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雷霆反击 >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39务虚会议

  哈桑用尽了全力摆脱了2枚立轴角度过大的R73导弹,敌人发射这些武器肯定不是为了打中他,只是为了破坏他的进一步瞄准,这让他很吃惊,印度飞行员的水准竟然提高了如此之多。哈桑只得驾驶着他的飞机现在冰川南部向着西面徘徊,不知道该往哪儿跑,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孤立无援,老搭档拉希德可能是完蛋了,因为他的电台找不到了。拉希德最后的电台报告说明敌人有3架,加上马上就会掉头跟过来的第4架,这个区域的实力对比是4对1。

  “猎鹰长机,还记得阿富汗边境的那次行动吗?”电台里是萨米的声音。

  “上校,你想说什么,最好要快。”哈桑回复急躁地回复道,他回头看到后方7、8公里,那架苏30正在转弯,这架飞机很可能会选择保持跟踪,或者联络前方的其他飞机包抄,总之4架苏30几分钟内就会在自己周围汇合。

  “想想喀布尔以北的山沟,还有那些装配匠和米格23,他们想包围我们,但是我们稍微冒了一点儿险把他们甩掉了,”萨米在电台里继续指点道,哈桑已经想起了萨米想表达的意思,听上去有一点儿道理,这里的地形确实和阿富汗北部山区接近,如果自己钻的更低一些的话。APG68形雷达可以进行地形跟踪/回避,但是这种飞机并不是为了超低空突防设计的。能够飞得多低还是取决于飞行员个人的能力和胆量。尤其当飞机紧贴山谷底部飞行,威胁未必来自凹凸不平的地面,而雷达是无法对两侧的山崖进行跟踪/测量的。

  “我就信你这一次。”

  “集中注意力,你能行的。”

  哈桑别无选择,他略微向下看了看,找到了一条最狭窄的一条山沟,然后压下机头扎了进去,现在考验的不是雷达的能力,而是飞行员的快速应变能力,实际上他得时刻盯着前方和左右以及无线电高度仪。很多年前,当萨米与哈桑的两架F16A掉进一个圈套,被7架米格战斗机围攻时,萨米也是选择钻进阿富汗北部的山沟,这种冒险的举动可以破坏对方大部分的跟踪和瞄准动作,但是今非昔比,苏30的下视瞄准能力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米格23。不过哈桑他顾不了那么多了,他知道苏30以载弹多闻名,自己只有飞到他们到不了的地方才能免于被击毁。

  哈桑待飞机稍微平稳,稍微瞄了一眼下方的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屏,后方的雷达跟踪没有间断,可见苏30的下视能力远远强过米格29,但是几十秒后,这部雷达仍然无法完成跟踪,老萨米也许说的是对的,这种近乎自杀的办法可以摆脱敌人,不过这样的飞行几乎让哈桑虚脱,两侧的山坡似乎就在两侧机翼外部很近的地方,他认为自己坚持不了太久。

  戈亚的小队已经汇合完毕,他们依次飞到山谷上方进行雷达跟踪,但是这架F16飞得太低始终无法完成瞄准,有几次戈亚试图用机炮瞄准,但是每当这架F16刚刚落进漏斗形瞄准仪当中部分时,苏30就不得不拉起飞机免得撞山,这架F16一定是发疯了,他简直是贴着谷底在飞行。

  “老鹰小队,保持跟踪,不要让他抬头,我打赌他会自己撞倒山上。”戈亚对他的队友说道。

  “如果他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机会。”一名僚机飞行员说道,他已经从任务电脑中查看了地形,这架F16如果一直不露头,最后会消失在群山中,届时没有雷达能抓到他。

  “弟兄们,今天我们的收获够大的了,没必要为了最后一架F16冒险。”

  “老鹰呼叫堡垒,最后的情况怎么样?我是说第1联队的弟兄们回家了吗?”戈亚接着问预警机。

  “老鹰长机,很遗憾,有一架米格21在空中解体,另外有一架米格21没能回到机场,他在迫降时坠毁了,今天的结局是2比2。”

  “太可惜了,这些米格21不应该和敌人赛跑,打开加力燃烧室会消耗了太多的燃料。”编队里的一名飞行员悻悻地说道,显得有些吹毛求疵。

  “不要那样说,他们已经尽力了。”戈亚说道。他知道这些冒险充当鱼饵的米格21是飞得太远才导致了无法回到机场的,与F16的追逐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斯里那加四周都是山区,如果燃油耗尽是没有地方可以迫降的。

  遥远的中国中西部某基地。林淮生正站在阶梯会议室的讲台前接着念他的稿子,巴基斯坦的边境发生的空战他不可能知道,不过,他在开战第一天就已经预见到了巴基斯坦的空军支撑不了多久。

