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八十九章

第八十九章


  247混乱的舰队

  电台里,传来了僚机急促的呼吸声。上尉向一侧转头,看到僚机与另一架敌机也陷入了盘旋,但是形势不太好。那架歼7渐渐占据了有利位置,对于速度不够快的海鹞来说,接下来的缠斗将会异常的凶险。

  古尔特犹豫了一下,没有转身救援僚机,而是继续推动油门追击,海鹞的机载雷达在向下扫描过程中受到海面杂波干扰,无法很好地跟踪目标。他索性将雷达关闭,接通导弹电源,试图直接使用魔术导弹自身的狭窄视场来碰碰运气,由于处于绝对的优势位置,他认为应该有一些机会。不过,洋流带来的湿热海风,对红外导弹截获目标是一个负面的因素。上尉的海鹞一直追到1.5公里范围内,导弹仍然无法自行发现目标,随后歼7的逐渐显示出了速度优势,双方的距离逐渐拉大。

  古尔特上尉转回头去,另一架歼7也放弃了缠斗,向卡拉奇飞机,似乎2架飞机的步调十分的一致;他突然觉得事有蹊跷,如果敌机不准备战斗,为什么还要升空?

  他绕了一个大圈子,看到遥远的云层中,有一个浅灰色的小点正在迅速向东移动,转眼就不见了。从航向上看,那架飞机正偷偷地跟着300中队其余的飞机行动。

  “你们被跟踪了,不要转弯!”

  上尉的警告有些晚了。雷电座舱内的阿巴斯中尉已经清楚地利用机载雷达探测到了前面4架海鹞正在转向西南。从这些海鹞有限的航程可以判断,航母大致的位置就在最后的航向上不远处。

  阿巴斯的雷电挂载着两枚沉重的反舰导弹。这制约了他转弯以及加速的能力,不过甩掉这些海鹞还是不成问题。他扔掉油箱迅速打开加力燃烧,飞机缓慢地加速到了每小时900公里,眼看着一公里外的4架海鹞落到了后面。为了增加载荷,这次飞行他没有携带空对空武器,也没有侦察机的支持,只能偷偷尾随敌机来判敌人母舰的方位。实际上,他都没有准备活着回去。

  维兰特号航母上突然警报大作,飞行中队接到紧急升空拦截的命令。一架300中队的海鹞一直停在2号起飞点上,这个起飞点拥有大约160米长的跑道非常适合滑跃起飞,但是那架值班战斗机挂载着对舰导弹,不能马上起飞。一辆拖拉机将第二架海鹞牵引到1号起飞点上。这个起飞点的距离稍微嫌短。

  接到保卫旗舰的命令后,德里号双车高速转弯,希望尽快完成防空队形,在防空作战中,德里号占据整个舰队最显著的作用,她的警戒雷达拥有整个舰队最深远的探测距离,半主动制导的牛虻导弹,也可以将整个舰队的最大的防空半径增加到可怜的25公里,虽然德里号舰队空导弹的射程甚至无法为她自己提供足够的防空能力,但是眼下只能靠它来为维兰特号航母提供防空火力。

  印度舰队正南45海里,411号悄悄地接近到马林指定的位置,印度水面舰队疯狂变化队形的动静,让411号的拖曳声纳抓个正着。那搜拦在411与航母之间,让马林忌惮不已的驱逐舰突然转向了北面。

  “他们好像自己乱起来了?”副艇长孙向东说道。

  “如果我猜的没错,他们一定遭到了袭击,很可能是空中的,而护航编队里没有像样防空舰,现在他们急着把这艘驱逐舰拿去填补正北的防御漏洞。”

  “没错,”政委苏长进点头道。“德里级的SA-N—7导弹的射程只有25公里左右,有经验的飞行员可以在这个射程的边缘抢先发射空对舰导弹。如果巴基斯坦的飞机能从适当的高度接近,我看很有希望。”

  “不管怎么说,维兰特号正在向我们接近,真是求之不得。”马林说道。

  “那你打算怎么办?”

