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三百一四章

第三百一四章


  747投弹练习

  一名排长最先向目标开了一炮,他看着炮弹飘飘摇摇地飞向目标,风速始终干扰着炮弹,使之水平移动,或左或右,最终炮弹一头扎在较为靠后的区域,大约是装填手站立的区域,那里是炮塔相对装甲薄弱的区域。

  坦克开始冒烟,随即顶部舱盖被爆炸气浪顶开,沉重的火炮失去耳轴后的配重,砸到地上,这是坦克被摧毁的典型标志。

  其余的中国坦克也开始射击,横风多少影响着炮弹的精度,在远距离上尤其明显。有一些穿甲弹击中了M1A2靠前的主要装甲,有一些则击中了比较靠后的部分。

  叶林斯基坐镇后方,通过前线传回来的视频情报,观察整个局面,他很快察觉了危险,对面的坦克企图通过数量来获得更有利的态势。在坦克对战中,充分展开的一方,更容易发扬火力。

  10分钟前,他刚刚侥幸躲过了1次对手发射的火箭弹射击,足见这片战场的凶险。不过由于反制及时,那些昂贵的智能弹药落在了较远的区域,只是击毁了很少的次要目标,这是他不断机动的结果。中国的远程火箭弹从200公里外飞来,弹药在空中需要几分钟的抛物线飞行,布撒后,降落伞在空中飘荡的时间也很长,在远程警戒雷达预警下,至少可以让坦克在周围发射一大片烟雾,这也足够干扰末敏弹的红外敏感器的扫描。而叶林斯基手上的M270火箭炮,也准备使用类似的弹药发起攻击,但是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这确实是战场上少数可以一锤定音的武器,但是使用限制很多。对他而言,主要难题是M270射程不理想,只能部署在敌人空军鼻子底下。

  中国坦克继续从一侧射击,调动美军坦克回转炮口,但是这样一动,势必又将炮塔另一边暴露给了另一侧的对手。对于超过3公里的远距离射击,时机稍纵即逝,缓慢的炮射导弹毫无用处,贺凡的坦克部队必须依靠高速的穿甲弹来解决问题,但是穿甲弹确实受到风速的影响。

  “报告指挥员,正面敌人开始发射烟雾。他们好像在进行某种退却。”

  “我看到了。他们想拖时间,不过他们的策略是正确的。”

  “他们现在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可以乘机压上去,近距离解决战斗。”

  “不不,再等一会儿。”

  贺凡阻止了部下的硬拼,实际上也克制住了自己同样的冲动。他刚占到一些便宜,但是只摧毁了5辆敌人坦克,敌人就开始主动避战。他知道自己可以靠数量打赢对手,但是如果进入2.5公里内对射,敌人的贫油穿甲弹是他忌惮的东西。暂时他还有时间等待,可以指望空军来打破一下局面。

  巴基斯坦枭龙战斗机是肃清走廊地带敌人空军后,最先携带对地武器赶到的,这是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从比较近的昌迪加尔机场飞来。

  这种轻型多用途战机,在夜间的对地打击方面并不十分出色,主要是载弹量和单座飞机的先天缺陷。尽管可以携带2枚激光制导炸弹,以及激光指示吊舱,但是飞行员在穿越目标区时,很难在兼顾飞行时找到目标。

  拉提夫中校一路小心搜索,这样高难度的任务只能由他这样的老手来完成,而黑蜘蛛中队的其他新手带着炸弹紧跟其后,这是他第一次以编队指挥官身份指挥一场战斗,萨米起飞稍晚,并不掺乎这次对地打击。

  对于单座轻型战机而言,要保持飞行,同时找到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尤其还要时刻提防四周各种对手雷达。虽然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器(MPCD)可以分检出一些信息,减轻飞行员的压力,比如那些威胁需要避开,那些威胁比较次要,可以无视,不过你不能完全将自己的性命交给这个玩意儿,在新武器层出不起的战场上,计算机总是会在识别方面出错,所以它才需要不断地更新软件。

  WMD-7有一个宽视场红外搜索模式,但是不太适应从较高的空域搜索地面,如果距离太远,地面即使有车辆,其信号也显得黯淡而不明显。所有这一切,都在考验一名飞行员的应变能力。根据传统,黑蜘蛛的一般飞行员,大约会在第一次起飞的很多年后,才接受这样复杂的科目训练。

