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乱世巨寇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修栈道

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修栈道


  “郎君,门外有吕家的人求见,自称吕二郎。”

  “吕二郎?他来做什么?”

  “他说是有紧要的事情,请郎君务必见他一面。”

  虽说两家不和,但这种面子还是要给的,否则传扬出去,人家就会觉得吴家毫无气度可言。

  吕二郎进了府门,先给吴大郎行礼道:“小侄拜见吴叔父。”

  “贤侄莫要多礼,此次登门所为何事?”

  “今日听闻一支军伍入了城,住进了吴园之中”

  “怎么?连这种事情你父亲也要管上一管么?”

  “不敢造次,吕家自知不是吴家的对手,愿意献出城中的丝绸买卖,还望吴家看在咱们两家相交多年的份上,放吕家一条生路。”

  本来这种事情应该互相摸摸底,你来我往三五日甚至十天半月的工夫再说明来意,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家族利益,只是吕家如今已经到了这般田地,多一分利少一分利没什么区别了,只要能够保全家族,吕郎君也愿意快刀斩乱麻。

  吴郎君倒是皱起了眉头,他与吕郎君年纪相仿,两人明争暗斗这么多年,吕郎君可是个不服输的主,怎么今日如此容易便认了输?

  “二郎说笑了,咱们吴吕两家相交多年,纵使有些买卖上的间隙,也不至于到了破家灭族的地步,我吴家是正经的商人,可不是山上的匪寇。况且我可是听闻你们吕家与严将军交好,未必会输给我们吴家吧?”

  说到这里吴郎君已经有了试探的意思在里面,心说:莫不是你们两家定下毒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若是我放松警惕,来日上门求人的可就是我了。

  “吕家识人不明,原以为严将军是军中的好汉,勇武仗义,谁知道是一条填不饱的恶犬,如今吕家动辄身死族灭,也只能求吴叔父念在两家相交多年的份上,拉吕家一把了。”

  说实话,吕家愿意交出城中的丝绸生意还是让吴郎君挺心动的,只是这件事真伪难辨,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因为一时心软给自家招来祸患,实为不智。

  想到这里吴郎君摆了摆手:“此事如此突然,我还要问询一下卢将军的意思再给你答复,你过两日再来吧。”

  吕二郎也知道这种事没法立刻决断下来,脸上露出了不甘的神色:“还请吴叔父多多体谅,吕家如今已经被架在了火炉之上。”

  待他走了之后,吴郎君亲自去见卢克让:“禀报卢将军,就说吴佩兰求见。”

  卢克让倒也有些纳闷,眼见天色都黑了,吴佩兰究竟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在这个时候求见:“请他进来便是。”

  吴佩兰走了进来拱拱手:“卢将军,今日吕二郎找上门来求和了。”

  卢克让愣了一下,心说这吕家莫不是打听到了自己回来的消息?又转念一想,也不太可能,当日在街上与吕家的人发生冲突,那些奴仆怎么可能将这种事情回禀,再者说了这种小事,吕家的郎君未必会放在心上。

  “哦?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严郊是只恶犬,如今惦记上了他们吕家的万贯家财,他们迫不得已,愿意献出城中的丝绸买卖向我们求和,希望我们能够在事成之后放他们一马。”眼看卢克让没有说话,吴佩兰想起了什么:“这丝绸买卖的获益,我们吴家愿意拿出八成分给卢将军。”

  卢克让赶紧笑着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件事来的太过奇怪了些。”

  “还望卢将军指教。”

  “我来问你,吴家有多少私兵?”

  “三五百人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与吕家相比呢?”

  “吕家比我们只多不少。”

  “按照军中规制,同样规制的军伍,骑兵的数量只有步卒的半数,也就是说,一个步卒队正麾下五十兵卒,一个骑兵队正麾下只有二十五兵卒。这与骑兵耗费甚巨有关,严郊既然为骑将,麾下骑兵不过五十,若严郊真的与我们斗个鱼死网破,就算他最后能够得胜,还能吃下吕家么?”

  吴佩兰猛然惊醒:“若非卢将军提醒,今日怕是要中了吕思谦的奸计了,此人以退为进,咱们毫无防备之下,怕是要吃大亏。”

  “吴郎君莫要心急,我这些弟兄也是枪林箭雨之中活下来的,没这么容易中计,只是城中的消息你还要继续打探,总归要小心谨慎为妙。”

  吴佩兰出了吴园,心中不住地埋怨自己,他承认听到城中的丝绸生意全部归到吴家手中的时候,虽然面无表情,但心中已经不住地颤抖,根本没有仔细思考这其中的陷阱,也幸亏多年处事的经验告诉他凡事三思而行,他才没有立刻应下,而丝绸买卖的归属对卢克让来讲毫无吸引力,卢克让也就能够更加清晰地明辨其中的破绽。

  “老七。”

  “老奴在。”

  “你立刻亲自带人去将吕府监视起来,无论府中的人去做什么,我都要知道。”

  “郎君,这种法子很快就会被人发现。”

  “不要紧,我只需要判断一件事,被发现了也无妨。”

  再说酒楼之中,严郊已经酒足饭饱,微微叹了口气:“咱们骑兵在城中发挥不出作用来,否则老子何至于与吕家虚以委蛇。”

  “将军,属下有个兵卒是滑州人,听闻吕家的私兵就有好几百,咱们想要对付他怕是不太容易。”

  “城里还有一个吴家,这种事咱们不可能打头阵,传话给吕思谦,告诉他要动手就快一点,若是等入城的军伍摸清楚了情况,到那时再想要全身而退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这一夜里城中暗流涌动,到了第二日清晨,出门的百姓突然发现,街上的铺子倒是关了大多数,处在这个世道,谁都知道又要出事了,赶紧买些米面回到家中,告诫家人没有紧要的事情,这两日不要出门。

  “整个滑州突然变成了这样,明府,您看咱们该如何处置?”

  “两支军伍都要拼命,本官一个文官如何劝阻,只能在一旁观望,等他们决出胜负,再做打算不迟。”

  (本章完)


  (https://www.biqudu.com/115_115971/604505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