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一百七二章

第一百七二章


  448丧失防御能力

  林淮生的大队浩浩荡荡地越过锡布萨格尔,没有遭遇任何的空袭警报。印度空军已经从这一带消声觅迹了,种种迹象看夺取这种城市的时机差不多成熟了。参谋长一直在指挥车内通过卫星通讯与总部沟通下一步的方案,上级建议他约束前锋的速度,因为达旺的战斗还没有打响,所以不能提前占领提斯普尔。按照原来的设想,应该在三个战场(贾布瓦、达旺、察隅河下游)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才发起对提斯普尔方向做最后打击,但是这个计划显然被贺凡的冒进给打乱了,指挥部更多考虑的是,过早切断敌第二山地师退路,可能会导致其强行进入不丹,并且从那里逃回去,这样就会对秋冬季前结束阿萨姆作战,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

  林淮生倒是不以为然,他觉得战机总是稍纵即逝的。现在提斯普尔兵力不足,敌人又缺少统一指挥,如果拘泥于原计划,势必要停下来等待,这就等于也等于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他压住指挥部的要求,继续派出有限的几架直升机沿途部署侦察力,支援贺凡的挺进。同时与徐景哲联络,寻求一个解决大桥南岸的办法。他觉得老头子应该在城里有级别很高的内应。另外从战略上考虑,如果能靠自己一支偏师提前占领提斯普尔,就可以大大避在大雪封山前,仍未结束东部战斗的可能性。他知道战争的胜败并不完全取决于开始,而是要看如何收尾。站在印度人的角度思考,他们最正确的办法,就是苦撑到11月底大雪封山,届时全面占领阿萨姆的窗口期就会关闭,而仅仅依靠空运则无法支持进一步的攻势。虽然他也知道,阿克赛钦的战斗马上就会打响,必然会牵制住印度最大的战略集团,但是也不能排除印度高层会破釜沉舟,从巴基斯坦将斯潘加的部队抽调过来,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绝对不能小觑。

  什么是机会?

  远在后方指挥部的徐景哲也在思考的着相同的问题,他的监听部门窃听到了提斯普尔大量的信息,包括完整的南岸布防情况,以及工兵制定的炸桥计划。

  已知整个引桥周围有大约30门小口径高射护卫,另有大约2个步兵营和一个工兵营的部队防守,没有装甲部队,看上去只是一支很薄弱的兵力。但是爆炸物的导线布置在了引桥下方,而引爆炸药的主起爆器就在引桥附近小学校里的某个地方,备用的方案和起爆器位置暂时不详。

  敌人正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任何亲举妄动都可能导致其提前炸桥。他能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学校与引桥之间,投下精确制导炸弹,摧毁导线的机会很大,但是他不知道敌人的备用方案是什么。并且他也不能期待林淮生的坦克部队,能够及时穿插到关键的位置上。如果敌人炸桥,战场就等于被分割开来。

  “如果能将一支雪狼部队偷偷送到那里,应该会有相当的机会了”,他看着卫星地图想着。短时间内控制一块区域,就可以等到坦克赶到。

  有人走过来,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告诉他派去的人已经到了山谷里,检查了第104中队丢弃的米35武装直升机,看来状况不错,敌我识别装置可以工作,似乎要起飞也并非难事。

  “先别拆识别装置,这架直升机能不能在一天内修好?”

  如果那架飞机或许可以利用一下的话,正巧雪狼的主力小组正在附近。

  “一天恐怕来不及吧?我们来不及运送大型配件,一侧的短翼被打断了,可能导致起飞升力不足,除非不携带武器。”

  “不携带武器可不行。如果将敌我识别设备装在我们的米17型直升机上,能不能蒙混过关?”

  “……如果敌人的识别系统附带有机型匹配识别的话应该不行,不过我认为他们没有,最近这一两天内应该没什么问题,他们哪儿正乱套呢。”

  “好吧,先准备两架米17进行悬停天使的涂装,让雪狼留一个小组在附近待命,暂时不要执行其他的行动。”

  “是!”

