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王的俘虏gl > 第二章 命运转折

第二章 命运转折


  时,西熙十二年夏·皇宫太圣殿。

  "饭桶!当初说只要七天必能破案,期限已至却还没查出头绪,来人,把这些废物拖出去斩了!"

  西熙帝龙颜大怒,命来侍卫将捕官拖下去,以示惩戒。

  同样被召来议事守候在旁的,分别是异姓王爷淳于泰和德高望重的相爷司文杰,看到这样的情景见怪不怪,此案关系到皇族命脉,莫怪圣上大发雷霆,连日来迁怒不少人。

  西熙帝坐在龙椅上随手翻开几本奏章,禀奏的都是皇亲国戚联名上报,催促破案凤族血脉云云.....

  不耐烦的丢下奏章,西熙帝扫一眼左右两位亲信大臣,说:"两位爱卿对此案可有新进展?"

  司文杰正欲开口,却被淳于泰抢前一步。"启禀皇上,臣认为能在皇城作出如此大动作,敢对皇室子弟下毒手,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大组织。半年前,我朝廷颁布“禁武令”,并将全城习武之人赦放城外,期间遭到恶劣之徒抵抗发生冲突,莫不是这些恶徒怀恨在心侍机报复!"

  西熙帝沉思半响,道:"王爷所言有道理,朕倒是低估了这群蛮横俗徒。此案未了,就交给王爷你去办了,一旦发现习武之人扣押起来严加防范,朕另派一支御卫士任你调遣,一定要给朕尽快把凶徒捉拿归案。"

  淳于泰行以君礼,颔首道:"臣定不负皇上所托,竭尽全力查办。"

  这时,司文杰上前一步:"启禀皇上,据臣连日翻查几宗案件,发现作案的时间、地点并非偶尔而起,而是有规律的。"

  西熙帝闻言眉头微皱,目光一沉,道:"相爷可有依据?"

  司文杰走到案台前,打开一张京都的版图,指着其中一处说:"皇上请看,此处乃案件首发地点——北城礼亲王府邸,八天前正午一刻,世子遭蒙面人袭击;第二天西南城口宝亲王府邸,辰时二刻,四郡王子和近身侍卫被蒙脸人残忍阉割并挑去脚筋;第三天.......蒙面人袭击皇家子弟每天一起,伤人不伤命手法不一。"

  西熙帝眉宇紧锁若有所思,沉住一口气,拿起棋兜里的黑子逐只落在图上,奇道:"这莫不是按九宫阵走?"语顿一下,又摇头道:"不,如果这是按九宫八卦走,格局就错了!"

  司文杰苦笑道:"原本臣也是这么想的,可经良友提点,对方只是在第五天逆转了格局..."说罢拿起其中一只棋子,继续道:"第五天申未时一刻,宁恭郡王最小的公子摔下深井致残,当时没在意,以为这事没有关联,事后发现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淳于泰冷笑道:"相爷,本王听说宁恭郡王的小儿子是自己失足的,而非人意所为。"

  司文杰道:"王爷有所不知,据医检所示,小公子四肢是被人以硬物击打致残,并以药物致人失智!"

  西熙帝一掌拍在案台上,怒道:"何人如此胆大妄为,敢在天子脚下肆意挑战朕的威严?又是谁如此仇恨我皇室子孙,手段之残忍,实在令人发指!"

  司文杰将棋子一一移位,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复执一子,并道:"八宫已落定,无论四阳宫和四阴宫怎生变化,唯中宫不变。"将子落在其间,那地方正正是皇城中心轴上,皇宫所在。

  西熙帝心头一惧:"莫非...凶徒想对朕不利?"

  "大胆!无凭无据就敢在皇上面前危言耸听,可知这是欺君之罪?"淳于泰厉声呵斥。

  司文杰毅然说道:"臣并无欺骗之言,更无犯上之意。"

  西熙帝摆摆手,神色沉重,道:"相爷但说无妨,朕赦你无罪。"

  司文杰躬身一礼,道:"臣认为,对方的最终目的并非皇上。皆因所有受害者年未过十六,乃皇族小一辈子弟,意在断绝我皇族血统的延绵。臣断言,中宫的目标......是先皇嫡出—晗月公主。"

  这话一出,一向与其针锋相对的淳于泰没有反驳,因为这位小公主的重要性对他乃至朝廷而言是不容忽视的。小公主不但是先帝的唯一血脉,更是凤氏皇族为数不多的纯正血统。

  对西熙帝而言,晗月公主是他的侄女,他的皇位是从她父皇那接下的,如何对待先帝唯一的骨肉,成了朝廷乃至举国上下标榜他仁义的标准,西熙帝极为顾忌!

  西熙帝神情凝重,道:"相爷可有对策?"

  司文杰回道:"闻说蒙面人武功高强,轻功更是了得,想必闯宫对他来说不在话下,如今之计惟有将公主转移他处,避一避祸头!"

  "哦?普天之下还有什么地方比得过守卫森严的皇宫安全?"西熙帝不可置信。

  "晗月公主在宫中曾遭刺客刺杀,虽然最后化险为夷,但皇宫其地之广、人口之多,可谓复杂,实在难以掌控。"司文杰叹道。

  西熙帝点头道:"相爷所言极是,可眼下时间迫切,将小公主安置何处最佳?"

  "慕府!"司文杰道出心中所想。

  这是一个久经忽视的字眼。自从慕月如入宫为后,生下小公主直至去世,慕府与朝廷鲜少有往来。慕家三代以来男丁不继,子孙先后战死沙场,自慕行义护国将军后,将军的头衔再无所出!

