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369章 龙虎山下

第369章 龙虎山下


  1^^^5^^^1^^^看***书***网  第369章龙虎山下

  吴均含微微一笑:“大人.请恕均含直言.以往的大人虽然权倾朝野.威风一时.但整日里都在算计着朝中之人.同时又要防备着被别人计算.实为不易.所以.均含以为.大人现在的这种悠闲生活似乎才算最好.大人.您现在上午上朝.下午做学问(研究蟋蟀).晚上呢.则饮饮酒.听听小曲.好不悠哉.更何况.大人在朝中依旧是百官之首.皇帝陛下对太师信任有加.何乐而不为呢.至少.在均含看來.现在大人脸上偶尔露出的笑容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笑容.”

  “悠闲是不错.但信任有加嘛.却只是表面现象.赵家小子自是看在老夫当年拥立其上位的原由上.才尽行着表面之事.什么太师.国公之类的.都只不过是毫无实权的虚职而已.”

  吴均含想了想道:“大人.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均含.讲吧.”

  “大人.这天下终究是赵家之天下.纵观我朝历史.再强势的相权也只能维持一时.相权是无法取代皇权的.除非心有他想.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皇上之强势远远超过了我朝历代先帝.无论是政务院还是军务院.其设置的目的都很明显.那就是皇上亲政.希望一手揽权.以维护其赵氏皇权的威势和地位.大人.既然上位有此心.且又有此能力.不如借此良机急流勇退.就像大人所言.权势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今.宋蒙大战一触即发.胜负难料.今后的烦心之事会多不胜数.俗话说.退一步则见海阔天空.大人又何须再去纠缠其中呢.”

  贾似道沒有言语.只是默默地喝了一口杯中之酒.也不知是赞同还是反对.

  从信州府南下.经渺湾村便是当日我们前往大理之路.出信州府北门.则是通往龙虎山之路.

  龙虎山坐落于信州贵溪县境内.长长的泸溪河贯穿其中.整个山区风景秀丽.山水天成.美轮美奂.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沧桑变迁、精雕细刻.成就了今日龙虎山千峰竞秀、屏矗墉回、灿若朝霞的丹霞绝景.一江翡翠般清莹碧透的泸溪河水在神奇隽美的群山之间静静流淌.山清水秀.宛若一幅天然国画.顺着泸溪河远远看去.只见不少人乘筏漂流.似是乐在其中.又见两岸风光神奇迷离.令我等恍若置身于梦中的世外桃源.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开篇第一回这样描绘了龙虎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

  今日一见.方知的确如此.

  文璋在龙虎山住过一阵.张全一也到过此地.两人一马当先.带着我们向龙虎山核心地带进发.越接近目的.越觉得山水相映之风光宜人.龙虎山各处的山峰虽然都不高.却是空气异常清新.用后世之言來形容.这里就是一处天然大型氧吧.众人边走边看.均觉心旷神怡.无不为大自然的神工倾倒.

  行到半路的一个岔口.文璋勒住马缰道:“公子.前面直行就是龙虎山的前山.往右则是通往后山之路.属下曾在后山下面的泸溪村住过.我们是去前山还是后山.”

  “文璋.龙虎山论道之地在何处.”

  “公子.论道是在前后山交界处的上清宫.因此从前山或者后山上去都是一样的.从山下直上.以我们的脚程.最多只需两个时辰便可到达.”

  “那就去泸溪村吧.正好你也故地重游.”

  “好啊.公子.”

  方灵道:“文璋.那泸溪村有何特产吗.”

  “有啊.泸溪村出产的松糕远近闻名.松软可口.好吃呢.”

  方灵点点头道:“哥.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今晚就在泸溪村住一晚.明早上山正好.”

  “行.走吧.”

  自打到了大宋之后.这一次是我第三次离开临安.也算是最为舒适的一次.能够在缓慢赶路的同时.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沒走多久.方灵又道:“文璋.这龙虎山看上去规模壮大.想必有很多传说故事.你怎么知道得如此之少呢.”

  文璋讪讪笑道:“方姑娘.等见到我师傅.让他给你讲吧.我虽说是龙虎宗子弟.但大部分时间都随师傅在外.所以对龙虎山的典籍趣闻知道得并不多.”

