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一百九〇章

第一百九〇章


  490两线困局

  与此同时,第4军的团以上军官正齐聚一起开会。商讨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出路似乎是明摆着的,但是会上没有人主动提及投降或者类似的字,但是也没有群情激奋地要求继续突围的提案,会议就一直在各怀心事的装聋作哑中僵持下去。倒是又一名低阶军官,一直监听中国军队的呼叫,一旦有了新的变化,就通报会场。

  中国方面在电台里表明,要求派一名代表穿越战线过来,昆塔问了下众人如何应对,没有人敢首先回应,谁都怕担上历史责任,查古耶的命运每个人都看在眼里。这期间他与摩罗加尼将军的通讯也恢复了畅通;摩罗加尼显然是察觉到了什么,一直呼叫昆塔将军必须突围,不得与敌方有任何形式的联络。昆塔对上级的呼叫同样不予理会,他很怕建立联系后,会招来一颗炸弹。

  电台里,中国方面的语音广播一直没停,测量发射源就在北面,距离不详。早上9点,一个印度士兵的声音出现,他警告第4军的军官们,不得再践踏士兵生命,或者送他们白白送死。这名士兵将已经失踪的桑帕尼称为罪犯,历数了他在团长、旅长任上欺压、枪杀士兵的行径,包括几天前的一次集体射杀逃兵的事件。

  他接着说:“我保证,印度士兵只要打着白旗,走出森林就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解放军投降,就能得到足够的食物;我指的是那些人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喂牲口的,发霉的粮食。”他接着收:“这次战争必将导致腐朽的印度政府必将被推翻,俘虏们今后可以毫无恐惧地回印度,或者留在阿萨姆地区。”

  最后士兵自报家门,说他来自于第2山地师的221团3营C连,该部于10月20日在达旺以西南阻击中国军队,桑帕尼许诺只要坚守到天明,将用炮火掩护他们撤退,可是入夜后他在电台里听到了上级给工兵下达的,立即炸掉达旺河浮桥的命令;随后浮桥真的被炸毁了。现在他愿意揭露这样丑恶的事情,让更多的印度士兵看清这个军官集团的丑恶面目。

  “完全是颠倒黑白。”

  头上裹着绷带221团团长正在当场,他愤怒地大喊起来,“我们确实提前炸毁了浮桥,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挡不住敌人,完全是迫不得已。”

  “这些就不用提了,我们想知道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另一名军官恳切地问道,但是并不敢触及问题的实质。

  “是啊,昨天攻击前,桑帕尼指挥官把所有的粮食都分给突击部队了,原本以为今天就突围成功,没想到……总该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们第2师受过严格的野外生存训练,可以在任何环境中生存下来。”

  “那是你们的本事,我们可坚持不下去,我看马上就会有开小差的情况。”

  “抓几个当众枪毙,看谁敢跑。”

  众人叽叽喳喳争论起来,会场气氛越变越紧张,指挥官昆塔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只是歪着头,看着大伙儿争论,他知道自己只是名义上的总指挥,没有桑帕尼浑身散发出的那股子邪劲可以镇住所有人,无论现在持什么观点,都不会有人真的听,说不定还会得罪另一部分人,背后挨一枪可就不值了。

  “指挥官,你说该怎么办?”终于有人把问题甩给了入定中的中将,指挥部顿时安静了下来。

  “情况你们都知道了,部队丧失了指挥和机动能力,现在就算是敌人消失了,我们也很难协同行动了。要我说,如果有人愿意继续守在这里,忠于职守,那很好。”他环顾四周,确定大部分人都没听明白自己的意思,这不奇怪,这就是他要的效果,“如果有人想要投敌,这是很严重的叛国行为,但是从我们军队的历史上看,也不是没有先例,法律保护军人在失去作战能力的情况下,有尊严的投降。”

  他这番前后矛盾的话,说的周围的军官们一愣一愣的,似乎有放任下面部队自行其是的意思。

  “将军,再过3个小时,敌人可要炮击了?”有人急切道。

  “放屁,这只是他们吓唬胆小鬼的伎俩,他们的补给基地在贾布瓦,薄弱的后勤供应根本无法支持大规模炮击,要真有这个本事,早就打过来了。”第2师的军官驳斥道。

  “嗯,那我么就先等等看,看看中国人是不是在吹嘘实力。”

  昆塔中将终于做了决定,他也不确定中国人最后期限后面的虚实,或许他们只是靠着这样的缓兵之计运送军需?

