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177情报空白

  那部火箭炮底盘车越来越大,可以看到附近的士兵没有逃走,也许他们以为这是一架无人机。击中目标的最后一刹那,图像消失了。应该是打中了。

  “队长,打中了。”2号机报告道,显然他能从第二枚导弹的导引头传回的视频上看到结果。

  紧接着第二枚导弹也击中了目标。但是剩下的4辆火箭炮车暂时就没有办法了。

  “堡垒,击中了两个目标,但是他们还剩下4辆。03号机还有一枚导弹,暂时无法参与攻击。”

  “陆军已经发射了几枚巡航导弹,希望能够击中。”

  戈亚低头,正巧看到一枚巨大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从下面飞过,然后开始向南转,飞向了目标。它竟然比匕首小队的飞机更快到达了。

  戈亚不去管它,他现在需要关心的是敌人逼近的战斗机,如果无法击退他们,那些轰炸机或许绕一圈又会回来的,看样子地面战的紧迫形势,迫使他们无论如何要拼个鱼死网破了。

  “老鹰3号,来不及等匕首了,先抢占有利高度,准备发射导弹。”

  “老鹰3号明白,但是他们的数量多于我们。”老鹰3号说道,戈亚从数据链上也可以看到,120公里外,敌人有4架飞机比老鹰小队多出一架。

  “别太担心,那些只是轻型飞机。我们的中距火力仍然占优。”他说道。上尉的这种自信倒不是没有根据,他的3架飞机携带了18枚R77导弹。如果只是远距离对射,他有把握从数量上压到敌人的大约8枚导弹。如果敌人不知死活想接近缠斗,可以让灵活性不错的加法尔小队来应对,而老鹰小队可以在较远的距离进行第二轮中距打击,这样一来敌人绝对没有半点的机会。

  双方几乎同时爬升到了5500米高度,然后雷达开始互相扫描,这是典型的远距离空战的模式,简单而又直接。苏30MKI的俄制雷达功率和尺寸更大一些,但是飞机尺寸也较大一些。

  “再接近些。引诱他们发射导弹后转弯,明白吗?”戈亚说道,“待会儿他们就无法与我们在远距离上对抗了,要么逃回去,要么冒险接近,无论怎么选择,我们都占据绝对优势。”他说道。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建立在苏30MKI强大的制空能力上,可以完全吃定那些轻型飞机。

  “明白了上尉。”

  戈亚的队形颇有章法,由一架飞机突出在12公里外,吸引敌人注意力,他和另一架飞机坐镇后方,在双方都有预警机助阵的情况下,这种进退有据的队形,似乎优于对方四机平推的墙式队形。

  南面云层里传来了骇人的闪烁,就像一次剧烈的雷暴。戈亚分心看了一眼,十几秒内闪烁没有停止。他知道那是敌人的火箭炮在开火,这说明陆军的巡航导弹没有击中剩下的目标。这一点他刚才就能猜到。自他起飞以后,导航系统就不停地出现问题,看起来关于美国人在GPS上动手脚的说法是真的。当然这只是美国人躲在幕后趁机评估他们全球定位系统可能对战场发生的各种效能,这对交战双方都各有利弊,谈不上偏袒哪一方,巴基斯坦的这些火箭弹的火力指挥系统也需要GPS定位。

  “别管那些,专心我们的攻击。”

  苏30MKI相控阵雷达暂时无法从反射信号上分辨机型,但是对面所有的敌机都使用一种X波段相控阵雷达在扫描己方,可见那就是情报部门认定的歼10B型,单单谈论雷达性能的话,这些飞机要优于猎隼中队的F16C。如果近战的话,性能也许不弱于F16C,不过今天老鹰们并不准备近战。

  03号战机率先发射了导弹,敌机编队等待了一会儿和戈亚同时发射了一波中距导弹,然后双方一齐开始转弯规避,就像教课书上写的那样,戈亚知道这种隔着45公里的攻击不会击中对方,不过在不知不觉的消耗战中,敌人已经处于了劣势,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没有中距弹了,想到这些也让他颇为自得。

