皇帝也想知晓,不过因为身份的缘故矜持不问。


  这个问题贾平安早有准备,“原先臣救过崔建两次,后来交好,臣慢慢知晓了他的性子。这不是一个以家族利益为重的世家子,他知晓自己要什么。此次他坚持不肯和臣决裂,被家族长辈毒打。”


  帝王会因为这番话生出两种可能的念头:世家子就是世家子,不可靠,贾平安与此人交好,说不得以后因缘巧合会沦为世家的棋子。


  第二种想法就是此举挖了世家的墙角,朕心甚慰。


  贾平安赌的就是李治朕心甚慰!


  我举荐了王方翼……我凭什么举荐他?就是想让你知晓我的公心。如此你对我举荐崔建的事儿随即就会改观。


  你会说……


  贾平安微微眯眼。


  武媚说道:“干得好!”


  皇帝看了她一眼。


  武媚回看了一眼。


  贾平安仿佛看到了两道闪电碰撞在了一起。


  “那个……臣告退。”


  男女之争最后多半是女人成为胜利者。


  阿姐,努力,奥利给!


  皇帝若是真的心有芥蒂,那么阿姐刚才的话就是导火索,瞬间皇帝就会冷下来。


  贾平安抬眸飞快的看了一眼,发现皇帝一脸悻悻然。


  妥了!


  出宫后,贾平安径直去了高阳那里。


  “去倭国?”


  高阳的心态有些炸裂,“不去可行?”


  贾平安好奇,“为何?”


  这个婆娘从来都不拖后腿的,堪称是飒爽,今日是怎么了?


  高阳看看外面。


  贾平安苦笑道:“大军不断调遣,我还得过一阵子才出发。”


  高阳回头,“大郎有些孤单。”


  “可是我来少了?”


  高阳摇头,“大郎少了兄弟作伴。”


  贾橙子:“……”


  但贾平安知晓高阳属于难以受孕的体质,甚至包括新城也一个尿性。


  这是为何?


  贾平安百思不得其解。


  事后,高阳喘息着说道:“昨日我请人问了先生,先生听闻是大郎,就说教不了。”


  “谁?”


  贾平安平静问道。


  高阳趴在他的胸上,抬眸看了他一眼,“是个名士。”


  高阳没说名字,但贾平安知晓那位名士多半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推掉了这个肥差……高阳在李朔的身上舍得花钱,成为他的先生每年收入不菲。


  “我知道了。”


  贾平安平静的说道。


  晚些他出去,肖玲先看了一眼角落那根积灰许久的拐杖,随后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到了前院时,贾平安突然问道:“那位先生是谁?”


  肖玲抬头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胡栾。”


  “我知道了。”


  贾平安出了公主府就吩咐道:“找到胡栾,告诉他,我在长安食堂等他。”


  长安食堂。


  贾平安在自己的房间里喝茶。


  徐小鱼站在边上,觉得此举不妥,“郎君,那胡栾拒绝了公主的邀请,怕是个狠人,不肯答应呢!”


  贾平安摇头,举杯喝了一口茶水。


  叩叩叩!


  “进来。”


  门开了,王老二进来侧身,“郎君,胡先生来了。”


  后面站着一个中年男子,标准的国字脸,堪称是仪表堂堂。


  贾平安没出声。


  胡栾就站着。


  良久,贾平安举起茶杯。


  胡栾走了进来。


  王老二关上门,嘟囔道:“早不进,真以为郎君会出声请你?也配!”


  门关上,胡栾干咳一声。


  “我主持大军征伐倭国不是什么秘密,我很忙,那就长话短说。”


  贾平安抬手点头,胡栾坐下。


  “去教授大郎。”


  贾平安看着他,神色平静。


  胡栾迟疑了一下,摇头。


  “你拒绝是因为我的缘故,此刻整个长安城中的名士大多把我视为对头,你若是低头了会担心被别人嘲笑敌视……可你却舍不得那份丰厚的报酬。”


  “老夫没有!”


  胡栾面色红了。


  贾平安淡淡的道:“你有。你若是要表态,大可直接拒绝,而不是说教不了。教不了何意?是说自己才疏学浅,还是说内心挣扎,幻想公主会再度邀请……”


  胡栾的面色微青。


  郎君这话太狠了吧?


  徐小鱼担心胡栾会拂袖而去。


  贾平安却没有这个担心,举杯喝了一口茶水,“你为何会幻想着公主再度邀请?因为你知晓我能护着你,但你需要作态。”


  “你作态以便让那些名士觉着你矜持过了……但我现在问你,可愿去教授大郎?”


  胡栾犹豫着。


  贾平安竖起食指,“我只说一次!”


  他喝了杯中的茶水,缓缓起身。


  竟然毫不犹豫的往外走。


  机会我只给你一次。


  他走到门边时听到了急促的呼吸声。


  “老夫愿意!”


