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一百三二章

第一百三二章


  357各自为战

  印度坦克穿过几无人烟的霍莎布小镇,来到了乱成一堆的公路前,齐刷刷地停了下来,显然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不希望盲目地进入横亘眼前的中莫克兰山区,林淮生的部队在格沃尼附近的起伏地带借助地形成功的反击,使得印度装甲兵指挥官心有余悸。

  公路上横七竖八地布满了几周来向西迁徙的难民丢弃的车辆;向西攻击舍姆西的印度战斗机,有时候会在返航时,将多余的弹药丢在难民头上,这使得公路上布满弹坑,一片狼藉。这些车辆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公路两侧,公路中间被推开了一条道路,从痕迹看,有一支机械化部队从这里过去了。

  这条公路的尽头是巴基斯坦最后的港口——瓜达尔港,很多巴基斯坦人希望能在那里登船逃到伊朗或者海湾国家,而印度陆军一直关注着奎达,并没有将眼光投向这里。

  除去地面战争没有发生外,这一带的空中争夺倒是一直很激烈,制空权几经易手,目前暂时握在了印度空军手中,这其中也不乏印度的最新到货的S300MPU2系统的威力,这种武器较之老旧的S300或者其他的系统对中国空军构成了更大的威胁,至少在射程上,暂时可以压制住海岸附近的中国红旗9系统。不过印度的制空权并不牢固,从舍姆西起飞的中国或者巴基斯坦飞机经常可以在预警机的指引下,借助海岸山脉测的掩护,对返航的印度飞机进行短促偷袭,不管攻击得手或者不得手,都可以借助山脉避开纳尔河以东的导弹照射雷达跟踪。这种新战术被印度飞行员称作“一分钟偷袭”——从战机被警戒雷达发现,到主动降低高度消失在山岭后面,一般只有一分钟,这种攻击需要战机与预警机之间进行高度默契的配合,它让刚刚得到装备,训练严重不足的S300部队极为不适应。当然,部分原因也在于林淮生突袭了印度导弹部队后,使得斯潘加再也不敢将他的宝贝疙瘩靠前部署,很多半主动导弹升空后,经过太长时间的飞行,最终错失机会掉在了山里。

  林淮生躲在一块丑陋的岩石后面,看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印度部队的规模似乎是一个机械化步兵营,没有看到讨嫌的侦察车。最终指挥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让大约一个连的BMP-2型步兵战车开上了公路继续追击,而让主力的T90坦克躲在路基北面,呈单列纵队紧随其后。林淮生知道一些装甲兵战术,知道对方正在担心伏击,不过他并没有让步兵下车;可见仍然有些麻痹大意。

  2公里外,印度装甲部队开始沿着这条四车道的山间公路缓缓前行,整个纵队拖拖拉拉拉出了很远。

  指挥官罗塔布少校躲在了坦克第二连的最后一辆车上,也就是一公里长的纵队的最后位置,刚才从群山中升起的红色信号弹他也看到了,显然敌人正在谋划着什么。他知道这支敌人很不简单,在杰布里将大半个团的阿琼部队揍得够呛,顺手烧毁了堆积如山的物资,还摧毁了一个营的S300导弹部队。然后在格沃尼又杀了个回马枪,将不知深浅,埋头紧追的第6装甲师的2个T72连击退,直到这以后,指挥部才终于搞清楚了,敌人真的如同前线传闻的那样,使用了一支画着虎头的T90S坦克部队。

  罗塔布少校当然不能犯下同样的错误,他让步兵战车侦察挡在前面担任火力侦察,也是怕那些T90突然冲进纵队以假乱真。

  要求陆军航空兵支援的电报已经发送出去了,但是迟迟没有看到直升机从东面出现,侧翼的其他人马也因为缺乏渡河器材,还在纳尔河东岸磨蹭,作为斯潘加寄予厚望的先锋,少校正急于表现自己,现在他必须硬着头皮向前闯。