  秦东辉坐在指挥部内,偷眼看对面的林淮生,参谋长此刻正在用放大镜看地图,竟然是2000公里外***堡周边的作战态势图,看得还挺入神的。秦东辉轻轻摇了摇头,心想:在我面前装什么蒜?

  他们一起在等待着最后的时刻——中午12点整。

  过了这个规定的时间,对方没有答复的话,就将开始向顽抗的敌人展示火力。这个活儿必须依赖林淮生的炮兵,目前这些车载的毫米榴弹炮部队都已经进入了阵地,随时可以开火。

  秦东辉倒是很佩服林淮生一点,他竟然处心竭虑地修复了从贾布瓦到提斯普尔的铁路,早上,第一列火车用了4个小时,将一车弹药从贾布瓦运到了提斯普尔,再由直升机空运到各个阵地,较之完全使用直升机,节省了很大的时间和油料。现在他的6个炮兵连,都拥有2个基数以上的弹药,并且还在不断补充当中。

  “参谋长,你说,这一打炮敌人会不会投降?”他没忍住问道。

  “真要投降了,也是个麻烦。非常考验我们的后勤供应能力。我看,还得快速地将大部分印度俘虏送到国内,或许,将来还能够从这些人里找出一些可以合作的人来执掌新的印度。”

  林淮生答非所谓,不过看的比秦东辉更长远,也更务虚,俨然已经在考虑政策上的问题,对于一个指挥员而言,完全是一个八竿子打不到的领域。

  “我没听错?新印度?”

  “是的,必须保证南亚地区的稳定和均势,我们不能像英国人一样留一下一个火药桶,那样最终会伤到中国。”

  “林参谋长,你未免想的太长远了,我们还没有赢得战争,印度政府也还没有垮台。”

  “如果你指的是印度在政治上的垮台,我想很快就会看到了。卡汗政府的凝聚力,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但是也达到了极限。他的这种执行力是通过煽动民粹和战争叫嚣达成的,但是这也是双刃剑,这样的政权……无法经受对外用兵的挫折。”

  时间到了12点钟01分,看来敌人拒绝了派出代表和谈的建议。电子侦察部队截获了几份外部电报,要求包围圈内的印度军队,继续向“敌方”较为薄弱的区域突围,电报里还说:相信中国人比我们更加的困难。

  “看来他们不愿意谈,必须给点儿颜色。”秦东辉说道,他没有炮兵,只能依仗林淮生。

  “他们一定还在猜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吃掉他们,碰巧我有一些弹药。”

  林淮生立即手写了命令,交给一名参谋,由他通过停在指挥部外的直升机,向各个机动炮兵阵地下达了按预定方案炮击的指示。

  2分钟后,难免的炮声隆隆响起,中国军队在12点前也没有闲着,已经利用无人机的侦察标定了不少目标,炮击完全有的放矢。此刻,从前沿阵地手持投掷,以及导轨上发射的小型无人机,已经飞抵一树之高,对射击进行修正和评估。敌人一直依仗着原始森林进行隐蔽,在夜里还有一些效果,不过现在中国军队借助白天的光线,很容易地就能发现敌人聚集的区域。

  印度军队一直保持着收缩后松散的队形,大部分从战斗中退下来的部队,指挥、通讯一片混乱,没有恢复组织。昆塔上任几个小时以来,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做,他听任各部队按照自己的意图找地方集结,他知道自己既没有粮食也没有督战队,下达命令就是个屁,也没人会听的。