  “不能按原计划坐等她到头上,敌人舰队的混乱或许只是暂时的,我们必须主动接近,有所作为。”

  马林说完走到海图边上,再次大幅修改起他的航线。他要求411号,提高航速向印度舰队驶过去。目前,对印度舰队各舰声纹的收集比较已经基本完成,除了维兰特号航母和德里级驱逐舰,其余的护卫舰也都被一一确认。可以说这是一支不完备的舰队,无论从区域防空或者反潜上都留有漏洞,之前曾经发现舰队中有一艘加尔各答级,但是最近的搜索中,这艘军舰一直没有出现,显然已经不再编队中了。

  海面上,扎亚拉上校眼看着自己的舰队乱作一团。由于航母本身的航速过快使得速度较慢的护卫舰很难跟上她,并围绕她形成防御队形。这让代理舰队司令心急如焚。这艘航母只要擦破一点儿皮,他都担待不起。

  德里号发来的信息看,她的警戒雷达尚未发现那架飞机,估计敌机是以超低空接近然后找一个漏洞钻进来,很可能在视距内才发射导弹,不久前他们对加拉瓦西号的攻击就是这样的办法,简直是防不慎防。

  舰队离岗时,曾经有一艘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随行,那是一艘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主力舰,但是几天前,船体突然发生漏水,退出了编队,现在只能让能力比较“综合”的德里级来充当防空任务了。警报声响彻海面,远处掉头的两艘护卫舰几乎撞到了一起。维兰特号飞行甲板下的密集阵系统不时四处转动,警惕着各个方向。

  1号起飞点上的战斗机终于开始滑行,他从甲板尽头一跃而起,然后迅速沉了下去。扎亚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平时训练时,很少使用这个较为靠前的起飞点。

  2秒钟过去了,海鹞终于爬升了起来,甲板上的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战斗机向左侧转向完成了360度转弯。飞向敌机最有可能出现的方向。海鹞的机载雷达属于90年代产品,下视能力有限,飞行员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视力来搜寻敌机。

  与此同时,雷电战斗机正紧贴着海面接近敌人舰队,以求缩短敌人的预警时间,今天阿巴斯没准备活着回去,他要做的就是找到敌人舰队中最大的那艘,把他打沉。

  飞机在气流的推动下轻轻地摇晃着,阿巴斯硬着头皮将高度下降到了20米。超低空飞行一直不是他的强项,尤其是在缺乏起伏参照的海面上。他知道中队长常常把自己看做一个没什么天分的飞行员,这或许是真的;不过,今天他只想证明自己可以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战果。

  海平面上隐约出现了印度军舰上的桅杆和杂乱的天线,果然就在他猜测的方向上。不过那只是一些普通的水面舰艇,并不是他要的。

  警戒雷达迅速发现了雷电,随后印度驱逐舰的控雷达也开始跟踪。阿巴斯略微侧过机身,进行盘旋,用这样的动作可以破坏多普勒雷达的测量。他感觉一侧的机翼快碰到波浪了。

  那些海鹞战斗机一定有一个出处,那艘航母不可能躲得很远。远处的印度军舰上腾起烟雾,显示是发射了什么武器。从火光看是2枚导弹,它们爬升到200米,然后很变扭地向下转弯,有一枚直接掉在了海里,另一枚朝着雷电飞来。这大概是一种半主动制导的导弹。他飞快地搜索眼前180度的海平面,终于在印度驱逐舰的后面,找到了那艘有着向上翘起的甲板的军舰。阿巴斯立即发射箔条以压制敌人军舰上末端制导雷达,他目前的机动能力有限,只能寄希望与干扰能起作用。箔条果然起到了作用,那枚失去了末端制导雷达的目标更新,从雷电一侧飞过但是没有爆炸。惊魂未定,又有一架印度战斗机迎面扑来。阿巴斯深信敌人的魔术导弹在前半球奈何不了自己,于是径直顶了上去。印度飞行员大吃一惊,原本准备逼迫对方转向再行格斗,没想到来了一个不怕死的,印度飞行员勉强向雷电发射了2枚魔术导弹,都没能抓住雷电正面的红外信号。

