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一章


  228蓝军

  上校关掉雷达掉准机头,终于在预警机指点的方向上,看到了那架飞机,从轮廓看是一架浅灰色的雷电战斗机,它完全没有察觉到与8公里外的阵风擦身而过,雷电的目标应该是印度坦克,它大概准备打一下就跑。

  “鲨鱼,建议你打开加力燃烧追上他。”

  “明白。”上校很勉强地回答道。他不喜欢预警机上的低阶引导员教他怎么做,他看得懂数据链传输到垂直方向显示器上的敌我态势。

  那架雷电上的飞行员正专注于攻击,没有回头张望,顾此失彼是从奎达的速成飞行学校里出来的飞行员容易犯下的错误。当然,这本身也是单座飞机的一个缺陷,飞行员很难在对地面攻击时面面俱到,而有预警机的一方容易占据更大的信息优势。

  “堡垒,他们没有出动两架飞机?这很奇怪。”

  “鲨鱼,暂时只看见这架,我没有看到附近有其余的敌机。”160公里外,预警机说道。上校与预警机配合过很多次,知道这种以色列预警机对低空低速目标的侦察不是长处,所以有时候必须得自己留一个心眼儿。

  不过上校没有使用阵风雷达搜索的想法,他的目光始终紧盯着敌人。他的头盔瞄准具是一种比俄制的头盔瞄准系统更可靠的设备,起码试射时的成绩很好。他知道在最近的苏30使用R73进行离轴发射的战例中,导弹经常会漫天空乱飞。在实战中,任何想对3/9点钟目标发射导弹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他现在要做的与以前驾驶米格27UPG的时候一样,就是出其不意地从敌人后方打击它。

  “鲨鱼,敌机接近坦克群了,必须发射武器阻止他们。”

  “距离还太远。”上校回答道。他可以立即用雷达引导几枚导弹攻击对手,不过那样做显然有失沉着,所以他拒绝了预警机的要求。

  从数据链发来的数字看,他离开敌机的距离还有5公里多一些。那架雷电突然翼下一闪,似乎是发射了什么对地武器。头盔瞄准环仍然紧紧套住对手,红外导弹发射许可已经闪烁了一会儿了,他还得等距离再近些。

  距离缩减到3公里,他正欲扣下扳机,只见更低一些山梁上有白色的烟雾,他意识到,那是另一架巴基斯坦飞机在向下面的坦克发射火箭弹。

  “堡垒,我看到第二架了,”

  “我没有看见。”

  “那是因为他贴着山飞行。我先干掉这架长机。”

  他扣下发射扳机的同时,启动了雷达。2枚导弹拐着弯飞向第一架雷电,达布里尼的攻击时机恰到好处,那架雷电正在处于俯冲射击后的爬升阶段,这是战斗机最为脆弱的一个阶段。由于速度很低,它很难做出什么大的机动动作,也没有足够的高度可以借助。更可悲的是,那名飞行员致今还都不知道,受到了攻击。

  雷达轻易地截获了那架躲在远端的敌机,暂时分辨不出型号。达布里尼目送着已发射的2枚导弹击中了第一架雷电,看着它坠落到了山上。

  第二架敌机察觉到了雷达跟踪,他没有选择放手一搏,而是压低高度逃跑。这让上校占到了第二个便宜。他打开加力燃烧紧追其后,然后从容地选择打击模式。雷达测量到前方的飞机同样是一架雷电战斗机,距离有9公里。对于一般的空战而言,这种“超远视距内”的攻击,是一个麻烦,因为它正好处于中距或者短距导弹的理想攻击距离的边缘。不过阵风上挂载的导弹据说可以很好地覆盖这两种导弹的飞行包线,虽然这种导弹在实战中的成果乏善可陈,但是现在,上校要验证一下传说是否属实。

  前方的巴基斯坦飞行员做出了最错误地选择,他一味地选择降低高度向西逃窜,而不是利用山区的地形进行周旋,这是没有经验的飞行员容易犯下的又一个错误——拱手将六点钟方向暴露给速度更快的对手。而阵风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在进行一对一跟踪的同时,仍然留有保持一部分的地形跟踪/回避能力,其在山区的低空能力显然更占优势。当然,对方的飞行员自然无法从知道这些,仓皇间,那架雷电的高度已经降低到了60米左右,连续做出各种无意义的滚转和摆动,整个飞行险象环生。