  贺凡减慢了速度,不时通过远近的无人机来观察战场。尽管正面的敌人越来越警觉起来,但是敌人的空中防御好像已经彻底瓦解了,这一点他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早上到现在,出现在头上的各型己方战机一直在增加,原本提斯普尔拥有远中近相配套的严密防控网,即使在150公里外,空军飞机都很忌惮其威力,如今这里距离提斯普尔只有35公里了,敌人的防御几乎消失了。

  他的指挥车,可以通过极高频通讯卫星调阅其他战区情报,于是查看了提斯普尔北方的机场照片。可以看到该机场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弹坑,跑道边上还有一架解体的C17型运输机,印度工兵显然已经放弃修理了。在机场附近辐射状的公路周围,大量被炸毁的拖车和雷达残骸清晰可见,前期敌人一直利用四通八达的公路调动防空部队,现在大概损失殆尽了。

  “看来抵抗不会太持久了,唯一的悬念是谁先进去了。”他还在纠结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完整地夺取大桥?”

  此时,一架从南面飞抵的无人机恰巧监视到印度人用122毫米火箭炮布雷的动作,雷场大约3.5公里宽,大致覆盖住了公路,对于贺凡而言自然可以绕开,这些落在地表上的地雷只有在夜间才会有一些麻烦,他并不放在眼里。

  “08,这里是指挥部。”电台里是林淮生清晰的声音,似乎距离并不远。

  “我是08,指挥部请讲。”

  “你部留下步兵,讯孙移动到指定位置,等候下一步指示。”

  贺凡侧过头看了一眼显示器,林淮生指定的是距离大桥南岸引桥西南15公里的区域,似乎要他越过大桥执行什么辅助任务。

  “什么任务?”他警惕地问道。

  “指挥部正在策划48小时内夺取大桥,同时在大桥北岸建立桥头堡,所以需要你部,秘密接近南部引桥,作为首选突击部队。”

  “真的?有把握吗?”

  “还不知道。”参谋长冷冷回答道。

  “好的,我们立即到达指定位置,但是夺取南部引桥不能没有步兵掩护,那里到处都是交通壕和土木掩体,我很难对付近距离的40火箭筒。”

  “别急,到时候会有步兵的。”

  林淮生停止了通话,好像背地里还知道些什么,就是不告诉他。

  “难道是垂直投送兵力?”贺凡难免独自猜测起来,“嗯,一定是这样的,有什么猫腻能瞒得过我?切。”

  随车的步兵也接受到类似的命令,离开坦克,向公路开进监视敌人调动和估计雷场规模。当然从敌人切断公路的手法看,提斯普尔以东的区域他们是不想要了,应该不会再有没有什么调动了。步兵们终于得意脱离疯狂的坦克手。四天来,他们搭着坦克不分日夜在野地里狂奔了200公里,虽然没有遭遇激烈的战斗,但是这种突击本身,就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噩梦。

  正如贺凡猜测的那样,提斯普尔的防空能力正在急转直下,原本维持大量防空系统的机场被摧毁后,大部分系统都已经耗尽了弹药。而中国空军的反辐射打击一直在提高锁定速度上下功夫,如今更是不敢随便开火了。

  司令官殉国后,临时指挥部下达给防空部队的命令完全是前后矛盾,一会儿说不要浪费弹药袭击无人机,一会儿又说可以适当的反击,不能让无人机窜近。在一片混乱当中,中国空军步步紧逼,非但将从比哈尔起飞的印度空军挡在了提斯普尔以北,甚至开始攻击躲藏在梅加拉亚邦山区的远程搜索雷达,这些雷达一直以来都为提斯普尔低空导弹提供早期预警,和位置信息;没有它们的存在,周边的防空导弹无法完成快速捕捉战机的“游击战”,地对空导弹的制导雷达波束较为狭窄,没有搜索雷达的支援,就无法采取灵活的战术。

  3架歼16组成的编队,长时间地提斯普尔东部巡视,距离提斯普尔不超过50公里。

  郑辉的任务是利用航程长时间监视,实际上就是招惹敌人制导雷达开机并进行反击,为此编队携带了总共12枚反辐射导弹,但是敌人被吓破了胆,没有主动发起挑战。

  导航地图上,敌人半径100公里的的防空圈仍然存在,但是实际飞行中却没有遭遇任何的反制。不久以前,他还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加上随队电子战飞机掩护才能冲进敌人严密的防空圈,但是转眼间敌人的防御消失了,如今他和武器制导员,都盼着雷达告警能够发现一些什么才好。