  “匕首队长,我建议你们可以从300方向接近敌机,他们已经没有中距弹了。”

  “我正有此意。”急速赶来的加法尔回答道。

  几十公里外,歼10编队也正在加速逃离导弹追击,甩掉那些遥远的导弹也许还需要1分钟,用歼I进行这样的对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对方在油料和弹药上都占据很大的优势。不过宋宁与张成岩共同研究的护航计划已经预判到了印度空军会出动这些难缠的重型战斗机,所以他们的策略与戈亚上尉预料的并不完全一样。

  “少校,敌人显然不想让我们靠得太近,我说过,避免近战是他们大部分中队的一贯策略。”萨米说道。

  “我知道了,好在我们还有后手。”宋宁说道。从垂直方向显示器上,他可以看到另一群远道而来的飞机正在闯入后方,预警机的判断是印度“光辉”战斗机,他腾出右手在一排通讯频道上按下了一个键,“张团长,你来承担下一轮攻击,截住第二批次敌机。”

  “明白。”

  战场边缘的四架飘忽不定的轰炸机转过头来加入了战斗,张成岩很确信敌人的预警机现在看不到他的编队。因为他的RWS没有发现预警机特有的波段信号。

  拉贾斯坦腹地的预警机果然没能及时看到这些10分钟前就逃得看不见的轰炸机。并且印度情报部门也从未真正确认过这种轰炸机可以发射中距弹。在戈亚上尉的加减法里并没有计算他们的战斗力。

  对张成岩少校和他的飞行员们而言,这是很难得的机会。出于实战考虑,他的飞机也携带了中距弹而不是航空炸弹,而敌人急赶着过来捡漏的3架LCA轻型飞机倒是没有携带这样的武器。

  4架飞豹从南方的预警机死角进入,其中两架立即开始扫描向西北飞行的3架光辉战斗机。另两架则监视着偏东方向的印度苏30编队,这些苏30距离很远,半主动的霹雳11导弹未必能有作用。50公里外飞过的光辉战斗机立即察觉到了雷达波照射,加法尔有一些愣神,预警机对飞豹编队的数据更新十分钟前就结束了,他现在只知道100公里外一对向俾路支省腹地逃离的轰炸机,并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战斗机。难道他们回来了?

  “堡垒,我发现他们的轰炸机回来了,正在扫描我的编队。”加法尔说道。他本来想和戈亚轮番上场,打一个漂亮仗,没想到敌机竟然也轮番上来了,而且竟然还是轰炸机。

  “匕首队长,请放心,这种飞机没有远程武器。”引导员说道。他面前巨大的屏幕上,对每一种敌人飞机都有可使用武器的详细注解,在JH-7下面并没有中距弹的部分。

  “没有远程武器,他为什么要回来?”加法尔问道。

  “我不知道,不过我能保证,他不会发射中距弹。”预警机里某人轻巧的保证道。

  加法尔有些狐疑起来,但是很快将疑虑抛诸脑后,既然敌人自己送上门来,没有不打的道理。

  “堡垒,匕首小队请求修改目标,我们必须对敌机轰炸机展开攻击。”他说道,话音未落。雷达告警器开始不停滴地尖叫起来,敌机竟然开始跟踪他的飞机了。这显示是开火的前奏。

  “我的天。匕首注意,右转做脱锁动作。”上尉大喊道,他可不想让自己和部下成为验证情报部门失职的牺牲品。

  一架光辉战斗机向一侧急转摆脱雷达锁定,但是另两家始终无法摆脱跟踪。看来敌人的机头一直对准这里,而且来着不善。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发射中距弹弹能力,这些飞机转回战场只是为了闹着玩?这个问题萦绕戈亚脑海。LCA的法制雷达告警设备,可以发现导弹主动雷达开机。但是告警器上没有敌人主动雷达脉冲的痕迹。

  张成岩的雷达紧紧对准晃了神的对手,他可以从垂直方向显示看出,敌人似乎想回转过来,亦或者想继续沿切线逃脱,但是有些犹豫,这两个动作都做的不到家。张成岩立即改用不同脉冲重复率的雷达交替隔行扫描,用这种折中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抵消敌人摆脱跟踪的努力。他与僚机已经通过数据进行了目标分配的协调,HUD上目标瞄准框已经套住了一架以光点显示的视距外的敌机,各种发射前的数据正在不断测量中;武器发射许可随后出现。