  “难道巴基斯坦飞行员的水准已经跌落到了这样的程度?”上校心中叹息道。很难想象这曾经是一支敢于用米格19对抗米格27的部队。

  两枚中距导弹准备完毕,导弹发射后将立即用主动雷达追踪这个猎物,达布里尼甚至觉得,自己只要在紧追一会儿,那架飞机肯定会撞到山上。不过上校还是果断扣下扳机,2枚导弹先后飞向飞离挂架直扑目标。前面的巴基斯坦飞行员立即采取了笨拙的反制措施,他企图以超越手册的大攻角转弯逃避尾随的导弹,招致了严重的后果,飞机失控撞到了山上。

  3分钟内,达布里尼上校的战绩就从零上升到了两架,作为常年驻守东部的飞行员,这个战绩也已经足够他在人前夸耀了;转弯时,他由衷地期盼着这场战争可以再长一些。此刻他心情的激动无以言表,胜利似乎来得太简单些了,一个月前,他在藏南与两架中国空军的歼8II激烈缠斗时,绝不会想到有一天战斗会变得如此简单。不过,现在还不是他撤离战场的时候,这架阵风战斗机的航程可以媲美苏30,所以他还得继续留在这片山区的上空搜索敌人的导弹发射车。

  “鲨鱼,无人机在山谷地区发现了可疑的地面移动目标,你过去看看。”预警机果然发来了新的指令,连同口头指令一起发来的还有在地图上指示的位置。

  “堡垒,我的第二个战果你看见了吗?”上校追问道,他现在关心的不是对准新德里的核武器,而是得有人能证明他打下了第二架敌机。

  “我只看到你发射了导弹,不过,一直没看见那个目标。也没看到他被击落。”

  “能不能派一架无人机去确定一下,我看到它掉在了山口西面。”

  “……”

  预警机那头停顿了一下,大概在想这个人是不是脑子有病。

  “对不起,目前空中的无人机都归31集团军,我们无权调配。”

  “明白。”上校无奈回答道,一般人很难理解飞行员对战绩确认的渴望。由于这批飞机接手的仓促,目前可以熟练掌握飞行技巧的只有从各中队抽调来的几名中队长,而达布里尼是其中唯一获准飞往战场的佼佼者,因此他也没有僚机来确认战果。

  “堡垒,我好像有所发现。”

  就在他纠结战果计算的时候,他的雷达测绘有了成果。他试着加强了信号增益,减小视场。一列目标正在移动,那是非常大的目标,比坦克或者卡车大得多。

  “堡垒,我找到一些目标,也许是通讯中继,也许是你们想找的目标,但是我没有对地武器可以使用。”他的话刚说完,就发现一部10厘米波长的高射炮雷达正在瞄准自己。他赶紧向一侧滚转躲闪。下面的一门35毫米火炮开始猛烈地开火。

  T90里的阿扎里德中校听到不远处高射炮的射击声,然后他等到了新的命令,敌人的沙欣II发射车,正在离此不远处的山谷里偷偷运动,那里应该是有一条地图上没有标注的战备公路,他们企图从那里偷偷跑回北方,眼看就要得手了。

  好在阿扎里德早有准备,他已经将剩余的燃料集中在了十辆车上。现在他有一个连可以紧急机动。其余的车就只能在原地等待空投燃料了。

  2900公里外的中国西部此时正是一片落日景象,那里的太阳比激战中的巴基斯坦早四个小时落山。

  林淮生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徐景哲的办公室。他已经20个小时没有合眼了,不过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老师能不能给自己一个解释,关于早上无意义的攻击到底是为了什么?他知道徐景哲一定有什么名堂瞒着自己。

  “你回来了?没先去歇会儿?”徐景哲虚情介意地问候了一下。

  “为什么突然就撤退了?”

  “我就知道你不甘心。”老头子笑了起来,“古语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也简单,上级想测试一下敌人快速反应部队的速度。”

  “只要看一下我往年的报告不是就行了?印度执行‘冷启动’的各种能力。包括从提斯普尔向前线各个节点的输送速度,是我们每年上报资料的重中之重。”林淮生加大声音说道。

  “你这是什么态度?上级的怎么就草率了?”老头怒道,立即将林淮生的气焰压了下去。

  门外的机要员伸了伸脖子,见里面两人都僵在原地不说话了,知道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转过头去了继续写他的报告。

  “你也不看看你的那个偷袭敌人腹地计划有多冒险?”老头用稍微缓和一些的语气说道。“上级进行一些调查研究无非是为了更稳妥些。”

  “难道是洛桑扎西的缘故?”