  “如我前面所讲,如果这场战争能够延续到9月底,我们今天讨论的事情才会有意义,但是,我认为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持,巴基斯坦很难做到这一点,除非印度在地面进攻方面非常犹豫,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印度论军不敢投入地面作战,他们就不会从阿萨姆邦以及非法的阿鲁纳恰尔邦调走几个师的部队,现在在那里满满登登地塞进了10个师,正时刻防备我们。”

  “阿鲁纳恰尔邦现在的态势怎么样?”喜欢提问的上校继续提问,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可以让林淮生乘机把打乱的发言次序给扭转回来。

  “是这样,据我们现在的侦察,真正在这一地区的印度正规军只有一个第5山地师的一部分,其余都是准军事部队。正规军的数量与我们当面的部队势均力敌。”

  这个回答让下面的某些人稍微轻松了一些,他们等着林淮生告诉他们另外9个师在哪里

  “但是在其后,也就是阿萨姆邦德境内的中部是第21山地师这个师德后面是第4集团军的军部,我相信这些都是印军总结1962年的教训后,故意靠后部属的,靠近缅甸一侧则是第2山地师,英帕尔地区为第三集团军的第56和57两个步兵师和第三集团军的军部。在尼泊尔与不丹的中间地带,也就是乃堆拉山口的对面,印度部署了第33集团军,具体有3个山地师,番号是第17第20第27山地师,这个集团军很明显是用来保卫西古里走廊的。”

  “这么多?”台下有人感叹道。

  “对,我估计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山地师有一半都在印度,而且这些不是全部,印度在上述地区还有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的第7山地师。这个师偶尔会被机动到西北的克什米尔地区,参与到对巴基斯坦的进攻。”

  40务虚会议2

  “印度内务部在这一带直接指挥着10个以上的阿萨姆步枪营,他们直接听命于新德里,有独立于陆军的司令部,驻地在西隆。另外还有隶属于情报局的情报收集部队,仅这些部队的人数就超过了2万人,而且装备精良。”

  “就是这些了吧?”有人提问。

  “不是,还有一些独立的炮兵和装甲兵部队,比如驻扎米萨马里的第21炮兵旅,装备了130毫米的轻型榴弹炮,坎契拉帕拉的第45装甲团等等。”

  “对了中校,为什么我数了一下你列举的印度部队并没有十个师。”一个一直低头记笔记的尉级军官问道。

  “有一个尚在组建的71山地师,目前只有一个架子,师部可能会在雷玛弘。还有第三集团军的23步兵师,这个师的师部并不在阿萨姆或者藏南地区,而是在西古里以西的兰契,总参认为这支部队很可能是作为整个阿萨姆集团的预备队而驻扎在东部省份的,必要时,这个师将做最后封锁西古里走廊战斗。我们估计,这就是印度陆军参谋部队藏南可能发生的战争所做的最坏打算。”

  林淮生发现下面的听众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显然印度将一个师放在加尔克汉德邦不是为了对付孟加拉国,看上去62年的战争确实使得印度陆军记忆深刻。他们将十倍于当面解放军的部队部属在了藏南地区,仍然在担心中国军队的突破到西古里走廊地带,这是阿萨姆邦连接印度东部的唯一纽带,可见印度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放弃整个阿萨姆邦的打算。但是在座的中国军人又必须承认,这种层次分明的严密部署,必然出自一个老谋深算的指挥官,他将进攻者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动都料想到了,从常识上看,这里前前后后塞满了这么多步兵师和山地步兵师,那么任何常规的进攻都是不可能进行的。

  “你们也都看得明白了,即使这个地区的印度军队缺乏装甲力量,但是进攻仍然是很难的,不光因为他们的军队比62年更多,而且因为他们的防守更加严密,情报收集更加有效,62年的失败使他们学到不少,地面防守可以说滴水不漏。”

  “所以我们必须等他们从这里撤走几个师?”

  “没错,缓缓相扣的严密防守最忌关键链条的缺失,我个人预计,如果这次队巴基斯坦的战争继续扩大化,最终会有2到3个师被调走,很可能是第57步兵师,第21山地师,甚至是处于整个藏南防守核心的驻扎汀江的第2山地师。”

  “但是他们会立即补上这些缺口。”

  “没错,如果他们将离控制线最近的第5师和第17师后撤,向其他部队靠拢,对我们是一个麻烦,不过我军可以乘势收复一部分领土。如果他们只想东拼西凑地维持一个松散的防御体系,那么这个体系就会出现问题。”

  下面所有的人都来了精神,包括几个一直低头记录的人也抬起了头。

  “同志们,这还得取决于他们在巴基斯坦陷得有多深,以及我们情报工作的效率。”

  “你的判断会怎么样?”