  飞豹携带着不算先进的半主动的中距弹,攻击或许有些冒险,但是机会难得,张成岩不想放弃。

  “动幺、动两请求开火。”

  “允许开火。”预警机上的中国声音回应道。

  “明白。”

  他扣下扳机,将两枚导弹射向茫茫的前方,与此同时,僚机也发射了2枚导弹。这些导弹将利用发射高度和速度向下飞行一段距离,有利于最大化的发扬射程。

  LCA双机解散了编队,各自发挥自己的浑身解数进行闪避,他们只知道对方的雷达指向自己,但是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发射导弹,因为预警机看不太清楚,而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器也无法及时发现半主动的导弹。

  当导弹从密布的云层猛然钻出来时,距离已经很近了。LCA僚机正处于一个减速转弯的末端,飞行员完无法驾驶疲软的战机继续第二个大过载的转弯,第一枚导弹在机翼出爆炸,将飞机炸成两截,紧随而至的第二枚导弹击中了飞机残骸的前半部分。

  178精确反击

  加法尔在2公里外用箔条侥幸骗过了射向自己的导弹。敌人的由守转攻快得让他瞠目结舌,刹那间损失了一架僚机。他的老队友戈亚此时正在正北30公里外,小心应付着另一波飞豹,无暇顾及到这里。他想立即追上去扳回一城,但是敌机没有打算让他靠近,400公里外的预警机看着2架轰炸机转弯离开。

  戈亚上尉发现他谋划的好好的优势不见了,转眼间侧翼已经被敌人攻破了,与敌人的数量对比也不再是6对4,而变成了5比8,而且所有的敌机似乎都可以发射中距弹,而加法尔无的光辉战斗机却没有(挂载)中距弹。

  “堡垒,我请求撤离战场。”

  “老鹰队长,如果你现在撤离,他们的轰炸机很可能会重新回来。务必将其驱离。”预警机冰冷地回答道。

  “该死。”

  轮不到他先动手,南面的2架飞豹已经在很勉强的距离外,抢先发射了导弹。这次发射被预警机发现了,预警机及时提醒了老鹰编队。情况有些混乱,看来这些飞机今天出动没怎么带炸弹,似乎是有备而来。老鹰被迫向北加速飞行逃离导弹包线,将2架LCA丢在了后面。整个战局开始急转直下。

  与此同时2架抛掉油箱的歼10B已经飞到了跟前,如戈亚所预料的,这些飞机已经没有中距弹了,但是占据了极好的位置。

  萨米上校第一个冲出云层,他的雷达一路没能以下视方式扫描到目标,这让他有些着急。天空中混乱的白色蒸汽表明这里刚刚发生过的剧烈的躲闪。上校可以看到其中一道水凝尾迹冲向了地面,看来敌人试图低空逃走,预警机及时更新了敌机的信息,与他判断的完全一致;敌机就在5公里外.

  上校压下机头紧追其后。他现在居高临下,睁大眼睛仔细分辨;小型飞机紧贴着地面飞行,总是很难看清。远远地看到了那架战机正在转弯,看来还想反戈一击。

  要不是那架光辉战斗机压坡飞行时,闪闪发光的机翼,没准还真发现不了。上校试着再次以下视模式跟踪敌机,但是无法成功。几公里外的敌机想当的灵活,一下子就躲进了雷达死角,但是没有开加力逃脱的意思。萨米看穿敌机绝地反击的阴谋,他可以有很多方式将敌机的至于死地,但是免不了一轮追逐,拖延时机的话,也许会给6公里后掩护自己的宋宁一个抢走战果的机会,这不是他想要的。上校冒险俯冲指向敌机,尽量靠近敌机,但不切入转弯内侧。敌机在10点钟方向猛地拉起,然后灵巧地滚转几圈卸掉速度,始终躲在了雷达视场外,这部相控阵雷达同样有一些死角,有时候对在扫描区边缘的高机动目标也是有心无力。萨米完全可以肯定,前面是一个有经验的老手,他没有进入慌乱的蛇形动作,而是很小心地周旋在座舱罩左侧的雷达死角内,假装想用大过载转弯摆脱。显然这名印度飞行员很熟悉那架小飞机的性能,他想将尾随对手引入低速的盘旋,也许那时候,他的瞬间盘旋后的突然爬升就发挥一点作用。不过萨米现在并不需要靠更甚一筹的盘旋能力来强行使用雷达截获对手,他要证明对手减慢速度是一个失策。

