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滇秘谈 > 第六章 出发

第六章 出发


  “什么鸟字嘛,这根本就看不懂,这鬼东西,一会儿激动人心,一会儿失望之极,不会是这古滇人故意弄这么一个东西逗我们玩的吧?不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吧?正如我小时候看的一个动画片,说是几万年后的人类发现了一个蜂窝煤的化石,结果呢研究了几年,有的说是古代的车轮子,有的呢,说是古代的什么旋转发射的貌似加特林一样的武器炮管,结果就是没人知道是蜂窝煤,说不定这小铜人也只是古滇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在里面放了一张自己的简笔画而已,倒是叫我们几个在这搞了大半年的。”吴大头说完便不再看这人皮卷,而是坐到一边削苹果吃去了。

  “按说这僰人是没有文字的,可是这明明就是某种文字啊。”吴大头的爷爷狐疑的说。

  “也可能这‘螺旋压花八重宝’的机关为僰人所做,可里面的这张人皮卷则为另一个民族的古滇人所画也不是不可能。”我不大肯定的说道:“也有可能这僰人确实有文字,只是失传了而已,有幸今天被我们所见。”

  这吴大头听到这,忘了吃他的苹果,打趣道:“那岂不是重大的考古发现,那我们是不是该上新闻联播,受到习老总的接见?那么我岂不是能和习老总握手?”

  “这是不是僰人的文字我们几个是不可能知道的,连僰人的后裔也不可能知道,因为历史学已经基本肯定僰人是没有文字的。”吴大头的爷爷边抽烟边说。这吴大头的爷爷除了打开这小铜人热泪盈眶的那一刹和半年前与我爷爷相谈甚欢那一次,别的时候我都觉得他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看不出是喜是忧。

  又再一次断了头绪,希望和失望总是接踵而至,从不让你喘一口气,从山峰到谷底,又从谷底到山峰,如此反复,这小心脏还真是受不了。

  “如果大家都不想继续在这小铜人和人皮卷上费时费力,那么,就把这人皮卷放进这小铜人里,然后再继续那么装着;如果大家还是想一探究竟,那么我建议还是可以先带到省城去给这方面的专家先看看,否则凭我们几个,是怎么也弄不清楚的。”吴大头的爷爷给茶壶里换上新茶,倒上水,对我们说道:“我说的专家的一是指大院校里的真专家,二呢是民间的土专家,这大院校的我不认识,不过,只要你们去找,一般情况下还是会帮你们看的,这土专家呢我倒是认识一个,刚刚做了二十年牢出来,因为盗墓和倒卖文物被判了个无期,减刑为二十年出来了,按说现在也该是六十多岁了,就是不知道他肯不肯帮这个忙。你们要去的话,我给他打个电话,这小家伙应该还是会买我的帐的。”

  听着这么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家伙”在吴大头爷爷口中变成了“小家伙”还真是觉得别扭。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不过我和我爷爷都属于冒险派,我知道他心里肯定比我还痒痒,不探个究竟绝不会罢休,我也知道他那老身子骨就只能教唆我去,而我又不能不去,那么我能做的就是教唆吴大头跟我一起去,与其让我爷爷开口不如我自己大包大揽,这样还能在他手上多拿点“盘缠”。

  “还是我带着这小铜人和人皮卷去昆明一趟吧,就这么放着岂不是白费了吴爷爷大半年的心血,而且我和我爷爷也不甘心,在求个结果的同时顺带散散心,会会老同学也不错。”我咽下一口茶,仿似做了重大决定一般。我知道对这吴大头你绝不能强邀,只能让他自己感兴趣,这不,我说了散散心、会会老同学,这家伙便躁动起来了。

  “也是,也是,这不揭开这个谜底大家心里都不好受,特别是我啊,要是不能一探究竟,我还真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啊,所以啊,我决定和小芳一起上昆明,为大家揭开古滇国神秘的面纱。”吴大头慷慨激昂的说着,我看着他那“滑稽”的表演,还真有几分视死如归的感觉。