  2天前,少校刚刚参加了前线各将领参与的视频会议,他知道这次行动的全盘目的。这次攻势表面上是追杀敌人的小股穿插部队,实际上并不是一次目的不明的报复行为。斯潘加中将正在策划一次新的大行动,出动整个南方最后的一支奇装满员的新锐部队——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港进行一次突然登陆,占领这个港口目前不在话下,计划的第二步,是由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分别从从两面夹击舍姆西基地。中国军队几乎所有的空中支援都来自于这个靠近伊朗的空军基地,并且靠着区区一个团的轰炸机,就牵制住了印度海军在阿拉伯海的行动自由,在战略上占尽了便宜。

  侦察卫星拍到的照片表明,奎达周围已然囤积了很多兵力,电子侦察部队也侦听到了奎达附近至少出现了3个巴基斯坦师的无线电呼号,中国军队的通讯完全加密,暂时无法获得太多有用的信息,不过探测到的电台数量庞大,想来也已经不少了。强攻奎达似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而此时此刻,南方的瓜达尔港却相当的空虚,几乎没有防御,情报局控制的分离主义武装,甚至在那里发动了一次“起义”,这支“俾路支自由军”已经轻易控制了一半的港口。另外一方面,斯潘加也必须考虑到了让他最头疼的后勤问题,多少也促使他最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对奎达的进攻。如果沿公路展开进攻,可以借助卡拉奇的深水港进行物资运输,比穿越塔尔沙漠的运输线相比将近短一半。一旦瓜达尔港到手,他就可以从海上运输物资和兵力,甚至会比巴基斯坦从白沙瓦沿崎岖的陆路向南运兵更容易,这是一个诱人的前景。这个计划很自然地得到了国防部的高度支持,驻扎舍姆西的歼轰7团,一直让总理耿耿于怀,这些飞机具备携带反舰导弹深入印度洋的能力,使得印度非但无法使出掐断中国能源咽喉的终结杀招,反而使得中国轻易获得了对等威慑的能力。仗打到这个份上,情报局在战前会议上提出的,10月份前必须结束战争的警告,已经被所有的人抛到了脑后,谁都知道这场战争不可能在巴基斯坦尚未完全屈服的情况下停下来,现在拼耗的是大国间的意志力。

  印度装甲部队开始缓缓向前移动,坦克的火炮指向各个方向,不时地微微转动,他们的炮手正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一直在分辨着各种可疑的目标,不过所有的步兵战车和坦克上的舱盖都紧紧关闭,印度车长们显然不敢将头升出来。这样他们仅仅通过光学设备,就很难观察到山上李平部队的调动,中国步兵携带PF89型火箭筒躲在隐蔽物后面,只等着坦克行驶到合适的角度后攻击敌人脆弱的顶部。李平还有一些带有简易火控,可以测量横风和距离并提供修正信息的PF98式重型火箭筒在阵地后待命,眼下的局面,这些发射角度有限的武器还派不上用处。林淮生的意图并不是让李平一举消灭敌人,他的只是想让李平先消耗一下敌人,然后再由2支坦克部队给予其狠狠一击,他对巴基斯坦第一装甲师的那名代理连长非常信任,知道那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

  亚希尼坐在怠速状态的战车中,通过一部连接外部步兵的手机,与高出的内务部队的吉亚姆中尉保持着联系,中尉不断地将敌人的动向告诉他,他则不停地在地图上涂涂画画。他的身后是一座穿山的公路隧道,其余兵力就在里面等着,选择这个可以退守的地方主要是害怕印度空军的袭击,但是这里两山夹着一条公路,不适合兵力展开,他对林淮生的布置也并不认同,那样必然会导致99坦克与对方的T90在很短的距离内狭路相逢,虽然敌人在路口转弯时,他可以占到先开火的便宜,但是这种忽略机动能力的单纯对射,显然过于笨拙。其实他早就另有打算,地图上标着一条曲折的小路,似乎可以绕到敌人后方,他已经自作主张派了一个车组去探路了。杰布里的战斗中,亚希尼一直在策应混入敌阵中的中国T90部队,自己并没有什么收获,他憋着今天能玩出一些花样来。