  “方位85发现哨兵雷达,就在我们的前方,先不要动,等着情报更新。”

  拉提夫中校从容提醒队员,不要急着乱躲闪。

  他不能将胸中的恐惧暴露出来,实际上他也很怵夜间任务。那些新手们,正在略比他高的高度上飞行,尽管只是负责投弹,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任务仍然十分勉强,即使战场上一切正常,返航后的夜间降落仍然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如果顺利,他们中的几个会迅速成长起来,或许还能误打误撞出一个哈桑那样的家伙,不过更多的人会在没有任何试错机会的情况下,被敌人的防空火力击落,或者在降落/起飞这样的问题上损失掉,这种事他最近见得多了。

  在中国直接接入JF17的生产后,这种飞机的产量从一度的每月1.5架上升到了每月12架,其中大部分使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简化了电子设备。这样的生产规模,使得巴基斯坦空军可以跟得上残酷的消耗。利用更好的高级教练机,也可以在速成训练中,完善飞行员的能力,这样他们在飞行枭龙时,不至于对对地攻击一窍不通。

  后方的中国电子侦察机,已经同时看到了新出现的敌人雷达,通过长基线测距,可以发现敌人距离遥远,并不构成威胁,敌人雷达的位置信息,通过数据链传达到了拉提夫眼前。不过敌人至少已经看到了他,这种X波段雷达可以为一些导弹指示目标,比如霍克导弹或者更可怕的SLAMRAAM防空导弹,霍克导弹至少还需要一部照射雷达,那样势必会触动雷达告警设备,但是如果附近有slamraam导弹阵地,则会使威胁更加复杂化。

  拉提夫悄然降下高度,避免低空云层对地面红外信号的干扰,这也使得他的发动机喷口暴露在敌人视野中,在敌人空军被赶出这片空域后,敌人地面防空导弹的敌我识别问题,也变得简单起来,他们可以向一切空中喷火的目标射击,而不用先通过询问机,发射一个可能暴露自己的信号进行识别。

  “我提醒你们,必须随时盯着下面,看到任何升空的火光都要第一时间发出警告,提醒其他人。”他说道。

  “代理中队长,我们该怎么避开地空导弹。”

  有人突然想起这样一个问题,不过对于这批速成飞行员而言,这确实不算一个傻问题。他们之前一直在研究起飞降落以及编队飞行,战斗只是突然面临的新问题。

  “很简单,加速离开,发射干扰。如果只是一枚毒刺,你可以仅仅通过加速避开。”

  在拉提夫作出回答后,编队电台里安静下来,他们大概一时也想不到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巴空军战机的低空搜索,引来了对手。

  悍马搭载的复仇者防空导弹,只是一套孱弱的装置,但是它却出奇的简单,该系统典型的出动方式,可以不携带任何的主动探测设备,完全通过数据链与前沿防空指挥系统()获得必需的情报。情报包括来袭木笔哦啊的方向、距离,以及预测航线是否在可能的攻击范围内等等,如果一切合适,射手将要做的只是将随动导弹发射架,转动到准确位置,然后冷却导引头,等着敌人自己撞上来。

  拉提夫正埋头在显示器上,搜索敌人坦克,他有幸提前看到了敌人的一部复仇者,正向自己转动发射架。他顺手按下激光测距,显然对手还在其导弹的射程外。他急速转向右侧,引开敌人注意力;这样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2架僚机,可以安全地从另一侧转向目标,如果他们够机灵的话。但是激光指示的活必须自己来干,那些年轻飞行员无法长时间盯着显示器飞行,那样容易撞到地上。

