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东吴国舅 > 两百七十六回 三马同槽?

两百七十六回 三马同槽?


  时间已至公元二二二年,吴黄龙二年四月初。其实也就是邓芝到来的第三天,陆逊依计准备渡襄水袭击敌人后方。

  不过这袭击后方可是一个技术活,要怎么逼开敌人的主力、侧翼兵团,还要如何减少遇见敌军的后方斥候和后军的运粮部队,成功的一把火烧掉魏军的浮桥,都需要陆逊缜密的计划。而陆逊亦是在一天之内翻阅了大量襄阳郡的地形图,查看了所有关于魏军布置的情报,最后才率军泅水而渡。

  四月已是夏季之初,襄阳外的魏军大营,曹休的心情随着升高的气温变得更加烦躁。魏军是在去年的冬十月动员出兵,真正到达襄阳之后已经是冬十二月末了,之所以在冬季出兵,一是因为冬季北方不用耕作,也没办法耕作;二则是因为南方的夏季太过炎热而且多蚊子。

  蚊子看似寻常的一件事物,但在北方人眼里比吴人的弩车还可恶,此时的北方一是压根夏季就不太热,二也没有什么蚊子、小咬之类,后世的夷陵之战蜀军战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蜀军就是不耐酷暑。

  但好在此次魏军攻打的是襄阳,若是他rì攻打江夏郡,一到夏rì便可以体会到火炉的威力,不过可能没有他rì。而相对的是,吴军的大营在未全取荆州之前恰恰就设在江夏,故而吴军不耐严寒,但是却很能抗酷热天气,与魏军截然不同,甚至完全是反着来的。

  这一点吴郡出身的曹休当然也知道,他心里清楚在寒冬之中作战他的魏军比吴军有优势,毕竟南方的冬季跟他们这些北方的秋季差不多;而夏季作战吴军比魏军有优势,一到炎夏魏军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疫病、中暑比比皆是,故而曹休他拖不起。

  这十万大军,就像十万担挑子挂在他的肩上,压得他踹不过气来。

  “征东(曹休)”曹休的别将曹毅大吼着从帐外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急报!”

  “哼!”曹休不满的冷哼一声,指着曹毅骂道:“军营之中岂能大呼小叫?又是什么急报,说!“

  “是!征东,吴军主力已经到达襄阳,吴逆伪帝孙策亲征,大军十万。乔仁、吕范、张昭、吕蒙、陆逊等逆贼全部都在军中。”

  曹休闻言只剩下苦笑这些人每一个都不好对付的,虽然他雄心壮志yù想荡平江南,按照他的布置应该是他配合臧霸攻寿chūn,曹仁攻襄阳、曹真入安丰才是,可惜魏帝打得主意并不是真的和东吴来一次全面战争,而是以战争来争取战略主动,所以此战的战略意义、政治意义都要高于其实际的价值。

  “难对付啊!去请诸位将军来!”

  ?????????????????????????????????????????????????????????

  正所谓福不双至,偏偏祸不单行。

  宛城的曹丕今rì也收到了一出不太好的消息,倒不是马超已经造起势了,相反马超都还没有离开梓潼。此刻传来的消息是临颍县的魏将郑甘反叛了,这个郑甘不过是一个地方豪族前年时候因为不满曹丕称帝率领当地百姓揭竿而起反叛魏国,当时屯于豫州的曹洪大军压境打了好几仗都没占着便宜,之后便接受了招降封郑甘为列侯,不想今时今rì这个关键时候他又反叛了。

  可就是这个造反的平头百姓难倒了曹丕,豫州是即靠近荆州也靠近扬州,若叫吴人和他取得了联系,那就麻烦了。

  可是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全度都云集在荆州,根本无暇东顾,而他的中军倒是没事,但却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将领在身边。

  “仲达可有妙计可除掉这个郑甘。”曹丕眉头紧皱,一脸希切的望着满堂的谋士。

  太尉贾诩、尚书令陈群、尚书仆shè司马懿、侍中刘晔、文学博士郭奕、侍中董昭、中书令孙资,与历史相比除了少了一个蒋济其余大致相同,曹cāo可以说给曹丕留下了一个一流的谋士团体。

  “郑甘之乱,不过癣疾之患,陛下之忧只是无将可用而已。”司马懿面无表情的说道,“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谁?”