  “上校,苏30小队正转回来,也许要反扑,045方向,距离约45公里。”电台里预警机说道。

  “继续监视那些苏30,让宋宁少校保持高度替我监视另一架逃脱的LCA,现在我看不到它了,他应该躲在云层里。”他趁机支开宋宁,免得他乱来。

  宋宁听到了上校的布置,无奈只能照办,在国内他不能想象在空军如此专业的军种内会有这样的老兵痞存在,蛮横到可以和指挥预警机讨价还价。不过入乡随俗,上校想独吞也只能由着他。

  头盔瞄准器的圆环已经套住了那架自以为得手的光辉,计算机将进行几秒钟的采样,以收集方位角变化的数据。萨米稳住飞机和自己的脖子,做了几组抗过载呼吸,这样不太剧烈的稳定盘旋使敌机不至于跑进导弹很难击中的9到10点钟方位,但是他也没有大过载猛追,上校还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在高过载的机动中有过短暂的晕厥,他知道自己的这把老骨头迟早丢在天空中,但是绝不是今天。

  那架光辉长机果然拉起减速,试图诱使上校进入一组典型的剪刀追逐,将老头子晃倒前面去,这一招算是灵活的轻型飞机最厉害的杀招。但是今天加法尔找错了对象。

  加法尔上尉急不可耐地等待着对手昏头冲到前面,就像大部分飞行员会做的那样。上尉钻研LCA的战术不过一个月,不过他已经发现了这架小飞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出其不意的爬升,将生猛的敌机甩到前面,如此攻守局面就会有易位。但是一旦他拉升,后面的歼10战斗机随即也会拉起来,始终保持距离。渐渐地,上尉发现后面的这个家伙对油门杆的掌握非常到位,连试了几次,对手都小心应付,完全不急于将雷达对准自己。这让他有些着急,他知道只消一刻,后续的敌人就会赶到,他们的数量优势就会体现出来。当然他并不知道,身后的对手和他一样担心出现数量上的优势,他最怕的就是被战友夺走战果。

  头盔瞄准具的锁定被打断了几次,现在终于完成了,允许发生的音频信号终于响起。

  2枚导弹先后飞离挂架,直扑2公里外的敌机。一直回头观察的加法尔顿时乱了方寸,开始发射曳光弹,并反板操纵杆,试图通过一次俯冲盘旋摆脱导弹。萨米趁机将其套入雷达孔径并牢牢对准他。即使这架飞机能否够侥幸躲开这一击,上校也保证留着后手。

  加法尔的躲闪没有起作用,2枚红外导弹穿过曳光弹,在其光辉战斗机侧后爆炸,弹片击中了垂直尾翼,飞机随之失控旋转起来,加法尔几乎被甩得晕头转向,在离地面只有150米的地方终于奋力摆脱,弹射了出来。

  急赶过来得戈亚在电台里找不到了加法尔,他预测加法尔很可能掉在了印度河以西,不过不会太远。

  “堡垒,我要求陆军立即派直升机救回飞行员,我们不能让勇士奖章获得者落到敌人手里。”

  “我马上联系陆军。”

  此刻戈亚眼前有两架敌机正在逼近,摆出近战的架势,另外两架则拖在了后面。加法尔小队的最后一架战机已经不顾预警机指令逃离了战场,这使得戈亚也无心恋战,他的小队草草向对手发射了几枚中距弹虚晃一枪,不待雷达开机,三架苏30MKI掉头向东。这些飞机满载中距弹,非常不适合近战,数量又处于绝对的劣势,眼下逃离战场是他唯一的选择。