  敌人果然转动发射架紧盯住拉提夫,他是20公里外的前沿防空指挥系统选择的优先目标,计算机参与战斗决策,确实缺乏变通能力。

  后方的JF17并没有向左侧绕,他们急于投弹,直挺挺地飞跃敌人头顶,索性敌人执着地盯着射程外的拉提夫,头顶是一处死角。而拉提夫的激光已经照射到了目标。

  一架JF17毫无必要地投下了所有2枚炸弹,第一枚炸弹成功将目标摧毁,第二枚炸弹则在地面上炸出一个多余的深坑。

  拉提夫转向时,很偶然地看到了公路旁的一辆坦克修理车以及附近停着的2辆M1A2坦克,他甚至可以看到修理车上吊装的发动机,这些都是被末敏弹打坏的敌人装备。

  他再次将激光照射向目标,但是剩余的一架JF17飞行员,忘记了投弹步骤,迟迟无法解除炸弹保险。投弹飞行员要捕捉到激光,同样需要飞行员将视线离开HUD,转向下方,确实会让年轻人手忙脚乱。拉提夫只能暂时停止目标指示,等待照射设备冷却,他担心队员太磨蹭的话,一旦敌人分散开来,就会错过最佳战机

  紧张的新手围绕着敌人坦克飞了2圈,仍然无法找到合适进入的角度,地面上敌人修理部队早就四散而逃,但是却迟迟不见炸弹落下。

  年轻的飞行员太过紧张,他变扭地转弯时,还差点撞到了拉提夫的飞机。

  第三圈时终于看到了指示激光,他麻木地按下投弹按钮,炸弹几乎就在他身后爆炸,摧毁了所有目标。等一切结束了很久,他才听到电台里代理中队长,提醒他赶紧拉升以免撞到地面。

  亚希尼在东部的快速突击,成功地赶走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霍克阵地,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空军的菜鸟们可以比较从容地在敌人头上练习投弹,任何一枚强劲的防空导弹升空,都将是那些年轻人飞行生涯的终点。

  亚希尼的坦克群此刻正在继续向纵深前进,提供情报支援的2架无人机先后被敌人击落,他暂时失去了视野以外的其他信息,只能将第1连顶在前面,担任突击以及搜索任务,以免全营落入突然的情况中,他对1连在紧急条件下的应变能力还是非常的放心。

  他注意到,前方村庄附近被炸毁的灌溉沟渠中喷涌出了大量的水,已经将一条完好的道路冲毁,他下令减速,但不必绕行,坦克连直接从河水中开过去,他一直等着这样一个机会,给坦克降温。

  他预计敌人有可能从远距离上投入一只M1a2坦克部队来拦截自己。M1A2具备很好的夜间隐藏能力,这是使用燃气轮机发动机坦克的独特优点,其噪音和红外特征都比柴油机坦克好得多。但是如果敌人疾驰而来,红外信号夜会增强不少,而他如果适当减速,或许可以等待一个先敌发现的机会。

  99式坦克具备很好地通过能力,在印度糟糕的乡间道路上比大部分坦克的表现要好,趟过一米多深的河水有任何问题。

  他下令打开单向排气阀,同时打开炮塔上的车长舱门,现在他的坦克发动机直接通过炮塔进气,这样可以增加涉水深度,充分冷却发动机排气口,这是容易被敌人红外设备盯上的主要区域,相对而言,如果不开火,炮塔的红外特征要小得多。

  他转动周视镜搜索前方,留心着他判断的敌人可能出现的区域。在公路附近果然出现了一片移动的白色信号,十分的密集,他将倍率调到最大,从轮廓上可以确定是敌人的坦克。但是他们躲在了公路的一侧,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印度的大部分乡间道路,是泥结碎石路,或者沥青混凝土公路,路基都高于附近的农田,这样给了有经验的坦克手们隐藏车体的可能性,尤其当他们知道对手大致方位的时候。显然敌人知道亚希尼大致会出现的位置,并有所防范,亚希尼很确信,敌人正在利用他们的热像仪,向这边张望,但是没有迹象表明,他们看到了自己。敌人的炮管指向各处,这是搜索前进的典型方式。

  他下令所有车组不得开火,也不得测距以免暴露,但是他自己悄悄对着靠近敌人坦克的路面,进行了一次测距,这样可以避免激光直接照射到目标触动传感器,也可以粗略掌握以下距离。

  目前距离第一辆坦克的距离大约3公里,敌人没有看到自己,应该是得益于发动机减速以及河水冷却的结果。他的坦克慢慢离开无依托的水塘,移动到附近的村落中,企图利用建筑提供掩护。看起来敌人也准备利用公路来防守,那条6米宽的公路简直就是现成的防御工事,穿甲弹不可能击穿这么厚的路基。

