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99堵截

  马林刚躺下没多久,睡得并不死,事实上他在睡梦里队潜艇的变化仍然相当的敏感,能够感觉到潜艇轻微的速度变化和转弯。411号减速后一会儿,他就一屁股坐了起来,立即察看了航向(艇长的住舱床头有电子海图显示,便于他随时监控潜艇的态势)艇长预计肯定是有了什么新的情况,赶紧穿上鞋来到了指挥舱。发现自己的副艇长与政委正在商议躲避计划,他走上前察看,果然和自己担心的一样,那艘不知死活的弗吉尼亚又出现了,而且处于一个411号无法发现的位置。当然,由于411号事先对它的老把戏有所警觉,这次它派来的小型侦察单位还是被侧舷声纳抓到了。

  “为什么每一次都没有声音?他们释放这样的装置总是神出鬼没的,”政委正在问孙向东,他没有看到艇长进来。

  “我想,那是因为他们的这些AUV并不通过鱼雷管发射,所以具有相当大的隐蔽性。”马林在背后说道。他知道与传统的攻击核潜艇不同,弗吉尼亚只有4根鱼雷发射管,但是它有专用的AUV通道,可以很安静地收放侦察设备。

  “怎么你来了,不再睡会儿?”

  “感觉到潜艇转了几度,实在睡不着,所以过来看看。”

  马林走到边上,察看了一下海图,显而易见,敌人一定是又一次准确地找到了411号,但是411号的所有侦听部门都无法发现敌人的踪迹,这实在是一个难堪的局面,如果对方想开火自己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潜艇指挥官都想要摆脱这样的局面。

  “非得使出一些手段才行。”马林说道。

  “我总觉得贸然加速,绝非上策。”政委在一旁说道,他已经猜到了马林的心思想要提速。

  “老苏,其实不必转弯观察,我们心里都很清楚,411号已经暴露了,而且他们的无人侦察设备就在一个离我们很近的区域内,而我们无法听到他们。”

  “嗯,我同意这个判断。”

  “我想,即使我们没有类似的设备,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无人潜水器的弱点。”

  “航程?”

  “没错,加速冲击,迫使他们回收这个设备。我就不信这些靠燃料电池驱动的玩意儿能一直紧追我们。我们现在的低航速实际上对他们非常有利。”

  孙向东在一旁使劲点头,因为艇长的计划和自己之前提出的方案如出一辙。

  “但是,我一直担心附近未必只有一艘弗吉尼亚,有迹象表明,印度海军正在召唤他们的‘查克拉’号,而且实际情况是,印度海军会向我们发射鱼雷。”

  “这也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动,并不能保证,这艘阴险的美国潜艇不会故伎重演,故意将我们暴露给印度海军。你看,我们已经远离大陆架,他们仍然死死纠缠,其用心十分的可疑,如果只是收集声纹,应该已经完成了。所以,他们肯定有一个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我估计是希望利用印度潜艇逼迫我们浮出水面,而我们现在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

  “我同意你的这个看法,关于政治阴谋的,不过……”

  “我知道你的想法,其实我也已经深入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假设你就是一名印度艇长,你发现附近有2艘潜艇,你会怎么办?”

  “我想……必须慎重行事。”

  “没错,如果我们的高航速能够使得那艘弗吉尼亚也提高航速,并且暴露出来,很好,这个目的就达到了,印度的指挥官会投鼠忌器;总比美国人躲在一个角落里把我们暴露出来的好。所以我们只要冲出孟加拉湾,并且不太靠近安达曼群岛,躲开印度海军的岸基反潜力量,就可以重新回到印度洋深水区,伺机从西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至少那里会有几艘我们的驱逐舰。”

  “如果你觉得可行,完全可以这么做,我同意这个方案。”政委点头道。

  马林低头察看了一下那个声源大致的方位,其实他不必电子测距,他也可以猜到那部机器大致的方位,因为潜艇指挥官的心思是可以互相揣摩的,他估计AUV的距离大概在离411号1到2海里之间,这就是一个为什么声纳可以勉强捕获方位,却无法测距的理由,因为它靠得不远不近。然后马林大致估算了操纵潜水器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位置,假定这种潜水器与鱼雷一样使用了十几海里的导线,那么它的半径大致可以估算出来,另外这艘潜艇不大可能躲在411号的左舷,因为那样容易使导线纠缠到被跟踪的411号的帆罩,所以马林大致画了半个圈,大约从12点到6点钟方向大约180度的半圆,他预计那艘讨厌的弗吉尼亚就在这个圈子内靠近边缘的位置。从跟踪的角度看,出于躲避拖曳声纳的目的,它处于更大深度的可能性很大。只要现在下令提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和它的小潜水器甩掉。