  指挥机提醒他们可以设当再希望靠近一些,如果附近的无人机发现一些什么地面目标,可以立即交由他们来解决。指挥机特别提醒他们,今天的规则是可以从接近提斯普尔,但是不要过分地靠近南岸,也不要在南岸投弹,没有人给出理由。但是郑辉听说,其实是怕敌人炸桥。

  时间就又这么虚耗过去,随着燃油的消耗,飞机的动力也显得充沛起来,但是却没有机会出现。如果继续等不到有价值的目标,他们将按照计划在返航时,将昂贵的激光制导炸弹丢在正在艰苦行军的地5山地师头上,这是郑辉最不乐意的一种情况,那支稀稀拉拉的部队除了马驮的山炮,没有其他有价值的目标。

  “昆仑,仍然没有发现古瓦哈提以东有地面雷达。”

  “动拐,保持警惕,西南有几架LCA,正在靠近。”

  “他们最近真的越来越有想象力了。”

  显示器上,几架光辉战斗机正从穿越孟加拉国的朗布尔地区不不靠近,这是最近一天他们出动的最轻型的战机,要么制定计划的人没怎么考虑航程,要么就只是虚晃一枪。

  编队中的一架歼16使用雷达截获了90公里外的敌机,并且在如此远的距离上,看到了敌机抛投油箱的动作。

  “我打赌,他们要回去了。”郑辉从敌人的机内燃油存量做出了判断。

  果然,敌机拉升高度,做了一个摆脱雷达的机动,转而回去了。

  “我猜他们快打不动了。”后面的武器操作员说道。

  “哦?”

  “今天在空中和地面,都已经没什么像样的目标可以打了。”

  “那可未必,”郑辉摇了摇头,他突然想起来不久前自己驾驶歼8II在喜马拉雅山麓被阵风追击的情景,“还是不要轻敌,他们还有很多好的中队没有出动,也许只是在积蓄力量。”

  “积蓄个鸟,等阿克赛钦打响了,他们就彻底完蛋了。”后座的家伙得意地说道,论述倒也接近事实。

  “动拐注意,不要在电台里谈论军事行动。”甚高频通讯没有关,指挥机里有人听到了谈话,立即插进话来阻止。

  “动拐明白。”

  “上尉,准备返航,有新的任务。”

  “什么情况?不会又是去袭击马队吧?”郑辉假装无精打采地问道。

  “地面侦察部队刚刚发现印藏特种部队新的集结区,立即赶到指定区域,炸掉他们刚刚落下的直升机。”

  “明白。”

  三架战机迅速转弯向东赶去。对他们来说,这才是一个像样的目标。

  449新司令官

  编队抵达指定区域前,雷达一直没有发现直升机的踪影,这股敌人总是很善于使用利用山势隐藏行踪,并且十分警觉,想用空对空导弹把它们打下来,确实有些难度。不过这次他们有了一些疏忽,没有将临时起降场的警戒线推到足够远的地方,正在附近的一支侦察部队,成功地发现了其起降场,并且发回了位置信息。情报表明,敌人正在逃走,如果够快,就能将他们堵在原地了。

  3架战机赶到后,立即在高空盘旋。按照标准模式,轰炸机开始通过吊舱搜寻目标。敌人紧贴着地面,并且有非常适合当地山区的棕绿色迷彩,不过居高临下观察,其飞转的旋翼还是很容易将久他们暴露出来。可以看到,一共有十多架,有一些已经起飞,开始向南移动,另一些正在赶来,指挥机告诉郑辉编队,敌人可能在20分钟内全部逃走。

  郑辉的后座飞行员看到了地面侦察部队发射的指示激光,激光指向起降场的边缘的一架正在上人的米17型运输机上,他提议郑辉将这个现成的机会让给了编队中的另一架飞机。

  歼16此时的视野,比藏在暗处的山鹰部队更开阔,能够很好地看清敌人的全貌。飞行员将一束激光射向一架腾起尘土,正准备起飞开溜的直升机上。对于引导一枚250公斤的无动力炸弹来说,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目标。