  我边走边问道:“文璋.从这里到泸溪村沿途有何胜景.”

  “公子.沿着泸溪河行走.到达泸溪村之前有两处古迹.一是即将看到的崖墓.二是位于村落旁的真仙观遗址.”

  方灵奇道:“崖墓.是什么墓.”

  “前面就是了.”文璋指着前面的悬崖道.“公子.方姑娘.大家往上看.那千仞悬崖之上是不是有不少棺材.”

  我眺目向上.果然看见有少许棺材.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

  文璋道:“那就是崖墓.也叫做悬棺葬.”

  “咦.”方灵惊呼一声道.“哥.这些棺材是怎么放上去的呢.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山势陡峭.常人根本无从攀登其中.莫非古人都是轻功高手.”

  张全一道:“是啊.福建的武夷山也有这种悬棺.当时我还问过师傅.却也是不知.”

  田修颜接着道:“我们苗家也有这种悬棺.安置方法也是无人知晓.”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葬式.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依据后世考古工作者所发现的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种葬俗.江西贵溪龙虎山、福建武夷山、四川忠县卧马函、奉节县夔峡、风箱峡、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都曾发现过大批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古代悬棺葬遗物.

  据后世考证.众多的悬棺葬中又以龙虎山悬棺最为久远.据说是2600年前古代越人所崇尚的葬习.越人所留下的崖墓文化直到后世也沒能探明.只有许多千古未解之谜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沒人知道魂系何方的古越族人为什么要将仙逝者安葬于千仞悬崖之上.在那个刀耕火种的年代又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古越族人在2600年前曾创造了怎样的文明.这种种疑问让人皓首穷经.百思而不得其解.

  “这种葬式的安置法据说有四种方式.一说.凿岩为路.待棺柩安放停当和崖画绘制好后.再把路毁掉;二说.先用土填埋崖壁.尔后再挖去填土.三说.搭厢架;四说.从崖顶放绳索.这四种方式都有可能.但却都有缺失.所以也沒有个定论.”

  “啊.哥.这个你也懂.”

  文璋笑道:“那是.公子是神人也.”

  “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却也无人弄得明白.等见到道法大师时.可以问问.看看他们龙虎宗的典籍记录上有沒有有关的答案.对了.你们都是武功高强之士.如果以你们的轻身术.能做到吗.”

  方灵等人听罢.均自想道.自己可沒这种能耐.于是.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当中武功最高的袁棘.

  袁棘看着上面的悬棺道:“如果仅是安置一两具棺木.借助绳索.或许勉强可以做到.”

  “这上古越人的武功不会个个都像袁先生般高明吧.”

  “灵儿.那是不可能的.”

  方灵道:“那越人的这种习俗又是为何呢.”

  我想了想道:“这个可能和古人的原始崇拜有关吧.所谓生不落地.死不落土.他们认为.人的生命虽已结束.其部分灵魂会升入天堂.另外一部分则会守护着自己的亲人.悬棺所处之地.正好位于天地之间.不算上也不算下.如此可方便其灵魂的上下往來.不过.也有另一种传说.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

  文璋反对道:“这个不会吧.辛辛苦苦地将棺木安置上去.就是为了让它早点掉落下來.这古人也太不着边际了吧.”

  我笑笑:“文璋.你认为古人的想法十分愚蠢.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不认同古人的观点了.或许我们现在的做法和想法在千年之后.又会被后世之人所耻笑.”

  张全一突然说道:“不上不下.就是无根之意吧.沒有根.也就是沒有脉络可循.虚实相间.这和太极拳理倒是有些相通之处呢.”

  袁棘赞道:“君宝.说得不错.太极一道.无始无终.也就是无根可循也.”

  文璋道:“全一兄真乃武痴.从这悬棺上也能悟出武学.我不及也.”

  我也沒有想到.这张全一竟然能联想起武学.张三丰流传至后世的著作中.有一部以《无根树》为标題的诗篇.这些诗文包含了张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论和方法.或许.这本著作的标題和今日之事有着一定的关联吧.但我转念一想.《无根树》是原來历史的进程.我穿越之后才有了今日龙虎山悬棺之行.这其中又有什么关联.我似乎越想越乱.干脆不去想了.

  “继续前行.”我道.


  (https://www.biqudu.com/2_2393/217351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