  徐小鱼惊讶的看着胡栾。


  你的坚持呢?


  你名士的矜持呢?


  胡栾回首,“不过老夫有一事不解,还请贾郡公明示。”


  贾平安没回身,“你说。”


  胡栾说道:“我知晓贾郡公能请到那等学问大家,既然如此,为何坚持要老夫去?”


  在他看来此事不合理。老夫婉拒了公主的邀请是很心痛,但你贾平安不该是鄙夷的说老夫是傻子吗?随后再请一个名士去罢了。


  贾平安沉默了一瞬,“只因公主觉着你合适。”


  胡栾风中凌乱。


  原来你只是为了让公主开心?


  老夫只是让公主开心的噱头!


  胡栾坐下,晚些突然自嘲的道:“他看透了老夫的心思,甚至都懒得去查老夫。”


  ……


  李朔的启蒙已经结束了,后续需要一个有学问的先生。


  “那个先生来不了,你阿耶回头会为你寻一个。”


  高阳知晓贾平安在出征前会很忙,找先生的事儿只能靠自己了,但却依旧把功劳转在贾平安的身上。


  李朔点头,肖玲看到了一丝欢喜。


  不读书的日子真的好舒服啊!


  “公主。”


  一个侍女过来,福身,“公主,外面来了个先生,说是来教授大郎君的。”


  “咦!”


  高阳纳闷,“我没请啊!”


  巨大的失望让李朔第一次腹诽那个老爹,“定然是阿耶请来的先生。”


  小贾真的去请了?


  他忙碌如此,依旧把大郎的事放在最要紧的位置……


  高阳心情巨好,“大郎,随我去见见先生。”


  母子缓缓到了前院。


  钱二在看着天空。


  天空万里无云,很清爽。


  但作为管事,此刻不该是去陪着那位先生吗?


  钱二的皮子又痒了!


  高阳的右手动了动,可如今她早已不再是那个把小皮鞭随身携带的女子了。


  她低头看了一眼儿子,眼中全是幸福。


  母子二人缓步上了台阶。


  里面站着一个中年男子。


  “见过公主。”仆役行礼。


  高阳没戴羃?,也没叫人设立屏风。先生以后和李朔会相处很长的时日,她这样便是一种尊重。


  中年男子抬头,迅速低头,拱手。


  “老夫胡栾,见过公主。”


  ……


  “你阿耶真的是……”


  晚饭时,高阳突然笑了起来。


  李朔觉得阿娘笑的像是那些少女,那种憧憬,但却比她们多了幸福。


  肖玲想到了胡栾那恭谨的姿态,以及对大郎君的热情,就觉得贾安平的手段真的让人无话可说。


  看看公主,那少女般幸福的模样。


  第二日,胡栾就来到了公主府。


  “小郎君!”


  李朔躺在床上,眼皮子动了一下。


  “小郎君。”


  我想睡觉。


  “大郎!”


  李朔一个哆嗦,“阿娘!”


  “起床。”


  李朔不情不愿的起床,洗漱,吃早饭。


  “去吧。”


  高阳慈眉善目的。


  阿耶真的多事啊!


  李朔到了前院的书房,胡栾已经到了。


  国字脸看着相貌堂堂的,见李朔进来,胡栾微微欠身,表示对公主的尊敬。


  李朔行礼。


  “见过先生。”


  胡栾眸色柔和,“从今日起,老夫便是你的先生。学问之道,首在心诚……”


  一番训话结束后,胡栾正准备开课,李朔起身,“先生,我有事请教。”


  胡栾颔首,有些好奇这位小郡公的问题……他会问什么?学问的艰难与否?还是想问老夫要教授什么。


  李朔说道:“阿娘说先生乃名士,昨日还悄然说先生不来了,可先生为何又来了?”


  别小看小孩子,你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可实际上他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而已。


  胡栾干咳一声。


  这个问题很为难,他确实是说过不来了,可……


  食言而肥不好,特别是被自己的弟子知晓后。


  所以他必须要寻个借口。


  胡栾面不改色,平静的道:“老夫很忙,本想请公主另请高明,可贾郡公却寻到了老夫。”


  “果然是阿耶!”


  李朔有些沮丧,“阿娘请你不来,阿耶请你却来。”


  你的节操有些问题!


  这还是个孩子啊!


  胡栾突然觉得那些难为情都消散了,笑道:“贾郡公的学问老夫自愧不如,他出手相邀,老夫无法拒绝。”


  他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学问不及贾平安。


  一个仆役在门外说道:“小郎君,贾郡公送了东西来。”


  “什么东西?”


  李朔很是好奇,连胡栾都颇感兴趣。


  贾平安送的是卷轴。


  打开卷轴就是‘赠吾儿李朔’,那字一看就普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那字陡然一变,恍如利剑,墨迹淋漓,锐气十足。


  胡栾身体一震!


  “贾郡公大才!”


  (https://www.biqudu.com/136_136049/72959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