  “昆仑,请求优先打击正在逃跑的目标。得把他们全部堵在这里。”

  “动拐,你自己看着办。”

  耀眼的激光束跟着那架迅速在悬停中掉头,然后向南移动起来的直升机。直升机的操纵看上去有些笨拙,飞行员想,上面也许有一个排?或者洛桑本人就在上面?思忖间,手放到了按钮上。

  “悬停天使”中队,正陷入最艰难的时期。尽管几经扩编、补充,这个中队曾经一度成为了印度规模最大的直升机中队,但是在连续数月残酷的作战中,直升机数量在群山中已经损失了近一半,战损和事故坠毁的比例接近1比2。并且为了配合洛桑各种奇特而又丧心病狂的计划,这支经验丰富的作战部队,被迫在各种危险状态中寻求一丝生存缝隙。其常用的技巧包括:找到处于对方炮火死角中的航线;利用超低空飞机,躲避高空战斗机;尽量快地完成起降,以避开各种打击,大部分飞行员都有在山间灵巧躲避中距导弹的经历,利用山势躲避中距导弹显然是可行的,虽然代价是不少飞机撞到了山上。但是时至今日,如此狭小的生存缝隙也快关闭了,他们就要撞上鬼门关了。

  这里距离中国地面部队的攻击前锋只有2.5公里,实际上只是隔着一座山和一支心怀鬼胎随时反水的地方保安部队——阿萨姆国民军第9营,也称作米佐拉姆步枪联队第九营——她竟然还有维多利亚时代留下来的荣誉称号,成员大部分是孟加拉系的印度教徒,战斗力在洛桑嘉措看来接近于0。

  几天前洛桑还为了夺取尼泊尔部队的指挥员,急速从瓦弄南部调遣进来一支部队到这里,现在他突然又改主意了,要求悬停天使的直升机迅速将这些人再调回去。这个反复无常的人,实在让“悬停天使”的飞行员们恐惧。

  洛桑不知道的一件事是,就在他背信弃义之后,廓尔喀营决定有尊严地向中国军队缴械,条件是中国政府安排他们回尼泊尔。不过在交涉的条件谈妥之前,他们优先提供了第51中队新建立的临时起降场位置,希望中国空军立即给予打击。

  山鹰部队没太费功夫就找到了这里,如果没有敌人内部的通风报信,要抓到行动诡谲而又迅速的“悬停天使”是很难的,靠着两条腿爬上的侦察兵们,通常只能远远地看到他们在山脊边上时隐时现而已。洛桑选定这个地方的地利还算不错,三面环山,中国军队的前沿曲射火力不容易打到。飞机可以沿着一条山沟向南飞行一段距离,以摆脱河东的雷达威胁,当然这样飞行对技术的要求是极高的。

  “团长,我有一种预感,洛桑就在上面。”

  “不会的,那种人可没那么容易完蛋。”郑辉回答道。

  一枚尖啸着的炸弹从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在了低速移动中的直升机上,显示器上一团白光。飞机被瞬间砸到了地面。被炸掉的巨大的旋翼呼呼地飞向150米外山坡上趴下隐蔽的士兵,尽管这些人训练有素,但是仍然躲不过割草机一样的旋翼在人群中飞转,待到它终于停下来,半个连队已经报销了。

  歼16编队原本以为这次出动难免空手而回,没料到返航时碰上了仇敌。在整个藏南战场,洛桑的部队是最遭狠的。中国军队指挥部内部并没有为目标排定优先程度,但是参谋间不成文的说法是,洛桑的优先程度超过其他任何一名印度将军,徐景哲的无线电侦听小组和几支侦察部队,也一直在找他的下落,但是总是不成功。

  250公斤炸弹接二连三落下,山谷顿时变成一片火海,这里的险峻山势固然可以抵挡炮火,但是至少在上方没有盖子。11架准备满载士兵和伤员等着逃走的直升机以及大量等待登机的步兵,完全被爆炸覆盖了。