  “印度陆军总参谋长兰尼阿斯帕德上将是整个防御体系的缔造者,从他担任东部军区司令起,经营了这个地区20多年,我判断,他会坚定地反对从该地区调走一兵一卒。这个人是最大的麻烦。”

  “呵呵,印度的人事去留可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前排的上校笑着说道。

  “我相信诸位都听过一句话,堡垒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我相信阿斯帕德几个月内就会被撤职。”

  “撤职,你有什么依据。”

  “我没有任何的依据,10年前,他访问中国的时候,我的老师与他打过交道,所以我只知道阿斯帕德反对对巴基斯坦大打出手,他是印度军队内务实派的代表人物,不过他的保守思路必然会和现在的印度国防部发生矛盾,而印度的国防部长辛格一个……怎么说呢,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

  “事情不会如你想的这样简单,陆军内部也会抵抗,不会任由国防部摆布。”上校说道。

  “没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林淮生反主为客,反问起上校,他不是因为讨厌上校总是插嘴而故意为难他,林淮生确实想从普通陆军的思路来验证自己一系列判断的依据。

  “我么,只是上校,不是上将,”上校假装谦虚了一下,“不过,真的让我设身处地的话,我会想一个折衷的办法,比如,比如将机动部署的第7山地师投入对巴基斯坦的作战,反正这个师一直只是挂在东部军区司令部的系统内,然后再抽调一个实力最弱的部队,比如二线的57步兵师到西线。这样帐面上损失并不多。”

  这个回答让林淮生很满意,这与他的设想如出一辙,他现在有把握估算出阿斯帕德基本也会回如此运作,眼下缺乏的只是情报验证。

  “对,这样的想法充满了合理性,但是如果你面对一个摇摇欲坠的重大胜利,就很难把持住不向赌局内增加新的筹码。”

  “你是印度国防部想获得指整个克什米尔?”

  “不不,不是克什米尔,辛格德野心要大得多。”

  坐席里鸦雀无声,等着林淮生把话讲下去。

  “我这里有一封信,这是10年前,不得志的辛格,写给他的精神导师,当时在野的人民党副党首卡汗的一封信,别意外,这是公开的书信集。在印度的书店里就可以买到。”

  “首先是这一段,关于反恐的。”林淮生花了一点时间从电脑里找到了一封英语书写的书信,然后念了起来。

  “……伊斯兰的扩张,永远不会停歇,汉密尔顿爵士说过,他们会将每一个想与他们和平共处的人看作奴隶,我认为不无道理。我们做的就是以其人之道反击,如同英国人在19世纪,或者以色列人在20世纪时做的那样,趁着最有利的时机,解决问题。如果美国停止反恐战争,这扇大门恐怕会永远对印度关闭。但是国大党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并不能代表印度长远的利益,他们只是一直在那里观望,什么也不做……”

  辛格的想法充满了偏执和仇恨,这使得会场一直保持着安静。

  41赌徒

  “还有另一段,也是10年前的信件,写给卡汗的,关于如何解除巴基斯坦核武装的问题,我发现辛格在国防大学当校长的时候,他的发言总是非常的露股和危险。”

  林淮生接着念道:

  “……如果只把战争拘泥于一个区域,将对印度十分不利,我在第19装甲团服役的时候,深知军队展开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个团,也不应该只从一个狭窄的正面发起进攻,那样敌人会扼守险要,慢慢杀害我们的士兵,这样的战争方式无疑是陆军的噩梦。基于陆军参谋部的保守,巴基斯坦得以将核武器部署在根加纳戈尔以西250公里的地方,据我所知,这是他们落后的核投射能力的最大射程,而我们对于这样的挑衅竟然无能为力,如果我们放开手脚,从这一带冲过边界就可以完全解除这样的威胁……”

  “很显然,辛格不会选择以前的打法,他崇拜克劳塞维兹、拿破仑,决不会让克什米尔的崎岖山路成为巴基斯坦阻挡印度最有力的盟军。”

  “你就凭一些十来年前的旧的信件猜测他以后的行动?”