  阿巴斯成功地从这架海鹞下方钻了过去,留给他的攻击窗口期并不长,他必须赶在敌人的近程武器可以发挥作用前发射导弹。

  此时机载雷达已经跟踪到了15公里外的维兰特号,他稳住飞机对准目标。3点钟方向,有一艘5公里外的印度护卫舰开始使用100毫米火炮对其进行射击,炮弹激起的水柱远在百米之外,阿巴斯不为所动。他回头看了看那架海鹞,还在转弯当中,眼看着他赶不上来了。他稍稍拉高一些,仍旧改平,HUD上允许发射标识闪烁,按下发射按钮,一枚导弹从发射架上落下然后点火飞向目标,紧接着是第二枚……

  上尉立即拉高飞机但是没有转弯返航,希望附近敌舰上各种的传感器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以掩护导弹攻击。果然,附近军舰上的近程防御系统纷纷转向雷电进行射击。那架倒霉的海鹞在咬住雷电的同时,不巧也被一部火控雷达捕获,没有进行任何的敌我识别,漫天飞舞着的弹幕就像2架飞机砸了过来。

  整个战争上,只有维兰特号上的一些水手看到了导弹飞了过来。

  248调度失控

  阿巴斯与海鹞几乎同时被击中。雷电拖着黑烟,坠向了海面,他没有选择跳伞,而是挣扎着拉起飞机,他希望能亲眼见证导弹击中目标。

  维兰特号的舰桥指挥舱内,扎亚拉刚刚看到导弹向自己飞来,他紧急下令右满舵,以进行规避并发挥左舷的防空火力——当然,如果实在躲不过,他希望动力部分不要受到破坏,上校已经做出了最坏打算,这艘24000吨的大船可以抵受一两次吃水线以上的攻击。

  事与愿违,维兰特号左舷的近程快炮出于某种原因,一直没有打响。

  第一枚c803导弹准确击中维兰特号航母舯部,巨大的爆炸将整条跑道破坏,停留在1号起飞点上的一架海鹞连同飞行员被掀翻到了海里。随后而至的第二枚钻进了外侧升降机,引爆了甲板下的机库,那里停放着5架海王直升机,被一次报销。更可怕的是这次爆炸引发了弹以及燃油的连锁爆炸,随即形成了一次中等规模的火灾。

  阿巴斯的雷电坠落到了海里,他亲眼看见了导弹的爆炸死而无憾了;黑蜘蛛中队的中队长曾经感叹过:只有阿巴斯这样缺乏天分的飞行员可能活到战后;也许在上校看来,命运总是会给那些屈居二流的家伙一些补偿;不过,对于阿巴斯上尉来说,这样的预言近乎耻辱,现在他用自己生命证明了老萨米的偏见毫无道理。

  维兰特号依旧行驶在海面上,甚至只减低了5节的航速,损管部门拼命控制住了火势向主机区域蔓延,她拖着浓烟,竭尽全力向南飞奔。

  如果计算那6架停留在空中,因为无法降落而必定坠毁的战斗机,阿巴斯本次攻击取得的直接战果,将很有希望超越1982年阿根廷超级军旗飞机对“大西洋运输者号”展开的那次攻击所取得的战果(那次攻击,一次报销了14架海鹞和17架直升机,以及大量的其他装备)。但是这次攻击没有能阻止航母的行动,正如扎亚拉以及马林所预料的那样,水线上精确但又零星的攻击,对于这艘24000吨的巨舰而言,很难构成致命的伤害。

  维兰特号些许的减速,迅速被35海里外迅速移动的411号捕捉到了。军舰的噪声骤然增加了很多,航速却有所减少,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

  虽然不能升起潜望镜看个究竟,但是马林多少能猜到一些原因,他知道自己的机会快来了,但愿敌舰不要提前沉了才好。从敌人的航线看,相对于12节航速的411号而言,已经出于一个“落后”位置,也就是说如果她不能有效提速或者大幅改变航向,就很难从411号的航线前面溜过去了。

  “轮机注意,减速至6节。”

  他迅速在电子海图上做了一个记号,大致就是90分钟后,双方的大致位置,在那里他可以使用鱼雷对目标展开攻击。

  “不排除待会儿他们的队形会完整一些,那艘德里级会赶上来。”一旁的孙向东适时地给指挥官泼了泼冷水;在政委和艇长一样好战的情况下,他当然有责任站出来发表一些反面的意见,以提醒指挥官,虽然他的内心也渴望着这次攻击。

