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凤临 > 第一百二十五章节 无题

第一百二十五章节 无题


  更新时间:2012-06-05

  秦末嗔了她一眼,夏雨不敢再多话,只得丢了她的手,怏怏的站在身后,秦末招了陶予和陶月棠回屋里,给陶予换了衣衫,又取了菡萏给他赶制的两件素色银线云纹绣的棉毡子,给他披上,打了个盘结,这才算好,领着姐弟二人,身后跟着烟雨和夏雨,一行五人,浩浩荡荡去了前院。

  严谨迎了出来,道是王爷和周五爷定在书房的外间里用膳,把人请了进去,烟雨和夏雨守在屋外的廊下,里面自有春歌负责上茶。

  就见萧策神采奕奕,说不出的开阔飞扬,似乎很久没有看他这样恣意了。

  周余意亦是眉眼含笑,显见两个聊的甚为契阔。

  “五叔,你和义父在聊什么?怎么这么高兴?”

  陶予给先人行了礼,便扑到周余意怀中。

  “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打听。”周余意揉了揉他的笑,宠溺道。又朝着秦末抱拳,行了一礼。秦末摆了摆手,免了礼。

  这边陶月棠也行了见礼。

  待坐定,萧策带着些得意的笑,道:“这小子可不是一般孩子。”

  因陶予每天下午都在书房中随着李先生学习,李先生又是萧策的幕僚,有时候事情紧急,李先生去议事,若非隐密的事情,萧策也常让陶予跟着,因此陶予这半年,实在是听了不少,萧策有时候等人散了,同陶予一起回后院时,也常问陶予些问题,说的对否,都会给些适当的评价,并让他自己去思考。因此说起对政事的了解与分析来,他虽只有八岁,却只怕比一般的底层官员,还要通透些。

  秦末有时候会提醒,觉得他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一个孩子而言,难免有拨苗助长之嫌,可萧策说的亦有他的道理:“在我认他为义子那一刻起,他便已经不是普通富贵人家的孩子,既占了这样的身份,便需承担这身份将来的责任。就算我们给他时间,让他练历,别人可会给他时间?再则,就算以后他做不了亲王,若是时机合适,我也必会与父皇为他请个郡王之位,总希望他能有那实力,做好一方郡王才是。其实,他同你我比起来,已经轻松的太多了。”

  秦末一想也是,她八岁时,已经在父亲的帐中听议军事了。而边疆占火,更是亲历不少,就是萧策,亦早已处在深宫之中,经历着那如同练狱般的权位之争。若不是有皇后娘娘庇护,他能否活到八岁,都是疑问。相比而言,陶予虽经历了父母俱亡之灾,但总算在家中时,万千宠溺,一路流落到漠北后,又得她和萧策的疼爱,给了他极宽松的环境,说起来,着实是比他们要的童年,要幸运些。

  再则,以萧策这话去想,也算是为他们自己的孩子将来作打算了。

  亲子之间,尚有纷争,未必能够同心,这一点,看萧策萧战萧政这几位兄弟便足以知晓,而陶予将来又不一样。因是义子,心中没有杂念,倘若决心辅佐一位,反倒是比别人更多了一份诚与正。

  陶予得了萧策的鼓励,便缠着周余意问话,被萧策从周余意的身上拉了下来,训道:“你是男子汉,便当有男子汉的样子,再亲近之人,也需得礼敬,这般吊在你五叔身上,成何体统?还不坐好?”

  陶予一向有些怕他,见他冷了脸,虽眼神温和,却也不敢再胡闹,只好端了端身姿,老老实实回到秦末下手坐了。

  周余意暗自点头,心道这位秦王爷,倒着实是把小七当着了自己的孩子在教导。心中对王爷夫妇的感激之情,不免又多了一层。

  不时就有丫鬟们上了菜,萧策又叫了酒来,午时饮酒,于萧策而言,几乎算是开了戒律,不说秦末,就是陶予都极惊讶,他虽年龄小,却是一言一行,都暗中以这位亲王义父为准则的,在王府住了半年,几乎还未曾见过义父白日饮酒。

  “义父,您可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萧策饮了一口酒,才笑着回道:“义父是高兴结识了你五叔这样难得的人才。小子,你以后可得多和你五叔学着点。”

  陶予自小崇拜自己这位五叔,闻言亦是与有荣焉。又兼在萧策身边这么久,还真未曾听他这般去夸赞一个人,忙点头恭敬道:“儿子不会叫义父失望的。”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饭毕,因两个男人都喝了点酒,秦末便叫了内侍来,服侍着他们午睡了片刻,自己则领着陶月棠回了后院。

  连日间,萧策带着周余意四处仆宴,竟是脚不沾地。如此造势,不知京中那边的燕王叔,知道了此事会有什么反应。秦末知道萧策是在拿周余意做试路石,然周余意也城要与秦王合作,倒也算是两相得益。

  权势之争,本就免不了相互利用,虽不喜欢这种方式,却也没有办法避免,因此陶予且不说,秦末对陶月棠越发上心起来,便是偶一出府去外面铺中办事,虽明知拓拔宏那边有人暗中保护她,也都让夏雨跟着。

  陶月棠是个聪明通透的姑娘,心中也知道原因,因此虽觉得没有必要,却也未曾推辞。

  和周余意不同,陶未至北营中回来,便窝在后院之中,竟是半步也不出。

  每日不过是与秦末闲聊,又或者呆在东跨院中,看书抚琴,竟是闲适的叫人嫉妒。那日萧策无事,便领了周余意去跨院中寻他。

  周余意虽曾听说过陶公子的名声,人却是从未见过的。

  因此才一入跨院,便见一银衣锦袍的男子,于晨光中的老树盘枝下,一炉沸水,一壶香茗,一张古琴,悠然而拨,竟如天上嫡仙。那高山流水之音,远远听去,已叫人一片心静,近观这如画盛景,更是暗中喝彩。

  守在一侧的碧芙见到萧策和周余意,轻轻福了福身,萧策摆了摆手,示意她无需出声。碧芙只得浅浅一笑,示意两人先坐下再说。

  待一曲终了,陶未才抬头回身,对着身后站在那里聆听清音的两人笑道:“今儿怎么得空过来?坐下说话。”

  竟是连身都未起。

  周余意讶然。


  (https://www.biqudu.com/129_129233/676697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