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旺夫小农妇 > 第36章 闹了别扭

第36章 闹了别扭


  韦仲勤一出门,金芝就凑到金恬的身边,拿手搭在金恬的肩榜上,一脸的同情,说:“甜娘,你放着殷大人不跟非要跟韦仲勤这么个大粗人,他到底哪儿好啊?”

  金恬淡然一笑,“韦仲勤可不是大粗人,他比殷尚要细心也耐心得多,他知道心疼女人。殷尚只不过皮相好看些,又有钱有势罢了,若是两人单枪匹马相比,韦仲勤只需一只手就能将殷尚打倒在地。”

  金芝惊诧地看着金恬,“甜娘,你以前还说如今只论腹中是否有诗书,还说什么……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怎么现在倒喜欢逞匹夫之勇或只会在窝里哄女人的废物男人了?殷大人有才有貌、有钱有势,这还不够啊?”

  金恬懒得与金芝扯这些,便苦笑一声,“殷尚再好也得他来接我呀,他以前抛弃我现在又三番五次食言我还傻傻地等着他,当我没人要是吧?”

  金恬故意说这般气话,金芝想听的不就是殷尚不想要她了么,她自己说出来金芝该闭嘴了吧。唉,这些整日和姐妹们比谁嫁得好有意思么,等将来过日子可是冷暖自知,好不好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金恬这话果然把还想滔滔不绝的金芝给噎住了。

  向来少言寡语的金菊过来推推金芝,说:“芝儿,你别再提这些惹甜娘烦心了。”

  金芝心里挺郁闷,她只不过是想说甜娘太傻太性急,胡乱二嫁毁了自己,金芝觉得自己没说错呀,难道甜娘不傻么,生怕没人要才回娘家多久就二嫁了,没点耐心难怪被殷尚休回家了呢。

  金芝坐在金恬的左边,金菊便来到金恬的右边坐着,叹气道:“甜娘,其实我觉得你嫁给韦仲勤挺好,至少他家不缺衣少粮,能过安稳日子,不像我,我……”

  金恬见她红了眼睛,便问:“你怎么了,身子好些了么?”

  金芝抢着道:“她治了许久没啥起色,大夫说她将来生不出娃儿了,之前许配的那一户人家前日来退了亲,这事很多村的人都知晓了,以后谁还敢要菊儿,娶回去也不会好好待她的,你说菊儿可怜不可怜?”

  金恬听后哑口无言,金菊这境况确实可怜,可她能说什么呢,总不能也跟着说多可怜吧。她寻思一阵,安慰道:“菊儿,你得想开些,有些人家娶媳妇也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或许就……”

  金恬说还未说完呢,金芝又抢话道:“不给人家传宗接代那不就得给人当后娘么?菊儿她爹娘说了,还不如让她去给有钱人家当小妾,生不生娃儿都没事,只要男方家里有钱菊儿就能帮衬着娘家,至少出娘家门那一日男方得给一笔银子。”

  金恬怔了怔,再看向金菊,金菊支支吾吾地说:“甜娘,你……你以前在县里呆过一年多,你应该认识一些富贵人家,能不能……”

  金恬彻底傻眼了,金菊还真乐意给人家当小妾呀。

  金恬不想说什么了,她不想害人,要知道那些富贵人家有几个瞧得起乡下姑娘的,纵使男人不欺负小妾,男人的爹娘和后院的妻妾以及儿女们能不欺负一个从乡下来的啥也不懂只想贪图富贵的小妾?

  金芝见金恬不说话,急道:“甜娘,咱们三姐妹以前玩得那般要好,你不想帮帮菊儿?要我说殷大人就是最好的人选,甜娘你不愿当小妾,但菊儿愿当呀,她已经没路可走了。菊儿长得秀气,就是身子弱了些,殷大人应该不嫌弃的。”

  金恬睁大了眼睛看着金芝,心想这个金芝长的啥脑袋瓜子呀,殷尚若真有那么好,她金恬干嘛不乐意?“芝儿、菊儿,你们是不知道,殷尚他后院已经有一妻两妾了,新娶的妻是县令的女儿,两个妾个个泼辣,以菊儿这性子只有受欺负的份!”

  金芝显然生气了,她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还把菊儿也拉起来,“菊儿,咱俩走,甜娘变了,不再像以前那般与咱俩交心了。她不愿帮你我来帮你,明儿个我再去杨富贵家一趟,杨富贵与县里不少官爷已经有了来往,他定能为你寻个好人家。”

  金芝气哼哼地拉着金菊走,金菊虽被拉着走但还是回了几次头很抱歉地看了金恬几眼。

  金恬今日心情本来不错,被金芝这么一搅活她闷闷不乐起来。过了一会儿韦仲勤进来了,瞅了瞅金恬脸色,“甜娘,刚才你们是不是闹别扭了?”