  张成岩与其他队友重新完成了编队。现在所有方向的空中威胁都已经被解除了,他们的燃油也已经过半,但是他并不准备将最后一枚对地导弹就这么带回去。

  每架飞豹起飞时都携带了一枚防区外空对面导弹,原计划就是希望用这枚导弹的精度碰碰运气。由于美国对印度洋上空的导航卫星做了手脚,使得该地区所有使用GPS导航的武器和飞机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这枚导弹是一个例外,他可以通过不受制于他国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导航卫星系统校验INS,将理论误差缩小到半径25米左右,能不能依靠这样的误差打击狭长的浮桥,就很难说了。

  武器操作员将接通导弹惯性导航系统,计算机开始计算目标起始坐标,一举目标距离并设定飞行路线。GPS与北斗卫星的数据出现了巨大的差别。操作员没有迟疑,选择关闭了GPS通道。

  距离目标还有约90公里,张成岩下令发射。导弹在一部涡扇发动机推动下,飞出挂架,飞机为之一轻。剩下的事情就完全丢给导弹自己和步兵在前方的观测哨了。4架飞豹转向返回白沙瓦机场。

  苏库尔地区。斯潘加的陆军刚刚又吃了一遍苦头,火箭弹带来了成片重天而降的白色降落伞,这些末敏弹再次袭击了他的一支车队,将大量的军车以及装备击毁。不过拜GPS的误差所赐,这些火箭弹偏离了渡口约400米,没有击中正在渡口集结的白虎师的装甲部队。但是末敏弹还是打中了辎重车队和一个团指挥所。这一带的车辆实在太密集了,随便扔点儿什么过来,都能打中一些目标。

  紧接着第二次防空警报响起,这次是几枚巡航导弹从苏库尔西南的山后面饶了出来呼啸着冲向渡口。一辆刚刚赶到的自行高炮刚建立好阵地,并且位置处于向西北极好的射界中,自行高射炮顶部的搜索雷达立即发现了空旷地带上空的目标,几秒钟后前部跟踪雷达开始跟踪第一个目标。在导弹进入火炮射程后,2门35毫米厄利孔高炮随即进行了几次短促开火,这部自行高射炮的精度非常之高,准确击落了其中2枚,但是仍然有一枚成功穿过了弹幕,在第一座浮桥上空爆炸,瞬间将斯潘加中将苦心经营的印度河运输线摧毁了二分之一;修好这座浮桥至少需要花费宝贵的2个小时,并且需要从已经完工一大半的三号浮桥上拆下一节浮箱式桥体。很快,第十一步兵师方向也被一枚类似的巡航导弹攻击,由于只击中了那座半吊子的浮桥,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179炮兵专家

  一名军官报告了新一轮的损失后,斯潘加站在地图前不停地挠头,他知道这一系列的远程武器的出现只能说明了一件事:中国已经决心干预他的这场战争了。不过好在,巴基斯坦南部在地缘上处于全盘孤立当中,暂时不可能有重型武器出现在他眼前。

  “联络官。”他抬起头召唤道

  “是。”

  “通知空军,将打击范围扩大到印度河西岸150公里外。那些远程火箭炮必须优先消灭。一辆都不能留下。”

  “是。”

  联络军官转身走出指挥所后,21集团军军长阿比亚走了过来,似乎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什么话直说吧,我的老朋友。”

  “司令官,我觉得如果中国人决意想增强了巴基斯坦的空军的话,我们对南部空军司令部也不能太过一厢情愿。”

  “你认为我们的空军不能胜任?”