  从天而降的炮弹将集结的印度军队炸的鸡飞狗跳。士兵如惊弓之鸟四处躲避,托着武器的骡子在树林里乱跑,只有不能动弹的伤员们留在大树下哀嚎。如果此刻有中国军队杀过来,没有建立防线的印度部队恐怕立即就要崩溃。

  “指挥官,得为弟兄们的生命多想想,不如先让敌人先停火,我们从长计议。”副官终于忍不住提醒道,“其他部队要打,就让他们去打弟兄们跟这你一路从察隅跑到这里,可不是为了死在这里。”

  中将没有回答,他只是在侧耳倾听密集炮击的方向。他发现炮击全部来自于南方,实在不敢相信,那里的敌人竟然有这么充裕的弹药。他在察隅待过几年,要囤积前沿炮兵的弹药一直是最头疼的事情,即使铁路修道了瓦弄50公里外,最后要让辎重部队把炮弹拉进山里,仍然会变得磨磨蹭蹭。

  说话间一排颗炮弹就落在了百米开外,建议指挥所里顿时弥漫起硝烟,所有来开会的军官或蹲或趴,都怕下一发炮弹调到自己头上。过了一会儿,炮击渐渐远了。一名卫兵,跑到外面捡回一块滚烫的弹片,交到中将手里。

  “这些炮是从南面打过来的,这怎么可能?他们的补给基地在贾布瓦,即使是直升机的燃油,也要通过缅甸空运。”昆塔惦着弹片说道,不过这次炮击倒是可以缓解他目前的困境。他看到几个主张死战到底的家伙,此刻也都在缩着脖子,警惕地仰望天空(指挥所上没有顶,只有一片伪装网)。

  “将军,这恐怕只是炮火准备,马上他们的步兵就会冲进来了,到时候我们就没有谈判的筹码了。”

  “是啊,当务之急必须给兄弟们争取一条有尊严的活路。”

  军官们的舆论一转,似乎愿意交涉的声音占据的上风。

  “好吧,既然你们都想探探敌人的意思,我也没有意见。通讯连,立即在谈判频道上呼叫中国方人,让他们先停止炮击,我们可以谈判。”

  这是中将上任后的第一个正式命令,他发现并没有人反对,或许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炮击吸引过去了。这么密集,而又准确的炮击确实在大部分印度军官预料之外,他们原本以为中国军队的炮弹应该在昨天的战斗中就打光了,这是很多人认为可以拒绝谈判的筹码。但是林淮生的这几轮猛烈炮击,确实把一些人打懵了。

  2200公里外的拉瓦尔品第外围战场上,印度步兵正疯狂地向亚希尼的突出阵地攻击,天空中双方空军交战的蒸汽尾迹,画出了杂乱的白色线条,几个钟头来,没有一架印度飞机能够对地面阵地展开攻击。

  斯利那加的梅内亚姆将军急于快速结束战斗,好将主力调回昌迪尔加,这次战役他动用了二线的总预备队进行了南线包抄,意在速战速决。他当然知道,中国人正居高临下看着情况的发展,而时间并不在自己这边。眼前这根顽强的钉子,楔如了自己的前进路线,眼看巴基斯坦陆军,将在一场大败中毁灭。此战若获胜,巴陆军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人员和装备将化为乌有,其在今后一年内都无力再发动任何像样的攻势,但是此刻自己却无法再前进一步了。

  亚希尼指挥着坦克连,等待着缓缓靠近的敌人坦克进入射程。敌人坦克冲出山坳后,迅速向两翼展开。这个过程中,坦克纵队暴露出了脆弱的侧面,但是敌方指挥官认为距离亚希尼的阵地距离尚远,所有有恃无恐。3公里的距离,加上山区多变的横风,确实很难对运动目标精确射击,反正印度T55炮手很难在这个距离的一半打中运动目标。考虑到,仅仅炮弹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就有漫长的2秒钟,似乎不用担心侧面的防御。