  遥远海域的“查克拉”号,此时正在沿着一条大迂回的航线封锁从孟加拉湾出入印度洋的航线。基于几种考虑,雅科夫上校可以估计到对手的行动。其一对手不太可能靠近大陆架,因为潜水区容易使得大型潜艇暴露。其二对手也不太可能一直向东靠近安达曼群岛,因为那里有一个专司反潜的印度空军第47直升机联队,有经验的潜艇指挥官也会有所忌惮。其三,对手必然会找一条比较深的航线,如果他在哪艘潜艇上,也会这么做,深水区会让所有行事鬼鬼祟祟的潜艇指挥官感到安心,这一点是所有同行间的共识。基于这三点分析,雅科夫上校实际上可以把敌人的航线猜到七八分,现在他利用优势的位置,卡住了这个出入口,以很慢的航速在安达曼群岛以西270海里的区域进行低速巡航,随时监听附近的动静。

  负责监听的米哈伊尔谢尔盖上士是雅科夫上校圣彼得堡老乡,今年34岁,如今也在印度海军混口饭吃,这份差事薪水很高,但是实在是让人憋屈。鉴于印度海军与世界上其他大部分海军一样,在舰艇上严格禁酒——实际上在潜艇上找不到任何一瓶酒,这对俄罗斯人来说,这样的日子简直是一种煎熬。上士在这里负责印度声纳部门士官的培训,同时也为俄国海军收集出入印度洋各国海军舰艇声纹资料,所以同上校一样,他在俄国还有一份薪水,另外俄国政府设法为他的老婆安排了工作——在列宁格勒州国营天然气公司当一名秘书,所以无论如何艰难,他都必需按照合同,在这个地方苦苦撑满3年。鉴于上士在北方舰队时的经验,他能够仅仅靠着耳朵,辨别很多种美英潜艇的特征,这是上校执意带他来印度的原因。谢尔盖在这里万分的孤独,他与那些在核潜艇上设置祈祷室且滴酒不沾的印度水兵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在这里唯一能聊上几句的就是他的俄国老乡雅科夫上校。他们有时谈谈芬兰湾的渔船,谈谈北方舰队的往事,上校很爱谈那些他记忆不深的苏联时代的事情,他有时候觉得雅科夫就像他的父亲。

  查克拉号的艇艏声纳不时捕捉到海面上的情况,海面上有不少低速的渔船在航行,这一带是印度洋金枪鱼大量出没的地方,附近国家的渔船以及收购船每年大部分时候都云集于此,由于这些渔船没有固定的航线,经常转弯,所以谢尔盖必须不时将新的发现告诉印度艇长,免得他躲闪不及纠缠到渔网。雅科夫就站在艇长身后,一般不插手艇长的指令,不过俄国顾问的存在,也使得查克拉号的指挥舱变得有些挤,毕竟这艘潜艇设计时,没有预留顾问的位置。

  渐渐地谢尔盖听到了一个新的声音,这是拖曳声纳在转弯时捕捉到的尚未经定位的微弱信号,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水面船只嘈杂的柴油机发出的单调频率,更像是一种安装在浮筏上的循环冷却系统发出的克制的难以捉摸的动静。上士仔细听了一会儿,确定自己的判断没错。

  “艇长先生,有一些发现,可能是一艘核潜艇。”上士用英语提醒正在潜望镜后发呆的迪赫纳中校。中校犹豫着走上前来,从他茫然无措的表情看,这个发现并非他所愿。

  果然迪赫纳中校立即转脸向雅科夫,开始寻求俄国顾问的帮助。雅科夫健步走到谢尔盖身后,停了一会儿。

  “艇长,我建议潜艇转向,增加一些拖曳声纳侦听的范围,我想她还离得很远,我们必须先确定方位,然后占据有利的位置。”

  “你看着办好了,上校。”迪赫纳艇长说道。

  雅科夫当仁不让,开始发布他的命令。

  100海底追逐

  “左舵40,航速提高到8节。深度保持不变。”

  一个大的转弯,使得“查克拉”号尾部的拖曳声纳呈弧形甩开,上校希望这样能有新的发现,同时也指望着潜艇上其他的测距声纳能起一些作用。

  “大致可以确定,在我们2点钟方向,距离不明。不过声音正在变大。”

  “稳住,别太着急,她自己会慢慢接近我们的,这里是她逃进印度洋的必经之路。”雅科夫说道,“鱼雷舱怎么样?”