  “和他多少有一点儿关系,印度在藏南新的快速反击体制,就是以他的部队为核心的。据我们的情报,辛格对新的反制措施很满意,他现在需要在东线收缩兵力。而这个体制可以使得他用一个营,控制以往需要一个山地旅才能控制的地区。”

  林淮生勉强点了点头,他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放弃那个山头,显然老头子还是在避重就轻。

  “这么急让你回来,是因为巴基斯坦的情势已经很危急了,据可靠情报,把政府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核反击能力。”

  “那对战争的进程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林淮生摇头道。

  “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支撑巴政府的外部世界一定会走向瓦解,尤其是美国的态度会发生根本性地变化。如果印度吞并巴基斯坦成为既成事实,美国政府或许乐于接受减少一个核国家的最终结局。而我们就将在这次博弈中成为排名第二的输家;鉴于此,上级认为你的那个计划要提前演练几遍。”

  “提前?”

  “对,明天总部首长会亲自参与图上演习。他点名你必须参加。”

  徐景哲的话并不出乎林淮生的预料,作为这个大胆计划的创始人,他当然自信自己肯定会参与全过程。

  “太好了,我也正想看看可行性。”

  “不完全是你想的那样,让你参加是因为你对印度在藏南部署的熟悉,所以,”

  老头顿了顿,“你参加蓝军方面,负责防御。”

  “参加蓝军?”

  “是的,这个角色你最合适,我也希望你不要只想着胜利,而是能够站在印度陆军的立场上,深刻地考虑整个战局,将你的那个计划的弱点充分地暴露出来,狠狠地敲打敲打。”

  “……”

  “简而言之,就是尽量破坏你的那个计划。当然,留给你多少反击时间和兵力,将由演习导演部决定。”

  229尾随

  巴基斯坦中部的混战仍然没有停歇。凭借无人机提供的信息,印度的战斗机与深入后方的装甲部队都在竭尽所能地搜寻向北逃窜的巴基斯坦沙欣II发射车。这些发射车正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战场的混乱使得陆军几乎失去了对这些战略反击力量的保护能力。现在他们唯一可以逃脱印度军队打击的机会,来自于秘密修建的山区通道;这是很多年以来,巴基斯坦有限核反击力量建设的重要部分。印度卫星经过巴中部上空时,也会看到这些公路,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把这些曲折蜿蜒的羊肠土路当一回事。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土路,确足够可以使8X8底盘的车辆从容经过。并且周围的起伏的山丘也可以很好地掩护这些庞大的地面车辆不被空中的光学或者雷达探测设备轻易地发现。

  阿扎里德的坦克散入山区,试图拦截那些发射车。这些先进的T90坦克整合了完整的战场信息系统,可以与31集团军发射的无人进行数据链连接,至少在他的指挥型坦克上,可以通过一块平面显示器,来指示无人机发现目标的大致位置。他仔细核对了坐标数据与地图,发现那里并没有一条路存在。最近一段时间,GPS导航的误差已经达到了千米级。对于训练有素地军队而言,靠这样的定位能力突破巴基斯坦漏洞百出的防线上也许不在话下。但是要找到隐入群山,始终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敌人车队,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尤其现在的天色已经很暗了。情理上,空军是打击这些车辆的最好手段,不过由于敌我识别方面的问题,斯潘加在制定这次深入敌后的作战计划时,对空地配合方面有着诸多限制,空军的战术飞机总是避开深入敌后的地面部队;他的做法也许是对的,因为战争的进程已经证明了,大部分印度飞行员在空中根本分不清有什么区别。所以目前的这支坦克部队,只能得到来自第31集团军的几架无人机的通讯以及侦察支持。

  发现敌人行踪的那架无人机在几十分钟钱失去了联系,大概是被击落了;而空军的阵风战斗机或者A50预警机根本无法与坦克部队进行任何的联络,这是印度落后的信息化水平或者说指挥体制决定的。