  “臣自己!”

  曹丕笑着指向司马懿说道:“你?”

  这也难怪曹丕不信任,司马懿虽然参加的战事不少但是都作为谋士,在幕后出谋划策从未有真正的领过兵,而此次南征曹丕原本都想把司马懿留下看家的,但顾虑到司马懿的确谋划很强,而且他自己只是坐镇宛城,洛阳的文书随时都可以送到宛城御批故而就把司马懿带上了。虽然他很信任司马懿,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将军。

  “臣亦以为仲达兄合适,陛下,吴之乔仁、张昭、陆逊都是文人,亦是领兵作战,仲达随先帝征战多年对付区区反贼,拊掌之间。”这时作为太子四友之首的陈群也站出来推荐司马懿,他虽然不知道司马懿为什么想要去打仗,但却无条件的支持他的盟友。

  “这!”曹丕犹豫了,反正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倒不如就用司马懿反正郑甘叛军不过寥寥数千人又是黔首黎民,如何是魏国中军的对手。“那好???”

  一个好字还没说出口,便被离他最近的太尉大人给打断了,只见得贾诩突然出列说道:“臣有一计,可令汝南之大将军兵发寿chūn,顺道便可将区区乱贼覆灭。”

  “寿chūn?”曹丕不解的问道,不是议的是郑甘吗?怎么又扯到寿chūn去了。

  “是,寿chūn!我军二十万囤积于襄樊一线施展不开,并且孙策为筹集大军,抽调了淮南的一部分军队,如今淮南空虚,戴纲又在淮yīn和臧镇东对峙,正是夺回寿chūn的大好时机。”贾诩一口气说了很多,反正就是一句话,襄阳如今是个乌龟壳,那我们就主动改变调动吴军的防御体系。

  “臣以为贾公之意大善!”这时候同样也有重臣出来表态支持,而这个人正是曹cāo时代的谋主之一刘晔。

  “臣也赞同太尉之言。”相继,董昭也出言表态支持贾诩。贾诩也从来没有像今rì这样有这么多人支持。

  “这!”这么多重臣支持贾诩的意见,曹丕一时也难以决策,刚好这时曹丕看见了侍立在一旁动都不动的武卫将军许褚,想起曹cāo身前评论贾诩的话。“好!就依太尉之意,伯益就由你去大将军军中宣令!”

  “喏!”

  曹丕说完就从中常侍的手中接过虎符,将其保留的一半递给了郭奕,他亲征之时可是把玉玺留在了洛阳,毕竟那里发布命令是需要用印的,不然如何昭显正统,而曹丕调兵只需将自己的虎符赐予臣下去宣旨便可。

  看着郭奕离去的背影,贾诩若有所思等到完全炕见郭奕的身影之后,贾诩居然抬起来头来对着司马懿投以一个诡异为微笑。

  ????????????????????????????

  “文和孤知你向来惜身保命,但孤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

  “魏王您身体不适还要多加休息。”贾诩有些动情的说道。

  “呵呵,孤知天命恐活不过这个月了。为了大魏的千秋万载,孤王拜托你,孤死了之后,无论如何不要让司马仲达掌兵,即使让他贵为三公、丞相也罢,万万不可让司马懿掌兵。”

  贾诩也知道曹丕十分信任司马懿,曹cāo的嘱托对曹丕来说并不能得到贯彻,可是对他来说作为一个臣子还是一个不怎么管事的臣子,要完成这个任务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不过,“大王,臣遵命。”

  “呵呵,文和的能力孤王心中有数。三马同槽!三马同槽!孤不信鬼神,更不信命!”(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du.com/2_2376/216801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