  洛桑嘉措在4公里外的一个山头上,眼看着自己的大半个营无法撤出来了,他一拳头砸在了旁边的松树上,蹭掉了一层树皮。理智告诉他,已经没有时间再派飞机去接应这支部队的剩余人员了,中国军队正在迅速通过投降部队的防区穿插到附近。这种分割战术,敌人驾轻就熟,并且还握有制空权,再有厌恶恐怕就要连自己都搭进去了。

  他果断背弃了当初,最后一个撤离战区的诺言,带着他精简的指挥部搭上直升机向南遁去。第5山地师现在在哪儿他不清楚,也不想知道;这些事情都没有他眼前的这一桩重要。他要去触碰一样地球上最危险的东西,他想,敌人如果知道最危险的东西,竟然落在了最危险的人手中,一定会后悔发动这次战争的。

  “我回来的时候,会带上让你们所有人战栗的力量,即使我会下地狱,也在所不惜。”

  他扒着直升机打开的舱门口,看着远处的火光恨恨地说道。

  徐景哲的新计划刚刚提交给司令员,司令员看过以后,面部开始僵硬。他是一个开明的老派军人,本质上排斥投机取巧的战术,简单说,他厌恶所谓的“特种作战”。他不相信靠着临时性的计划,和不充分的准备,能够取得关键性的胜利。所以当他看到徐的计划中出现了一架印度的米35直升机时,难免开始摇头。

  “这个,还能飞起来吗?”

  “换上了替代的短翼和加固支撑的话……可以,发动机没有问题。”

  “但是即使如此,也只能携带很少的士兵到达那个位置,与参谋长的前锋部队配合是一个问题。”

  “已经获得的最精确情报,敌人在大桥的北部引桥还没有放置炸药,只要控制了南岸,林淮生的部队就能迅速通过这座大桥,并在北部建立起一个桥头堡。”

  徐景哲没有回答司令员的问题,而是跳到了这次战斗可能达成的最大目标上,希望由此打动司令员支持自己的计划。

  司令员的面色越来越难看,原则上他是绝不能姑息冒险主义,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比拼双方参谋部的专业性和计划性,绝非豪赌运气的赌徒。他紧盯着徐景哲问道:“有多大把握!”

  “不超过五成。”

  “那就去干吧。”

  说完,司令员转过身去,不再管这摊子事了。对于他来说能够提前攻占提斯普尔的军事意义是非常诱人的,战争开始以来,虽然敌人节节败退,但是还没有通过一个大围歼战来消灭大量的敌人有生力量。时间并不完全站在自己这里,山南攻击的窗口期马上就会结束,一旦运输拖了后腿,战争就可能打成僵局,这显然是最坏的结局。

  指挥室的另一面墙壁上,一副新的巨大屏幕突然亮起,屏幕上显示的是达旺地区的态势,新的攻势即将展开。达旺方向的战役之所以拖到了现在,这是为了不让敌人过分紧张而主动收缩到提斯普尔,实际上是在为林淮生的进攻创造条件。

  “还有2个小时,战斗即将展开。不丹边界的情况怎么样?”司令员首先问的竟然是旁边弱小的邻国。

  “关卡加强了戒备,边境警察与印度陆军形成了对峙。”

  “要警惕敌人从不丹逃走。”

  “已经派出无人机了。”

  达旺周边地域的炮击一直在进行中,无人机随行所欲地沿着不丹边境飞行,监视印度第2山地师有无向不丹边界运动的迹象。印度战斗机一直靠着侵入邻国的临空来完成战术目的,很难保证其地面部队不如故伎重演。

  在边境的炮击战中,达旺对面的第2山地师以及第56步兵师,处于绝对的劣势,他们只有一些老旧的射程有限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一旦开火就会立即遭到准确的反击,而对面发过来的每一发炮弹都超过这个口径。

  第2山地师的师长摩罗加尼中将,正在惶恐之中思考着未来。2个小时前,他刚刚成为了东部军区的司令官,他本想推脱,但是上级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查古耶曾经是第二师的老师长,提升后春风得意了一阵子,现在却身陷囹吾;新来的那个家伙,自称攻下***堡的战神,屁股没坐热,就被一颗据说重达4吨的炸弹炸给解决了。显然坐在这个司令官的位子上,暂时只能看到两条出路:要么被敌人空军定点清除,要么成为新德里政治斗争的替罪羊。