  "臣倒觉得臣下的王府更佳,而且晗月公主是臣未来儿媳,臣有责任保护公主的安危!"淳于泰道。

  "慕府地处高丘,易守难攻,府上护卫皆服过军役,纪律严明忠心耿耿,武艺高强能一敌十,想必那歹人也不会想到这里来。"

  淳于泰欲语,西熙帝一摆手阻止他,思量片刻道:"就按相爷说的去办。另外,宫中活动一切照常,以免打草惊蛇。一定要给朕捉到刺客,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司文杰低下头道:"臣领旨!"躬身之后又道:"太后这边....."

  皇太后对晗月公主非常宠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公主自幼失去双亲,皇太后一直带在身边亲自照顾,从日常生活到诗书礼学,巨细无遗。

  西熙帝也考虑到这点,道:"朕会亲自向太后禀明,相爷只管去办!"此事关乎小公主安危,皇太后断然不会加以阻拦。

  "是,臣先行告退。"司文杰行礼后便退下去。

  淳于泰见已成定局,不再多言,也退了下去。独留西熙帝看着眼前这一副九宫图,陷入沉思。

  鸾凤宫。

  年逾三十出头的女官乌氏,带领四名宫女快步走入阁内。

  "本宫不走,若是皇叔要我走,让他自己来跟我说罢..."正厅里,两名十五六岁的侍女一左一右正劝生气背对她们的小主子。

  乌氏走进来见此景,道:"怎么还不侍候殿下更衣呀?"说完瞟了一眼左右侍女,神情微怒。

  两侍女低头不语。

  少女转身,不过十一二岁年纪,纤长的身条,玉立亭亭,肌肤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乌亮的长卷发用发带挽了个发髻,侧额垂下几缕发丝,深邃的线条勾勒出精致的五官,如诗似画,当真比画里走下来的还要好看,竟会有如此倾国倾城的人儿!

  "奶娘!"凤舞阳迎上去,嗔道:"我不要出宫"。

  乌氏轻叹一声,宠溺的看着这个漂亮尊贵的孩子,道:"我的公主,此番事态紧急,由相爷带来皇上的旨意,刻不容缓!"

  凤舞阳皱下好看的眉头,嗤之以鼻:"圣旨又如何?本宫岂能被一道黄文呼来唤去!"

  乌氏知公主性子倔强,一时半会儿未必劝得了,真是急糟了心。这几天宫里流传皇家子弟遭害的传闻,她没少听宫女太监背后嚼舌根,适才相爷让她打点一下,要送公主走,她心里有不详的预感!

  凤舞阳抿着唇不作声,美目盯着门外。

  乌氏又劝说:"只是几日,等捉到乱党马上接公主回宫,好不好?"

  凤舞阳那浓密的眼睫毛弯弯向下,说:"我要见皇奶奶。"

  她在皇宫里长大,从未踏出宫门半步,对民间的刻画只限于侍女、奶娘说的民间故事,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甚至比久居深宫的嫔妃更渴望。要是以往,她肯定高兴万分,可是现在,她心里很不安。

  乌氏叹了叹气,道:"相爷德高望重,是为民请命的父母官,是忠心耿耿的家臣,公主跟相爷走,奶娘放心!"

  凤舞阳收回目光,清澈明亮的眼眸望着乌氏,说道:"奶娘,你有事情瞒着我对不对?"聪明如她,怎会看不出端疑。

  "奶娘只希望公主能平平安安"乌氏眼里漾着温情,虽是主仆之分,但小公主是她从小看着长大,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儿一样。

  这时外面传来小太监尖细的嗓子——"苏姑姑到!"

  凤舞阳喜出望外,心想:"姑姑可算来了!"

  苏姑姑乃皇太后贴身嬷嬷,在这深宫里头你可以不知哪妃哪嫔,却必须得知这姑姑是何许人。据说当年祖皇帝看上了皇后随嫁侍女苏氏,下达圣旨召为妃嫔,却被其婉拒了,后有祖皇帝大怒金銮殿,苏氏自断一臂明哲保身。数十年来在皇太后身边兢兢业业,更是先帝和一众老王爷的启蒙太傅,其才华自不再话下,连当今皇上都对她尊敬有加。

  "参见苏姑姑"乌氏带领一众宫娥下跪行礼。在宫里“姑姑”已成为一种专称,没有之一。

  苏姑姑虽年近半百,但皮肤光滑秀发乌黑,身条纤细面容姣好,犹见当年秀丽之姿。一身翠绿的衣裳无过多花俏的装饰,冷然适宜,左边衣袖无力垂下,随着步伐摆动,却丝毫不影响那凌厉凛然的气场。

  苏姑姑嘴角含笑,对凤舞阳躬身道:"太后特命奴婢前来为晗月公主送行!"

  凤舞阳纯真的笑容凝结在脸上,明亮的双眸顿时暗淡无光,显然这次出乎意料。低眉半响,抬眼道:"苏姑姑,皇奶奶可有交待?"

  苏姑姑眼中露出赞赏,点头道:"太后要奴婢交给公主一个锦囊,说时机成熟了公主自然知道打开!"说着递过一个金黄色的小锦囊。

  凤舞阳接过看了一眼,又细细将它收好。道:"苏姑姑",欲言又止,本想嘱咐自己走后要好好照顾皇奶奶,但想到苏姑姑一辈子都在侍候皇奶奶,自不用自己多言。

  苏姑姑会心一笑,道:"太后那有姑姑在呢,公主请宽心。"

  凤舞阳微微一笑,对奶娘道:"奶娘,你也要好好照顾身体啊!"

  乌氏一直微笑着,不语,眼中泛着泪光。

  这一天是凤舞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第一次出宫,离开这个生活了十二年家的地方。许多年以后凤舞阳回忆起这一天,假如她没有离开皇宫,那么她的人生又该是怎样的呢?


  (https://www.biqudu.com/57_57475/33379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