  748演戏

  亚希尼等待后续部队到达,他计划由后续部队在安全距离内,将敌人从厚实的掩护后面吸引出来。鉴于美军的指挥体制,这样的计划,不是仅仅依靠欺骗一个头脑发热的前线指挥官就可以得逞的,所以他必须花一些心思完善整个骗局。

  2连得到指令后,立即疾驰而来,装做一路突击而至,完全不掌握情报的样子。这种诱敌行动必须要依赖2连这样的老手们,他们在亚希尼的类似计划中,经常扮演类似的角色,比较不容易被对手看出破绽。

  2连的2个排轰轰开到敌人预设阵地前5公里的开阔地上,然后按照亚希尼的指示的敌人位置,排开队形缓缓向前。在2连仍然距离敌人大约4至5公里的距离上,亚希尼注意到,埋伏中的敌人坦克的炮塔开始转动。通常情况下,一名专业的指挥官,在充分了解双方装备差距的情况下,不会在热像仪发现目标的远界上发起攻击,他们会耐心等待目标进入更加近的,难以逃脱的距离上,才会开火。亚希尼要做的,就是给他们留下一些幻想。

  根据二连的报告,他们的热像仪确实看不到目标,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说明对手与2连在技术上的差距以及地利上的优势,对手躲在路基后面,隐藏了更多的红外信号。这是任何指挥官渴望的经典的夜间伏击战,有利的位置和技术代差。一旦2连进入了进退不得的开阔地上交战,交换比将会非常难看。现在的关键在于,不能让对手得逞,同时又必须让他们开出掩体。

  敌人一直克制着没有使用激光测距,至少还没有被发现。亚希尼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老练的对手,破绽很少,不过他干掉的老手可不算少,有时候老手会被自己错误的经验欺骗,任何距离、方位或者时机上偏差都可能导致优势顷刻转变为绝境,这种事情他可见得多了。

  2连仍然无法在亚希尼指定的区域内看到目标,但是他们继续前进,炮口随意转动,假装对手不存在。亚希尼希尼躲在战场的一脚角,观察着对手的变化。他们的炮口开始转动,之前向其他方向警戒的炮管全部转向2连。

  如果2连的9辆96式坦克全部进入敌人击穿射程内,可能会在一分钟内被全歼,而敌人的损失为0。

  他拿起通话器,在通讯盒上找到3连。

  代理连长拉赫曼,至今对亚希尼将坦克攻防转化成游击战的思想,还无法完全贯通,但是他正在努力向营长的战术靠拢,因为他看到了营长是怎么将50吨坦克,变化为战场上最灵巧的单位的。他预备接受着亚希尼的任何指令,不管理解与否。

  “听着拉赫曼,我要你从2连的侧后出现,在敌人可以看到你的距离内,向着2连的大致方向打上2炮。然后2连会向你们还击,你退到北侧公路上。”

  “什么?”

  拉赫曼中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亚希尼的这个指令完全超越了他的想象。

  “中尉,我们得把敌人引出来,你懂吗?”

  “这个我懂的。但是为什么要向2连开火?”

  “你搞不懂其中的原因很好,如果你一眼看明白了,意味着敌人未必会上钩。不过,没时间详细解释,我们要让2连自然地退出敌人视野,现在明白了吗?”

  “我大致明白了。”

  “那就执行吧。”

  拉赫曼仍然无法完全掌握亚希尼的鬼名堂,但是他知道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一来时机不对,二来那样会让长官觉得自己很笨。

  代理连长已经因为消耗掉了全连三分之二的贫铀弹,摧毁了一支突击炮部队,而在电台里被痛骂了几分钟,他现在知道了亚希尼的要求很苛刻,他要的不仅仅是胜利,还是近乎完美的交换比。

  如果换在以前的部队,他能以小于敌人的代价取胜,一定会得到上级嘉奖,而绝对不会担心会因为多打掉几发炮弹被指责。但是他在内心深处,已经开始感觉到亚希尼的战术才是正确的,巴基斯坦永远不可能在一场消耗战中打赢印度,但是如果有了亚希尼这样精明的人存在,结果或许就会不一样。

