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侍田小娘子:夫君,低调点 > 第七十五章 收稻子

第七十五章 收稻子


  刚得了一笔巨款,卫云清一家人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

  田里的稻子已经开始黄了,卫父现在一天要去看几回,运气好的话就抓几条泥鳅回来改善下伙食。

  卫父根据经验算着割稻子的时间,然后去跟人预定耕牛犁田的时间。

  卫爷爷那边也有耕牛,不过没有在自家养,而是花一点钱请其他人帮着养,农忙的时候拉回来干活,这样能省不少麻烦。

  但卫家的地多,卫父是别想借到牛的,还不如去请那些专门耕地的人,花点钱少麻烦。

  然而随着割稻子的时间越来越近,天却一直阴沉下来了,有经验的老人说会下大雨,然而大部分人家的稻子还没完全熟透。

  提早的话舍不得,要少一些收成,但等风雨一过,就怕要损失不少。

  有人家在犹豫,也有人家咬咬牙先割了再说。

  卫爷爷是决定先割稻子的一批人,卫大伯不是很想下地,就想喊卫父一家子去帮忙。

  “大哥,眼看着有大风雨要来,我虽说只有五亩地,但全家的口粮都靠它了,没法帮你们了。”卫父平静地拒绝了卫大伯的话。

  “还有,大哥你们最好多请几个人把稻子给收了,这时候,该花的钱要花。”卫父知道卫大伯收稻子那叫一个磨蹭,能偷懒就偷懒的。

  卫大伯的脸色不怎么好看,转身就走,因为走得快,被路上的石头绊了下踉跄了下。

  卫云清也跑去地里看情况,稻子还未完全熟透,她现在不敢动手脚,旁边的地里那么多人转来转去的,等收割的时候动下,就没人发现了。

  卫爷爷喊一家子下田的时候,卫父也带着妻儿去田里。水田里的水并没放掉,踩进去有些冰凉。

  卫云清能看到稻子或旁边的杂草上有各种各样的虫子,小毛毛虫已经是小意思了,还有大蚂蚁、臭虫、大青虫飞蛾什么的,简直数都数不过来。

  如果运气不好,有的时候还会碰到蛇,反正每次夏收都跟打一场仗似的。

  卫父将稻桶以及帷帐支好,又将摔打稻子的木梯架放进稻桶,他喊了一声开始,一家四口弯着腰开始动作。

  卫云清弯腰的时候,速度慢一点,手指微微一动,他们在割的这一块地的稻子就熟透了,沉甸甸地缀着。

  因为天气的关系,大家都很紧张,尽可能地加快速度,而这种紧张就像是会传染一般,很快有些人家也坐不住了。

  一片片的稻子被割下,卫父摔打稻子,将打下的稻子装进麻袋,然后挑到地头放着,等中午再挑回去晾水汽。

  卫云清的速度起初并不快,而后她也不瞒着,越来越快,卫云墨本来在她的旁边的,结果被她给甩下一大段。

  “姐,你有捡田螺吗?”每年割稻子的时候,也是田螺最肥的时候,以前的乐趣就是边割稻子边分心找田螺。

  卫云清直起腰,捶了捶腰部,“没有,没那个心思找,咱们还是先割稻子吧,爹和娘挑稻子回去了,回来要是见我们在找田螺,肯定不高兴。“

  割稻子太累了,腰弯成九十度,脚下踩的是冰凉的泥水,背部热乎乎的,脸、脖子、手又痒又痛,有沾到稻子的碎屑,也有被叶子割的,总之不是件让人喜欢的活。

  大雨下下来的时候,还剩下半亩地,卫云清和卫云墨忙将稻草将没来得及挑回家的稻子盖住,然后回家帮忙把门口的稻子收起来。

  稻子水汽没晒干就会发芽,应付这种情况,许多人家都修了矮矮的炕灶,为的就是烘干水汽。

  可惜的是,老宅并没有弄这个,只有卫家那边才有。

  卫父和卫母趁着风雨还没太大赶紧去将田里的稻子都挑回来,屋里的地板上铺满了稻子。

  这个时候也没空去管稻子会沾上泥土的事情了,一家子看着外头大风夹大雨的,对剩下的那半亩稻子几乎没报什么希望了。

  隔天,风雨看着好像都没小,河面已经涨上来了,卫父穿着蓑衣去卫爷爷那一趟,想了解下情况。

  卫爷爷是个有眼光的人,雇佣割稻子的人是往年的三倍,地里的稻子全部收回来了,屋里的地板上晒了不少,矮炕上也烘着,他可能是村里所有人家中损失最小的了。

  卫父见卫爷爷这边不需要帮忙,跟卫爷爷说了几句,又冒着雨回家,分家后,他还有心惦记着父母,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路过一些人家的时候,卫父听到有不少人家在哭,这大风大雨的,稻子还没熟割不了的人家最难受了。

  大风雨下了三天,河道几乎要漫到路上来,要是前阵子没有清理一下,河堤崩了都有可能。

  雨一小,大家就往地里跑,田里的稻子七倒八歪的,而卫云清家那小半亩,直接都趴伏在水里了。

  一家子忙拿着镰刀上阵,花了会儿功夫割完,打下稻子后挑回家,泡过水的稻子跟没泡过水的差别很大,等晒干后,就非常明显了。

  田犁好之后,并不代表着可以直接插秧了,还有重新耙一遍,把大块的泥土弄碎了,再撒上早就沤好的肥料,这时候就能插秧了。

  第二季的秧苗春季的秧苗是不一样的,长得高大粗壮,有到小腿肚高,拔出来后洗干净根部,扎一捆后把尾部割掉一段,只剩下手掌长左右。

  插秧也是门技术活,反正卫云清和卫云墨的速度是比不上父母的,两人在他们分到的地方折腾着,觉得哪里插得太密了,哪里太疏松了,效率非常低。

  而卫爷爷那边插秧也没让卫父去帮忙,他老人家跟卫大伯不一样,喜欢把事情集中做完,跟割稻子一样直接请人,反正工钱加一顿饭,他付得起。

  卫大伯倒是因为找卫父帮忙的事被卫爷爷私底下训了一顿,“你们一家子能挣钱,不喜欢你二弟我也不说什么,不过分家后,这活儿也分了,你让石头来帮忙,要给工钱吗?”

  “你儿子都能娶媳妇了,给我拎得清一点,不要整日跟你媳妇混一起,脑子是不是也糊涂了?”

  “爹,我知错了,以后不找二弟了。”卫大伯乖乖认错,其实心里老郁闷了,这事谁跟老爷子碎嘴的?


  (https://www.biqudu.com/136_136044/690302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