  “1到4号鱼雷已经完成了发射准备。”鱼雷舱回应道。

  这艘攻击型核潜艇上鱼雷管很多,不过印度海军基于对使用过氧化氢作为燃料的俄国鱼雷的恐惧,制定了一系列保守的使用条例以确保安全,其中包括不同时装填所有的鱼雷管,以免鱼雷舱发生混乱(库尔斯克号就是因为填装操作的失误导致燃料的泄漏最终导致了潜艇的海底爆炸)。而“查克拉”号本次任务原本是监视,甚至没有携带重型的650毫米鱼雷或者远程反潜导弹,这使得这艘潜艇的反潜能力打了一点折扣,不过上校并不以为然,消灭一艘10000吨以下的潜艇,一枚533毫米的鱼雷就足够了。此外,这艘潜艇的艇艏外还有6枚不可重复填装的扇形布置的直航空泡鱼雷,上校也没有准备使用,他觉得毫无必要。

  “艇长,我希望能发布命令,禁止艇员间不必要的对话。现在是作战时期,希望减少不必要的噪音。”雅科夫回头对印度艇长说道。指挥官迪赫纳立即转身发布命令去了。

  此时谢尔盖正在拼命试图辨别对方的声音特征,但是惊人的一幕发生了,他随即听到了第二个声源。他辨别了一会儿,这无疑是正从查克拉号艇艏通过第二艘核潜艇,而这个声音的特征对上士来说,远比第一艘更熟悉,从汽轮机运转的声音判断,无疑是一艘美国的攻击核潜艇。似乎在不远的海域,正发生着一场不算很激烈的海底追逐,2艘潜艇正先后从前方大约10海里的区域通过,他回过头用惊恐的眼神看了看雅科夫上校。

  “又有发现,好像是一艘海狼或者洛杉矶。”不知道怎么地,上士一开口用俄语说道,这使得指挥舱内的其他印度军官都没听懂。

  “好的谢廖什卡,不用担心,太好了。”上校用俄语稳住他,走过来带上了耳机。

  “你确定?”

  “我确定,至少后面这艘一定是一艘美国潜艇,我很熟悉他们的汽轮机和循环回路独特的声音。”

  指挥舱内其他的印度人都没能听懂这些俄语对话,但是电子系统上已经显示出有2个运动声源,方位大致就在艇艏前方,距离仍然不详。

  “亲爱的米哈伊尔,你一定搞错了,这是另一艘中国潜艇。”上校说道。

  “可是……我不会搞错……”

  谢尔盖正想继续解释什么,发现雅科夫的大手重重地按在自己肩头,似乎有所暗示。看起来,上校很担心六神无主的迪赫纳会因为这个新的发现放弃进攻。但是上校这样做是否正确,他不知道,只能按照直觉来回应了。

  “没错,另一艘潜艇,我想……是中国的。正在提高航速从我们前方通过。”

  迪赫纳对自己俄国顾问们用他听不懂的话私下交流非常不满,眼下是火烧眉毛的时刻,怎么能把自己扔在一边?

  “上校,到底什么情况?”

  “我想我们的情报有一些失误,这里不止一艘中国的核潜艇,也许还有一艘导弹核潜艇。一种两艘潜艇的组成的小队。”雅科夫面不改色地说道,一直以来他的心愿就是在海底发挥专长,和一个像样的对手大干一场。印度政府下达的这个命令让他得偿所愿,甚至不会给俄罗斯带来任何的外交麻烦。

  “这怎么可能?”迪赫纳大惊失色,他从未想到过会有这种事,潜艇在海底竟然如同军舰或者飞机那样有一个编队?按照司令部的命令,他应该立即开火消灭以上发现的敌方潜艇,但是司令部没有说敌人会是两艘,他现在觉得没有把握。不过他担心的只是作战上的风险,丝毫没有考虑过政治上的风险。

  “我们必须同时开火消灭他们?我总觉得应该先与总部联系,确保万无一失。”

  “艇长先生,我们现在处于绝对的优势位置,他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存在,如果我们犹豫不决,迟早会暴露,我想敌人未必会浪费时间考虑开火问题。”

  雅科夫阻止了迪赫纳上浮通讯的念头,如果现在进行无线电联络,就会牺牲隐蔽性和攻击位置,按照上校对印度海军官僚体系的了解,也许下一步的指令会在几个小时后到达,而且多半会否决这次攻击。

  “我总觉得有一些不妥,为什么会突然多了一艘?”艇长说道。

  “战场情况总是在变化中,潜艇的独特性在于,我们独立作战,不必随时请示上级。”雅科夫继续煽风点火,希望印度艇长能理解潜艇战的独特性。

  “你有把握?”

