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家童养媳 > 第80章:

第80章:


  隔日半夜,骆小六和琉璃便在太后的首肯下,在皇上精挑细选的二十六个侍卫的保护下,悄没声息地离京去往护国寺。

  护国寺坐落在偏远的京郊一带,建在通山的半山腰上,离京城并不近,快马加鞭尚需十多个时辰,若是乘坐马车,则需一天一夜才能到。

  很早的时候,护国寺声名不显,只是一个普通的寺庙。战乱的时候,一些为世道所迫的俗家弟子在此修行,开垦田地,自给自足,山脚下的一条小溪就是他们的母河。不记得是哪一辈的主持方丈,曾有两次在机缘巧合之下救过到此遭遇难处的开国圣祖,圣祖念其恩德,登基之后,加封其为护国寺,享皇家香火。

  即便如此,护国寺没有得到高僧坐镇,只是空有护国寺的名头,并不符实,兼之它离京很是有段距离,达官贵人顾忌路途遥远,山险路窄,甚少来此烧香拜佛,倒是平民老百姓来求的多些,好长时间,护国寺都是半吊子的国寺。

  不过,也是护国寺的机缘到了,圣祖中年便开始信佛,为洗刷手上沾惹的鲜血,不曾宾天就传位太子。当了太上皇的圣祖,不在京城颐养天年,倒是上了通山与护国寺的主持谈天说地。

  护国寺人员稀少,有些甚至是代发修行的俗家弟子。圣祖中老年时,喜怒无常,规矩又浅,心情不好的时候,与主持讲讲佛法,幻想西方极乐世界;心情好的时候,便不与主持谈佛法,反倒将各色各样的人聚在一起讲些朝堂趣事,点评今上实行的律法,时常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久而久之,护国寺里,便连端茶倒水的小和尚,都对朝政之事有了自己的见解。

  师带徒,好些皇宫里都没有记载的圣祖的理念,倒是在护国寺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了下来,只是受特定环境所限,不能付诸实施。可以说,护国寺是开国圣祖一手扶持起来,便说他曾经是护国寺的一届主持都不为过,只要骆家政权在手,护国寺就能地位不倒。

  圣祖仙逝后,历代主持的选拔,不仅要考校佛法,更要对朝政提出建设性意见,即便一直以来都是纸上谈兵,甚少被今上采纳,这个条件也不曾被废除。

  如此一代代累积下来,护国寺最终名副其实。

  到了慧明大师做主持,像是得了佛祖点化,成了集大成者——不仅佛道精湛,对朝堂之事有前瞻,对人的命数亦有涉猎。此时的护国寺,已经达到鼎盛,不仅周边的平民百姓时时来拜,京城的达官贵人遇事也不辞辛劳前来参拜。

  却说骆小六与琉璃为避人耳目,半夜就离开了皇宫,到城门口的时候,天都没有放亮,城门自然也没有开,只有十个八个的商人在大街上候着,有的担着货物,有的赶着商队。

  骆小六一行人甫一靠近,那些个商人就立时作鸟兽散,略显惶恐地看着二十六个带刀侍卫。在侍卫与守城士兵交涉的时候,他们又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对着被侍卫保护着的两辆马车指指点点,甚至有人开始打赌,今日能不能借着贵人的光,早日出城。

  一个抽着旱烟的黄牙大汉听到别人开赌,嗤笑一声,压低声音神神秘秘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爷这大半辈子走南闯北,若是其他的城门,只要是带着乌纱帽的,那些个兵油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可是,眼下咱们可是在京城,京城的城门可不比其他,说句不客气的,比皇宫的大门还金贵些,就算一品大员来了,这守门狗也是只认牌子不认人的。你们瞧着吧,别看这位小爷架势摆的这么足,只要跟天不搭边,就没戏……”

  骆小六骑马行在琉璃的马车旁边,见侍卫总也谈不拢,略显不耐地皱了皱眉头,趋马向前。行到两人身侧,也不管他们在说什么,只将自己身份牌子一亮,冷言道:“开城门!”

  守卫的小队长办事认真,是新提拔上来的,他神色一肃,为难道:“六皇子,属下不曾接到命令今日要提前开城门。若只有您一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可要是这么多人出城门,总要皇上的手札才好办事……您看这……”

  骆小六没有想到这士兵竟然出口阻拦,他眉毛一挑,整个身子趴在马背上,细细打量了一番拒绝他的士兵,沉吟片刻,笑道:“如此,爷就在这候着。”骆小六说完,就趋马回到琉璃的马车边上,一翻身下马,一动身上车。

  皇家的马车总是豪华些,行进中并不颠簸,可琉璃难得出趟远门,竟是不困乏。见骆小六进来,先是一愣,一边忍不住掀开车帘,一边问道:“怎么了?”