  同一时间,林淮生躲在演示后静待伏击战开始,如果他看到亚希尼完全没有按照的他的意图将坦克横向展开,而是摆了一个不利于发扬火力的长蛇阵一定会骂娘,不过基于他对这个老油条的信任,同时也是出于对联络不畅的无奈,他其实也管不了手下着几支部队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打,现在他几乎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或者有可能的话,联络一下空军进行支援。

  空中响起喷气飞机划破长空的声音,散落在山地中的双方士兵,都抬起头观看。那是几架苏30MKI正趾高气昂地编队飞过。

  “他们会在塞巴德根以西转弯,那里就会进入我们导弹的射程了。”林淮生自言自语起来,他对自己的判断颇为得意。身边的几名军官并不理他,他们正关心山下慢慢挺近的印度纵队。印度苏30的对地武器有限,很难在马上就要爆发的激战中发挥什么作用,所以并不值得特别操心。

  “参谋长,他们的步兵下来了。”

  林淮生赶紧低头观看,果然打头的几辆战车停了下来,印度步兵从战车后方慢慢涌了出来,步兵并没有怎么散开,只是紧跟着战车后面继续前进,看来这个指挥官还不是很蠢,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找到指挥车没有?”

  “还没有。”

  “不知道老丁能不能偷听到他们的通讯。哎,李平怎么还没有打响?”

  他的话音刚落,一枚迫击炮弹就在公路一侧爆炸,吓得刚下车的印度步兵纷纷躲到战车另一侧需求掩护。紧接着第二枚炮弹落下,落在队伍的中间,准头好了很多,弹片掀倒了几名步兵,随即一名头上挂彩的BMP2驾驶员仓皇钻进战车,开始倒车,战车隆隆倒退,一直撞到了后面的战车上才熄火停下。林淮生不由得点了点头,看上去这支部队并不像他之前担心的那么训练有素。

  358撞击

  步兵战车上的炮塔开始转动起来,这些战车的30毫米火炮拥有超过70°的仰角,这使得它们在城市战和山地战中具备相当的价值,这也许是指挥官将这些车辆派到前面的一部分原因。步兵和战车同时开始胡乱的射击,之前这些战车释放的烟雾阻挡住了射手们的视线,并且迫击炮的攻击也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分辨方向,这些射击都较为仓促;但是30毫米机关炮每一次射击,都将山坡上的巨石打得粉碎,飞溅的碎石落到李平脖子里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居高临下的优势并不明显,好在他的任务只是诱敌深入罢了。

  待一轮射击停歇下来,李平趴在山上慢慢探出头来,想看看敌人是否陷入了混乱,空中的苏30战斗机正好从塞巴德根以西转弯回来,看到了浓烟密布的公路,但是由于印度并不具备可以协同三军的数据链,所以空中根本搞不清发生了什么,并且这些飞机只携带这的都是些反辐射导弹和电视制导导弹,显然很难在这一摊子混乱中也发挥什么作用。

  李平指挥迫击炮弹进行第二轮射击,炮弹不断地落到敌人纵队中爆炸,但是造成的损失不如第一次大了。趁着敌人的注意力分散,几个PF98小组偷偷从隐蔽处移动到公路前方400米处,他们趁着印度战车发射的烟雾挡住他们自己视线的时刻,快速将脚架和火箭筒布置好,这些重型火箭筒具备简易弹道计算系统,可以在中等距离上较为准确的击中移动目标。