  于是我俩带着小铜人和人皮卷就这么到了昆明。首先去找了吴大头爷爷口中的第一类专家,这第一类专家看了就是什么青铜器、什么国宝、什么古滇国、象形文字、甚至直接不是字也不是图的云云,就是没跟我说这小铜人跟人皮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人皮卷上到底写这个什么东西。

  第一次探寻无果,我和吴大头在昆明闲逛了几天,滇池、翠湖等昆明盛景再次逛了个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属这年年来滇过冬的红嘴鸥。

  我俩在充分的“散心”之后,便决定去找一找这第二类专家,当然,我们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这东西年头太久远了,且都是一些快要失传或是已经失传的玩意儿。当然,有希望总比绝望要好。

  这吴大头的爷爷给我们介绍的第二类专家叫莽山,这莽姓极为少见,且渊源与出处各不相同,但我认为云南的莽姓应该是源于布朗族,出自辽国契丹王族耶律氏,属于汉化改姓以为氏。据云南施甸布朗族文献《由旺蒋姓宗支叙》中的记载:“吾祖籍镇南京,姓耶律氏,名阿保机,先宋登帝于辽,位传十二世至阿育祖……传于太子,被金人所刻。后裔改称为莽……数代亦发数枝,分尼鹤庆、邑林、腾越。后至大明洪武十五年……受恩于洪武十五年,钦授永直郎,延至正统,封受武略将军之职,改莽姓为蒋。由始至今,年远代深,阐明裕后矣。”这段记录说明,云南的布朗族与辽、宋时期契丹族人有密切关系,曾有一支契丹耶律氏族人迁徙云南地区定居,改姓氏为莽氏,后陆续分衍落业至平安、平戛、猛板等地区。其中有木瓜榔乃莽氏九代驻守之故地(今云南保山戛土舍),在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被明太祖朱元璋钦授永直郎,世袭数代。后又在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50年)被明英宗朱祁镇封受武略将军,此后,这支莽氏族人又以“将军”之谐音汉字“蒋”改成了蒋氏。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保山县戛土舍蒋思孝随明军征缅甸有功,钦授猛板千夫长世职。清朝乾隆年间,戛土舍沦陷于缅甸。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中英勘界,清政府收复猛板部分地区,为形势需要,仍设土职,遂以蒋思孝的第八世孙原猛板土官蒋金龙为土千总,世守猛板。该支布朗族同胞目前虽大部分皆称蒋氏,但仍有维系古姓称莽氏者,主要分布在滇西平戛(今云南怒江西岸龙陵松山平戛坝子一带)。

  这莽大爷家是栋二层小楼,青瓦白墙,白墙上画满了牡丹,虽说不上富丽堂皇,但绝对是古朴雅致,全套实木家具,特别是一进门的那一扇木屏风,雕满了牡丹,这牡丹和白墙上画的一样,虽是牡丹却不显得露富,只是觉得沧桑劲道,这牡丹也能雕出松柏的味道还是第一次见识。

  “哈哈哈,两位小伙子被我这屏风吸引了吧?我这屏风,来我家的人那是‘十来九怪’,无不称奇,其实这种雕法叫做‘瘦牡丹’,牡丹本是象征大富大贵,可这‘瘦牡丹’却偏偏清新脱俗,出淤泥而不染啊。”这莽大爷自豪地对我们说着,指了指院子里的一张木桌子,道:“不过这烟和酒呢就放在这,要么一会儿你两带回去自己用了,要么,你看,对面有个礼品回收店。对不住啊,我不但不抽烟喝酒,我家里也容不得半点烟酒味,这烟酒一沾呐,舌头和鼻子就废了,虽然现在不干那一行了,不过这习惯改不了了。你看,对面那家礼品回收店,是我回来之后才开的,哈哈哈,来找我的人太多了。我一个人养着那家店呢。”说罢便引着我们进了客厅。

  这莽大爷看似不过四十多岁,若不是吴大头的爷爷说这老大爷以前干过盗墓那一行,你还真以为他是某个企业的老总,天天搂着小蜜不知在哪开心呢。莽大爷大腹便便,满脸笑容,活脱脱的一个弥勒佛,头发乌黑油亮,不知是染的还是本就是如此,并且全部往后梳,典型的“领导发型”。穿了一件白色的粗布长衫,这长衫的纽扣还是用布裹成的,虽然看似只有一米五的身高却因这长衫修建的得体并未觉得有何不妥。莽大爷给我们沏了茶,这套茶具全是纯黑的,从茶盘到茶壶、茶杯,让人看不出什么材质。