  金恬唉了一声,“是啊,芝儿自己想攀富贵,还拉着菊儿跟她一样,要我去县里为菊儿与富贵人家拉红线,还说殷尚就是最好的人选,你说她们脑子咋想的,殷尚要是真好他能休妻?他干了多少恶事我都懒得说。好了好了,我也不想说这些让自己生气了,由着她们去吧。”

  韦仲勤过来帮着金恬收拾衣物,边收拾边说道:“现在民风越来越歪邪了,嫌贫爱富,攀比婚嫁,有些人宁愿嫁到富贵人家受欺负也不愿到贫穷人家吃苦,而且有些穷人家也不善待女人。金菊瞧着就是弱不禁风的,或许真的吃不了苦,就由她们去吧,指不定她们能碰上良善之人呢。”

  韦仲勤看似说得很随意其实是不动声色在安慰金恬,他怕甜娘心里因帮不上姐妹的忙而自责,也因被她们误会是故意不帮忙而心生委屈。

  “但愿吧。”金恬确实因帮不上金芝和金菊什么忙有些不好受,可她又能帮什么呢,即便想帮忙,在金芝看来那也是害她们见不得她们好,人生观价值观不在同一条路上根本没法沟通。

  金恬觉得韦仲勤说得挺对,有些贫穷人家的男人也是猪狗不如的,譬如她姐夫,她姐香娘跟着这样的男人有啥好,金菊以后混成啥样一切都由命吧。

  两人收拾好了衣物,再去房里与醉倒的金老爹和大昌、小昌道别,他们小两口就一道回韦家村了。

  他们一回家韦季秋就告诉他们俩一个好消息,说张家村有一户人家后日要娶亲,想雇四抬花轿,雇金愿出一百文钱,然后给每人五文的沾喜份子,还能混一顿酒饭。

  金恬觉得这个价格太低了,她与村里人说四抬的要一百五十文的雇金,沾喜份子至少每人八文,看来韦季秋是见有生意便急着揽下了。

  金恬见韦季秋欢喜成那样便没说啥,少挣一些也是挣,便跟着高兴地说:“这么快就有人找咱们呀,这一笔买卖要是做好了以后肯定有不少人找咱们,看来这买卖能做大哩。不过这价格只能往上涨可不能再跌下去了,殷家的迎亲队至少三百文,咱们的也不比他家的差多少。”

  韦季秋笑嘻嘻地点头,然后掰着手指头算着,“我干一次活儿能挣二十五文,要是每日都有活干,那我……一个月能挣……多少?二哥,你帮我算算,我算不明白。”

  之前金恬说过,以后有生意了每次她得抽出二十文归自己所有,因为这轿子是她的呀,剩下的由轿夫分摊,所以韦季秋就算了他自己的二十文和五文沾喜份子钱。

  韦仲勤拍拍弟弟的脑袋,“怎么可能每日都有活干,哪有那么多人成亲?”

  “二哥你不懂,我都说出去了,不仅仅是娶亲可用轿,平时懒得不愿走路,或是一些孕妇走不动路都可以雇轿子。”

  韦仲勤笑了,“好吧,就如你所说,咱们整个镇以及邻镇,一个月顶多有二十日的活吧,殷家还要占一半呢,咱们顶多有十次的活,你呀一个月也就能攒个两三百文,不过这也算不错的了,咱俩加起来也有个五六百文钱哩。”

  他们兄弟俩在算着账,金恬却把韦季秋说的那话听进去了,不仅成亲的人要用轿,不成亲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代步工具呀。譬如,像黄包车之类的,跑得快又便利,也够便宜的,县里都没见过,想必黄包车这类代步工具还要过一两百年才有呢。

  金恬坐下来一边喝水一边寻思怎样才能做出黄包车来,而且要做很多租出去或卖出去,到时候镇上或县里的大街小巷都跑着黄包车那景象挺不错。

  可是仔细一想,这里的大多人家都穷得吃管吃饱饭,哪舍得花钱坐什么黄包车,乡下和镇上怕是极少人坐,也就县里有人愿花钱坐。

  突然,她又想到,青泽县可以,别的县或别的城乃至大都城都可以呀,只要推广出去,那可是大至没边没框的买卖呀。可是……黄包车怎么做得出来呢,还得慢慢思量。

  算了,还是先把这迎亲队的买卖做好了再说吧。

  眼见着到了傍晚,金恬和韦小妹一起忙活着晚饭,金恬手脚利索,切的菜细如丝,炒的菜也香气十足,因为她喜欢放一些葱蒜之类的调味。

  韦小妹一边烧着火一边闻着香气,说:“嫂子,这菜炒得香是香,要是再放些肉就好了,前日家里办喜宴买了几斤肉都被抢光了,我只吃过几口,还没尝到味儿呢。后日我也要跟着迎亲队多挣一份五文的沾喜钱,以后咱家有钱了时常买肉吃好不好?”


  (https://www.biqudu.com/43_43654/246936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