  “当然了,至少干掉一艘。”

  411号艇内,马林要求的加速正在进行中。

  现在411号的航速已经提高到了16节。马林想保持这个中等速度探测对手的反应,如果速度过快,411号桨叶的噪声会增大很多,这就会严重影响被动声纳的捕捉声音的能力。如果速度过慢,对手的技术优势可以确保他安静地提升速度,而自己也未必能捕捉到。现在得给那个家伙出一点难题,让他也头大一下。马林一直在揣摩对手的心态,这名美国艇长一定会为他的潜艇是否已经暴露行踪而挠头,选择放弃追踪的可能性也不小。他预计这个对手即使选择继续跟踪,也不会立即提速,也许他会有一个回收无人潜水器的过程,大概20分钟后,他会加速跟上来;如果他犹豫不决,没有加速动作,那么自己可以乘机拉大距离,在下一次突然的减速漂航过程中彻底摆脱掉这艘美国潜艇。

  比马林预料的时间稍短,5分钟后,拖曳声纳就发现了对方泵推进器发出的很轻微的声音,对手的反应时间让马林暗暗吃惊,也许他把那个AUV剪断不要了?或者它可以在加速过程中回收那个东西?

  “航向确定了,果然在5点钟位置,”副艇长孙向东说道。

  “他还是以为自己没被发现?”政委说道。

  “好像是的,他以为这个位置可以躲进我们艇艏声纳的盲区,不过真的让我吃惊,这艘潜艇提高航速后的噪音只是比海洋背景噪音高出一点而已,我想他们的自信也有其道理。”

  “是不是转一下弯,完成测距。”政委提议道。

  “我同意,不过电子系统不够可靠,孙向东你来手工完成航迹计算。”

  随后马林下开始了转弯命令,他故意没有使用S形的航线,那样会使得自己利用声纳探测对手的意图过于明显,既然那个老家伙以为411还蒙在鼓里,那么暂时也不用惊动他,用一个普通的转弯也可以提高声纳的作用,待收集完这艘美国最新型核潜艇的声音信息,可以在深水更大的区域想办法一次性地摆脱它。虽然眼下被紧紧咬住的感觉让马林不舒服,不过充分掌握411号与对手的技术差距,总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也许比单纯地对印度海军的侦察更大。

  马林与其他士官的航迹计算大约几分钟完成一次,这期间电子系统也对这艘美国潜艇的距离进行了计算,由于它的声音很小,电子测距系统得出的距离总是偏大,而孙向东得计算表明它的距离至多只有15海里,也就是说411号很可能在他的鱼雷攻击范围内。

  “我提醒你们,声纳部门不要紧盯着一个地方。还必须注意其它的方向,也许威胁会在其它方向出现。”马林的话让指挥舱内所有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听上去他的疑心病已经上了更高的境界了,在面对一艘紧咬不放的弗吉尼亚的时候还在担心其他方向。

  “我们现在的航速过高,噪音不小,被周围较远区域的的潜艇发现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所以还是小心一些。”他进一步解释道,说的倒还挺有道理的。不过指挥舱内其它人暂时还接受不了这个看法,他们不相信会有更加复杂的情况出现。

  “艇尾气幕弹2发准备。”

  “准备完毕!”

  政委苏长进以为马林想要靠那2个气幕弹来摆脱美国潜艇,那明显的不切实际,潜艇上的活人并不像鱼雷那么好骗。

  “你担心他们向我们发射鱼雷?”政委问道。

  “其实我不太担心他们会开火,我只是担心,离开孟加拉湾不会那么容易,可能会有一个相当混乱的局面出现。”

  “我之前也提醒过你和孙向东了,提高航速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其实,混乱的局面,也未必会是麻烦,也许是一件好事也说不定。”

  “左舷……有新的声音,好像是鱼雷管打开盖子的声音。”

  一个声音在指挥舱内回荡。一名监听员突然发现了左舷新的威胁,似乎艇长关于混乱局面的假设,立即就印证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54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