  “坦率的说,是这样的,今天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哦?”斯潘加转过头来,但是神色并不太吃惊。

  “我是说,对南部制空权的真正争夺从今天才刚刚开始。之前所有有关实力对比的计算应该推翻。”

  “嗯,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那些火箭炮确实……”

  “我说的就是这些火箭炮,司令官。有些时候,我们不能太过依赖空军,空军参谋部考虑的更多的是保证飞行员与飞机的安全,比夫拉塔上将一贯只关心伤亡而不是我们在地面的进展。所以……恕我直言,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猎杀那些A100。”

  “你是说,用我们的远程武器?”斯潘加摇了摇头道,似乎对阿比亚还没说出口的那个计划不以为然。

  “是的,我正有此意。可以使用龙卷风。”

  “但是卫星定位好像有些问题,没有迹象表明会很快恢复。总不能让外交部去说服美国人。”

  “没有GPS的数据,可以依靠我们已经在西岸的侦察部队,还有就是我们的无人机也可以发现一些情况,他们总是在射程的尽头部署这些武器,不是吗?我们只要以苏库尔为起点画一个半径100公里的半圆,不间断地监视,一定能发现蛛丝马迹。然后由侦察单位得到炮目距离,以及其他的射击诸元。”

  “但是射击阵地的测量是个问题,还有快速计算射击诸元也是问题。”

  “可以用侧地车事先准备几个阵地。”阿比亚说道。他暗示可以在一处测量好的阵地开火伏击敌人的火箭炮阵地。当然他也知道,让这些宝贵的武器长时间停顿在一个对方打得到的地方一直是斯潘加的心头大忌。

  “不行,”斯潘加拼命地摇了摇头。“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的龙卷风可以在射程内伏击他们,他们一样可以打到我们。”

  “但是,我们仍然掌握着信息上的优势。我们可以每隔3小时发射一架无人机监视他们的车队,同时测量气象条件。从今天他们发射那些中国制火箭弹的准备时间看,比正常的准备时间长了2倍,失去卫星精确定位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的火力指挥。而我们可以故意暴露一个阵地让他们的卫星看到,引诱他们上钩,然后抢在他们前面开伙。”阿比亚露骨地暗示道。

  “你为什么会认为我们的射击速度会快过他们?”

  “因为,在没有卫星的时代,炮兵总是需要一些专家来解决诸如炮目距离测量和弹道修正精度的问题,而他们显然没有这样的专家。”阿比亚自信地回答道。他是炮兵出生,早年毕业于英国皇家炮兵学校,21集团军的炮兵旅这些年在他的训练下,已然成为全印度专业水平最精良的炮兵,实际上他有时候认为,卫星定位技术或者利用火控计算机解算射表确实会让一支平庸的炮兵变得出色些,但是一旦失去这些现成技术的时候,才是炮兵业务水平见真章的时机。

  “这个……你让我再想想。”斯潘加继续摇着头,但是这个计划对他颇有吸引力,龙卷风的巨大威力和惊人射程确实是对抗对方火箭炮阵地的最直接的选择,他所忌惮的是中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技术,这会让他的炮兵团在从机动到停车后的火力控制上处于劣势,而且在精度上,对方可能得到基于卫星定于技术的某种中段或者末断的弹道修正;不过话说会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迹象表明留在南部的这些很多年前进口的A100系统的指挥车和弹药可以利用北斗导航卫星,这从刚才敌人的射击准备时间和精度上已经可以看出苗头了。

  “我建议你仔细考虑我的建议。”阿比亚仍然固执坚持他的看法。

  “我会考虑的,不过容我再想想。”斯潘加挥手让阿比亚必要再说了。

  下午5点(北京时间)。林淮生再次走进地下20米的地下会议室,准备回答一些问题。

  会场的人数没有变化,气氛仍然紧张,也许这里所有的人也和他一样,一直在揪心几千公里外正在进行的战争。

  仍然坐在后排的上将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夺取贾布瓦机场的问题。这是这个计划最为重要的前提,按照林淮生之前粗略的简介,至少需要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才可能控制跑道,因为附近的城镇里驻扎了一个营的印度正规军;但是如此需要从墨脱或者林芝县出发跨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脊,这会给直升机的降落制造难题。并且印度部署在这一带的雷达也是一个麻烦,如果敌人提前发现大量的直升机接近,一定会有所防范。

  “各位首长。我在陆航团干过,深知在那一带飞行的不易。”林淮生缓缓说道。“这样的突击需要深入敌人防御大约120公里,而且这还是直线距离。在他们守备完整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在守备松懈的情况下,也是十分困难。”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所有的人都在等着他说下去。