  摩罗加尼必须为自己谋划第三种出路。最后他想到了总退却,在快过敌人进攻的后退中,将阿萨姆地区所有的部队撤出,并捏合起来。一旦主力退守到西古里以东的狭窄地区,就可以形成窄正面大纵深的防御体系。他研究了帕斯阿德的制定的作战方案,发现了一些可以利用的作战原则。譬如针对中国人运输的短板,而果断地后退,就可以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同时延长对手的补给线。不要看中国军队现在的攻势如此凶猛,一旦熬到大雪封山,情况就会大大不同。他们在贾布瓦周边占据了几座机场,只能维持一支7、8000人部队的后勤补给,这其实并非机场多寡的问题,而是中国空军战略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样的运输能力是不足以支持他们在冬季大举进攻的。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在敌人迅猛的攻势背后,他们的真正目标——快速歼灭印度陆军主力的目标,其实还没有达成。

  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如同察隅前沿发现的情况一样,对面军队的炮击正变得越来越猛烈起来,电子侦察部队也截获了越来越多地当面敌人的电台呼号,虽然真真假假,但是中将可以由此判断达旺正面的战斗,几个钟头内就要打响了。

  趁着这个间歇,中将快速地离开指挥部地,乘坐一架直升机经不丹领空,转到提斯普尔以西100公里的临时指挥部。目前经过不丹领空进行各种调动,已经是唯一安全的方案了,中国空军还没有穿越不丹领空的动作。

  临时指挥部位于提斯普尔与西古里之间,印度日益后退、萎缩的防空圈,目前还能遮盖住那里。实际上,那里是帕斯阿德很久以前建造的纵身防线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完成,但是总归有了一个可以暂时安置新司令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帕斯阿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远见,就在不久前,他的方案一直被国防部诟病为怯懦和毫无进取心。

  450特别作战

  摩罗加尼中将在飞机上查看了提斯普尔防御战的计划和目前敌人进展到的位置,他之前一直紧盯着达旺当面不甚关心这股突击到背后的敌人。从地图上看,从贾布瓦出发沿河向西攻击的南路中共军队距离大桥尚有120公里,蓝色箭头旁的标注显示,这是8个小时前更新的位置。理论上2天之内,敌人应该还到不了大桥南岸,不过敌人的行动出乎指挥部的预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有时候他们的进展速度会快过参谋部更新地图的速度。

  然后他查看了提斯普尔在布拉特马普特拉河南岸的防御,一片乱糟糟的景象,没有任何坚固的防御体系,而且兵力严重不足,只有几支部队可以勉强称作战斗部队:一个工兵营,一个丢失了所有卡车的运输营,还有一些杂七杂八拼凑起来的炮兵部队,躲在比较远的地方,似乎南岸的部队一心就是等着炸桥然后逃走,没有更完备的防守计划。表面上这条河是最好的防守屏障,但是参谋部在这里的防守计划,也做的最为敷衍。

  “查宁中校,有没有想过,要是敌人从南面冲过来怎么办?”

  “不会的将军,他们一靠近,我们就会将大桥的引桥部分炸掉,如果他们的工兵打算修桥,我们可以将主桥从第4节桥洞开始炸断,这样仍然便于我们战后修复该桥。”一名头上裹着绷带的军官说道,上一任司令官被巨型炸弹炸死时,查宁中校就站在几十米外,奇迹般地没有大碍。实际上查古耶中将被带走时,他也站在旁边,可以说查宁中校亲眼见证了每一任司令官最后的下场。现在中校负责为新将军提供司令部的情报分析和联络工作。

  “我是说万一呢?他们总是很会钻空子。”

  “在第5师赶到之前,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加强那里的防御,所以南岸只能以炸桥为主要假象手段。”

  “能不能让新德里空投一些伞兵?”