  阿扎里德确信敌人的车队必然是一大票人,应该还有机动的防空火力跟随。现在他必须得与总部进行一次联系。他的军队已经到了靠无人机或者其他战场通讯中继设备所能覆盖的区域以外了。所以他只能钻出炮塔使用卫星通讯进行通话。印度本身还没有可以覆盖该区域的军用通讯卫星,不过根据一项保密协议,斯潘加将军在战前秘密租用了一颗SYRACUSE3B极高频军用通讯卫星。这使得他的少数几支拳头部队的指挥官们,可以使用着同一欧洲国家提供的小型终端系统,随时与司令部保持保密话音通讯。这课军用通讯卫星,也成为了支撑斯潘加整个大胆计划的技术支持。

  阿扎里德使用通话系统与总部进行通话,他要求不间断地发射无人侦察机进行夜间搜索。他确实有一些狮子大开口,不过第19装甲团的战术要求,一直就是整个集团军最优先考虑的部分。300公里外的发射车导轨上的两架尼尚特无人机被同时发射向战场。如果有必要,这些无人机将一直停留在搜索区域,不考虑返航。

  阿扎里德自信,自己离开那支神秘的车队已经很近了,他现在只是坐等着新的线索出现,他不指望尼尚特无人机上的红外传感器能捕捉到对手的蛛丝马迹。但是只要那个车队的护卫的自行高射炮对着无人机打上机炮,也足够他循声而至的了。

  几十公里外,亚希尼不满员的坦克连正在扑向新的战场,随着印度电子干扰区域的转移,他的车辆也已经恢复了一部分的联络,指挥部告诉他,前面有一支强大的T90部队在几个小时前刚刚歼灭了一个从木尔坦南下的T84连。整整一个白天,他都跟在这支印度部队后面吃灰,如今天色渐暗了,终于要狭路相逢了。

  日落对于巴基斯坦坦克手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经验告诉他们,印度坦克的夜视能力有限,工作时间也很有限。而且亚希尼非常疑心敌人是否还有燃料,按照他的计算,那支一路狂飙的敌军应该已经停没有大范围机动能力了。

  他小心翼翼地从西面向交战区接近,一路上问了几个逃难的当地人,确定了交货的大致位置。他将所有八两坦克展开,用中等速度向敌人靠过去,他寄希望自己能先发现敌人,不过他也知道,在夜里运行中的坦克更容易被怠速状态的坦克先发现。

  眼下这辆坦克的热像仪似乎比之前的要好一些,他隔着4公里可以看到仍然在燃烧的T84坦克。那些坦克挤成一堆,像是没怎么反击就被包圆了。这肯定不是一次齐射能够完成的。他仔细地查看了损毁的坦克,确定它们都是从正面和侧面被击穿的,这是典型的机动中对射造成的。显然一方在仓促倒车,另一方显然是在快速冲锋。这些残骸的炮管大多指向各自的11点和1点钟方向,这说明了敌人从公路的两侧出现,他们这样做,大概是想更好地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同时发挥数量上的优势。

  “你们都听着,把速度减下来,敌人应该就在附近,我们可不能贸然冲进他们的视线内,这些印度坦克手比我们以往碰上的都要厉害。”

  他话音未落,咣的一声巨响,炮塔就受到了重重一击。他听得出那是什么声音了,那是一枚撞在炮塔上的穿甲弹。

  “赶快倒车。全体。”他大喊道,同时赶紧转过周视仪,向大致方位搜索敌人。

  “谁看到了?”

  “11点钟。是敌人的坦克。大概有两公里。”

  驾驶员萨阿德已经充分掌握了这辆坦克的架势技巧,他几下就将巨大的坦克倒到了路基下面。总算逃过一劫,显然躲在远处的敌人坦克手这次有些心急,他们在先发现敌情的情况下,没有沉住气。

  “该死,幸好他们没有发射导弹。”亚希尼庆幸地说道,他不知道自己今天是第二次走运,还是眼前那块钢板真的是打不穿的?