  “不完全是这些信件,我研究他得性格大约有几年了,从他还在国防部当闲差的时候。中国有一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预计,他一定会有一个大胆的地面进攻计划,时间就在最近两个月之内。”

  “这怎么可能?这样大的行动一定会有迹象的。”

  “没错,会有迹象的,我可以告诉你们所有迹象里最明显的一个,他会撤换阿斯帕德的职务,换上一个完全受他控制的人控制陆军。”

  下面又开始了闹哄哄的讨论起来,气氛异常热烈。

  “谁愿意在这件事上与我打赌?”林淮生笑着说道,似乎胸有成竹。

  听众席随即发出了一片很小声、很克制的笑声,没有人愿意打这个赌,但是大家都把这个中校的话记了下来,对于大部分坐在这里听得人来说,本来只是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这个地区的地理山川,军队部署等等,没想到这个中校竟然跑题,对印度的大政方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预判。

  这一切都在林淮生的计划之内,这个言之凿凿的判断,并不是他在课堂上突发奇想偶然而为之。

  几年来,林淮生一直在藏南走动,肚子里早就有一个全盘解决问题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他连老师徐景哲都没告诉过。林淮生是一个自信而又内敛的人,行事颇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要让真正的上级接受自己的观点很不容易。今天的务虚讨论,留给他发言的机会其实是假的,并不会有谁真的向他讨教战略,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林淮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意图,在讲解得最后部分,适当地加上个人观点,而是留了一个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扣。他知道这场战争一定会继续下去的,届时事情的发展会印证自己的判断,不用太久,也许就在几个星期甚至几天之内。

  “中校同志,如果一切如你所预料,你认为印度会从藏南调走多少部队?”前排的上校不依不饶,继续提问。

  “这个问题很好,不过,再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得告诉你们辛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这里有一些信息,这是1996年,他作为陆军装甲部队的代表,考察乌克兰坦克厂时,在敖德萨的一家赌场内留下的记录。记录上,他在一天之内输掉了4万3千美元。”

  “这是工厂的回扣吧?”

  下面哄笑起来。

  “不不,辛格家很有钱,他的私德不错,没有收受回扣的记录,这在印度军界很罕见。不过,我想说的是,他其实是一个赌徒。”

  “一个赌徒?”

  “对,尽管他后来在他的精神导师卡汗的指引下,远离了赌场,但是一个他这个人的本质仍然是一个赌徒。这不容易改变。”林淮生说道,他绕了一圈,似乎开始回答上校的问题了。

  “我还知道他在孟加拉当连长时的记录,印度装甲部队最远距离的突破记录是他完成的,但是这次战斗,他连损了百分之八十的战斗力。”

  上校并没有继续插话,林淮生看到他认真地点了点头。

  “所以,如果他的地面部队在巴基斯坦的陷入了苦战,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会只是从东部军区调走1、2个师,我相信,他会把所有的本钱都压上的。”

  听众席再一次安静下来,在林淮生关于赌徒性格的铺陈后,他最后的结论显得不是那么信口开河。当然大家都知道,如果阿斯帕德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一切都必须看这个中校的预言能不能成真了。

  “好了,闲话少说,现在我再来讲讲藏南的地形对印度部署的影响,你们可以看到雅鲁藏布江将这个地区分割成了两个部分,这一点对我们如此,对印度大致也是如此……”

  林淮生结束了关于辛格行为分析的部分,重新回到了地形部分,这才是他今天站在这里应该说的部分。但是对于他而言,真正想说他已经偷偷说了,剩下的反而是些无足轻重,照稿子念的东西了,每一名与会者都有一个与他念都完全一样的复印件,看看就行了。

  远隔万里,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基地里,所有人都在等待哈桑的消息,他从雷达上消失了很久了,通讯也完全地中断了。现在,萨伯预警机已经飞到了指定位置,它可以看到4架印度苏30战斗机没有利用巨大的油量继续在边界停留,它们已经向东返航了,从航向分析可能是回新德里或者巴雷利的机场。

  雷达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迅速移动的光点,正在向相反的方向飞。

  “猎鹰长机,是你吗?”

  “……”那架F16C的电台已经接通,但是没有回音,但是可以听到飞行员剧烈的喘息声。他似乎在拼命呼吸保持自己的清醒。

  “哈桑队长,是你吗?”

  “是我……感谢真主。”哈桑颤抖着说道。伊斯拉姆少将身后,有几个人稀稀拉拉地拍了几下手,大概是想庆祝这次灭顶打击并没有造成全军覆灭。但是少将本人如同一座石像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拉希德怎么样?”哈桑问道。

  “他没有跳伞,残骸掉在了冰川西侧。”

  指挥部内陷入了,一片沉寂,印度全面开战后,空军策划的第一次反击竟然打成了这样,损失了2架宝贵的先进战斗机,这样的损失对于有上千架飞机的印度空军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国力穷竭的巴基斯坦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这也是这支空军40年来最可怕的一次战斗。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du.com/49_49197/292553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