  “查古耶将军在的时候,就一直提出请求,但是伞兵在巴基斯坦损失惨重,上级不愿意再出动伞兵了。”

  “给新德里发电报,要求尽可能地调动伞兵支援我们,否则我就不接受这项任命。”

  摩罗加尼气鼓鼓地说道,似乎真的要拿职务相威胁,或者他其实就不想当这个司令。

  “好的将军,我马上就拟一封电报。”

  印度军队的往来电报,很快就被中国军队截获并破译了。徐景哲发现,走马灯般被换上来的这位新对手,比前任更仔细,好像找到了防守上的疏漏点了。他知道自己的动作必须再快些,也就是说提前开始任务,一旦部队穿过大桥,建立起桥头堡,阿萨姆地区敌人最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丢失了。这样当攻击达旺的军队南下时,后撤的敌人就没有一个可以落脚并转入防御的地方。他立即将意图转到给上级,并得到了认可。然后为了万无一失,他特别指定了王铁川亲自出马。

  修复了一半的米35直升机带着雪狼的一支部队,摇摇晃晃地从被击落的山沟起飞,飞过山川河流,到达了早已成为稳固后方的贾布瓦机场。这架飞机在那里继续接受维修,并拆除了一些被打坏的设备,只是防弹风挡上有一道巨大的裂缝无法解决,只能留着。另外2架修改了涂装的米17直升机也已经到达了贾布瓦。这项任务已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关头。

  在王铁川看来,特种作战,就是对赌对手的预见性不足,而在战场上,突然袭击的一方总是占便宜的,而防守一方也总是很那面面俱到的进行防御。唯一的问题是本次任务过分急迫,以至于无法进行分步骤的演练,甚至于这架直升机还是不久前刚刚坠落的。

  林淮生的部队,已经停在了雷场东面,排开阵仗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贺凡则从带有等高线的卫星地图上找到了一条,当地人都未必知道的小路,成功地绕到了距离桥头不足5公里的地方,为了防止当地人发现自己的坦克,并且通风报信这种较大概率事件的发生,贺凡提醒上级,计划必须尽快,上级的答复是必须等到夜里。

  另一件让徐景哲焦虑的事情,就是洛桑嘉措的断臂求生。洛桑带着残余的不足一千人的部队从追击部队的快速包抄中逃跑了。

  由于印藏特种部队从来不在无线电中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所以他暂时也不知道洛桑的下一步打算,雷达截获的洛桑机队路线,消失在了西面山沟里,看迹象是回提斯普尔了,不过徐景哲总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的简单。洛桑这条饿狼一天不解决,他就一天不舒服。

  贺凡的部队躲在树林里等待夜幕降临,趁着最后的时间,他们利用附近的植被,给自己的坦克增加一些临时性的伪装。远处看他的坦克部队就像是一排矮灌木一样。贺凡没有步兵可以提供侦察,于是他自己带着几个人,带着望远镜跑到一公里外,一个可以远远望见大桥的制高点观察。

  从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印度工程兵的几辆推土机正在扩展战壕,另一些印度工程兵正在正东方进行爆破,似乎在清除射界上的障碍物。他由此推断出,敌人防御的重点在正东,也就是林淮生的方向。

  另外,敌人应该有一些弹道平直或者飞行路线平直的反坦克武器,也许是反坦克导弹。他还观察到,阵地后方的大量双联小口径火炮,这些武器也会对坦克构成威胁,于是他将这些武器的位置一一记录下来。印度陆军甚至在大桥上也部署了几门防空火炮,用沙袋垒砌来的岩体遮挡着,看来印度人还是很放不下这座大桥,他们担心中国空军会来炸桥?

  贺凡用望远镜自己观察了引桥部分,没有看到桥面上有任何安装炸药的迹象,只看到从西而来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向河的北岸驶去,在桥头有一些宪兵在维持交通次序,没有什么重武器。

  他在心中大致勾勒出了一条攻击路线,利用敌人防御的疏忽,可以径直冲上大桥的引桥,然后一路冲到对岸,如果计算引桥,这座大桥足足有三公里长,一旦横穿成功,必然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看来敌人懈怠的防御真的要成全自己?