  “如果这艘航母已经收到了来自空中的攻击,结果会怎么样?”马林说道。

  “我预料,整个舰队有一半的海王直升机无法起降。对我们而言当然是有利的。”政委说道。

  “但是,这只是一种猜测,或者敌人减慢航速,只是为了等待其余的舰队完成队形。”孙向东继续发表反面的意见。

  “不能排除孙向东的看法。”马林点头道。他感觉到指挥舱内噪音已经开始减小,转身看了看浮筏上的传感去传来的数据。现在除非敌人使用主动声纳,否则很难找到自己,他很清楚印度舰队不会贸然使用主动声纳,这支舰队一直在匿踪航行,或许还在管制无线电通讯,相信不大会使用各种主动的探测手段。

  “我们可以坐等他们接近到120链左右。那样就很理想了。”政委说道。

  “嗯,不错的计划,不过还有一些时间,我们可以耐心地将其与舰艇的行踪收集完整。”马林说道。他现在开始更多地考虑攻击后怎么才能全身而退,他所担心的主要是那艘疑似德里级三号舰(孟买号)的驱逐舰。如果他发射鱼雷,敌方将会在大约10秒后侦听到这艘潜艇的方位和深度,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们能立即作出反应吗?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这取决于空中还有几架值班的直升机,但是他无法升出水面看一眼。如果没有直升机,马林有把握在下一轮的周旋中,耍几个手段,摆脱掉印度舰队。这是一艘核动力潜艇,拥有常规潜艇不可比拟的优势,必要时,她可以在水下行驶的比那些塔尔瓦级护卫舰更快,当然比拼速度肯定是下策。

  “鱼雷的情况怎么样?可不能太大意。”马林突然换了一个话题,他一直很担心那些解除了引信的鱼雷。

  “我刚检查过,还算正常。”孙向东说道。

  “待会儿控制鱼雷的任务就交给你。”马林走到孙向东身后说道。“记住,这次与以往任何的一次演习要求都不一样,我们必须直击龙骨,最好在靠近中间的位置。”马林说道。

  “龙骨深度可以交给我,但是要击中中间位置,这超越了我能控制的范围。仅仅从声音信号上可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我才把这个任务交给你,”马林说道。语气里似乎充满了殷切的希望,但是又有一些强人所难。

  航母的上空。第300中队的6架海鹞(5架第一攻击波战斗机,外加一架后来起飞的拦截战斗机)正在试图从不同角度接近维兰特号。甲板上的一片混乱使得古尔特上尉近乎绝望,跑道上两个浓烟滚滚的大洞预示着常规的着舰方式已经不可行了,但是甲板上仍然留有大量的空间可以进行垂直降落,他从空中可以看到,只要将右舷边上几架碍手碍脚的直升机推到海里就可能腾出这么一块地方。但是该死的通讯却无法恢复,他呼叫了几分钟,完全没有回应,不知道是舰上的指挥官还在死板地执行无线电静默的规定,还是所有的人都在忙着灭火。烟雾腾腾的甲板上布满了慌乱奔走的人,几乎没有人抬头看这些飞机一眼,也许他们忘记了第一攻击波的油量已经所剩无几了。上尉决定从甲板上低空通过一次,让下面的人注意到自己。

  舰长扎亚拉一直在关心甲板下的火势,他也知道飞行员迫切希望降落的心情,但是甲板上已经断电,甚高频通讯也被导弹损毁,无法向飞行员通话。如果他能够如同扎亚拉一样居高临下的看一眼混乱的甲板,也不难发现舰桥后方可以腾出一块临时的降落区。但是受到攻击后,他已经心乱如麻,渐渐不能掌控大局了。

  “也许我们可以右舷升降机区域的直升机弄走,这样可以让扎亚拉上尉及时降落下来,他们只剩下很少的燃油了。”大副提醒道。

  “让我想想……容我想一想。”舰长犹豫道。

  对于这艘不算大的航母而言,舰桥后区域原则上是不允许进行垂直起降的,当然现在是不是应该从长计议,上校的大脑暂时有一些停顿。

  一架海鹞呼啸着从扎亚拉的旁边通过,震得他耳膜生疼,显而易见,飞行员已经等急不可耐了。

  “没时间了,清理甲板,减慢航速,让他们降落。”上校终于做出了决定。

  “明白。”