  491长弓的威胁

  不过亚希尼的车组不同一般,炮手塔西姆有过300次以上的在各个距离上的命中经验(包括阵地火力点),差不多可以将自己完全融入了弹道计算中间,由于目标太远,很难通过手动方式稳定跟踪目标,通过角度速度取样(炮塔转速),从而计算出精确的提前量数字。只有异乎常人的经验,可以起到弥补的作用,当然还得依靠一些运气。

  “留着炮射导弹,一发穿甲弹,我相信你行。”亚希尼说道。他猜测,如果能一发打中,就可以吓唬住后面的敌人,他的炮手曾经在更远的距离上命中过目标,不过那是在平原上,风向较为稳定。

  炮手塔西姆一直在跟踪领头的敌人坦克,他选择这个目标,是因为看上去它的速度最稳定,显得满不在乎。

  敌人战车天线上的小旗子迎风招展,较之横风测量传感器得到的数字更加的直观。激光测距数字在3205米上下跳动,精确到米。测距精确导致了火控对高低方向的调整非常的简单,但是水平方向则较困难。他在光学瞄准最大倍率中观察了几秒钟,然后将射击线修正到目标前面一大截的位置,然后按下发射按钮。

  整个阵地上10辆战车,只有连长坐车率先开火。亚希尼看着炮弹飘飘悠悠,慢慢下坠。就在它将要完全消失在背景中之前,终于撞上了为首的那辆敌人坦克。炮弹剩余的动能仍然足够穿透侧面底盘。以大约40公里时速前进的坦克,中弹后突然刹死,横转了90度,然后就停在了那里。纵队后面其余的印度坦克受到阻挡,也停了下来,这给了巴基斯坦方面绝好的机会,对付静止目标大部分射手还是很有把握的,这些坦克乘机对停止不动的敌人坦克展开射击,一时将敌人大乱。

  同一时间印度步兵发射的迫击炮弹稀稀拉拉地落在了阵地前面大约70米的位置,敌人的测距大概有问题,导致第一次炮击不太准确。亚希尼估计经过观测修正的第二轮会准确一些,不过区区的迫击炮他没有放在眼里。密密麻麻涌上来的印度步兵,大约有2个营规模。他在电台里呼叫师部榴弹炮团对暴露的敌人步兵进行覆盖,但是指挥部迟迟没有答复,显然炮兵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这次作战中,大部分部队的指挥都有问题,进攻如此,撤退组织的更是糟。

  亚希尼只能让一半的坦克换上步兵杀伤弹药,对较密集的集群进行射击,但是效果有限。这次作战确实有些讽刺,印度人在东面吃了空前的败仗,几乎动摇国本,但是在这里却能把面子找回来,可见巴基斯坦陆军的战斗力已经低落到了什么程度。

  正有些迟疑,连长坐车左侧传来巨大且沉闷的爆炸声,很像是串联战斗部击穿装甲的声音,他赶紧转过周视仪,一辆战车正在燃烧,炮口仍然指向前方。

  这不是被任何的直射炮火击中后的毁伤效果,被穿甲弹击穿后,通常不会引起这么大的爆炸……大概是被一枚非常‘重型’的,聚能破甲战斗部打中了?

  他心里一惊,刹那间,被击中的坦克发生了二次爆炸,炮塔以及地盘上所有的舱门和抛壳口都被气浪冲开,滚烫的烟雾从中间喷涌而出,这次是内部弹药被引爆了,根据亚希尼的经验,没有人能活下来。

  “全连发射烟雾,后退30米。敌人有不明武力,也许在空中,打开激光对抗。”

  一字排开的坦克,开始慢慢后退,同时发射大量的烟雾,企图挡住暗处敌人的视线和激光照射。他们将燃烧着的,没有一人生还的坦克,丢在了原地。

  “有谁看到是怎么回事?那是一枚导弹可能是从步兵阵地上发射的。”亚希尼继续在电台里询问战友。他是战场上摸爬过来的老手,至少在挨了打以后,可以很快理清思,排除各种可能,将不明威胁的范围缩小,而不是如同新手那样,停在原地发呆。