  敌人没有跃出掩体追击,他们还是继续窝在原地不动。亚希尼想,要么他们已经没有燃料了,要么就是这名指挥官变保守了。无论是那一条,都对自己有利。

  他在电子显示屏上稍微研究了一下周围的地形,敌人的埋伏的位置只利于伏击公路来往的车辆,很难对其他方向发扬火力。

  “第二排,我命令你们后退300米,然后向公路两侧的敌人隐藏的建筑射击。”

  “连长,倒退300米的话,热像仪什么也看不见,不可能打到他们的坦克。”

  “不用你们打到他们,我只需要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对方愣了一会儿,显然没有琢磨明白,这算什么命令。

  “听我的没错,注意隐蔽,当心敌人的激光驾束炮弹。”

  “明白。”

  “第一排跟着我。我们从西面洼地低速迂回到他们侧面。”

  “敌人的热像仪一定会看到我们排除的废气在移动。”2号车的车长说道。

  “小心些就不会被发现。”亚希尼武断地说道。他知道,只要第一排开上机炮,印度坦克手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到时候他们就不可能将目光集中到其他方向了。

  亚希尼率领第一排从容地向西面驶去。寂静地夜里,印度人听到了4辆坦克启动的声音,不过他们很快就被搞糊涂了。

  第二排的四两坦克按照亚希尼的命令,向后倒退了几百米,然后爬上公路,向印度坦克的阵地开火。隆隆的炮声掩护下,第一排开始按照亚希尼的计划,开始进行一次大胆的包抄。这个计划着实有些荒谬,在数量占优的敌人面前分兵已经算是一桩大忌,主动出击更是离谱的做法。不过亚希尼从来没有上过军校,他不知道其他还有什么合理的办法,他只按照经验和直觉作战。

  印度坦克显然被打懵了,他们开始隔着4公里向第二排进行漫无目的的还击。亚希尼从潜望镜里望去,一道炫目摇摆的光芒划破了夜空,那是印度军队发射的激光架束导弹,这枚五万美元的导弹最终打中了一座房子在一面砖墙上开了一个大洞。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一半了。四辆坦克穿过了一片树林,从地图上看,大致到了敌人的侧后,他悄悄将炮塔从树林里伸了出来。从这个角度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公里外所有的印度T90型坦克,它们都将炮塔指向正北。他没有急着开火,而是等待后面其余的三辆坦克悄悄展开,完成射击阵型。

  12小时内,他已经与这支部队的后卫交过两次手,他记得曾经交手的那些车都携带着附加的油桶,而眼前的这些坦克上面的油箱都不在了,在行军中抛弃油箱好像是一个多余的动作,也许他们将燃油做过一次分配。

  “尽量避开反应装甲,打那些脆弱的部分。”亚希尼说道。

  “你能不能少说这样的废话。”炮仗塔西姆说道,他对车长总是在他瞄准时指手画脚很不耐烦。

  塔西姆眯缝着眼睛,用+字瞄准线压住那辆倒霉的印度T90坦克,静待着瞄准光点的出现,他出奇地冷静,那个神奇的激光压制设备似乎还是没有起作用。

  闪烁的光点终于在眼前出现。就在+字瞄准准星的一侧,他慢慢移动修正光点到了原来十字线的位置,一直看着他瞄准的亚希尼立即下令开火。

  50多吨的坦克随着巨大的后座力颤动起来。待摇动稍停,炮长与车长同时从稳像仪上搜索目标。一公里外,所有的四个目标都被击毁了。

  230疯狂赌局

  亚希尼赶紧招呼第一排的坦克后退。他并不急于靠着坦克的装甲硬拼,因为他看到了敌人的数量很大,但是似乎不怎么能机动,他可以猜到敌人应该是没油了。

  印度坦克开始重新整编防御队形,但是黑夜里出现了混乱,几辆坦克撞到了一起。而此时亚希尼的4辆坦克已经偷偷转移到了暗处,整个撤退过程中,敌人没油组织起反击。他下令所有车关掉了需要冷却的热像仪设备,只用驾驶员的红外夜视仪进行新的一**范围转移。这条连接北方木尔坦的公路四周,丛林村庄密布,非常适合亚希尼的小股部队大范围的转移。

  坦克转移的时候,他不停地用电台联络师部。希望能得到一些空中的支援,但是这一带的通讯又开始变得不畅通起来,敌人的注意力好像又回到了这里。天空中飞机中不停地有飞机飞过,亚希尼可以听到飞机引擎从远至近,然后又远去的轰鸣声,他倒不是很太担心敌人会向他开火,他知道在夜里双方飞机员都很很难分得清敌我。如果印度空军敢于开火,打中他们自己坦克的可能性打得多。