  他下令使用杀爆弹向前进中的2连方向开火,当然不能摧毁友军,这些炮弹全部落在了坦克附近。很快2连开始还击,并释放烟雾。

  躲在公路后方的美军少校皮尔斯,正焦急地等待着目标一头撞上自己的炮口。和大部分美军指挥官一样,他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赚取金钱,但是他也渴望着能够真正投入到战斗中。他按照叶林斯基的指示在这里设伏,等待一个展示自己指挥才华的机会。当他看到敌人的轮廓从显示器背景中凸显出来时,他感觉到了难以名状的兴奋。通常来说热像仪能够在最远距离能够捕捉到的目标,必然是坦克,而不会是一辆卡车,因为坦克热源最大,而热像仪本身是为坦克的红外特征优化的。

  一切如同教科书,敌人一字展开缓缓向他这边开过来,炮管指向前各个方位,这是典型的,毫无目标的搜索队形。

  他下令全体坦克各自用炮长瞄准选择目标,但是禁止使用激光测距,以免惊动对手,他的策略完全被亚希尼猜到。

  但是目标在进入射程前,突然遭到了攻击,来自某个M1坦克看不到的区域。皮尔斯少校,一时间被炮击搞懵了,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尤其四周还有一些印度部队难情况下,仍然存在合理性。显然他的埋伏在最后关头,被不知好歹的友军破坏了。他可以看到那些96开始释放烟雾,然后不见了。

  根据印度与美国签订的协议,击毁敌方大型装备,需要另付奖金,对于坦克手而言,稳像火控的记录设备,就可以当做击毁的凭证。美军坦克营的大部分车组,开始同时骂娘。对于为钱而来的西方人而言,击毁一辆敌人坦克,意味着得到印度国库里里的20万美元,也就是说坦克里的每个人可以分到4万美元。现在,这笔钱飞走了。

  “该死的印度傻瓜,他们就会坏事。”

  皮尔斯大喊了起来他可以看到那些散乱的射击完全没有击中目标,全都落在了四周。

  “鳄鱼,我是野牛,我需要更新周围友军的资料。”

  “野牛,已经20分钟无法跟新印度部队资料了,不过你们周围肯定有一些印度T72M4。”

  “我打赌,如果这些印度坦克被我看到,而又没有及时采取表明身份的措施,我会将他们一起干掉。”

  “冷静,少校,请冷静。”

  “好吧,我收回这句话,但是我需要一次主动追击,目前敌人应该正在退却,不会注意其他方向。我可以在几分钟内追上它们,给与一次痛击。”

  少校请示出击,他必须等待上级根据综合情报(主要是无人机),而决定是否批准他进攻。

  “少校,总部批准了这次有限出击,但是最好等到无人机对你部周围进行一次侦察后。”

  “无人机什么时候到达?”

  “大约5分钟后。”

  “没时间等待了。”

  他切换通讯,立即指令2个连,越过路基,对消失的目标进行追击。以他的观察而言,周围几公里内,不可能存在其余的敌人,要不然早就看到了。

  亚希尼躲在村落附近,等待敌人出动,他很有把握敌人会冒险从自己面前经过。他自己就是坦克手,所以他很清楚坦克手们在眼看到手的目标掉头离开时的那种冲动,所以他要做的就是让2连吊足对手胃口,然后在适当时机撤离。

  敌人坦克一辆接着一辆越过公路,将侧面暴露出来,美军的坦克连编制比巴基斯坦的或者中国人的都要大。他们的一个连有14辆坦克。

  “2连,敌人开始追击了,你们迅速向北转移。适当的时候从北面夹击目标。3连你们与步兵战车回合,迅速从1连后方越过公路,将剩余敌人歼灭。”

  “我们可以用贫铀弹吗?”拉赫曼问道。

  “傻瓜,当然要用,第一时间全部打光。”

  “明白了。”

  亚希尼犹豫了一下,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仅仅是一次伏击是不够的,必须请求空军支援才行。这一带是双方防空火力重合区,所以双方战机都不敢靠近。

  空中一架捕食者无人机正慢吞吞靠近战区,它飞得太高,提前被中国方面的雷达看到。战区数据链立即将有效信息传送到前沿最靠近它的一处防空系统,这是一辆以卡车为底盘的防空导弹发射车,与美军复仇者类似,但是随动发射架上安装的是PL12型中距弹,而非毒刺导弹,这使得防空范围还算不错,并且对雷达依赖较小。实战表明,当部队规模较小时,这种武器,具有比红旗16更大的部署上的灵活性。当中国军队使用红旗16时,巴基斯坦则用此类武器,作为其一线部队的野战防空。