  他知道印度空军不具备这样的反坦克能力,至少在云层上面不行。他猜测,可能是米35发射的at9(螺旋2)或者某种威力更大的反坦克导弹。他在南方对抗过印度的米35武装直升机,99式坦克的激光对抗设备至少可以提前报警,可以提前发现半主动激光制导的俄制螺旋导弹的发射阵地。

  “报告,刚才没有发现敌人的激光照射。”

  其余的车组一一报告,没有发现任何方向的激光照射,亚希尼开始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敌人又有了什么新的,毒辣的手段。

  “指挥部,我需要空军加强低空区域的警戒,山里还有敌人的……”

  话音未落,外面再次传来巨大的爆炸声,转眼又有一辆坦克被某种反坦克导弹击毁了。

  亚希尼的预感果然实现了,另一辆坦克没来由地被击中,威力之大,无人生还。由于烟雾的关系,他一时也看不到坦克被击毁的情形,只能看到冲天的火光,和刚从空中跌落的炮塔。不过既然有烟雾,远处的敌人是如何看到的自己人的?

  “放弃阵地,高速倒车,全体后撤到斜面以下,重复一遍,敌人就在正面,立即放弃阵地。”

  他果断下令最大速度后退,剩下的8辆坦克迅速倒车,在浓烟的掩护下向后倒退。可以肯定,威胁就来自于正面,它不但可以透过烟雾看清目标,而且可以从正面击穿这种先进坦克的主要装甲,目前来看,两发两穿,要么其破甲能力对付99式坦克是有富裕的,要么它就是从较高的位置射穿了炮塔的顶部。

  “指挥部,我很确定对面山里有敌人的武装直升机,他们又来了,而且携带了射程很远的武器。我们根本看不见。”

  亚希尼的果断命令,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坦克连迅速撤退到了北面山坡上,这使得暗处的对手失去了打击目标。

  躲在山脊后面时隐时现的旋翼,开始慢慢上升,旋翼上顶着巨大的毫米波雷达。这架直升机上升是无奈之举,企图以此弥补扫描范围。不过巴基斯坦坦克部队退却的太快,雷达也无法继续跟踪。

  印度飞行员有些后悔,刚才稳妥起见,没有连续发射完所有的海尔法导弹,那样的话,就有把握将那个巴基斯坦坦克连全部报销在阵地上。敌人的反制速度一流,一下子就逃脱了雷达跟踪,确实出乎了预料。

  飞行员在美国受训期间,美国教官传授了居高临下反坦克的经验——坦克是视野不清的钢铁蠢货,如果不用半主动激光武器必须的激光指示,它在战场上非常的麻木,不会感知到外面的威胁;而且一旦遭遇了打击,反应也不会太快,通常车长会盲目地应对,或者索性停下来转动炮塔四面搜寻是谁打了他。这是美国人通过几次战争总结出来的经验。碰巧长弓阿帕奇直升机可以使用一种不依赖激光照射源的雷达制导导弹,对于坦克而言,确实无法感知威胁。

  “长斧2号,改变位置,使用光学设备补充搜索主要位置敌人,今天得把他们全部干掉。”

  另一架满载武器,但是没有旋翼顶部雷达的直升机迅速拉起,从携弹量看,刚才的攻击,它没有发挥作用。这架直升机在更高的高度悬停,机鼻内集成了多种被动搜索装置的旋转塔开始转动,但是没有敌人阵地上一片白眼,搜索没有收获。

  “长斧1号,红外搜索失效,我建议改变策略。”

  “从侧面?”