  维兰特号在海面上的进一步减速再一次被411号的艇艏声纳捕捉到。马林也又一次地陷入揪心的算计当中,如同当年的老师所告诫的那样,潜艇指挥官并不是一个值得羡慕岗位,在整个海战都在走向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潜艇甚至无法成为体系内的一个节点;潜艇是孤独的猎手,数据连接只是不现实的梦想,对于周围的大部分情况,能采取的主要办法只有猜测。

  “航母减速到5节了,主机停车了?”

  孙向东从声纳士官身后走过来:“可以确定,维兰特号的主机停车了,现在只是辅机在运行。”

  “也许是又一拨的攻击。”政委说道。

  “不像,很可能在接收飞机。”马林说道。“反正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敌人没有改变航向。”

  声纳士官转身向副艇长招手,他随即又回到那里。这回侧舷子阵声纳收集到了新的信息,似乎断后的德里级驱逐舰正在迅速回归。

  “他们的驱逐舰可能要领先我们。现在在205方位,航速29。”

  马林抬眼看了一眼海图,新的轨迹正在延升,从声音特征看,这艘德里级的三号舰,如同在海面上开火车一般,显然是主机老化以及缺乏保养造成的。

  “看来还得改变计划,用3+1攻击方式,得把他算上。”

  “控制台可没法儿同时操控鱼雷攻击两个方向。”孙向东说道。

  “驱逐舰可以交给鱼雷被动声纳。你只管操心航母。”

  “明白了。”

  “新的通过时间计算出来了吗?”

  “延迟到0950,还有75分钟。”

  海面上,第一架海鹞正在摇摇晃晃地准备降落。由于航母上浓烟滚滚,并且仍然保持着5节的航速,这给降落带来极大的困难。扎亚拉上尉在空中观察着自己的飞行员降落,提醒他太过靠近岛型建筑。

  降落中的飞行员有些焦急,其一是要设法抵消航母的航速,其二是他必须一次成功,因为后面还有其他的战友正焦急地等着降落。但是,这一切谈何容易,不光是遮挡视线的烟雾,与航母的通讯都没有恢复。

  海鹞战斗机的喷口慢慢转动,他小心地降低高度,同时控制着着舰的速度。透过浓烟,他已经可以看到上层建筑上的人员在向他挥手。眼看这次紧急着舰就要成功。

  甲板下,导弹引发的火势此时已经漫延到了辅机操作室附近,由于消防管道的老化,损管部门一直无法将甲板下千头万绪火势一一掐灭。大火引发了新一轮爆炸,将通向辅机的燃油管道切断了,航母瞬间失去了动力,开始自行减速。

  升降机下面冒起的黑烟挡住了飞行员的视线,使得他无法发现航母正在减速。降落中的海鹞仍然维持着5节的着舰航速,以抵消航母本身速度;无可避免的,飞机一头撞到了舰桥上。

  2海里外,孟买号(就是那艘德里级驱逐舰)的舰长基里什上校,眼看着航母上发生了第4次爆炸。他感觉到事情正在变得荒唐,区区一架突破进防空圈的巴基斯坦飞机,竟然搅得整个舰队一团糟,能不能变得更坏,他不敢想象。

  249水下圈套

  “发信号,询问旗舰状况。”基里什上校命令道。他感觉事情不妙,也许维兰特号会在巴基斯坦空军的攻击半径内失去动力。早在两个月前他向中国散货船射击的时候,他就预感到这场战争将会让海军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没有想到会是一艘航母。维兰特号是印度目前唯一能够作战的航母;维克兰马蒂亚号目前还躲在孟加拉湾进行训练,新建的维克兰特号则因为敌人的袭击,使得服役变得遥遥无期,某种程度上,这艘老旧的航母已经成为了印度西部海军的象征;所以,无论如何必须保住这艘旗舰。

  “上校,没有无线电联络没有回应,他们的通讯好像有些问题。”

  “向旗舰靠拢,立即进行卫星通讯,我必须通知司令部,立即派出空军飞机作出救援。”