  第一排的坦克冒着夜色向东绕行了一圈,其间亚希尼命令留在北面的第二排接着开了几次开火,还是为了扰乱敌人的视听。这一群印度坦克深陷敌后,且燃料用尽,应该很难做出什么出人预料的举动了。

  “这次我们打他们的另一侧,他们一定没有防备。”代理连长亚希尼对着电台说道。他的指挥能力已经得到了其余7名车长的认同,没有人再怀疑他的计划了。但是炮长塔西姆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你的计划,不能用两遍。这次敌人不会完全没有防备的,至少会有几门炮对准其他方向。他们的热像仪很可能会先看到我们。”

  “这一点我已经想过了,”亚希尼说道。“不过,我不认为他们的热像仪这次还能够先找到我们。”

  “别忘了40分钟前,我们刚被一颗穿甲弹击中过,弹芯就在我离几尺的地方折断了。”

  “呵呵,那是刚才,不是现在。”亚希尼故倔强地说道。

  “你怎么会这么认为?”

  “我敢打赌,在这么热的夜晚,他们的热像仪效能一定在下降。”亚希尼说道。他的判断不无道理,在38摄氏度的夏夜,热像设备只能依赖强效的散热设备进行短时间的工作,而陷入被动而又缺乏机动能力的印度坦克,不大可能如亚希尼一样,从容地关闭热像仪。

  “你最好知道,你打的这个赌的赌注是所有人的生命。”

  “我很放心,即使他们的热像仪还在起作用,我们还有这个。”他说着伸手拍了拍旁边的炮塔内壁。厚重的装甲发出了沉闷的砰砰声。

  “但愿你总是对的。”塔西姆说道,他比其余的车长都更了解亚希尼。知道亚希尼有时候过于自信,他的这种自信加上运气,有时候显得无往不胜,不过随着战绩的飙升,车组面对的风险正在积累中。尤其印度白虎师并不是什么二流部队,他们可能短暂地陷入混乱,但是绝对不会躺在那里任人宰割。

  亚希尼一直在仔细观察正前方的目标。他期待着敌人会从他预料的12点附近方向出现,或者他的排里有其他人能够先发现敌人,总之不是敌人先看到自己。

  散热器将热像仪的效果发挥到了最佳。现在那群敌人是不是如同自己预料的那样,陷入了茫然无措当中?亚希尼也并不是很有底。不过在炮长面前,他只能靠嘴硬来维持威信。

  隐隐约约的,他可以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从背景中凸显,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这是敌人坦克发出的热信号。从模糊的影像上,暂时难辨他们的炮口,不过从排列的队形看,敌人显然有所准备。大概是一个弧形的防御,这样能够兼顾到每一个方向。

  “塔西姆,小心些测距。别惊动他们。”

  “怎么搞的,我测不到他们。”塔西姆说道。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坦克上也曾经发生过。有时候测距仪会受到气候的影响不能发挥作用。

  “别着急。慢慢来。”

  亚希尼安慰道,他知道激光无法测距多半是因为其发射的波长1.06微米的光束无法烧穿某种障碍,通常在战场上,所谓障碍就是敌人释放的烟雾,这说明敌人已经有所准备了。相反的,热像设备不容易受到这些障碍的影响。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在朝前走一段。但是那样显然会增加己方暴露的机会。

  坦克以低速向前又开了几百米,亚希尼用8X放大倍率,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敌人的轮廓,他估算距离大约只有2.5公里左右,这是展开攻击最理想的距离了,不算太远也不太近。如果敌人反击,他估摸着凭着炮塔前装甲也可以抵挡一下。

  “停车,再次测距。”他小声说道。4辆坦克停成了一排,开始瞄准各自的目标。2辆靠前的车辆侧到了敌人的距离。从电台通报的数字看,与亚希尼猜得差不多,距离在2400米左右,就是说敌人已经在射击距离内了。

  “他们确实在耍花样,不过他们最致命的问题是不能机动。”亚希尼得意地说道。

  这支勇猛的白虎部队就是斯潘加以及辛格最重要的赌注,不过在他的计划里并没有拯救这支孤悬敌后的部队的部分,甚至连许诺的伞兵业没有出现。

  “第二排,再开几炮。”他向7公里外的第二排发出指令。很快那里的炮声又响了起来。亚希尼从敌人炮塔的转动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注意力无可避免地又被吸引过去了。