  “所以首先必须先潜入几支侦察部队,对敌人在藏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关键位置的小股部队进行歼灭,对雷达以及通设备予以破坏。”

  “潜入几个班是一回事,我们的战役侦察小队也许可以做到,但是潜入一整支部队秘密跨越如此大的纵深夺取机场恐怕……”前排中将终于按捺不住问道。

  “是这样的。夺取机场的作战必须在夜间进行,我和雪狼大队的这次行动可以发现,由于装备的问题,敌人在夜间的行动能力将下降一大半。”

  “夜视能力是一回事,但是小分队不可能把整个藏南的雷达都破坏。我们已经察明他们在这一地区有机动雷达存在,而雪狼的侦察也不可能全盘察明他们的机动路线,所以……”

  “所以完全破坏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有的放矢。”林淮生打断了中将的话,“而在这一地区,不可能有机动雷达部队。”说着他在计算机上打开一张图片,图片立即投影到了墙上。

  这是一幅巨大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图,可以看见这条大河在万仞高山蜿蜒曲折流向南方,在地图的左下角,这条大河变得更加宽阔,并且已经改变了名字,被称作“布拉马普特拉河。

  “各位首长,进入阿萨姆邦腹地的捷径,我认为,就是这条河。”林淮生平静地说道。

  会场陷入了大约20秒钟的沉寂,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

  “几年前,我对这条河的这一段地区进行了一次测绘,”他自己打破了沉默,然后用手在地图上圈画了一些。“直升机用尽量低的高度沿河而下,到达平原地带就可以看到贾布瓦的跑道,几乎不需要导航。而此时,敌人当然会发现我们的意图,但是,为时已晚。”他绝决地说道,口气不像一个参谋而象一名大军区司令员。

  “这条河西侧的绝壁,平均海拔在米,而河面的水平高度,由北至南大约从450米变化到230米。这样大的落差导致了她在下游的狂暴,但是这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嗯,很好的地理屏蔽。”中将说道,但是没有点头,这是闻所未闻大胆计划,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轻易表态显然是不智之举。

  “林淮生同志,你想过这样的计划的可行性吗?另外河流上方峡谷的平均宽度是多少?”后排上将也开了金口问道,听不出语气是褒是贬。

  “说实话,我对陆航团还是没有信心。这一带峡谷的平均宽度是米米,但是会有一些狭窄地带。从气候上说,每年的9月份以后会有大量的不可预测的低空云雾天气,我去过那里,一旦整个流域有云雾生成,就会弥漫在整个河道上,而我们手头的气象资料和观测条件都十分有限,很难精确预测。”

  会议室再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林淮生描绘的好像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空中的楼阁而已。

  “这些你不用管,我现在只问一件事。”上将紧紧盯着林淮生,却久久没有提问,等得林淮生有些发毛。

  “小股的渗透部队能不能控制全流域的印度观察哨和雷达系统?”

  “如果准备充分,还是有把握的。仅仅利用雪狼这样的部队事先潜入藏南腹地还不够,还需要一支可以低空深入敌后的动力伞部队。”

  下面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看不到有人点头,但是也没有人摇头。林淮生觉得有门儿,也许这就是他得以意实践人生最大抱负的关键时刻。

  “突击部队的可行性和细节问题交给别人判断,暂时先不管。”上将说道,他的话比几个钟头前明显的多了起来。“我问你,一旦控制了机场。陆航部队的运输能力不足以扩大这样的优势,你想过没有?”

  “我想过,控制机场的下一步,就是实行强硬的机降,需要事先完整的运筹。必须动用我军现有所有的运力。我计算了这条跑道可能的吞吐能力,以一小时起降大型运输机10次,一天就是240次,可以运送半个轻装师的兵力和部分终装备。同时利用重型飞机进行不占用跑道的空投,可以投放各项物资和一个旅一级的伞兵部队。我计算了提斯普尔敌人的反扑,大约会在72小时后。这是他们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岸集结一个师最小时间。”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57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