  烟雾渐渐散去,为首的几辆BMP-2型战车的轮廓渐渐闪现出来。射手们紧紧跟踪车体的移动,等待着角速度传感器测量目标的移动速度,同时使用激光测距进行测距。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时刻,整个瞄准以及弹道解算的过程长达十秒,而这个过程中,敌人的步兵是很可能看到这些没有防护的火箭筒小组。不过,迫击炮攻击始终将大部分敌人步兵压制在路基下,使得他们没有机会观察前方。

  漫长的等待过后,简易火控计算出了修正标记,并通过光点注入的方式在瞄准镜中出现。射手们把握机会进行微调,随后开火,火箭弹准确击中前面的几辆步兵战车,这些战车根本抵挡不住串联战斗部,纷纷起火。

  印度车队的反应不算太慢,主要火力立即被引导到前方,30毫米机关炮几个点射就将发射架撂倒,不过中国射手已经丢弃了这些沉重的装备撤离了。

  “怎么搞的。”

  罗塔部少校有些恼火,由于担心狙击手,他始终不敢伸出头来,这使得落在队列和面的他很难掌握前面的情况。

  “少校,小股敌人袭扰,已经被我们击退了,机步连损失了2辆战车。”

  少校再次呼叫总部,信号不是很理想,而传闻中斯潘加刚刚到手的阿帕奇直升机始终没有出现。他知道除了空军或者陆航以外,他还有另一个机会,就是查拉比上尉的特种部队,他带着无线电侦察小组,一直在紧追这支中国部队二的指挥部,目前应该就在附近。

  “让坦克排开道,队形拉开些,别都挤在一起。”

  “但是少校,敌人可能躲在斜面上向我们开火。”

  “小小的迫击炮弹不值一提,很快特种部队就会将他们扫清的。”

  他随口安慰部下道,至于直属于司令部的特种部队到底在哪儿?他根本不知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蹭,一辆T90S从后面驶来,它一下撞开燃烧着的BMP-2,一截炮管从烟雾中伸了出来。

  炮塔上遥控机枪指向上方,不停地转动起来,这说明车长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上方。待机枪转过去,一名战士挺身而起,他用极短的时间在轻型火箭筒(PF89)的瞄准镜内捕捉到目标,由于尾随的印度步兵警惕性极高,立即就开始反击,他只能根据分划线草草估算敌人速度并判断提前量,然后开火。

  火箭弹的弹道有些飘忽,它差点就打中薄弱的发动机罩,但是擦碰了一下又落到了坦克后方。印度士兵开始用自动步枪还击,打得四面碎石乱飞。

  2公里外的亚希尼还坐在炮塔上等待着敌人来到,他等的有些不耐烦起来,因为听上去敌人的炮火一直没有太大进展。

  “一定是他们的步兵打得没有分寸,这样诱敌深入可不成。”

  上士对林淮生的计划不太买账,这个计划让他觉得林对坦克战术有一些误解,交给他的任务是在一个转弯处打伏击阻挡住敌人就行,不过坦克不是炮台,待在原地不动绝不是上策,尤其印度人还掌握着制空权。他随时留意着他有内务部队的眼线汇报敌人的动向,知道敌人的数量并不多,不由得萌生了包抄敌人后方的野心。不过最大的变数是中莫克兰山区的印度特殊部队,最近他们已经和本地分离主义武装勾结起来,这使得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了。

  印度装甲部队暂时压制住了上方的火力,开始推进。驾驶员操纵战车沿曲线行驶,以避开地面上疑似地雷的东西,由于担心狙击手,坦克上的成员全都不敢露头,这导致了战车变的有些笨拙,这使得李平的连得以逐次后退,并且不断对其进行袭扰。当他退到下一个预设阻击点时,突然收到吉亚姆中尉的紧急呼叫,中尉告诉他东面山上有一大群穿着本地服装的武装力量正在靠近,人数非常之多,暂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冲着印度人去的;或者他们根本就是冲着中国人来的,中尉要求李立即后撤,以免吃亏。处于极度复杂的局面下,李平只得撤出阵地,随即印度步兵轻易就占领了公路南侧的制高点,发现中国军队刚刚离开。