  让空军飞机前来救援是海军不太愿意看到的事情,不过现在没有其他的办法。

  维兰特号航母上一片混乱,海鹞坠毁造成的大火迅速蔓延到了舰桥上,将通讯天线烧毁殆尽;最坏的情况是,现在还有5架海鹞留在空中不知改如何是好,除了最起飞的那架海鹞尚有油料可以勉强飞向古吉拉特海岸以外,其余4架都只剩下了十分钟左右的的滞空时间。

  指挥舱只剩下了扎亚拉上校一个人坐镇(其余军官都去指挥救火了);他渐渐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停在了一个险恶的区域,这里距离卡拉奇只有400海里,尚在雷电的打击范围之内,无论如何必须再向北移动一些。他已经领教了敌人飞行员的勇猛,如果他们带上双倍弹药和单程的燃料出击,这艘航母就凶多吉少了。

  “立即回复主要动力,我们必须立即离开这里。”

  “但是上校,古尔特上尉还在天上。”

  “只能让他们跳伞了,或许可以留下一艘护卫舰打捞飞行员。”

  拖着浓烟的航母狼狈不堪地开始加速,即使在1982年6月份,当她在福克兰群岛东北被大批幻影3以及天鹰战斗机围攻的时候,也不曾如此地狼狈过。

  维兰特号的重新加速又一次引起了深海中潜行的411号的注意。实际上,马林内心一直在担心这艘航母沉在自己攻击之前,他相信,自己的海军生涯可能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机会了。

  “你们看,我猜的没错,她又活过来了。”

  “你好像并不怎么失望?”孙向东冷笑道。

  “当然了,敌人正在慌不择路,对我们有利。”

  “有没有注意到那艘德里级?她现在靠得非常之近。可能会造成一些目标识别上的干扰。我的意思是说,声自导鱼雷可能会被航母吸引过去,毕竟导引头有它自己的一套优化顺序,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所以我把最后的一击交给你,这艘驱逐舰是心腹之患,他必须被击中。”

  “我只能尽力而为。”

  马林抬腕看了看表:“差不多了,双车停。全艇进入战斗准备。”

  指挥舱里立即就感受到了减速,最后这艘潜艇渐渐静止了下来。

  现在,411号深藏水底,艇艏指向正东,而印度舰队的位置大约在10点钟,如同直航鱼雷时代一样,她必须耐心等待着猎物从正前方通过。

  “潜到90吗米,避开水声通道。”他补充了一个命令。

  之前,他一直利用水深通道监视敌人的动向,但是当敌人靠得太近时也必须提防敌舰上的被动设备可能通过水声通道听到411号冷却泵的声音,毕竟舰艇上的被动声纳尺寸更大,而核潜艇无法如同通常规潜艇那样,可以随时将主机连同反应堆关闭。

  “浮筏的震动值还是有些大,降下控制棒,减少冷却泵声音,还有将淡水设备也关停。”

  “另外,控制拖曳声纳深度,尽量使它保持在通道上方。”

  孙向东走到了武器控制台后面坐下,他是这艘艇上操控线导鱼雷的专家,当然,实战经验也是0。现在的难题是必须有一条鱼雷打中那艘驱逐舰,对于411号安全撤出,那艘驱逐舰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是如果让孙向东放手对付驱逐舰,则操控其余鱼雷直击维兰特号龙骨的方案就无法实施,这艘潜艇的火控系统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同时攻击整支舰队的情况。

  “老苏,敌舰队运动分析就交给你了,”马林对着一旁的政委说道,“每2分钟核对电子系统的测量数据,有差异的情况以你的计算为准。”

  “明白。”苏长进转身开始手工计算敌舰的相对运动轨迹,既然艇长如此的信任,他不能让艇长失望。

  “打开1、2、3、4号鱼雷发射管的盖子。”

  指挥舱里所有的人都知道,战斗已经无可避免了。

  “1号鱼雷设定航速25节,被动声自导模式,目标标记A1驱逐舰。”

  马林的命令刚刚下达,孙向东就在控制台上飞快地完成了设定,这将是第一枚发射的鱼雷,将航速设定的比较低是担心高航速引起的气泡状态会影响被动声纳捕捉目标的能力。

  “其余鱼雷,设定直航发射,由你进行末端修正,航速45节。”