  “对,从侧面,去把他们赶出来。”

  “好的,你从北部包抄反斜面,当心敌人阵地上的防空武器。”

  “长斧2号明白。”

  携带毫米波雷达的D型武装直升机,同意了新的计划,而另一架不具备雷达搜索能力的C型阿帕奇升高高度,向北方飞行,他们之间可以借由数据链交换信息,做到信息共享。如果不是印度飞行员仍然不够熟练和大胆,这是刚才2架武装直升机可以通过配合,一齐开火打出8枚以上的地狱火导弹,全歼所有看到的敌人。他们企图稳妥地一个接着一个地敲掉目标,原则上对手应该停在那里停留至少40秒,然后还会做出错误的反制措施,这当然也是美国教官说的。不过亚希尼这样嗅觉灵敏的老油条,只用了15秒,就察觉到了这种战场上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并做出了正确的处置。

  粗壮的直升机现在需要解散编队以获得更大的,互为弥补的交叉视野,然后将坦克一一消灭,坦克当然很难威胁到他们,但是空中的形势很不明朗,这是印度飞行员需要担心的。另外,暴露出来也容易遭到地对空武器的攻击。

  这一带的制空权仍然在争夺中,但其实并不很激烈,很多时候空中既没有巴基斯坦的战机,也没有印度战机。一方面巴基斯坦空军害怕激烈的作战会使得经验不足的年轻飞行员暴露出问题,另一方面印度的几个谨小慎微的中队,也很担心巴方更靠近机场,使得自己在空战中占不到便宜。于是乎,这里的空地战场是不协同的,地面战斗激烈的时候,空中反而冷清。

  萨米在跑道上待命,同时通过电台收听地面指挥所与其他战机的对话,以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出击。他可以自由地选择起飞时机,塔台里的指挥官不过是中校,也得听他的。

  他听到了预警机里有人呼叫格里芬的飞行员监视低空,随后又提醒飞行员不要勉强。显然低空飞行不是新手可以把握的技术。最近有不少年轻的家伙就是因为过度靠近山区而折损掉了,有一半是被埋伏山间的火炮或者导弹干掉,另一半直接撞到山上,而这样的损失占据了新手损失的7成。

  “毒蛇,这里是格里芬4号。我确定看到一架长弓阿帕奇。但是他飞得太低,我没法瞄准。”

  “格里芬4号,你一定看错了,印度还没有阿帕奇,应该是米24或者北极星。”

  预警机里一名固执的引导员冷静地说道,就好像他亲眼看到了一样。

  “毒蛇,我看到它顶着巨大的雷达,我会把北极星误认为阿帕奇?”

  年轻的飞行员有些急躁起来,他显然很在意对方的话,把北极星误认成阿帕奇是何等的不容易,这样的假设简直是一种侮辱。

  “格里芬,可以确认这一带没有长弓阿帕奇。你的燃油不足了,立即返航。”

  萨米轻轻按动垂直方向显示器按钮,寻找格里芬4号当前的位置,从数字地图上看,就在他夜里击落米35直升机的地方以北,即使飞行员看错了,那里可能也应该几架米24或者米35。当然,如果美国确实偷偷交付了某种新武器,印度当局应该也很可能把它们优先交给梅内亚姆。

  截止早上的简报仍然认为,美国没有交付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最新订货的C130运输机,尽管印度要求尽可能地提供旧货以投入战争,但是情报局判断,交付以及人员训练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最早要到明年1月份。

  “地面指挥,这里是黑蜘蛛1号,请求起飞。”说着话,他从机舱伸出头去,向下面的地勤人员示意准备启动发动机。

  “上校,暂时没有发现特殊的敌情靠近。”

  “嗯,这只是你的1,我认为有必要起飞。”

  他坚持道。

  “好的,随时可以起飞。”

  发动机渐渐轰鸣起来,熟练的地勤人员飞快地将各种管子和梯子去掉。上校与其他人不同,,不必带着具体的计划起飞,他自己就是计划制定者,如果不是故意留在作战部队,他早就应该是少将了,或许比起伊斯拉姆中将,还更有资历担任空军参谋长的继任者。

  “毒蛇,有没有看到低空有什么异动?”

  “完全没有。倒是印度的飞蛇部队得几架苏30,在120公里外徘徊。”

  “那些家伙可能是盯着你们来的,自己当心。”

  上校吓唬了一下预警机,从跑道上拉起了战斗机,他知道直升机速度慢,未必来得及离开战场,也或者它们根本就不想离开。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7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