  罗塔布也不确定是怎么回事,只能按照预定的计划前进。从地图上看,公路的尽头是一条隧道,他想敌人要玩花样大概会在那个地区。

  吉亚姆中尉一直通过电台向亚希尼通报敌人的动向,他说敌人的队形较为混乱,坦克和步兵战车混杂在了一起,大部分的炮口指向南方。

  天空中的SU30战斗机始终没有发挥作用,向东转了最一圈,就没有回来;亚希尼慢慢前进到山崖一侧的阴影里,身后就是隧道黑洞洞的入口;他打赌即使敌人飞机看到自己,也不会袭击隧道的入口,这里是他们突击瓜达尔港最快捷的道路。

  99坦克的炮口对准300米外敌人必然出现的那个路口。亚希尼将射击完全交给炮长塔西姆,最近塔西姆几乎成长为了打T90的专家。十分分钟后,敌人坦克隆隆接近了,听上去气势不凡,亚希尼与敌人坦克交战过多次,显然这次敌人的队形来得最密集。

  “别打装甲车,听到了没有。”他提醒道。

  “知道了。”

  “不过还是要留神步兵。”

  “知道了。”

  塔西姆不耐烦地回答道,车长的废话让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排在后面的其他99型坦克也都在准备着敌人冒头。

  “他们冲过路口时会减速,扰动式瞄准会出错,所以用你的经验。”

  “要不你下来接替我射击得了?”

  炮塔外的亚希尼不说话了,塔西姆的射击一向还是有谱的。

  第一辆T90从拐弯处没头没脑地闯了出来,比大部分车组预料的要早了一些。塔西姆立即将头顶到瞄准镜护额垫上,进行射击线跟踪;由于敌人必然会沿着公路转弯,所以正如同亚希尼提醒的那样,靠测量角速度计算提前量的方法不可行,多少得靠一点儿感觉,好在距离比较近,打中不在话下。

  眼看瞄上了,印度坦克突然一个急停,然后开始倒退。显然对方车长看到了前方的威胁。除了塔西姆正在使用人工操炮外,其余的99型坦克都在通过弹道计算进行瞄准,敌人的突然停步使得整个跟踪被彻底破坏。

  这名手疾眼快的印度坦克手似乎走了狗屎运,眼看后退就要得手了,但是一声碰撞声后,它突然停在了路口,无法缩回去,原来另一辆不明就里,急着转弯的T90S跟得太紧,从后面撞上了领头的车辆。生生将急着逃脱的第一辆T90S撞熄火了,这无疑给了塔西姆稳定瞄准的绝佳机会。印度T90绝望地释放器烟雾,不过在烟雾弥漫前,塔西姆的瞄准线已经对准了完全不动的目标。

  “我真的很感谢印度人的行车习惯。”塔西姆微笑着,静待火炮转到位置,瞄准线与射击线合二为一的瞬间,他按下发射钮,也不知道印度车长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接连两声巨响,炮弹出膛并引爆了T90S炮塔正面的反应装甲,一秒钟后座圈附近开始冒烟,按照塔西姆的经验,这是T90弹药爆炸的前兆,也许内部灭火瓶能抵挡一会让儿,但是时间不会长。果然,他从炮长瞄准镜内看到炮塔顶部舱口打开,身上着火的印度车长提着手枪跳了下来,转眼逃得不见了,此刻火苗已经从坦克内窜了出来。随后坦克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落下的炮塔正砸在尾随的那辆坦克上。

  “很好,赶紧倒车,退回去。2号车,你来接替我的位置,进行防守!”

  车长亚希尼通过车际电台喊道,他估计印度车队会被暂时堵在这里,现在正是自己展示一下过人战术的时候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64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