  “鱼雷备便,随时可以发射。”

  指挥舱变得死一般的寂静,除了控制台上偶尔闪烁的发光二级管以外,没有任何的动静。

  马林一直呆呆地站在潜望镜后面,双手扶着握把,他是指挥舱内唯一站着的一个人;虽然在90米水下潜望镜毫无作用,但是这个中心的位置才是他真正的岗位。他的眼睛死死地落在电子海图上,看着敌舰的轨迹缓慢地向前延伸。那艘不守规矩的驱逐舰一直在变化航线,而维兰特号航母的航线基本没有变化而且没有什么规则。马林担心,那艘德里级跑到了维兰特号的左舷,鱼雷很可能会打不中她;那样必然将成为一桩隐患。

  不可避免地,一系列停车减噪的措施使得堆芯温度减低,进入了“临界安全区域”,这对于攻击后的急需的增加回路内蒸汽压力,算是一个小小的隐患;届时,能否增加到他需要的航速,马林心里也没有底。而这片海域处于大陆架外延,深度较大,但是比较平坦,并不利于潜艇躲藏。一旦敌人截断退路,那么舰艇上的主动声纳以及海王直升机就可以慢慢地搜索整片海域,这无疑是一个很被动的局面。

  “升起控制棒,我增加堆芯温度。保持回路内压力”马林打破了沉寂说道,此时离敌人进入攻击范围只剩下了10分钟的时间。

  趴在海图桌旁的政委回过头来:“老马,如果这么做,主冷却泵的噪声会成倍的增加。”

  “放心,我心里有数。”

  随着这个命令的下达,反应堆内链式反应开始增殖,随即堆芯温度开始增加,而回路中的冷却剂、慢化剂压力也开始增大。

  25海里外,孟买号的声纳监听人员一直没有被外部的混乱所困扰,他们一直在仔细地辨别着周围的声音,终于开始有了一些奇怪的发现。声纳部门专业军士发现事有蹊跷,撕下声纹打印纸,径直来到了舰长室。

  基里什一直在关注着一海里外的航母,看着她渐渐控制住的火势,他心不在焉地拿过那张纸。

  “上校,右舷位置有可疑的声音。”

  “旗舰一直在爆炸,会不会是她的动静?”

  “不会,这个声源在水下,而且还挺深的。”士官很有把握的说道。

  “如果是他们的潜艇,不可能在我们眼皮底下藏那么久……”基里什皱眉道。

  “上校,我觉得不像是普通的潜艇推进系统,更像是冷却泵的动静。”

  “会不会是斯特林发动机?”

  “应该不同,我认为,很像是一艘核潜艇。”

  “你认为?有多大把握?”

  “九成。”

  “我要是你,就不会这么草率的下判断。位置能确定吗?”

  “还不能。不过深度大约在100米左右。”

  上校发现,这确实是一个核潜艇喜欢呆的深度,如果是常规潜艇则会稍微藏得浅一些。

  “会不会是美国核潜艇?他们喜欢鬼鬼祟祟地躲在战争边缘。”

  “所以我请求进行一次主动声纳探测。”

  基里什有些犹豫,发射主动声纳脉冲容易将附近的潜艇引过来,不过舰队的行踪应该说早已经暴露了。

  “不行,发射主动声纳脉冲需要舰队司令的命令。现在么……联络不畅通。”

  “或者,我们可以减慢航速,仔细监听。同时,起飞反潜直升机,在西南方向浮吊式声纳。”军士提出了新的建议。

  “减速要求批准,不过直升机现在必须执行拯救计划,不能飞到西南方向。”

  情急之下,基里什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天上的海鹞飞行员马上就要弃机跳伞,直升机必须留着救落水的飞行员。

  空中的古尔特上尉看着各舰上的直升机陆续起飞,机舱内燃油告罄的警告声一直吵个不停;他缓缓将速度降低到了90节,手放到了弹射拉杆上。

  “兄弟们,我们只能走这一步了。”说完,他拉下了拉杆,座舱盖随即被抛掉。然后他听到一声自己颈椎发出的响声,巨大的过载将他推出飞机。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60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