  骆小六虽然被阻,可心情甚好,他也不阻止琉璃的举动,总归天色尚早,乌漆麻黑的,外边人也看不到琉璃。他等了好一会,直到琉璃退回马车,手臂一身就将琉璃笼进怀里,道:“见到了个旧人。你放心,不会等太久的。”

  还别说,骆小六的话还挺准,话音刚落,马车外就传来了请罪声,还带了几分急促的喘息声:“臣京畿守备陈同,不知六皇子驾到,属下人不懂事,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骆小六冲着琉璃一挑眉毛,好像在说‘瞧,我说不用等太久吧’。他轻笑一声,压低声音,道:“罢了,本皇子奉父皇之命出城办事,走的匆忙,没带手札,请陈大人通融一二。”

  骆小六说到这,微微一顿,仿佛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对了,陈大人也不必为难蒋峰,京城守卫本就该秉公执法,世家皇族的规矩不懂就慢慢教着,本皇子不希望看到秉公执法之人被穿小鞋,你可明白?”

  自称陈同的京畿守备,不及思忖骆小六话里的意思,先连忙应道:“是是,六皇子说的是。”

  陈同说完这话,便疾行几步,一巴掌打在阻拦六皇子出城的蒋峰的脑袋上:“还不快些开城门。”

  蒋峰思忖片刻,沉稳地辩驳道:“陈大人,这不合规矩。律法有言……”

  陈同原本一路疾行就有些喘粗气,听了蒋峰的话,一口气险些没缓上来。这蒋峰为人正派,吃苦耐劳武艺上佳,是他一时惜才新提拔上来的。他有许多的好处,就是有些不会分人办事,拿着鸡毛掸子当令箭,尤其是刚从‘乡下’提拔上来,对京城的好些事不够通透。今次,若非底下的小兵机灵,见状不好连忙将他请来,还不知道会将六皇子得罪到什么地步。

  想及此,陈同脑门都大了,忍不住再次敲了敲蒋峰的后脑勺,恨铁不成钢道:“榆木脑袋!你只晓得规矩规矩,你怎么也不想想,六皇子尚不曾单独辟府,是住在皇宫的,这个时辰皇宫的门都给他开了,难道皇上会不知道他要离京?”

  陈同说完这些,见蒋峰面露思索,又压低声音:“再说了,这可都是皇宫里的带刀侍卫,没有皇上的准许,岂会容许他们离宫……”

  陈同话还没有说完,蒋峰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二十六个带刀侍卫,果然一言不发地向着城门走去,一个手势,两面八个人就将城门拉了开来。

  等到六皇子一行人顺畅离开,陈同才舒了口气,看着蒋峰点了点头,不期然想到六皇子适才的话,缓过味来,惊觉这蒋峰怕是入了六皇子的眼了,才得六皇子这般关照。说起来,这蒋峰吧,性子虽然直了些,却不是那迂腐仇贵之辈,难得的是,对他的点播不反感,还能付诸实施。

  想及此,陈同拍了拍蒋峰的肩膀,道:“你这小子,倒是好造化。”言罢,打了个哈欠,上马离开。

  蒋峰在一边听得一头雾水,也不问陈同为什么这么说,只待六皇子一行人离开,便又关了城门,任凭那些商人聚在一起嘀咕抱怨,不为所动。

  马车中,琉璃看着骆小六,笃定道:“小六,你那脾气,可不是被个守城的官兵堵了,嘴角也能扯到耳根去的主,只有一个解释,那士兵,将来不凡吧?我可跟你说,不论是蔡林还是适才的蒋峰,将来与你都没有关系。”

  骆小六闻言轻笑,吧唧一口就亲在了琉璃的脸上:“是琉璃福缘好,不过几天的功夫,前朝的文官武将竟然都让本皇子碰上了。我顶多明面上交好一番,不会让他们为我办事,你放心。”

  琉璃虽有些不信骆小六的说辞,可她也没什么证据说骆小六不安分,闻言只象征性地点了点头,然后将头枕在骆小六的肩膀上闭目休憩。骆小六一愣,转头看了看琉璃,神色隐晦,他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用嘴唇碰了碰琉璃的额头,也闭上了眼,掩住了自己所有的心思。

  琉璃再次睁眼,马车已经行到了郊外。她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着马车外黎明时分的秋景,有种不敢置信的恍惚感。


  (https://www.biqudu.com/36_36400/19606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