  “听我说,使用烟雾缓缓后退,第一发导弹,第二发穿甲弹,第三发穿甲弹。”

  塔西姆将+字瞄准线粗略对准敌人坦克,此时萨阿德已经换倒挡倒退了。巨响中,导弹出膛飞向了目标。他在瞄准仪内看着导弹打开弹翼,沿着螺旋形的弹道飞向敌人坦克。他眼看着闪烁的亮点就与不甚清晰的敌人轮廓撞到了一起,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白色闪光,凭着他的经验,他知道那辆坦克肯定完蛋了。

  龟缩的敌人开始零星地还击,炮弹划过夜空留下一道道清晰的闪光,亚希尼从周视仪里可以观察到,这些弹道全都偏离很远,这证实了他之前的猜测,敌人看不到自己。或许他们看到了自己开火时的火光,但是他们看不到倒退中的99坦克。

  “各车辆停止,继续射击。”

  吵闹的自动装弹机终于将一枚穿甲弹装填到位,现在激光测距仪又不起作用了,不过塔西姆可以凭借经验进行累加计算,然后手动输入这些数字。在这样远的距离,横风的影响甚至比区区一百几十米的测距误差都要来得大。

  塔西姆小心瞄准,时间对他来说不太要紧,因为敌人似乎不再是坦克,而成为了一坐坐碉堡。之前的一轮攻击他们还有一些动作;而现在,大部分的印度坦克都不再机动了。他猜测印度坦克的燃油即将耗尽,所以他们只能原地怠速,将最后的动力用来维持电液驱动的炮塔了,这显然是在自杀。

  塔西姆打出的这一炮没有击中,炮弹在最后关头显得有些轻飘,擦着炮塔飞走了。亚希尼忍住没有说话,他知道在这样的距离,不能太过吹毛求疵。他转动周视仪,观测战场的其余部分。一旁的另一辆坦克准确地击中了一辆T90将正面的反应装甲全部引爆。亚希尼摇了摇头,显然在这一轮的猎杀中,他暂时落在了后面。

  装填机推弹到位的声音,将他从遗憾中拉回,他再次转动周视仪,找回那个目标。塔西姆精心修正的第二次射击终于击中了目标,但是似乎没有击穿。可以看到敌人的炮塔还在转动中。

  “太糟了。再打一发。”亚希尼终于没忍住大喊起来。敌人似乎已经是砧板山的鱼肉了,他实在搞不懂塔西姆怎么就能打不穿。

  20公里外,阿扎里德从电台里听到了自己留守的部队要求救援的请求,他们正在遭到攻击,而敌人躲藏在黑夜里从四面开火。阿扎里德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不能赶回去拯救这些部下,因为自己背负的任务比他们的生命重要几百倍。

  2架赶到的无人机刚刚遭到了地面火力的袭击,无人机坠毁前拍到了敌人不甚清晰的红外图像。可以看到4部发射车已经将导弹竖起,巴基斯坦政府很可能正在滑向疯狂的边缘。

  阿扎里德将12辆坦克分成三队,分三路向敌人扑去。这里的山区道路曲折,与根据卫星照片绘制的地图完全不是一回事,其中一队坦克开到了断头路上,而其余的坦克在偏差很大的GPS引导下,也摸不到正确的路径。他索性将心一横,命令坦克群沿最近的直线路程,直接跨过山丘展开攻击;凭借着强劲的动力,他的坦克群冲上了近30度的山坡。这是一个危险的决定,在这样的坡度上硬闯,很可能发生不测,不过现在他没有心思想这些了。

  “翻过这座山梁,他们就在后面。”他刚说完,就听到一侧有剧烈的机械扭曲声,他吃力地转过身用潜望镜望出去,看到一辆坦克正在倒滑,显然是熄火所致。倒滑下山的坦克,错误地使用了刹车想止住愈加快速的下滑,结果导致坦克一条履带的离合咬死,突然在山坡上打横,由于重心过高,几十吨的坦克向一侧倾倒,然后翻滚下山。

  “都沉住些气,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对着通话器说道,企图安抚军心。这样的坡度他们谁都没有经历过,阿扎里德几乎被自己的重量完全压在了靠背上。电子显示器上,代表敌人的红色光点就在前方很近的地方了,既然敌人停止了逃跑,还将导弹竖了起来,他们就一定还在那里。只要翻过山梁就能看到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59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