  “知道你们两个小伙子是吴显诚那老家伙让你们来的我就略知一二啦,这老家伙,平时从不想起我,有事了就知道找我莽山,哈哈,不过我莽山还真没给他出过差错。他说你们给带来了一个古滇国的铜器和这铜器里的人皮卷想让我看看,那就拿出来看看吧。”莽大爷说完仍然是笑容满面,这种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在他的那种笑容中,你根本就无法讨价还价,也无法不跟他买东西,真是越看越觉得莽大爷像个弥勒佛。

  我和吴大头赶忙拿出小铜人和人皮卷,这莽大爷笑着说:“这家伙是被吴老头打开的吧?还真是别来无恙啊,看样子这吴老头仍不减当年风采嘛。”说罢把小铜人放在一边,拿起人皮卷看了看,说道:“这吴老头,还真是找对人了,这东西,给别人看就是废纸一张,可是给我看呢,我就能给你看出道道来。”莽大爷边说边用手给我们指:“这面的这个山和湖就是一张地图,坐标和地点都标的明明白白了,背面的这堆‘乱码’呢则需要配合另外的‘乱码’才能解出来,如果不出我所料,要么是还有一个小铜人,要么就是还有一张这样的人皮卷。”

  “我就说是藏宝图吧,看样子还真被我说中了。”这吴大头欣喜若狂,就差手舞足蹈了。

  “哈哈,你就是那吴老头的孙子吧?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爷爷是谁。是不是藏宝图我可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是一张地图,不过你们到了那地儿会看到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莽大爷仍然是笑呵呵的说。

  “确实是另有一个小铜人,不过于六十年前被我爷爷给卖了。”我不好意思的说。

  “那么这另外一面的‘乱码’我就无能为力了,这必须两张人皮卷都在一起才能解开,可以说这东西有点像现在的什么‘密保卡’一样,另外一张人皮卷指明位置然后来这一张上找出,便能组合成文字,最终解开谜底。”莽大爷说。

  “这古滇人搞这么复杂,到底是藏着个什么东西?”吴大头不解的问。

  “这个我也不知道喽,我是干一行只懂一行啊。不过从我以前弄出来的古滇国的东西来看,这些个古滇人思维怪异,古滇文化更是神秘莫测,云波诡谲,到了现在,关于他们的资料也是少之又少,两位若是感兴趣,可以按着这地图去找找这山,没有发现也无大碍,若是不感兴趣,将这小铜人卖给我当个藏品也无妨。”莽大爷转动着他那翠绿的扳指,依然笑着对我们说。

  这小铜人我定是不想卖,于是只能岔开话题:“莽爷爷,您这扳指价格不菲吧?我看这颜色的翡翠只在图片上见了,哪个有这么好的翡翠都自己收着,根本到不了市场上来,今天是有幸见到实物了。”

  “小伙子还挺识货啊?不过这东西也是有价无货,大家都不愿意卖,按照目前炒作的价格,这种成色的扳指绝对是千万以上。我这个呢就更高了,这可是个皇家货,姓爱新觉罗呢。”

  莽大爷津津乐道的给我们讲了扳指的来历和他过去的某些传奇故事,最后才给我们道出了这人皮卷的秘密和所标示的坐标与地点,但他也仅仅只给我们说了最后的谜底,解密的过程那是只字不提,说是什么不可外传,除非吴大头我俩给他磕头拜师。当然,吴大头我俩肯定是不愿意,只能说了一番恭维的话提了烟酒,包了小铜人与人皮卷离开。吴大头我俩一致觉得这莽大爷人倒是不坏,就是特爱显摆。我俩在昆明找老同学醉生梦死了几天,然后各自告知了家人,又跟我爷爷再要了点“盘缠”就朝着莽大爷给我们标示的地点出发了。

  ;


  (https://www.biqudu.com/20_20319/115144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