  他其实也想过,如果上级的情报出错,敌人在主桥也布置了炸弹,那么他就很可能会连人带车被炸进江水里,不过管他呢,从引桥下乱糟糟的壕沟看,他不相信印度人会有这么周密的部署。回到坦克后,他又通过最新的卫星以及无人机侦察图片研究了攻击方案,他觉得至少有8成把握。

  暮色降临到了贾布瓦机场,王铁川以及他的部队得到了立即行动的命令,他们重新登上直升机,准备在入夜后就执行这次强袭计划。指挥部之所以屡屡将这样的行动选择在夜里,主要是因为敌人步兵一直以来都缺乏夜视设备。并且敌人的行动和组织,在夜间也更容易出现混乱。

  直升机起飞后,组成了一个松散的三机编队,大致就沿着林淮生部队的行军路线,直接向目标,到达60公里外,才开始向北绕行,这条航线是在缴获这架飞机时一并发现的航线记录中的一条,想来可以迷惑对手。一路上,直升机在原来设定好的甚高频频道上,听到了不少呼叫,飞行员一概不理。

  夜里7点,三架企图蒙混过关的直升机终于接近了大桥。这期间敌我识别装置没有起什么作用,敌人在这一带似乎为了方便行事,好像没有使用这种设备。

  飞行员甚至电台里听到附近的导航台与直升机飞行员之间的谈话,看来附近还有几架印度直升机。

  导航显示器显示,已经到达了大桥以东2.5公里区域。没有遭到任何的阻拦和射击。突然眼前灯光乱删,有2架北极星直升机从视线不清的前风挡裂缝处冒了出来,飞行员突然打开探照灯吓了对方一跳,赶紧升高高度避让,几秒钟后,他听到了印度飞行员在频道里骂骂咧咧。

  大河的两岸早已经实施了灯光管制,但是桥面上的卡车仍然在使用车灯,如同一条闪闪发光的链条,横亘在宽阔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

  飞行员戴上夜视镜,可以看到背景中凸显出来的建筑,以及地面走动的车辆和人员。指挥机告知,减速等候,第一次空袭马上就要到了,3架飞机按指示减慢了速度,躲在2公里外等待着趁乱而动。

  一分钟后,大河两岸的敌人阵地同时拉起了防空警报。随即一些高射炮开始漫无目的地向空中开炮,一连串的炮弹飞上天空,随即又散乱地落下,犹如火树银花一般。提斯普尔的天空,至此已经没有防空导弹庇护,只能靠着这些武器来充数了。

  王铁川坐在敞开机舱门的米17直升机上,从舱门里探出了半个身子,他通过热像仪可以看到大桥上的交通停滞了下来,一些印度陆军卡车开始争夺道路前行,结果反而堵住了桥上的交通。看到敌人的表现,他突然有了一种预感,今天的这项任务也许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天空中传来战斗机凌厉的呼啸声,但是战机躲在了云层上方全然看不见,只是可以从声音上判断,数量很大。地面的炮火徒劳地向上方开火,试图利用火网拦截空隙,但是完全打不着。。

  随后大量的炸弹尖啸着落到了南侧引桥的附近,瞬间将敌人的薄弱的表面阵地炸了个鸡飞狗跳。

  这次轰炸相当的精准,几乎没有炸到引桥部分,只摧毁了附近的碉堡和指挥所。如果印度方面有一个头脑清醒的指挥官,差不多可以据此猜到敌人的目的是要夺取大桥了。

  爆炸过后,大部分防空火炮大部分都停止了射击,有一些高射炮是被爆炸破片摧毁了,另一些则是因为炮手放弃了岗位而哑火。

  紧接着埋伏在4000米高度的无人机依次进入这片空域,对一些漏网的目标展开补充攻击。等候中的米35也偷偷靠近,悬停空中监视附近的异动。两架米17直升机采取了果断的机降步骤,一架直接降落在了大桥桥面上,另一架降落在疑似指挥部的建筑与大桥引桥之间。

  雪狼部队的一个小组迅速攀上引桥下方的检查通道,按照事先猜想的可能,搜寻敌人安放在下面的炸药。几十道手电光在引桥下上下舞动,拼命要和时间赛跑。等到王铁川一马当先跑到放置炸药的桥墩边上,这才发现,连接炸药和雷管的导线根本还没有安装和连接,起爆器就放在不远的地方。显然敌人只是做了一个样子,完全没有炸桥的心理准备。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6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