  一枚导弹腾空而起,直飞目标。

  无人机在即将发现亚希尼在村落的部署前,被击中,就坠落在皮尔斯的追击部队一侧。

  96式坦克在开阔地上散布的烟雾渐渐散去,皮尔斯发现敌人竟然踪迹不见,甚至连附近捣乱的印度部队也看不到,他突然意识到,此刻他自己倒是身处危险的开阔地上。

  塔西姆草草瞄准了一辆M1坦克,不在最后命令前使用激光测距,已经成为了最近坦克战的重要战场纪律,亚希尼的1连执行的尤其出色。

  “各车组自行射击,可以自行选择弹药。”

  亚希尼下达了最后指令,然后就将一切都交给自己的车长们了。

  塔西姆用右手拇指按下激光测距按钮,一束激光飞向移动中的敌人坦克。他使用了一种新的扰动式瞄准方式,在激光测距前,输入一个大致的数字距离,先用瞄准镜内准星跟踪目标,进行角速度提前量测量,一旦使用激光得到精确距离数字,弹道计算机可以在大约3秒内修正已经得到的注入式瞄准光点,速速远比按部就班的扰动瞄准要快。

  根据亚希尼的意思,他的第一发装填了钨芯穿甲弹,按照营长的算计,必须等下一个目标转过来时,才使用贫铀弹。有人告诉他,2公里外,贫铀自锐弹芯,较之钨芯弹的穿甲深度,至多只差了一个手掌那么宽。他必须充分利用这样的击穿深度。

  10辆坦克同时开火,炮弹在飞行约2秒钟后,击中了3公里外的目标。有一些弹药重复击中同一个目标,但是没有一发打偏,

  1连的射手精良,加之M1A2过大的侧面截面,使得它远比T72容易被击中。

  5秒钟内,皮尔斯的半个连被消灭。少校的反应很及时,立即向报告威胁的侧翼搜索,那些射击后的巴基斯坦坦克纷纷从黑暗中显现出来,但是受到干扰后,很快又消失了。

  一架JF17勇猛地冲进战区上空,在已经被2枚升空的霍克导弹追击而无法摆脱,情急之下,它俯冲向地面发射了火箭弹。火箭弹全部打偏,但是勇猛的巴基斯坦飞行员驾机撞向了一辆坦克。这辆倒霉连长坐车,被这架飞机以及随后赶到的2枚巨大的导弹摧毁。这次攻击更大的价值在于,干扰了附近坦克的反击,坦克车长门总是更害怕来自空中打击。

  美军坦克开始掉头,战场上燃烧的坦克和飞机残骸,同时干扰双方的热像设备,但是亚希尼的部队更有准备,车长们提前切换白光通道,利用目标周围的火光搜索敌人,2连迂回到敌人背后还得等一会儿,现在必须边打边撤。

  按照亚希尼的复杂的计划,他的3个连,将在完全不同的3条路线上机动,完成各自不同的使命。

  美军坦克的反击来的非常之快,由于热像通道受到干扰,准头不理想,但是敌人数量占优的火力仍然有了一些收获。一辆99式坦克向亚希尼报告被击中,车组正准备弃车。

  亚希尼下令各车组自行利用地物掩护后撤,但他的车组仍然停在原地,瞄准一辆正在转弯的M1A2。

  在2.8公里处,塔西姆打出了一发贫铀弹,准确击中火炮下方与驾驶舱连接的区域,那里是坦克正面少数可以一招致命的罩门。坦克被击中后,立即爆炸。

  每辆坦克,或大或小都有这么个“窝弹区”,但是要从3公里外击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眼看着敌人迅速反击,亚希尼开始放烟雾后撤。要歼灭敌人一个营,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几轮消耗才行,如果莽撞行事,敌人仍然可能翻盘。

  空中又一架苏30闯到皮尔斯部队头上,但是中国飞行员无法在附近两部制导雷达跟踪下,保持平飞,进入投弹计算。只能迅速从目标区域上空飞过,将几吨炸弹扔掉,转而摆脱雷达。

  尽管没有精确制导武器落下,但是狂轰滥炸已经使得下方美军方寸大乱。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82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